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上传:干祖望医话
    

中医资料:上传:干祖望医话

干祖望医话(1)
--独具风仪的中医四部解剖学书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1997年第4期 干祖望 
     
    虽然很早在《灵枢?经水》“其死可解剖而视之”中见到了解剖一词,可是礼义之邦,“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道也”《孝经》这16个字,就轻轻地把解剖学扼死了,所以中医唯独没有解剖学言正名顺地树立起来。直到清末,中医们才敢偷偷地研究了一些。虽然宋代已有一本《欧希范五脏图》出现,但非出医者之手,我们总不能掠为已有。所以中医文献浩如瀚海,但几千年来中医的解剖书仅仅四部。
1  《存真图》
    宋?庆历间(1041~1047年),广西以欧希范为首的一伙大盗共56人,斩磔于市。州吏吴简主其事,吴乃令画家用这一批尸体内脏作标本,描成《欧希范五脏图》。
  宋?崇宁中(1102~1106年),泗州也杀戮一批大盗,郡守李成,也请画师解剖尸体来描写脏腑,一一绘成图画,但不知此册名何?   
    宋?两朝(北宋、南宋)交接之际(1127年左右),太医杨介,系泗州人(今江苏盱眙),世医出身。把《欧希范五脏图》及李成的两图,合并起来,再配上中医的十二经,编成《存真图》,可惜此书已无法看到,但根据杨介的介绍谓:“喉中有窍,互令人吹之,各不相戾;肺之下,则有心肝胆脾;胃之下,有小肠;小肠下有大肠。小肠皆莹洁无物,大肠则为滓秽。大肠之傍有膀胱。……”基本上符于实情。
2  《骨释》
    作者,沈彤,字冠云,吴江人,清?乾隆元年(1736年)赴考,落弟,乃究考古文经书,精于医。取《内经》所载人身诸骨,又参照其他各书有关骨骼记载,一一罗列,并加注释,写成《骨释》一卷。排除注释,真正的正文,仅仅930字,仅有骨骼。所以只能称为解剖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
3  《医林改错》
    整部《医林改错》的三分之一,是解剖学。作者为清?直隶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王清任(1768~1831年)。他认为“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如果“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子夜行”。同时又叹“前人创著医书,脏腑错误,后人遵行立论,病本先失,病本既失,纵有绣虎雕龙之笔,裁云补月之能,病情与脏腑,绝不相符,此医道无全人之由来也”(以上都引于《医林改错?脏腑记叙》)。所以他在很差条件下将弃尸一百多具,连续观察7天,内脏比较完整的共30多具。唯以横隔膜没有看清,后又两赴刑场观察剐刑。又请教多次见过战场尸体者加强认识。前前后后费了42年精力,才完成了此书。
    书中25幅图,也比较接近实情,更其是一幅“新改正内景之图”,配以三焦、膻中,也颇合乎情理。
    我们更要知道,在鸦片战争之前,虽然国内已有西医踪迹,但要求得西医文献是十分困难的。王清任能在没有最起码的蓝本下描出这样图象,是不简单的,不比唐容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的肝、心、脾(内附甜肉,注明取用《医林改错》的)、肺、肾、大肠、胃、膀胱、三焦九幅图象(根据光绪34年?千顷堂石印版),可以在大量西医解剖书中参考,借景甚至转载。
4  《华洋脏腑图象合纂》
    作者朱沛文,清?广东南海人,约出生于咸丰年间(1851~1861)。为世医家庭,古今中外医书,无所不读,曾进修于西医医院,所以也是力主中西医结合的一位中坚分子。他把中医《内经》与西医解剖予以综合,写有《华洋脏腑图象合纂》3卷,于光绪癸巳年(1893年)出版。
    其中西医方面,大多采用咸丰元年(1851年)合信氏的《全体新论》,不少图象与《全体新论》如出一辙。
    当时与唐容川的《中西汇通》同时梓版刊行,也曾引起医务界的刮目,但最后的命运,何其悬殊乃尔。
干祖望医话(2)
--医书同名何其多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1997年第5期 干祖望
   
    各种类型书籍的同名,是不可避免的,但中医文献特别多。其中最多为《脉诀》,自晋代王叔和(170-255年)《脉诀》起到清末有以脉诀为书名者,共有31部。见《医籍考》者10部、《中国分省医籍考》21部。未被这两书所搜罗者,尚不知有多少?
    次之为《医镜》,共14部。《医籍考》搜4部、《中国分省医籍考》10部。内中流传最广的为清康熙(1662-1722年)时太医彭松园的16卷,尽管他写得最迟的一部。
    再次之为《医说》共13部。《医籍考》2部、《中国分省医籍考》11部。其中最有名的为南宋安徽新安张杲的10卷。  
    最引人注目的是以《伤寒论》名其书者,也有13部之多。  
    继明代李木延《医学入门》之后,又有7部同名,最后一部为秦伯未(1901-1970年)所撰。
    明代徐春甫(1520-1596年)100卷《医统》,是中医书林中一部有名巨著。但还有以医统为名的4部。一为明代杭州张懋忠;二为安徽凤阳蔡溥;三为清代安徽广昌魏国仪;四为北京卢昶。
    明代楼全善(1332-1401年)40卷《医学纲目》,也是属于名著之列。但在他稍后几年仍然是明代,又有太仓邵弁和山阴黄式写的两部。
   《药性赋》作者何人无考,但知其为金元时代作品。内容是248种常用药分成寒、热、温、平四类。中医启蒙一直奉为必读之物。之后又有同名的五部,为明浙江嘉兴严萃;清代山东庆云郑作霖;清代安徽怀宁丁悦先;清代广西平南甘庸德;清?江苏嘉定沈步清。
   《医史》有三部。第一部为广东琼台邱敦著。邱生辰无考,殁于宏治3年(1490年)。第二部为明代河南开封李濂(1488-1566年)撰;第三部为明?江苏苏州周恭撰。但现在我们见到的仅仅是李濂的一部。
   《医述》16卷,乃清?安徽歙县程文囿所纂辑,对医界影响很大,公认为一部佳作。但同时还有三部《医述》。一为四川成都向廷赓的4卷;二为江苏江宁王履中的4卷;三为浙江嘉兴沈宝篆的2卷。
    6卷《医学心悟》,系清代程国彭的得意之作。之后又有两部同名的医学文献,一为作者和尚般若,也是四川人。二为湖北德安马负图,计16卷。
    5种《外科心法》,最早两部,为同一时代明朝的江苏苏州薛已(1487-1559年)和湖北罗田万全(1488-1578年)撰写,薛为7卷;万为12卷,两者在外科界很有声望。第3部为《医宗金鉴》中的第61~76卷,也称《外科心法》,当然名气更大。第4种为清代湖南长沙易凤翥撰,计4卷;第5种为广西全县唐式谷所撰,笔者未见过。
    明代江(1503-1565年)12卷《名医类案》,因其实用而在医界很有影响,因之为它作续集者不乏其人,笔者读到的计有3种,其中负有盛名的为清代魏玉横(1722-1772年)36卷《续名医类案》。此外还有清浙江海盐吴日希渊的及浙江桐乡以写《冷庐医话》出名的陆定圃(1802-1865年),也有《续名医类案》16卷。
   《医学指南》一书,在《医籍考》58卷中,仅谓“医藏目录,十卷,未见”。未知是否为明代浙江海盐廪生吴文冕的十卷。此外清末河北徐水张露锋,写有《医学指南》2卷;同一时代河北交河李德中也写有《医学指南》。这样则《医学指南》至少有3部。
   《医通》两种,都很有名,一为明?韩?的上下2卷;一为清?江苏苏州张路玉(1617-1698年)的16卷。此外还有清代江西万载辛炳炎和江西淳安沈国柱各有一部。则据我所知为有4种。
干祖望医话(3)
--张山雷写的一部西医书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1997年第6期 干祖望
   
   近代名医,教育家张山雷(1872-1934年),名寿颐,上海嘉定县人,系典型饱学之士的儒医,任兰溪中医专门学校教务主任。教学、临床之外,勤于写作,计撰有《重订中风觏诠》、《疡医纲要》等15部高水平中医专著。但还有一部西医书,可能知者甚鲜。
   此书为张山雷在民国丁卯年(1929年)付梓,书名《合信氏全体新论疏注》,共上下两卷合计一本。为四眼线装,15×26开本,泽连丝纸,老宋印,35×12字,有框天地头奇阔,含序文目录计80页(因中装书,内两页作一页)。兰溪中医学校梓印发行。
    为人师表的高水平中医,为什么写这样一本西医书?他在序文中谓:“本校创始以来,于今九载,诸科讲义约略初具,惟生理一门,在已未(1919年)开课之初,曾有某君编纂数页,简略殊甚,不适于用。兹当五届预科始业,爰采合信氏原书,重录一遍……,名曰疏证。以为初学习医入门之一助。”原来当时中医学校,缺乏适当的生理教材而特地为之编写的。但取原著对校,其中不尽相同,而且章节也予以重新安排,是张山雷“删其浮词,节其要义,间亦以已意疏通而证明之”(序文原句)有意加以调整的。
    合信氏何人?序中也稍稍一提,谓:“英医合信氏,行其道于粤东之惠爱医局,撰有本体新论一书。南海陈君修堂相助为理”。因之,我们仅仅知道合信氏为英国人,在中国广州惠爱医局搞临床工作,此书为与陈修堂合撰的。为了知道合信氏,翻了不少资料,这位有功于中国医学的英国大夫一点也无法了解。
    前夕偶读清末改良主义政治家王韬(1828-1897年)《瀛濡杂志》,内有一篇散文言及合信氏。谓:“施医院即今仁济医馆也,与墨海毗连,专治华人疾病。主其事者为西(洋)医各隹颉,称刀圭精手。……各隹君后往京师,继之者不一人,而推合信氏为巨擘。合氏前时行医于粤东。著有《全体新论》,讲论脉络脏腑,殊为精详。……至泸后,延金陵管君小异为师,专治著作,译有《西医略论》、《医科新说》、《妇婴新说》三书。……”。同时再参阅原版《全体新论》序文“近得华友陈修堂相助,乃集西国……。”合氏另一著作《妇婴新说》序文:“去岁,余来上海……”。又一著作《西医略论》序文“比岁在粤东,专司医局,未遑著述,今年游上海,旅馆多闲。适江宁管茂材,谈论医学,固相与商确,共成此书。”
    我们把这些片言只字,予以综合分析,则合信氏及其四部著作的来龙去脉,即有其完整的轮廓。
    考王韬所谓的“墨海”,就是《全体新论》在广州与陈修堂写成,到上海在英国教会办的墨海书馆。当时在清政府通缉,逃到香港之前的王韬,就在这个墨海书馆里工作。医馆与书馆为毗邻,两人都在英国教会领导下单位里工作,所以,王韬对合信氏是相当熟悉的。
    合信氏在1851年左右,在广州惠爱医局工作。在此期间与当地人陈修堂合作写成《全体新论》。
    1857年,上海仁济医馆主持者各隹颉调京离沪,合信氏也即调至上海接班。后在南京遇管茂材(王韬称小异,可能是别号),从此又与管合作写书3部。为:《西医略论》3卷,咸丰七年梓版(1857年),《妇婴新说》1卷,咸丰八年梓版(1858年),《医科新说》(待考)。
    以上诸书,笔者一直妥为珍藏。《医科新说》文革中告失。宋?陆游《剑南诗稿?抄书》“书生习气重,见书喜欲狂。”现在一套完整的珍本书(可能还是绝版)而玉碎,这个书生的懊丧也不言可喻了。
干祖望医话(4)
--繁冗削尽留清秀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1997年第7期 干祖望
      
    什么叫清?就是一无杂质,好象泉水一样尽管多深,一眼望下去,清澄到底。什么是秀?没有臃肿,没有庸俗,当然更没有丑陋的,就是秀。
    好文章就是在清秀中形成的。如何求得清秀?就只有“繁冗削尽留清秀”。低级的文章,就是“空”“长”“杂”“乱”,犹如一株未经修剪的树木,满是臃枝累叶,从遥远处看来好象很茂盛,但接近一看,就不堪入目了。
  《刘刻遗书?与周次列举人论刻先集》谓:“大抵学问文章,善取不如善弃”。意即写文章,一个会搜集资料的,远远不及一个会削繁删冗的作者高明。南朝梁?刘勰(?-520年)就直捷爽快的说:“繁采寡情,味之必厌”(见《文心雕龙?情采赞》),用现代语来说,是繁琐的文采,一上口就厌恶了。且看刘禹锡(772-842年)《陋室铭》仅仅81个字,流传了1200年,读起来还是齿颊凝香,因为他的确做到了削尽了繁冗,达到了“实”“短”“纯”“清”的超尘脱世境界。
      因而,不能不想到我们处方用药,也一如写文章一样,力避“空”“长”“杂”“乱”。消灭了空洞无物、冗长累赘、庞杂不纯及凌乱无章,当然就能“实”“短”“纯”“清”了。不管文人的文章也好,医生的处方也好,就成了精品。“技无大小,贵在能精”(引李笠翁(1611-1679年)《闲情偶记?结构》语),所以笔者把文章与处方作了一个等量齐观来联系,古人早有此思想了。
  现在劣质处方,遍地皆然,可以说已占整个处方的3/5以上,中医那能够振兴。一般不及格处方,问题就出在空、长、杂、乱四个方面。
       空洞无物: 每立一方,必有主药,古人称为“君”。现在病不分轻重,证不辨标本,东一味补,西一味攻,南一味温,北一味凉,毫无实质可言。
  冗长累赘: 正因为没有掌握一套辨证论治的手段,头痛几味药,发烧几味药,痰多几味药,几味几味再加几味,那能不多,16味、18味、20味甚至还要多些,你看还能求得短(少)吗?
  庞杂不纯: 头上戴的是皮帽,身上穿的棉衣,脚下拖的是保暖鞋,这是纯。如其头上皮帽,身上香港衫,脚上套鞋,世界上根本没有这样的人,除非是疯子。但处方上经常可看到:升麻磁石桔梗代赭石、荆芥诃子肉、薄荷五味子……用在一张处方里,试问这还能称为处方吗?
  凌乱无章: 一个急性咽喉炎,证属风热挟痰,一首六味汤可以解决,实、短、纯、清的六味药。但也有人以其头痛而加川芎白芷;有凛寒又加荆芥、防风;咽喉疼痛加射干马勃;声音嘶哑加蝉衣、玉蝴蝶;咳嗽加光杏仁、象贝母;痰多加陈皮半夏;见到充血又加银花黄连;假定还有便闭而用大黄芒硝;小便黄赤加竹叶、灯心;饮食呆顿加山楂六曲……。其实这许多零星症候都是急性咽喉炎必然具备的证候群,现在用药不是中医的“对症下药”,毋怪乎一个急性咽喉炎而用上二十来味药,还有什么章可言。
  劣等的文章,我们可以不看。劣等的处方,我们咋办?但事实上也巧妙,病人不一定是内行人,劣等的处方根本鉴别不出来。  
   最后,我专对中医同行说句话:请你们首先提高你的中医业务水平,别再写出这样空、长、杂、乱的处方,必须写些实、短、纯、清的处方。
干祖望医话(5)
--玩书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1997年第8期 干祖望
   
    玩的东西多透了,如玩麻将、玩扑克、玩卡拉OK、玩保龄球、玩股票……,冷辟而雅致一点的如唐?韦应物的玩月,汉?东方朔的玩世,晋?陆云的玩物,三国?朱传的玩敌……,而独独没有见过玩书。
    书的故事也不少,如阅书、读书、教书、藏书、著书、买书,甚至偷书、焚书,也独独没有玩书。
    那末这个词目的出处在哪里?江苏省出版总社《书与人杂志》1996年第3期“玩书有罪”。
    文中解释玩书:胡编乱造,东抄西剽,剪剪贴贴,拼拼凑凑,改头换面,改名换姓,你说《荒山女侠》,我说《女侠荒山》,最后,署名“作者”,挂上“主编”,既有名又有利。玩书者,有编辑、有干部、有教师。医生当然也在其中了。
    有了玩书者,书本身也发生了变化,书的品种多了,实用价值少了;书价涨了,文化品位迭了;印装质量提高了,内容质量下降了;外表美化了,内容丑化了。玩书的人名望提高了,人格失落了。
    照此说来,玩书者早已有之,唯我们不知道一个“玩”字而没有注意及之耳。
    既然古已有之,但于今为烈!假如问古代的玩者是谁?我敢说很多很多,也不胜枚举,略举两人,一为清?顾世澄的40卷《疡医大全》;一为清?孙淦的不分卷《白喉忌表抉微》。
    《疡医大全》纵然洋洋乎巨著,但都是剪刀与浆糊。而且剪接的手段也十分拙劣,张冠李戴,错误百出。但他倒有一点好处,就是顾老先生倒不肯掠人之美,老老实实地每章每节都说明来之何处。
    《白喉忌表抉微》,不懂装懂,拾人牙慧,把别人一句话,断章取义,以偏概全,把自己的偶然,作为事物的必然,在斗室中玩出了这样一本书,害人不浅。庸医杀人,仅此一个,玩书祸世,害及千秋!
    此外《女科准绳》与《济阴纲目》、《本草备要》与《本草从新》、《喉科秘旨》与《喉科杓指》,其中必有一本是玩书。
    至于现在呢?写也没用,编辑先生必然要砍掉的。

干祖望医话(6)
--虚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1997年第9期 干祖望
   
    中国文字,的确博大精深。你能读能写两、三千个字,根本算不上一个学者,仅仅不是文盲而已。光是我们一个医生日日打交道的“虚”字,就有不少内涵和解释。
    空 如《礼记?曲礼》的“虚坐尽后”、《汉书?谷永传》的“无用之虚文”以及客套话“虚席以待”等。
    中空的孔窍 如《淮南子?汜论》的“若循虚而出入”,古人赞美竹子,称为“有节虚心”等。
    体闲 如《尔雅?释诂》的“闲谓闲隙也,虚无者空无所有,故有闲隙”。
    没有 如宋?洪迈《容垒三笔?司封失典故》的“虚邑三百二百者”,这里的邑事实没有的。一如民国时代军队里的虚造花名册来吃空粮一样。还有“徒有虚名”的虚,情同于此。
    死 《史记?秦始皇本纪》的“不笃不虚亡”。
    内怯 如《水浒》45回“虚心冷气,送出篱门”,及现代“俗语”做贼心虚”。
    浪费 如《归唐书?越王贞传》的“虚生浪死”以及唐?诗人元稹《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诗“可怜虚度好风光”等。假的 如“虚晃一枪”、“虚与委蛇”等。
    夸大失实 如“虚张声势”、“虚报产量”等。
    不可信 如“眼见为实,耳闻为虚”之类。有水份的不十足者 如“虚龄”、“虚岁”之类。
    不符实际的妄想 如“虚荣”。
    不值得 如唐?王勃《上百里昌言疏》的“虚死不如立节”。
    不必要 如唐?柳宗元《黄溪闻猿》的“虚作断肠声”。
    徒然 如唐?崔珏《哭李商隐》诗的“虚负凌云万丈才”等。
    弱者 如《吕览?行论》的“齐国以虚也”。
    与通作同义词 如《汉书?古今人表》的“秦不虚”。
    纯洁不杂 如《礼记?祭义》的“虚中以事之”。
    恬淡寡欲 如《世说新语?赏誉》的“虚夷有远志”。
    光明清沏 如晋?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金陵夜行涂口》诗:“虚明见纤毫”,及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夷水》的“其水虚映,俯视游鱼”。
    薄而透光的 如明?高启《池亭昼卧》诗的“曲阑虚幔映沧浪”。
    敷衍搪塞 如明?唐顺之《条陈蓟镇练兵事宜》疏的“虚应故事”。
    以上二十多个虚字,可与中医没有一个联系得上的。中医的“虚”字,仅有两个半,其一是邪“乘虚而入”的虚;二为“正气虚弱”的虚。半个么,乃明?绮石先生《理虚元鉴》的虚字,在该书内容中反射出这个虚字,不过是结核性疾病的病名,因之只算半个。
    中医用到的两个虚字:其一,凡裂隙、空隙之处为虚,中医常用的“风邪乘虚而入”,即指此。也就是你人尽管很强壮,但在偶然一个裂隙邪即利用这个裂隙而侵袭你。其二,不足者,那末他气份不足,即气虚;血份不足即血虚。在临床上第一个虚字最多见,任何人、任何时令,机体随时随地可以有裂隙出现,例如大量运动之后大汗,那么你玄府畅开,正是风邪袭入的裂隙。你疲劳之后,也是邪气袭击的裂隙;肚子吃得太饱太胀,也是邪气袭入的裂隙。第二个虚,就是正气充沛的反面。
    现在大多数中医脑子里想到第二个虚多而第一个虚少,甚至满脑子都是第二个虚,把第一虚忘掉得干干净净。你脑子里早已片面得很,那里还能够获得全面的诊断,于是滥用补药的恶习也因之而生矣。

干祖望医话(7)
--百年前的西洋保健养生书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1997年第10期 干祖望
     
    该书梓版于清?光绪庚寅年(1890年)。作者仅知为香山郑官应。清代有许多香山,如北京西郊、山东东阿、河南宝丰、河南洛阳、江苏吴县、浙江慈溪、甘肃中卫、广东中山等。但以许多旁证证明当以广东为是。
    根据自序,知作者在军营中工作20多年,可能系文职官吏,曾几次出使南洋(东南亚国家、地区)。丙戌年(1886年),因病回家,治疗3年。在病中深深感到保健与养生的重要性。于是写了四卷《中外卫生要旨》。第一卷为卫生要旨;第二卷陈希夷却病延年动功;第三卷随息居饮食谱;第四卷泰西卫生要旨。后光绪乙未年(1895年),又写了一卷续集。完稿后编为仁、义、礼、智、信五卷。
    书为毛泰纸,4孔线装木刻版。高广为14.5cm×24cm,双边边栏,有隔10行,25字,匠体,花板口,单黑鱼尾。印有藏书家章,为铁线阳文“近仁”两字。保存良好如新。
    这里所谈的是第四卷,编号为“智”字。计12,000字。
    在总论中总结致病致死的有“吸污秽之气”(有“ ”者引用原文,下同)、“食害人之物”、“常居暗室中”、“坐定不行动”、“身体过于出力”、“劳神思虑”、“为狭邪之事”六者,而且还能“令后嗣不能强壮”。
    他强调环境卫生,举例如伦敦人死亡率为2.4%,“各处开沟泻水,放出污秽之物”后,下降为2%。
    “人生保身之法,有要紧事者五,一曰光、二曰热、三曰空气、四曰水、五曰饮食”。“上言五者之外,尚须劳其筋骨,用其心思。若闲居安逸,则必坏其身心。然用之过甚,或用之不合于理,亦能致病也。以上之说,乃医学之根源”。此外,卧室宜光亮、忌黑暗。阴沟宜畅通。英京伦敦,空气不佳,所以有钱人每月下乡数次。
    注意休闲,“宜往海山僻处,布衣幅巾,不遇贵客,则心易散而身处健”。“如往欧州他国游览一次最妙。”
    同时又批评外国人,一出门即坐汽车,“人有四肢也,几不知其为何用,亦可慨已”。
    笔者慨叹逐利者唯利是求,忘了保健养生,“昔时英人,皆喜运动其身,故设立各种出力之事,以取快乐。近时之人,以贸而获利为先务,古人妙法,渐至消亡”。郑氏若生在今天20世纪、21世纪交替之际,这种慨叹不知道还要深多少!睡眠“每日四个时辰为度”。一个时辰为两小时。他谈了许多关于“光”的常识,虽然在一百年后的今天,多少有明日黄花之感,但在当时则已了不起的科学与新鲜。又谈到北极与赤道的人,其养生保健方法也应因地制宜,不应刻舷求剑的呆板不化。
    衣服与散热问题、空气流通问题、温度与湿度问题、用水问题等等有关保健养生的,都有详细的论述。这种论点虽然时历百年,但依然没有老化、过时的感觉。
    重点谈到居住问题,谓“凡坚壮之人,一昼夜内,呼吸空气三千立方尺。此气呼吸一次,不可再用,故房屋长十五尺,宽十五尺,高十二尺,则所容之空气,足为一人一昼夜之用。一个夜间睡八小时,呼吸空气略一千立方尺,故房室长宽高各十尺者,所容之空气,已足用。……然贫家卧房,总不能每人配准一千立方尺,务必以多通风气为要。缘人身呼出之气内有毒,故必速换新者。如有人封密门窗,夏日塞住烟通,则令人吸受毒气,其罪与毒药者相等”。最后谈到饮食卫生,时疫病的预防,性知识、优生胎教等项,至今还有其实用价值。
    至于还有卫生设备的设计,各种污染的测定,如气试、盘试、火试、缶试四法,则真是博物馆里的展览物了。最后附有“卫生学问答十条”,为“大例、呼吸、脏腑、皮肤、睡卧、衣服、房屋、品行、养心、职业”。
    十分遗憾,这样一部具有历史价值、实用价值的佳作好书,而所有研究保健养生学者,独独遗忘而不谈。
-----------藏医有自己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这些理论中,三要素学说是它的核心内容之一。 藏医学认为,“隆、赤巴、培根”(藏语的译言)这三种要素是构成人体并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及其能量的基础,同时也是产生一切疾病的根本因素。因此,对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机制,莫不以此三者的生成变化为理论根据和说理工具。其中“隆”是主导人体全身各部位的一种动力、聚在脑髓、心肺和骨骼里,主管呼吸、循环、感觉、运动,具有"气"的性质。“赤巴”是主导人体各内脏机能活动的热能,分散在肝脏和血液中,促进消化、吸收及热能和智慧的产生。具有“火”和“热”的性质“培根”具有人体必不可少的运化食物与调节水液等重要作用,存在于脾、胃、膀胱内,可以调节消化及水分代谢,影响人的体重和性情,具有“水”和“土”的性质。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三者虽然各有特点,自具职能。但是它们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有着不可分割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大跃进,相互影响和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共同负担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活动,因而蛇是生理性的。    每当三要素及它们的内部细目分类在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隆、赤巴、培根”硬或十五种内部细目分类,七种基础物质,三种排泄物出现偏盛偏衰,大过不及等反常状态,而失去相对平衡时,人就产生了疾病,则它们又变成了病理性的。因此,治疗一切疾病的过程中就需要利用食物、生活起居、药物和外治等到的办法来进行调整,使用权其恢复到原来的协调状态,达到健康的水平。    “隆、赤巴、培根”三者各自五种的内部细目分类和它们的功能作用: “隆”分五种,即维命、上行、遍行、等火、下泄。   1、 维命:存在于百会,运行于咽喉及胸部。它的作用是吞咽饮食、司理呼吸、排出唾液、打喷嚏、作嗳气、能使用权感觉器官清明、记忆增强、维持精神正常。   2、 上行:主要存在于胸部,运行于鼻、舌、喉三处,它的作用是发声音、润色泽、充满活力;能使精神振奋,思考明确。   3、 遍行:主要存在于心脏、遍行于全身。它的作用是,操纵四肢举止、行走屈伸运动、口眼的启闭开合、以及管理语言和思维活动。   4、 等火:主要存在于胃脘,运行于各个内脏。它的作用是消化食物、分解精华与糟粕、促使血液等的生化和“成熟”。   5、 下泄:存在于肛门,运行于大肠、膀胱、阴部及大腿内侧等处。它的作用是管理精液,月经和二便的排泄与控制以及产妇的分娩等。 “赤巴"”分五种:即能消、变色、能作、能视、明色。  1、 能消:存在于食物将消化与尚未消化之间。它的作用是辅助对饮食的精华与糟粕之分解、增生热泪盈眶力,协助其他四赤发挥效用。  2、 变色:存在于心脏,它的作用是使精华等的色素转变成为血液、胆汁、肉骨和二便等物的各种颜色。  3、 能作:存在于心脏,它的作用是支配意识,主心意真正、壮胆量、生谋略、长骄傲、滋欲望等。  4、 能视:存在于目,它的作用是主视觉,明辨外界的一切色相。 5、 明色:存在于皮肤。它的作用是使皮肤的色泽鲜明而润滑。 “培根”分五种,即能依、能化、能味、能足能合。  1、 能依:存在于胸中,为五培之首,协助其余四培保持和发挥作用,尤其是在机体缺乏水分的状况下有担负提供和调节水液的功能。  2、 能化:存在于胃上部之食物未消化处,它的作用是使入胃的食物经磨碎而腐熟。  3、 能味:存在于舌,它的作用是司味觉。  4、 能足:存在于头部,它的作用是主要眼晶等感受官的发达,使人产生满意和知足感。  5、 能合:存在于一切关节,它的作用是能使骨与骨之间相互结合,保持联系,并使用权之活动和屈伸。藏医学认为能化培根,能消赤巴,等火降三者共同负担饮食的消化分解。    藏医学对三要素分二十种不同的特性: 隆:具有粗、轻、寒、微、硬、动六种性质。“粗”的特点是性情急躁、舌苔、皮肤粗糙等。 “轻”指身轻动作敏捷,性情易变。 "寒"指指喜欢就火向阳、避寒就温、食物喜热、喜饮温水热水?“微”指随处可到,无孔不入之意。 “硬”则坚硬成形、肚腹坚硬而欠柔软,不易发生泄泻。 “动”是情志易激动、到处流动,也与微、轻等密切相关。 赤巴:具有腻、锐、热、轻、臭、泻湿七种性质。"腻"指面部油腻较多,皮肤油腻分泌较多。 “锐”指发病多急,性情也较暴躁,患肿块时一般较易化脓。 “热”指发病多为热性,喜凉食冷饮。 “轻”是指得病较易治、轻松。 “臭”指身体常有汗臭味,小便多有味而浓臭。 “泻”指食不宜之品易发生腹泻。 “湿”指常有水湿痰液、易泻泄、易出现肿湿的病症。 培根:具有腻、凉、重、钝、柔、稳、粘七种性质。 “腻”指粘腻而带有油性,如知苔腻滑、排泄物也多粘腻而有油质之感 “凉”为身常凉,因而喜温食热饮。 “重”指身体重浊、行动懒慢、不喜活动,患寒性病病情一般较重。 “钝”指病情一般较慢,不易转成他病。“柔”指舌苔较薄、皮肤润而嫩柔、疼痛一般也较轻微。 “稳”指病情不易产生突变。 “粘”指排泄物一般多有粘腻润滑之感。    藏医学把“隆、赤巴培根”既被用来解释人的生理活动,还被用于区分人的类型。根据身材、肤色、性格特点,被区分为隆型、赤巴型、培根型和各种混合型。    隆型的人,身材瘦小、驼背、肤色灰暗、话多、易失眠、财运差、喜好唱歌、喜笑、受吵、好斗性欲旺盛、酷爱武器、玩耍、性格兼有乌鸦狸的特点。    赤巴型的人,身材中等、多汗、易怒、易饿、易渴、聪明、骄傲自大、皮毛微黄、病情多热性,性格兼有虎、猴、的特点。    培根型的人,体格魁梧、肤色白润、性情温和、不爱活动、嗜睡、长寿、多财、性格举止稳重胸有成竹,好比狮子、黄牛、象的特点。        

藏医的原理——藏药学理论及用药原则       
    藏医学理论认为药物与五行有关,其性、味、效亦源于五行。五行(土、水、火、气、空)中土为生物生长之本源;水为生长之汁液;火为生长之热源;气为生长运行之动力;空为生物生长之空间。五行缺一,生物则不能生长。这就阐明了药物生长与自然环境的统一关系。同时又指出;土水偏盛的药物味甘;火土偏盛的药物味酸;水火偏盛的药物味咸;水气偏盛的药物味苦;火气偏盛的药物味辛;土气偏盛的药物味涩。 藏医在临床上用药是根据药物的六味、八性、十七效辩证主方。   六味即甘、酸、咸、苦、辛、涩。药物的六种味对于治疗疾病贩作用也就各不相同。总的来说,甘、酸、咸、辛能治隆病;苦、甘、涩味能治赤巴病;辛酸、咸味能治培根病。 还详细指出了每一味各自的作用和过量的过失。例如:甘味具有增强体力、补气固本,荣润肤色,延年益寿,开窍舒胸,生肌愈疮,治隆赤病的功效。用量过度,滋生培根病及脂肪,降低阳气等过失。甘味能治隆赤病,但是除了甘味陈青稞及干燥地区之畜肉外,多数甘味易于滋生培根病,惟有野牛肉、鱼、羊肉蜂蜜却对治病培根病有益等。    药味经过消化后之变化:药物入胃,通过胃的消化分解,能使用权原有之味发生变化。如甘咸两种药物,经过初步培根消化后,则化为甘味。酸味在中期赤巴消化后,仍然化为酸味。苦、辛、涩三味在后期等火风消化后,转化为苦味。经过消化后的药味作用是,甘味能治隆与赤巴病;酸味能治培根与隆病;苦味能治培根与赫巴病。    八性,即重、润、寒、钝 、轻、糙、热、锐。药性“生、润、寒、钝”者可治隆病、赤巴病;药性“轻、糙、热、锐”者可治培根病。   十七效,即药物具有柔、生、温、润、稳、寒、钝、凉、软、稀、干、燥、热、轻、锐、糙、动等十七种效能。 每种药物都具有固定的性味、效。必须根据十七效的对治配伍主方。   所谓对治,就是两两相对,其性相反,一为药性,一为病性。如寒与热,寒性病用热性药治之,热性病用寒性药治之。 同理如表对治
隆         赤 巴         培根
药性        病性        药性        病性        药性        病性
柔         粗        凉         腻        燥        腻
重         轻        钝        锐        热        凉
温         寒        寒        热        轻         重
润         微-硬        软        轻        锐        钝
稳         动        稀        臭        糙        柔-粘
                干         泻-湿        动        稳
这表里药性对治病性就是用药的理论和原则


藏医的原理——生理和解剖       
生理和解剖    藏医对人体的构造有较具体和深入的了解,在世界各种传统医学体系中,可以说是最先进的一种。 藏医认为,人体有七种基础物质和三种排泄物。    这七种物质,为食物精微、血液肌肉、脂肪、骨骼、骨髓和精液。它们均可在赤巴产生的热能作用下,渐变成“精华”,散布全身,使人发育、成长、保持健康。 三种排泄物则是指粪便、尿液和汗液等,可以通过它们将体内的废物排出体外。  关于人体内的器官《四部医典》中记载得比较详细。对于脏腑,心、肝、脾、肺、肾认为为五脏;胃、大肠、小肠、胆、膀胱、精腑,认为是六腑。肌肉脉络图中,将血管称做黑脉,指出黑脉有会搏动如“玛脉”和不搏动的“江玛脉”两种,明确区分了动脉和静脉。    在生理学方面,《四部医典》和它的系列《挂图》中对胚胎发育过程的描绘很细致。指出:当男女同房时,男子精液进入子宫同女子经血混合即可受孕,孕期三十八周。如书中指出:月经周期、胚胎发育、分娩、妇女十二岁月经来潮、五十岁绝经、每月行经一次。同时还指出胚胎发育过程中,要经历鱼期(相当水生动物)期(相当于爬行动物猪期(相当于哺乳动物)等,体现了动物进化过程的几个阶段。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母腹内的人的胚胎发展史,仅仅是我们的动物祖先从虫豕开始的几万年的肉体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关于胎儿之所以发育成熟,是母亲的营养物质通过脐带供养胎儿的结果;关于妇女的月经周期,胎儿发育过程和分娩的记述,与现代医学生理学是基本一致的。”  在人体器官的生理和解剖中,对五脏六腑的位置《四部医典系列挂图》里采用形象比喻手法生动说明。如用国王比喻心脏,用王后比喻肝脏,用大臣比喻肺脏,指出“大臣丧命会导致国王驾崩”,意喻“呼吸终止会导致心脏停搏”。它还用饭锅比喻胃脏,用水缺罐比喻膀胱。这与中医的“心为君王之宫,肺为相搏之宫”等说法颇为类似。 关于人体骨骼数目的描述很细,认为人体全身有骨骼三百六十块、肋骨二十四根、牙齿三十二颗、四肢大关节十二个等等。关于神经为血管方面,藏医学认为人体内有各种脉络,其中有些是相互连接的,叫联结脉。联结脉分白脉络(即神经)和黑脉(即血管)两种,脑为白脉之海,自脑向背髓内伸出一支较粗的命脉,再发出若干分支,分布于五脏装腑及四肢,可感觉和运动。如白脉受伤,便丧失运动和知觉的功能。黑脉又分跳动的(即动脉)和不跳动的脉(即静脉)黑脉与心脏相连接。  总之脉络是气血的通道,是维持人体生命的根本。早在公元八世纪藏医对神经和血管的功能就有这样深刻的认识,对我国医学也是一大贡献。
-----------作者:精诚居士      第一章 走出信任危机      鲁迅说“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   国民党曾下令废止旧医(中医)   中医=江湖术士?   中医是慢郎中?   中医工作者不相信中医   中医的公众信任度不断下降   中医该何去何从?   打造信任,重塑中医       鲁迅先生儿时因为父亲的病请了很多当地最有名的中医,幼年的他经常从高高的柜台前递进方子去,抓了药回家,熬了给父亲喝,而父亲的病却日重一日,终于撒手西去,于是在他的心中便留下这么个印象——“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国民党政府更是视中医为糟粕,对中医横加歧视和排斥,在1920年竟然公然提出“废止旧医(中医)”,虽然在众多的中医有识之士的反对和抗争下,中医得以保存和延续下来,但随着西医传入中国以来,其直观的医学理论、先进的检查治疗设施以及方便的药物剂型使得中医的地位日益趋微,这却是不争的事实。“振兴中医”的口号提了好多年,“中医现代化运动”也搞了不少年头了,我们看到了什么?恐怕只是自欺欺人的“形势一片大好吧”。为什么这么说?只要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可以知道我说的没错,那就是假如你生病了,你首先想到的是看西医还是中医?我想答案不用我再罗嗦了。    何曾几时,“中医”成了江湖游医的“金字招牌”,什么病不好治我就治什么,报纸、电台广告漫天飞,到处都是专家、权威,打着“祖传中医”或是“祖传秘方”的幌子,大言不惭、信誓旦旦地说“××天治愈乙肝”,“××天攻克白癜风”,甚至肿瘤也不在话下,真若如此,中国为什么离诺贝尔医学奖还那么遥远?为什么中医好骗呢?因为大家没有真正认识中医,在绝大部分人心目中,中医是很玄的,说的不好听一点,“玄”就是“稀里糊涂”的代名词,什么“阴阳五行”、“风寒暑湿”听着就让人犯迷糊,反正大家都弄不明白,我只要说些“你是体虚,要滋补”,“你是风湿,要祛风湿”,就可把病人给对付了,再开些吃不好也吃不坏的中药,你吃着吧,中医嘛,不吃上半年一年的,怎么有效?更绝的是在药方中开些稀奇古怪的药来炫耀自己的“博学”和“神奇”,就如鲁迅笔下说写的“原配的蟋蟀”、“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等等,找不到这些药?那病治不好就不关我事了。现代中医耳鼻喉科的奠基人干祖望老先生就说过一段精辟的论述,让我们来听听:“现在甚至把捏脊的、刮痧的、甩甩手、按摩脚底、取几个阿是穴针刺一下、祖传秘方等等民间疗法,甚至愚弄骗钱的东西,统统贴上一张‘中医’的招牌来哄人取巧。……这种污泥浊水四面八方向中医身上泼来,中医怎能不倒霉?”    游医固然致使中医蒙受了不少的不白之冤,然而更重要的是在“中医现代化”的运动下,中医的精髓正日益在消亡,这怎么不让人悲哀?在很多的中医师(专家)手中,中医只剩下了西医理论下中药的简单罗列和组合,而抛弃了理论的中医就如被砍了树根的树,当然不会有好的疗效,疗程动辄累月经年,时间一长,在大众的眼中,中医变成了“慢郎中”,假如我告诉你,很多的急性病,吃两三贴中药就使你明显好转,你肯定认为我在胡吹,因为在绝大多数人眼中,中医不看上3个月是不会有效果的。事实上,中医在多数急性病(如感冒、腹泻、发热、胰腺炎等等)治疗上更胜西医,关键是医生的临症用药。也许你要说,这不可能。别急,耐心看完本书,你会有一个自己的答案。    如果在中医工作者中做一项调查,我想有很大一部分会认为中医治不好病,他们自己生病从不吃中药,因为他们从没相信过中医,他们从事中医,只是将它作为一项谋生的职业。我还接触过不少中医学院的学生,问及将来的打算,他们无一例外地告诉我:对中医没兴趣,中医的理论落后,搞中医没前途,毕业后希望从事西医工作。我曾亲历过这样一件事,一位肺脓疡患者在我的坚持下用中药治疗三周后痊愈,而当时患者初诊时,有位主治中医师就不屑地说:这个病不做支气管镜是不行的,就靠你几贴中药会好吗?我想说的是:不靠我这几贴中药,病人有这么快痊愈吗?中医的伟大与神奇你领会了吗?作为中医师,你称职吗?假如我们搞中医的都不相信中医,还有谁相信中医,中医还有什么希望?!    如果你得了感冒或是急性肠胃炎,你会首先想到看中医吗?我想,10个人中会有9个半说不会。为什么说9个半,因为其中一个会要求看中医的同时配合西药治疗。中医只能治慢性病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不是一句话就能改变的,中医成了很多患者在西医无法治疗或疗效不理想后“死马当活马医”的选择,同时也成了医生用药疗效不好后的一种托词。可以说,很多的病家选择中医并不是看中它的疗效,而仅是寻求一种心理安慰。    中医该何去何从?是不是象有人说的“中医是迟早要被淘汰的”?我想,作为医学科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医要生存和发展,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真正的中医,了解中医是如何治病的,切身体会中医在急慢性疾患上的疗效,才能逐渐培育大众对中医的信任,才能真正使中医发扬光大。而了解中医的途径,就是要彻底打碎中医头上“玄”的帽子,将中医的本质明明白白地呈现在大家面前,看清了庐山真面目,再来探讨它的存亡,这才是科学的态度,你没有了解它,就无权对它指手画脚。看完下一章,你会发现原来中医是这么贴近我们,它客观、科学、系统、人性化,也许你会从此改变对疾病、对中医的态度。         
03-9-15 11:28 志一
  第二章 让中医走下玄坛      阴阳五行漫无边际   悬丝诊脉玄之又玄   中医被认为不科学   中医师自己都不了解中医   到底什么是中医   中医怎样看病   什么是“辨证施治”   剥去中医“玄”的外套       一提起中医,很多人就会和阴阳五行联系起来,什么“阴虚”、“阳虚”,什么“金、木、水、火、土”,听起来就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又没有相关的检查作依据,怪“玄乎”的。还有更玄的,一根丝线系在病人的手腕上,医生在另一头就能知道病人的病情,比“孙悟空”还神奇呢。老百姓日常接触到的中医知识就经常和这些联系在一起,无怪乎中医在众人的眼中充满“玄”念了,而我们知道,“玄”是“不科学”的代名词,正是这顶“玄”的帽子,令中医越来越走向死胡同,正因为“玄”,中医被认为不科学;正因为“玄”,中医的真实面目迟迟不被世人所认识;正因为“玄”,中医被很多的不学无术者利用;正因为“玄”,使得中医失去了公众赖以信任的基础,我无法认识你,还怎么能信任你呢?    事实上,中医在形成、发展的千百年时间中创造了自己独到而卓越的医学成就,然而却没有人将其中的精髓转化为简而易懂的知识,向大众推广,相反,却是一有所得就各秘己学,排斥他学,致使中医学蒙上了一层“隐晦”的面纱,时至今日,剩下为老百姓所了解的恐怕是中医中的旁门左道了。我们甚至在广告上能看到“祖传秘方治疗骨质增生”的笑话,试想,在古代根本没有X光机,何来“骨质增生”一词?更何况,中医的精髓根本不在“祖传秘方”之类枝梢末节,而在于中医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体系,独特而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建立在以此基础上的卓越疗效,靠几个“祖传秘方”和“神医”是不可能使中医发扬光大,也不可能构架中医的真实面目,只有让广大老百姓了解真正的中医,认识真正的中医,走近真正的中医,中医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出路。    在西医学盛行的当今,中医理论在很多的中医师眼中成了过时和落后的象征,他们认为中医没有先进的生化、影象检查仪器,又没有西医学严谨的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等医学理论,仅是凭医生的询问和三根手指头的诊脉怎么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呢?同时这也是大多数人对中医怀疑的地方。很多病人在就医时会问:你检查都没给我做,怎么知道我得的是什么病?怎么能对症下药呢?如果病人这么问,我会说:问得好。因为这正是我要解释的。如果中医师也这么认为,我就要说,你根本不配做中医师。为什么?因为中医的治病用药均是建立在中医独特的理论上的,它基于中医古代医家对疾病探索过程中发现并发展的一种整体研究方式,它跳开了现代医学越来越微观的研究思路,而走上了一条“相对辨证”的道路。“相对辨证”这个名词是我的定义,它不同于通行的介绍中医的书上所写的“宏观辨证”,我之所以称其为“相对辨证”是因为整个中医理论的精髓就是一部医学的《相对论》。我们知道人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其中单个的器官功能强弱或是物质水平高低,都不能代表其整体面貌,只有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我们才可能得到最科学的结果。因此,中医学将人体的整体平衡作为研究健康与疾病的标尺,认为任何疾病都是整体平衡受到破坏的结果(在第三章中我有详细的论述)。而中医学正是通过对疾病相对于整体平衡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运用归纳、总结、演绎的方法,形成自己完整而独特的理论体系,通过这个体系,我们只要对病人的外在症状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到该种疾病造成机体整体平衡失调的情况和程度,既然知道了病源所在,当然就能对证下药了。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辨证施治”。中医对疾病的研究更重视的是各种致病因子所造成机体整体平衡的失调,并认为人生病后各种症状的产生的根源是由于机体原有的内在平衡被打破,故而出现各种不适,所以我们在认识疾病的时候,更重要的是了解疾病对人体平衡的影响和破坏情况,在治疗上也应该着重于恢复机体原有的平衡,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改善症状,治愈疾病。    有人要问了,通过人体的主观感受和外在表现,怎么能揭示出机体内在平衡失调的根源(也就是疾病的本质)呢?我们想必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气温低的时候,把手暴露在空气中会感觉寒冷,我们便会很自然地采取戴手套、烤火、搓手等方法来改善手的寒冷感。这其实就类似于一个简单的中医“辨证施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寒冷刺激”是引起机体不适的原因,“手冷”是机体在“寒冷刺激”这一原因作用下的外在表现,通过我们的主观感受,我们能很直接地判断出导致人体不适的原因是“寒冷”,我们就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变它,假如我们感到手冷,要先去化验检查一下,看看什么指标不正常再来考虑如何处理,我想任何人都会认为这是笑话。其实对疾病的认识也是这样,人体主观的不适和各种机体外在的表现是疾病最本质和最真实的反映,比如胃部冷痛、胀痛、隐痛、刺痛所揭示的疾病的本质是完全不同的,在中医的理论指导下,我们可以知道这分别是“脾胃虚寒”、“脾胃气滞”、“脾胃虚弱”、“脾胃瘀血”所造成的,在治疗上应该分别采用“温胃散寒”、“理气和胃”、“培补脾胃”、“活血化瘀”等不同的方法,而我们的检查结果往往是千篇一律的“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西医学,在治疗上当然也无二法了。再如冻伤和烫伤都可以引起疼痛,而检查的结果往往都是“发炎”,而病源却有着天壤之别,到底谁对疾病的认识更科学?你可以自己判断。    中医对疾病认识的这种“相对辨证”方法应该是更符合生命科学的法则的。我们知道,人作为一个活体,非但很多的物质我们现今的科学还无法认识和检测,对各物质之间的互相联系与作用更是知之甚少,而且能检测到的物质,个体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大的,现行的西医学各种检查化验的指标往往是一个统计学处理后的参考范围,它并不绝对,它只告诉我们一种存在,至于在每一个具体的病人身上,它是否直接意味着疾病,我觉得应该商榷。打个比方,人老了头发会变白,皮肤会起皱纹,它和我们健康成年人的黑发、光滑的皮肤有着显著的差异,这是否也是疾病呢?你当然会说:不是。因为我们看到产生这一变化的是老年人,我们知道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变化。那假如我抛开活体,告诉你黑发和光滑皮肤是正常的,给你在显微镜下观察白头发和起皱的皮肤你会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你肯定会说:这是不正常(病态)的。因此我要说,抛开了“人”这一“活体”,单纯的化验数值不能作为判断疾病的依据。而中医正是从“活体”这一生命科学最重要的环节入手,时刻关注机体外在表现所揭示的内在本质,因而更有针对性,对疾病的认识也更有远见性。作为“相对辨证”的具体实施,“辨证施治”是中医立法用药的根本,它无须借助各种外在仪器的检查作为辅助,而且能获得仪器检查所得不到的更科学和个体化的疾病信息。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可以着手逐步剥去套在中医身上“玄乎”的外套了。让中医走下玄坛,近距离地接触中医,我们才能真正地看清它。         
03-9-15 11:30 志一
  第三章 健康的本质是机体内在平衡      内在平衡失调导致疾病   重新审视疾病的概念   影响内在平衡的两大因素——正与邪   什么是“正气”   什么是“邪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没有注意过这样的事例:    ①某人平素没有不适的感觉,只是偶然在体检时发现血压为160/95mmHg(参考范围为90-140/60-90mmHg),于是就被诊断为高血压病,可是当使用降压药物(正规用药)将血压降至120/75mmHg后,反而出现了头晕乏力、四肢倦怠、黑蒙等症状,生活质量大为降低。    ②某人自觉身体非常不舒服,感到明显的乏力、头晕、疲倦、纳差、心烦、失眠,到医院作了各种检查却仍然得不到一个明确的诊断,因为各种检查化验的结果都显示为正常。这时,医生也常常束手无策,只能给予一些含糊的结论:诸如植物神经紊乱、臆症、亚健康等等,治疗上也无良方,通常给病人配一些安慰剂了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那是因为西医学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是建立在各种仪器检查基础上的,它过分强调了单个指标对人体的影响而忽略了它和人体整体的关系。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各个组织器官和各种物质成分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有序的整体,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因此,我们可以把人体看成是一个复杂而完善的系统,当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处于协调、平衡状态时,系统就能正常运转,换句话说,虽然每个人的强弱、胖瘦、高矮与美丑各不相同,但只要人体各组织器官和物质成分之间处于一种互相平衡,相互协调状态时,机体就处在健康状态,反之,则是疾病状态。因此,中医学提出了一个与西医学迥然不同的健康与疾病的概念,那就是不再把单个的生命指标作为衡量健康与疾病的标准,而是将机体的内在平衡与否作为健康与疾病的标准,也就是说,西医学所做的单项的化验指标或检查结果它只是表明一种存在,当它有异于正常的参考数值范围时,我们不能就此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而要判断它的异常是否对人体的生理平衡造成了破坏,如是,则人体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的症状,这时我们才能称之为疾病。反之,如果它对机体内在的平衡没有造成破坏的,那就不能称之为疾病。中医学称这种以机体内在平衡为着眼点的健康状态为“阴平阳秘”。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前面的例子,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了。第一例虽然有血压值偏高的事实,但他的“高血压”是与他内在各系统的运转相适应的(当然,判断机体是否处于平衡健康状态,不是简单地看病人有无不适症状,而是要通过对患者的望、闻、问、切来综合得出结论,这在以后的章节中我会专门介绍),也就是说,160/95mmHg的血压状态下,才能保证全身和大脑的血液供应,如低于这个血压,就会出现大脑及组织器官缺血缺氧的表现。例二虽然在检查中没有发现异常情况,但他内在的平衡已经受到影响(至于是什么影响,我会在以后的章节中介绍),故而会出现各种不适。    人作为一个活体,生活在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同时,人作为有别于一般生物而存在的高级动物,又有着自身极其复杂的思维、心理活动,因而人体的内在平衡时刻受着自身或外来的影响,但一般情况下,这两者不会对人体造成疾患,那是因为,人体有着自身的防御机制和调节机制,可以及时抵御各种外来因素对机体的侵害,并调适机体的内在平衡,使内、外界各种因素不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从而避免疾病的发生。机体用以实现上述功能的两大体系就是:①防御体系:它主要负责对外来伤害的防御。包括:免疫系统(抵御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对人体的侵害),修复系统(使机体受到外来损伤后能及时修复,而不致组织器官功能受损),应激系统(使机体在受到伤害后的损伤程度降到最小)。②调节体系:它主要负责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的正常、协调运转。我们知道,人体基本生命活动有赖于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这六大系统的正常、协调、有序地运转,这就要求人体有一个完善的调节体系来维持这六大系统之间的相互平衡、互相制约、协调运转的关系。人体实现这一功能,主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来实现。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指挥中心和司令部,监控着机体各组织器官和物质成分的微小变化,以及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制约关系,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将这种调整信息通过外周神经传递到各组织器官,实现对内环境的直接调控;同时,它又控制着内分泌系统,通过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来改变体内各种激素的水平,从而增强或减弱某一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以此实现对内环境的间接调控,通过这两方面的作用,使机体内环境尽可能处于平衡状态,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机体的健康。中医将这两大体系合称为“正气”,它是护卫人体内在平衡的主导因素,有了它的正常运转,人体才能在各种复杂的内、外界因素无处不在影响下依旧保持健康的状态,中医学称这种现象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前面已经提到了,人作为一个活体,时刻都受着外界或自身的影响。外界的影响比如各种气候变化、细菌、病毒、外伤等,自身的影响如情绪变化、饮食劳倦、脏腑功能失调等,当这些内、外界的影响超过了人体“正气”所能调节的范围,它就会对人体的内在平衡造成影响,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中医学称这种能造成机体内在平衡失调的因素为“邪气”。“邪气”从来源分可分为“外来”和“内生”两大类。外来的“邪气”包括各种自然条件对人体的伤害(中医将其归纳为6种典型的邪气:风、寒、暑、湿、燥、火,简称“六yin”),细菌、病毒造成的各种感染(中医将其中有传染性的一部分细菌、病毒称为“疫疠”)等。内生的“邪气”包括各种情绪变化对机体内在平衡的影响(中医将各种情绪变化归纳为七种:喜、怒、忧、思、悲、恐、惊,简称“七情”),饮食劳倦对人体内在平衡的影响,以及脏腑功能失调后引起机体内在平衡的破坏(中医将其归纳为5种,它们指:风气内动、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简称“内生五邪”)。当这些“邪气”破坏了人体的内在平衡时,我们就会感到各种不适,这时我们就“生病”了。也就是说,当“邪气”对人体的影响,超过了“正气”所能防御和调节的范围时,就会导致疾病的产生,产生这种结果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邪气”过于强盛,二是自身“正气”虚弱。而当“邪气”对人体的影响,没有超过正气的防御和调节范围时,就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03-9-15 11:32 志一
  第四章 “藏象”——中医理论的核心      什么是“藏象”   “藏象”是“望闻问切”的理论基础   “藏象”是中医学的核心   “藏象”有哪些内容   “藏象”如何反映疾病本质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中医学是通过疾病在人体的外在表现来判断体内平衡失调的情况,我们的祖先通过长期的医疗观察和实践,运用归纳、分析、演绎等方法,创造了“藏(音脏,去声)象”理论。“藏象”是中医认识疾病的独特方法。所谓“藏象”就是“藏之于内而象之于外”的意思,也就是说,机体五脏六腑虽然藏在体内我们无法看到和触摸到,但它们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均可以在体外表现出来而被我们所观察和了解到,因而我们就能利用我们观察、了解到的体外的变化来推断体内五脏六腑的病变情况。西医学也有这方面的认识,如两颧潮红是心脏二尖瓣功能不全的表现,面色黧黑是肾功能不全的表现等等,但西医学在这方面的认识是零碎的和肤浅的,远远比不上中医的系统化和整体化,中医将诊断(望、闻、问、切)、生理、病理都和“藏象”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医学理论。现行所有的中医书都仅仅将“藏象”作为中医对脏腑功能的认识,而没有意识到它是中医学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我认为藏象学说指明了中医学的研究思路和方向(从机体的外在表现推断体内脏腑功能的变化),成为中医学理论的基础,有了它,中医的“望、闻、问、切”才成为可能,中医的诊断用药才有科学性可依,而唯有理解了“藏象”,我们才不再会觉得中医“玄不可及”,才不会因为中医不借助仪器的检查而指责中医“不科学”。中国古代医家通过医学实践为我们留下了这份珍贵的医学遗产,其科学性可谓烛照千古,难道我们可以不负责任地把它仍进垃圾堆吗?    根据患者的外在表现来推测其内在的生理变化,这正是中医的科学性所在,就好比我们手暴露在气温很低的环境中时会有“冷痛”的感觉,我们通过这感觉完全可以来推断是由于“寒冷”这种因素导致了“冷痛”这种不适感觉的出现,我们就能相应地采取“保暖”的措施来改善这种不适感。同样,假如我们从体外获得如下信息:胃口不佳,大便不成形或夹杂有不消化食物,时有胃脘隐痛、空腹时尤为明显,经常感到疲劳乏力,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脉象细弱等,我们就能推断出体内脏腑的变化是“脾胃虚弱”这一原因造成的,我们就能采用“补脾健胃”的方法来治疗它。这一推断并不是凭空说说的,而是建立在历经检验的“藏象”理论之上的。很多人认为中医不科学,很大一个原因是认为中医没有客观的检查作为诊断的依据,还有中医所称的"气血阴阳"玄乎,让人感觉捉摸不定。其实这是因为中医千百年来,没有人真正正确阐述过中医的本质,现代中医更是将中医的根本抛之脑后,大搞西医化的中医,还自谓中西结合,良可叹也。其实,中医的诊断与用药有着极其严谨而客观的依据,只不过这些依据并不是通过仪器检查获得,而是通过病人的主观感受和医生的望、闻、问、切,并进行综合分析、取舍后获得的,它较之仪器的检查更有针对性和个性化,我认为也更能揭示疾病的本质,更符合生命科学的特点。中医的诊断与对疾病的认识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与依据,其科学性、严密性与可重复性更是历经千百年而熠熠生辉,中医的核心就在"藏象"二字,了解了"藏象"也就跨入了中医的门槛,你将会发现一个别样的医学领域,你也会发现中医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医学,其科学性及远见性早已超出了现代医学所达到的高度。西医学至今仍在微观的世界中寻找医学的发展,而中医学早在千百年前就找到了一条整体研究的康庄大道,而我以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有一天人们会惊奇地发现,中医学在千百年前独具慧眼的研究思路(藏象学),会是远远走在现代医学的前面。    “藏象”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可以说它几乎是中医的病因、生理、病理、诊断各个学说的存在基础。概括地说“藏象”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生理藏象。指人体内各种物质成分、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以及经络的生理功能与外在表现。②病理藏象。指人体内各种物质成分、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以及经络的病理过程与外在表现。③病因藏象。指六yin、七情、饮食劳倦、疫疠、外伤、痰瘀等致病因素导致疾病的不同外在表现。    中医的“藏象”学说,是怎样通过对机体的外在表现的分析来揭示疾病的本质呢?认识疾病的本质,不外乎以下几点:①疾病的部位②疾病的性质③疾病的原因。在“藏象”学说中,每一脏腑、经络和各种基本物质成分的疾病都有不同的外在表现,因而疾病的定位是很容易的,比如中医认为“心主神志”,故出现心慌、神志不宁、健忘、失眠、多梦等症状的,可以定位在“心”;“肺主呼吸”,故出现气急、呼吸不利、哮喘、咳嗽、胸闷等症状的,可以定位在“肺”;“肝主疏泄”,故出现情志不畅、两胁胀痛、口苦、黄疸等症状的,可以定位在“肝”;“脾主运化”,故出现胃口不佳、脘腹胀闷、大便夹杂不消化食物、嗳腐吞酸等症状的,可以定位在“脾”;“肾主骨及生长发育”,故出现生长发育迟缓、骨骼脆弱、佝偻病骨折后不愈合、性功能低下等症状的,可以定位在“肾”(这些在以后的章节中我会详细地介绍,这里仅作简介)。在认识中医的过程中,有一点要说明,中医所称的脏腑,决不是单纯解剖意义上的组织器官,而是基于中医对人体的整体性认识,比如中医所说的“心”就包含了现代医学很多大脑与植物神经的功能,其他肺、肝、脾、肾也是一样,它们都是中医学整体研究的名称,它们包含着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组织器官、活性成分、体内激素的内容。我们知道,人体的每一个器官都有着很多不同的功能,比如大脑,有着思维、记忆、调节体内激素水平、语言、肢体动作、调节体温等等功能,中医学则将它的功能细化,重组,比如通过观察,失眠、健忘、神志的变化常常和心慌、心悸以及心脏的跳动联系在一起,因而就将大脑有关神志、记忆、思维这一部分功能划归“心”这个脏腑,中医学的这种研究我认为可以更好地认识脏腑之间的联系以及对疾病认识的全面性,不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疾病的部位确定了,我们再来确定它的性质,疾病虽然千变万化,但究其本质不外乎“虚实、表里、寒热”六项而已。虚实”反映了人体邪气和正气的盛衰情况,邪气盛就是实证,正气虚则是虚证。所谓“邪气”也就是指各种外来致病因素和体内代谢障碍所致的病理产物,所谓“正气”则是指人体内的各种精微(营养)物质。“实证”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有“腹痛拒按、呼吸气粗、大便秘结、小腹膨隆、小便淋漓涩痛、舌厚腻、脉实有力”等。“虚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面色无华、精神萎靡、心悸气短、形寒肢冷、小便失禁、大便滑脱、自汗盗汗、腰腿酸软、头晕乏力、嗜睡健忘、语音低微”等神气不足的症状。“表里”是判断病邪侵入机体的深浅程度。致病“邪气”入侵机体,机体“正气”必然会产生抵抗(现代医学称之为“免疫”),在二者抗争过程中,如果人体正气占上风,则不会造成疾病,而当“邪气”占上风时,机体就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的症状,比如说会出现“发热恶寒(恶风)、头身痛、脉浮”等,我们称之为“表证”,这时“邪气”尚在肌表,正气尚有力抗争,故只需用药解散外入的“邪气”,病就会好转。假如“正气”不足以抵抗“邪气”而导致“邪气”深入脏腑,则会出现“高热口渴、腹痛腹泻、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状时,我们称之为“里证”,此时,邪气已经深入脏腑,只能用泻下、利尿、涌吐等方法祛邪外出。而当正邪双方势均力敌时,则会出现“寒热往来、心烦喜呕、胸胁苦满、不欲饮食”等症状时,我们称之为“半表半里证”,这时“邪气”在表里之间,只有扶正祛邪才能兼顾。“表里”反映了疾病的深浅和病势的轻重,一般来说,疾病在表为新病、轻病,在里则为久病、重病。““寒热”是用于判断疾病对人体原有的平衡造成的影响。在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下,体内各组织器官和物质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比如说恒定的体温,相对稳定的各种细胞数量、种类,相对稳定的各激素浓度水平等等,这种平衡状态,中医称之为“阴平阳秘”,通俗地讲,就是“阴阳平衡”的意思。一旦发生疾病,这种平衡往往会被打破,从而造成阴阳平衡的失调,这种失调可以是“邪气盛”造成的,也就是产生“阴盛”或“阳盛”的结果,也可以是“正气虚”造成的,也就是产生“阴虚”或“阳虚”的结果,前者属于我们前面讲的实证,后者则属于虚证。阴阳平衡失调产生的后果只有两个,“阴盛”和“阳虚”均会导致“阴”相对过盛而产生“寒证”,而“阳盛”和“阴虚”则均会导致“阳”相对过盛而产生“热证”。“寒证”由于“阴盛”造成的称“实寒证”,表现为“受寒而发,发作突然,脘腹肢节冷痛,得暖痛减,痛处拒按,脉紧或弦”等;由于“阳虚”造成的称“虚寒证”,表现为“畏寒喜暖,四肢不温,脘腹疼痛绵绵,时做时止,痛处喜暖喜按喜揉,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脉细弱无力”等。“热症”由于“阳盛”造成的称“实热证”,表现为“热度较高,畏热喜冷,面红目赤(呈深红或紫红),烦躁不宁,甚者有神昏谵妄,口渴多饮,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小便黄赤热烫,大便干结不通或大便溏泻伴肛门灼热,舌深红或紫红,苔黄厚脉滑数有力或实”等;由于“阴虚”造成的称“虚热证”,表现为“热度不高,常为低热或中等热,夜间骨蒸(指自觉有热从骨骼间向外透发,热后汗出,汗后热退,自测体温往往正常,一般出现在夜间),午后潮热(一阵阵发热,犹如潮水一般,周而复始),五心发热(双手心、双脚心、心窝),口渴不欲多饮,心烦失眠,两颧潮红(呈嫩红色),舌嫩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表里、虚实、寒热”在疾病过程中往往是错综在一起,形成“表虚”、“表实”,“里虚”、“里实”,“表寒”、“表热”,“里寒”、“里热”等多种结果,基本上概括了疾病的总体性质。    中医对疾病原因的认识,也是基于“藏象”理论的,并不是从微观上去研究,而是根据各种内、外界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出现的外在表现来定义病因的名称。根据外在表现的不同,中医将病因分为三类:一是外因,指外界邪气侵犯人体造成疾病。具体来说有六种邪气,分别是“风、寒、暑、湿、燥、火”,中医称它们为“六yin”。“yin”有过多的意思,我们知道,上述六种因素均是自然界存在的,平时并不会造成疾病,只有在“过盛”或人体正气虚弱,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这六种因素才会侵犯人体成为致病因素。二是内因,指人体内在因素造成机体代谢障碍和平衡失调,从而产生各种不适。具体来说有七种因素,分别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称之为“七情”。七情和六yin一样,在正常情况下也不会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和调节能力,则会造成疾病。其中过喜会伤心、过怒会伤肝、过思会伤脾、过悲会伤肺、过恐会伤肾,这都是中医学长期观察、实践得出的宝贵经验。三是不内外因,也就是除了上述“六yin”、“七情”之外的致病因素。具体包括:饮食劳伤、外伤金疮、房室劳倦、虫兽所伤等等。    中医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来探讨疾病的本质,是基于中医对疾病的整体观和相对观。前面我已经讲过,中医认为疾病症状的产生,关键是机体平衡被打破的结果。比如说细菌感染后出现发热,这时,对疾病的本质而言,细菌的种类并不重要,(好比我们手指被烫伤,我们在治疗时无需知道是滚水烫的还是蒸气烫的,因为不管什么烫的,只要其外在表现相同,则疾病的本质是一样的。现代西医学在细菌、病毒的微观研究不断深入,发现的种类不断增加,可是对付的办法却越来越少,微生物的抗药性越来越多,药物的副作用越来越无法避免,这是为什么?微生物是没有穷尽的,我们永远无法完全认识它们,关键是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对疾病的认识),重要的是它引起的后果是造成了机体体温的升高,而这种“发热”的症状才会对机体的生理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所以中医学抛弃了对病因的微观研究,而是着力于从机体平衡入手,探讨各种致病因素对机体平衡的影响,从而提出自己独特的病因学说。       对“藏象”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后,我将带你真正走进中医神奇的医学殿堂,中医怎样认识体内的各种物质,怎样认识五脏六腑,怎样认识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请看下章。
03-8-23 10:14 志一
   胆结石常被误诊为胃病,你的胃痛可能只是胆结石、胆囊炎的反应,先疏肝利胆。    柴胡40 黄芩15 白芍15 大黄10 枳实10 半夏20 栀子10 生25 大枣7枚 茵陈30   三剂,日一剂,水煎服。

引  言
第一章   走出信任危机
第二章        让中医走下玄坛

上篇·揭开生命的奥秘密
第三章   健康的本质
第四章   疾病的产生
第五章   外邪致病
第六章   生命的基本物质
第七章   人体精气的仓库
第八章   情志疾病
第九章   饮食的通道
第十章   内生五邪
第十一章  痰饮和瘀血

中篇·探究疾病的本质
第十二章  察颜观色话望诊
第十三章  舌上的秘密
第十四章  听声与嗅味
第十五章  问中有玄机
第十六章  神奇的脉诊
第十七章  疾病的虚实
第十八章  温热病杂谈

下篇·找寻治病的良方
第十九章  中药是如何治病的
第二十章  汤头揭秘
第二十一章 治病八法之汗法
第二十二章 吐法的妙用
第二十三章 下法的选择
第二十四章 排忧解难之和法
第二十五章 温法和清法
第二十六章 消法探幽
第二十七章 补法概要
结语
后记
-----------治肝卅法    肝气、肝风、肝火,三者同出异名。其中侮脾乘胃,冲心犯肺,挟寒挟痰,本虚标实,种种不同,故肝病最杂而治法最广,姑录大略于下。

肝气证治    一法曰:疏肝理气。如肝气自郁于本经,两胁气胀或痛者,宜疏肝,香附郁金苏梗青皮橘叶之属。兼寒,加吴萸;兼热,加丹皮山栀;兼痰,加半夏、茯苓。    一法曰:疏肝通络。如疏肝不应,营气痹窒,络脉瘀阻,兼通血络,如旋复、新绛、归须、仁、泽兰叶等。    一法曰:柔肝。如肝气胀甚,疏之更甚者,当柔肝,当归、杞子、柏子仁牛膝。兼热,加天冬生地;兼寒,加苁蓉肉桂。    一法曰:缓肝。如肝气甚而中气虚者,当缓肝,炙草、白芍、大枣、橘饼、淮小麦。    一法曰:培土泄木。肝气乘脾,脘腹胀痛,六君子汤吴茱萸、白芍、木香。即培土泄木之法也。(温中疏木,黄玉楸惯用此法。)    一法曰:泄肝和胃。肝气乘胃,(即肝木乘土)脘痛呕酸,二陈加左金丸,或白蔻金铃子。即泄肝和胃之法也。    一法曰:泄肝。如肝气上冲于心,热厥心痛,宜泄肝,金铃、延胡、吴萸、川连。兼寒,去川连,加椒、桂;寒热俱有者,仍入川连,或再加白芍。盖苦、辛、酸三者,为泄肝之主法也。    一法曰:抑肝。肝气上冲于肺,猝得胁痛,暴上气而喘,宜抑肝,如吴萸汁炒桑皮、苏梗、杏仁、橘红之属。    一法曰:散肝。“木郁则达之”,逍遥散是也。“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即散肝是也。

肝风证治    肝风一证,虽多上冒巅顶,亦能旁走四肢。上冒者,阳亢居多。旁走者,血虚为多。然内风多从火出,气有余便是火,余故曰肝气、肝风、肝火,三者同出异名,但为病不同,治法亦异耳。    一法曰:熄风和阳。如肝风初起,头目昏眩,用熄风和阳法,羚羊、丹皮、甘菊、钩钩、决明、白蒺、即凉肝是也。    一法曰:熄风潜阳。如熄风和阳不效,当以熄风潜阳,如牡蛎、生地、女贞子玄参、白芍、菊花阿胶。即滋肝是也。    一法曰:培土宁风。肝风上逆,中虚纳少,宜滋阳明,泄厥阴,如人参甘草麦冬、白芍、甘菊、玉竹。即培土宁风法,亦即缓肝法也。    一法曰:养肝。如肝风走于四肢,经络牵掣或麻者,宜养血熄风,生地、归身、杞子、牛膝、天麻、制首乌、三角胡麻。即养肝也。    一法曰:暖土以御寒风,如《金匮》近效白术附子汤,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是暖土以御寒风之法。此非治肝,实补中也。    一法曰:平肝。金铃、蒺藜、钩钩、橘叶。    一法曰:搜肝。外此有搜风一法。凡人必先有内风而后外风,亦有外风引动内风者,故肝风门中,每多夹杂,则搜风之药,亦当引用也,如天麻、羌活独活、薄荷、蔓荆子、防风、荆芥、僵蚕蚕蜕白附子

肝火证治    肝火燔灼,游行于三焦,一身上下内外皆能为病,难以枚举。如目红颧赤,痉厥狂躁,淋秘疮疡,善饥烦渴,呕吐不寐,上下血溢皆是。    一法曰:清肝。如羚羊、丹皮、黑栀、黄芩、竹叶、连翘夏枯草。    一法曰:泻肝。如龙胆泻肝汤、泻青丸、当归龙荟丸之类。    一法曰:清金制木。肝火上炎,清之不已,当制肝,乃清金以制木火之亢逆也,如沙参、麦冬、石斛枇杷叶、天冬、玉竹、石决明。    一法曰:泻子。如肝火实者,兼泻心,如甘草、黄连。乃“实则泻其子”也。    一法曰:补母。如水亏而肝火盛,清之不应,当益肾水,乃“虚则补母”之法,如六味丸大补阴丸之类。亦乙癸同源之义也。    一法曰:化肝。景岳治郁怒伤肝,气逆动火,烦热胁痛,胀满动血等证,用青皮、陈皮、丹皮、山栀、芍药泽泻、贝母,方名化肝煎。是清化肝经之郁火也。

肝寒肝虚等证治    一法曰:温肝。如肝有寒,呕酸上气,宜温肝,肉桂、吴萸、蜀椒。如兼中虚胃寒,加人参、干姜,即大建中汤法也。    一法曰:补肝。如制首乌、菟丝子、杞子、枣仁萸肉、脂麻、沙苑蒺藜。    一法曰:镇肝。如石决明、牡蛎、龙骨龙齿金箔、青铅、代赭石、磁石之类。    一法曰:敛肝。如乌梅、白芍、木瓜。    此三法,无论肝气、肝风、肝火,相其机宜,皆可用之。    一法曰:补肝阴。地黄、白芍、乌梅。    一法曰:补肝阳。肉桂、川椒、苁蓉。    一法曰:补肝血。当归、川断、牛膝、川芎。    一法曰:补肝气。天麻、白术、菊花、生姜细辛杜仲羊肝

医话    医虽小道而义精,工贱而任重。余自习医以来,兢兢业业,造次于是,颠沛于是,历经卅余年,成就些微事业,多从困苦勤慎中得之。汝辈学医,且将游戏念头,删除净尽,然后耐烦做去,何愁不日进于高明。    医仁术也,其心仁,其术智,爱人好生为之仁,聪明权变为之智,仁有余而智不足,尚不失为诚厚之士,若智有余而仁不足,则流为欺世虚狂之徒。    凡治一病,先须细心诊视,其病虽轻,亦不可轻许无事,恐其人因病轻而自忽,致生他变也。其病虽重,亦不宜决裂回绝,恐病家闻而生怖,愈致慌张也。然真正无妨,与绝证毕具不可救者,不在此例。    曾有一病人,年约十三四,其母呼之出外厢诊视,其面色青黄而无和悦之气,目向下视,亦不转瞬,其脉小,身无热,问其疾苦不答。其母代言曰:咳嗽十余日矣。余处以平常治嗽套方一剂,明日即死。余闻之骇然,自咎识浅术疏。后又遇一船家,年约四十,面色虽不青,然神呆目睛不转,脉亦小,病咳嗽气急,问其疾不答,余即回却,后两日果死矣。此属肺绝证,经曰:“肺绝之脉,如风吹毛”,盖言其细也。前二证神气已离,其死必矣。    又见一女子,年十八九,四月间患时证,与其母同日得病,至七日同时战汗,其母战陷发厥而死,女正得汗未收,闻母死惊起,号淘痛哭,极力劝慰方止,自此如醉如呆,兀坐不语。邀余诊治,脉极弦而锐,目睛环转不定,此为胆绝之候也。因惊伤胆,神魂失守,不可为也。果至晚发狂而死。经云:“少阳终者,目HT?绝系,绝系者,一日半死。”又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又曰:“狂言者失志,失志者死。”    脏结为死证,仲圣戒不可攻。余曾治二人,皆不治而死。其一素有肝气,其一素有癖块,皆卒然腹中硬满大痛,得食则呕,二便不行,腹中硬块或竖或横者数条。初用深师七气汤,如吴萸、官桂、木香、厚朴乌药等,送下备急丸五粒,不得利。又转用许学士温脾汤,亦不得利。他医进仲景黄连汤加肉桂,痛呕亦不止。一人四日死,一人三日死,竟一无办法。    旭高自按:或曰灸关元或可救,然其人痛无暂安,安能施灸法哉。每思阴邪盘踞,脏气凝结,不通不出,若用通阳之属,如附子、肉桂、干姜、半夏、茯苓、乌药、泽泻等味,送下来复丹通脏腑之阳,理三焦之气,假我数年,再遇斯证,得试此法,未识何如。    一妪年五十有余,当冬月大便后,腹中微痛,胸闷满,恶心,微恶寒,微发热。初医以为感寒,用疏通发散药不效,延至旬外,邀余治之。诊得脉左沉小,右脉浮而无力,此中气虚而感寒也。当用六君子汤,加炮姜、木香、苏叶汁,意议已定,方亦写出。适某医来,与之商订,将方请正,医曰:“今病已十余日不大便,且胸腹满闷,暂缓参、术、炮姜,易入枳壳、栝蒌,稍磨紫金锭,香开气分,治其痛满。”病者正愁大便不通,未敢进食,主翁亦畏投补剂,恐滋胀满,遂听某医之言。余亦未便与之争论。讵知药下即大解,初尚稀溏,后即稀水,泄泻不休,肢冷不温。明日,某医始议参、术、炮姜,急煎已不纳矣,是晚遂毙。此役也,深悔余无主见,假如当时力争,犹可挽救,计不出此,坐令致毙,余深痛悔。    旭高自按:或曰参、术、炮姜但迟一日,先一日则生,迟一日则死,恐亦未必?余曰:不然,当其大便未泄,元气未脱,早用此方,十能救五。窃忧世俗,一患重证,必多延医,众因病重,不肯负责,互相推诿,致误事多矣,慨夫!    浦瑶官年三十二,形胖,多痰多湿,九月间因劳碌荤酒数日,遂得伏暑证。初起寒轻热重,如疟状,一日轻,一日重,五六日后,但热不寒,舌苔干黄,大便不通,热甚烦躁,脘腹硬痛。余用大柴胡一服如神,安稳一日,仍复烦躁,舌根苔仍干黄,据其脘腹犹痛,改用鲜斛、栝蒌、连翘、山栀等,送下滚痰丸三钱,是晚便泄三次,明日诊视,诸恙霍然,余亦许其无事。讵知薄暮,心中难过,外不发热,手足不温,神疲如迷,喉中汨汨不休,如咽唾之声,口角津津,涎沫流出不止,直至三更,发厥数次,病家惶恐,甫明即求治。诊得脉细如丝,舌苔黄者变白,而且湿腻,余亦为之惊愕,此所谓“热病未已,寒病复起”是也。因其人中气不足,两下之后,中气愈亏,致太阴寒痰上升,故有此急变。进附子、草果、干姜、半夏、茯苓、陈皮等味,或可挽救。病家曰:“先生昨日用寒,今日用热,有是理乎?抑有所据乎?但此子性命,全托先生身上。”余闻此言,因徐徐告曰:“医之心,仁心也,所以敢冒不韪,而随机应变,有是证,必有是药,昨热用寒,今寒用热,又何疑乎。余肯写此方,是余之热心也,服与不服,余不相强,然势已急,欲图万一之幸,舍此别无良法。”言毕辞归,次日复来请,盖喜其昨幸服药见效矣。连进附子四贴而痊。然寒证已退,已能啜粥数盏,尚有余波,仍复寒热如疟,但不甚重耳。再以豆卷、半夏等平调,五、六剂而瘥。    钱氏子翩翩少年也,未完婚,春心勃勃,偶宿妓,勇于使内,染淋浊,茎中作痛连毛际。医用分清渗利药,淋痛俱减,但觉少腹中央,下连毛际时隐痛,以后或大痛,或微痛,或不痛。或用金铃子、延胡索,或用吴萸、乌药,或用韭根、两头尖,皆不效。一医用肉桂五苓散,痛止两日而复作,又用补中益气汤,其痛更甚。始邀余诊,余望问之下,知此子肾气素亏,竭力使内,又斫伤肾气,败精化而为浊,初医过用渗利寒药,再伤肾脏之阳,医用肉桂止痛,痛止二日者,得温通之力也。改用升提补中药,痛势反甚者,下焦精气两亏,升其阳则肾益亏也。当用金匮肾气丸,补阴中之阳,据其宅窟而招安之。服下痛果定,有时仍微痛,连服肾气汤十余贴,后改用肾气丸,每朝服三钱,一月痊愈。    旭高自按:夫此病用肾气丸而无疑者,全从服过肉桂止痛二日悟出,古人云:会心处非别有玄妙也。    有人染杨梅疮,服过轻粉升药,抑遏其毒于内,疮愈之后,多致筋骨挛痛,数年之后,随其痛处,必发出一块,色白不红,渐溃腐烂,连年累月,不肯收敛,遂成废疾。《疡科心得集》中载十味淡斋方,忌食盐味一百二十日,无有不愈者。然有脾胃薄弱,骄恣任性之人,不肯服淡,将如之何!余见《外科发挥》载一方,用土茯苓四两,气虚加四君子汤一两,血虚加四物汤一两,煎汤饮月余即验。《集验方》更加皂荚子七粒、川椒四十九粒,有热者再加芩、连,仿此治之,亦一法也。    凡生疔疽部位,初起一粒虽小,须要小心,切不可说无事。余尝见唇疔一粒,其形甚小,并无寒热,以为无事,其人能食酒肉,亦不避风,三五日后,即走黄而死。对口发背,变端稍迟,然断不可轻视忽略,说话之中,须要活落,免致担忧。    有孕无孕,辨别最难,方书虽有“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一句,然竟有心脉不甚显著者,大抵经阻二三月,小有寒热,或时呕恶,是为怀子之象。若腹中痛者,非胎也。若乳头紫黑色者,是胎也。乳头转色紫黑,乃是有胎之的候。再者,察其人形象康健否,虽有时不食,有时仍能食,此即所谓疑病也。    凡看咳嗽病,或阴精亏损之体,或元气素弱之躯,无病之时,已先腿足乏力,或手足心灼热,在女子或经水不调,而渐生咳嗽,便是虚劳之根,切不可大进辛温消痰以及表散之药,便宜甘润生津,如川贝、玉竹、甜杏仁、稆豆衣、沙参等类。若兼头眩心悸,加入茯神、滁菊之类。或有稍夹风邪而起者,亦不过加入桑叶、桔梗之属。倘若但以前胡、杜苏子、牛蒡、荆芥、防风、橘叶、橘红、枳壳、莱菔子等味,必致劫津而成喘逆呛咳,及见恶寒潮热,虚劳之病成矣。此等病甚多,切宜仔细。    一妇人通身发出红斑,大者如黄豆,小者如绿豆,皆平而不肿,又无脂水,至夜则痒甚,日中稍可,此是血虚生风。询其证,经水一月两至,淋漓不断,且头眩、心跳、心嘈,显然血虚生风,热灼营阴,肤发红斑而搔痒也。用生地、阿胶、稆豆衣、白芍、胡麻等而瘥。若认为风湿,而用祛风燥湿则谬矣。    饮邪作痛,在胁为多,或停中脘。其痛也,或呕酸苦青绿水,或腹中漉漉有声,或大便泄泻稀水,则痛反松,脉沉而弦,是其候也。治宜温通蠲饮,如干姜、半夏、陈皮、茯苓、桂枝、泽泻等味。昔见一中年妇人,病脘胁痛,皆以为肝气,服药不效。饮食泛呕而不纳,十余日米粒不进,但饮茶数口而已,一日,呻吟不安,嘱咐后事,众皆以为必死。倾忽呕稀水半桶,倦极不语者半日,醒后渐思食,以米汤少少饮之,不呕,再与稀糊粥少许频频饮下,亦不呕,从此调理月余,居然平复。今岁见一老妪年逾七十,亦病脘痛,舌苔微白,诸药不效,后竟不服药,米粒不进共十八日,惟瞑目待毙而已。讵知忽然泻出稀水黄粪甚多,从此渐思谷食,未几即复,今已谈笑自若矣。    旭高曰:是证之得不死者,虽然粒食不进,但神气全无死象,如痛定时言语清楚,其正气尚未脱离,是以不致于死,得能平复。须知脘腹痛证,若大痛不休者,必死且速,若时作时止者,未必便死,亦临证之要诀。    高氏女将出阁,夏末秋初,赶紧刺绣,黄昏早起,劳碌殊甚。于七月十三日清晨,出帏开窗,忽闻噪,顿生惊疑,汗出浃背。早膳食面一碗,遂觉懒不怡,至夜忽发热,头大痛。初医以为肝阳,但用清泄重镇之剂,如羚羊、决明等药。不效。再易一医,用龙胆泻肝汤送下当归龙荟丸,讵知药入即吐,从此汤水不得进,纳即呕吐,壮热无汗,神识昏蒙,满头皆痛,小溲短赤,始邀余诊。及余至,适值老医张三明亦至,同至内诊视毕。张曰:“壮热无汗,必夹风邪,舌苔黄腻,必夹痰浊,虽有肝阳,当先解表化痰。”余亦以为然。遂用牛蒡、荆芥、薄荷、蔓荆、滑石、半夏、橘皮竹茹,磨冲玉枢丹。明日又来请,据云,病大增剧,一夜不安,几乎发厥,闻之骇然。随往诊视,询之,乃知昨日仍服苦降清泄之方。余踌躇良久而后言曰:“内因肝风上升,外因暑风挟积,论理当散风邪兼消食积,而后清镇肝阳,既得多方转侧,今已先授清镇,将胃中所蕴之痰浊食滞,尽阻遏在中,气不得通,因而呕逆,邪不得散,因而壮热,无汗,舌苔黄浊,大便六七日不通,脉象弦滑数疾,病机偏向于里,虽头痛如破,固属肝阳,而神糊烦躁,胸膈已如燎原,为今之计,莫若且用凉膈散,表里双解,俟得汗得便,神气稍清,再进熄风和阳之药,循序图治,庶可渐臻坦途”。于是竟疏凉膈散全方,服下得寐,少顷,先出栗粪,后下稀溏三四次,遽而一夜安然。直至黎明,木旺阳升之际,忽手指牵引,面色变青,举家慌乱,以为痉厥,莫可挽救。邀集诸医商讨,皆言难治,其危在倾刻,深怪凉膈之非。众楚方咻,适余应邀请亦至,诊得脉象弦,特少和,神气略清,头痛时止时甚。余曰:“诸公所言痉厥在迩,有何确据?”众曰:“脉细数,肢冷,手足搐搦,岂非痉厥!”余曰:“唯,唯,尚容缓思。得汗得便,一夜安然,表里尽行畅达,肢虽不温,而非厥冷,是热退而和也。头痛时作,乃肝阳为剧耳。舌苔黄腻,仍兼痰浊。此时当用熄风和阳化痰安神之剂为治。”众议遂息。乃投羚羊、决明、半夏、茯神、川连、橘红、枳实、钩钩、菖蒲竹沥、姜汁等味,调珠珀散六七分。明日再诊,喜其病势渐安,即仿此加入鲜薄荷根,因其喉间痰腻,且身尚微热,而无汗也。连进两服,而诸证皆平矣。    温邪证三五日,或六七日,面目肢体发黄者,多生于茶客酒客辈,平日素多湿热,一受温邪,秽浊蒸熏,即发黄疸。往往外无大热,舌苔浊厚,而又烦躁不安,渴不多饮,神气昏狂,或有汗或无汗,脉或大滑,或沉数。或用茵陈、栀子、大黄,或用犀角、鲜地、茵陈、石斛、苓、栀、芩、滑、如甘露饮等,所见五六证皆死。大抵《伤寒论》中发黄,无秽浊蒙闭,故无汗者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使湿热从外而泄。有汗者用茵陈蒿汤,使湿热从下而泄。此温邪发黄,湿热蒸熏于外,秽浊蒙闭于内,故难治,当细细参究,质问诸博雅,姑记于此,验后之得失。    凡虚体及吃鸦片之人,病温邪五六日,忽然烦躁,大汗出而热仍不退,神识反昏,或反大热、烦躁、昏狂,此属正虚不能敌邪外出,而反内陷也。或停一日,亦有再作寒栗战汗,而神识乃清者。如叶氏所云:“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是也。倘若再战而神识不清,反加痰喘呃忒,则顿时生变,此不可不知。    凡有疝气之人,忽发寒热,肾囊肿大,其色带红者,防发囊,此其一也。又有不发囊痈者,或胯凹,或腿膝肿痛,色红,医作湿火例治。然吃烟之人,或高年正虚之辈,肿痛不已,而其脾胃薄弱,频仍作呃,盖肝肾之气上冲于胃也,此证必凶多吉少。用人参、丁香柿蒂旋覆花、代赭石等,呃止者生,不止者死。    曾见一种舌苔,舌根至舌心或黄或白,舌尖至舌心光红无苔,其舌心有苔无苔交界处,宛如刀切之状,此谓两截舌,阴阳不交之确证。又有一边有苔,一边无苔,左右各半者,此谓营卫隔绝,其证必凶。    江阴巷李三喜之妻,因夏月起造房屋,劳碌受热,至秋季遂患肛门之内,脏头之间,后重气坠,频欲登圊,但有红腻点滴些些,并无粪秽。自服制大黄解下干粪后稍松,但肛门坠痛,一日数十次,终不减。屡易诸医,皆以为痢疾,用川连、木香、芩、芍皆不效,已数十日矣,始邀余诊。脉尺部洪大,询其病由,因夏暑劳碌过度,湿热下注肠脏之头,结为脏毒。以致脏头肿热疼痛如刺,如得下脓血少许,则痛稍松,须臾仍气坠腹胀,则又欲登圊,虽有似乎痢疾,但腹中不痛,痛在脏头肛门之里,非痢疾乃脏毒。定方用川连、胡连、犀角、苦参子、槐米炭、地榆炭、金银花象牙屑、刺猬皮、芦荟共等分为末,用猪脏头一个,酒煮烂,与前药和为丸,初服每朝二钱五分,半月后每朝一钱五分,以后逐渐减少。但服此方,必腹中略痛片刻,解下秽粪极臭,坠痛从此大松。服此丸二十日,忽然泻下污血鲜血有半桶许,举家惊惶,急来邀余。处以归脾汤,去木香,加白芍、阿胶,连服三贴,神气即复。仍服前丸,每日一钱,用黄芪党参煎汤送下,从此渐臻坦途。    门人缪礼和曰:此病究因劳乏受热,气陷热潜,宜用归脾汤加苦参、大黄为佳。斯言诚然,但余所用丸药,专主脏毒。如初起体质未虚,而湿热下注肠脏,则归脾汤加苦参、大黄为优也。    张川官之孙,年十八岁,冬月感寒夹积,腹痛泄泻。他医用吴萸、木香、乌药、槟、楂以温中消积,泄止得干屎,但少腹板窒,小便不利。适戚墅堰吴仲三子到锡,因请诊治,断为肠痈,用黄芪、银花、当归等味,一服,遂便下如水晶鱼脑之腻质。而老医赵桂三亦同声附和,于吴方加入延胡等味,服二三剂后,病势日笃,日夜泄白腻冻数十次,小便不通。邀余诊视,细绎病情,断非肠痈。适赵医亦至,碍于前辈,只得委屈周旋,立案曰:肠痈为病,有寒有热,热者大黄牡丹皮汤,寒者苡仁附子败散,此古人规则也。是证脉弦紧而不数,面色青而不渴,属寒积也。鄙意宜用温通。遂以肉桂五苓散加楂肉砂仁,一服见效。即加炮姜、木香。第三方因溺后气向下坠,腰尻酸痛,全属阳虚气陷之象,用东垣法参入前方,如党参、升麻、冬术、肉桂、茯苓、泽泻、炮姜、木香、诃子、鹿角、砂仁,连服三剂。大便白腻全止,脾胃已开,面色红活,遂去肉桂、减轻炮姜,服数剂全愈。    旭高曰:以上二证,李氏妇明明是脏毒,诸医以为痢疾,张氏孙显然寒痢,诸医反谓肠痈,是非颠倒,举世皆然,可慨也!


王旭高治肝卅法浅析

天津中医学院(300193) 雒明池

清代名医王泰林,字旭高(1789~1862),晚号退思居士,江苏省无锡市人。王氏中医临床造诣极深,其医论贵在独创,尤其是对肝病提出“肝病最杂而治法最广”的精辟见解,总结出著名的“治肝卅法”,集古今治肝方法之大成,是迄今为止全面论述肝病证治的唯一专著,具有极大的临床指导意义。现对其“治肝卅法”作一浅析,以供同道参考。
王氏在肝病的证治中,分为肝气证治、肝风证治、肝火证治、肝寒肝虚证治等共四个方面。他认为“肝气、肝风、肝火,三者同出异名。其中侮脾乘胃,冲心犯肺,挟寒挟痰,本虚标实,种种不同,故肝病最杂而治法最广”。
1、 肝气证治共分九法。
(1) 疏肝理气法:如肝气自郁于本经,两胁气胀或痛者,宜疏肝,用香附、郁金、
苏梗、青皮、橘叶之属。兼寒加吴萸;兼热加丹皮、山栀;兼痰加半夏、茯苓。
(2) 疏肝通络法:如疏肝不应,营气痹窒,络脉瘀阻,兼通血络,用旋覆花、新绛、当归须、桃仁、泽兰叶等药。
(3) 柔肝法:如肝气胀甚,疏之更甚者,当柔肝,用当归、杞子、柏子仁、牛膝等
药。兼热加天冬、生地;兼寒加肉苁蓉、肉桂。
(4) 缓肝法:如肝气甚而中气虚者,当缓肝,用炙甘草、白芍、大枣、橘饼、淮小
麦等药。
(5) 培土泄木法:肝气乘脾,脘腹胀痛,用六君子汤加吴茱萸、白芍、木香,即培
土泄木之法。
(6) 泄肝和胃法:肝气乘胃,脘痛呕酸,用二陈汤加左金丸,或白蔻、金铃子,即
泄肝和胃之法。
(7) 泄肝法:如肝气上冲于心,热厥心痛,宜泄肝,用金铃子、延胡、吴萸、川连
等药。若兼寒,去川连,加川椒、肉桂;若寒热俱有者,仍入川连,或再加白
芍。盖苦、辛、酸三者,为泄肝之主法也。
(8) 抑肝法:肝气上冲于肺,猝得胁痛,暴上气而喘,宜抑肝,如吴萸汁炒桑皮、
苏梗、杏仁、橘红之属。
(9) 散肝法:“木郁则达之”,用逍遥散。《素问》所说“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即散肝之意也。
从以上肝气证治法可看出,对于肝气自郁于本经的病变,王氏先采用疏肝理气之法,若不应,则疏肝通络,疏之更甚者,改用柔肝法,肝郁较重者,又宜散肝。对于因肝气乖戾而致他脏病变者,中气虚者用缓肝法,肝气乘脾者用培土泄木法,肝气乘胃者用泄肝和胃法,肝气冲心者用泄肝法,肝气犯肺者用抑肝法。上述诸法的使用可谓运法缜密,丝丝入扣。
2、 肝风证治共分七法。
(1) 熄风和阳法:如肝风初起,头目昏眩,用熄风和阳法,用羚羊、丹皮、甘菊、
钩藤、决明、白蒺藜等药,即凉肝是也。
(2) 熄风潜阳法:如熄风和阳不效,当以熄风潜阳,用牡蛎、生地、女贞子、玄参、白芍、菊花、阿胶等药,即滋肝是也。
(3) 培土宁风法:如肝风上逆,中虚纳少者,宜滋阳明,泄厥阴,用人参、甘草、
麦冬、白芍、甘菊、玉竹等药,即缓肝是也。
(4) 养肝法;如肝风走于四肢,经络牵掣或麻者,宜养血熄风,用生地、归身、杞
子、牛膝、天麻、制首乌、三角胡麻等药,即养肝是也。
(5) 平肝法:用金铃、蒺藜、钩藤、橘叶等药。
(6) 搜肝法:肝风门中,内外风夹杂,故搜风之药亦当引用,如天麻、羌活、独活、薄荷、蔓荆子、防风、荆芥、僵蚕、蚕蜕、白附子。
(7) 暖土以御寒风法:如《金匮》近效白术附子汤,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此法非治肝,实补中也。
王氏认为,肝风一证虽多上冒巅顶,亦能旁走四肢。上冒者阳亢居多,旁走者血虚为多。
故其治法亦不同。肝风初起用熄风和阳法,如此法不效,当用熄风潜阳法,若肝风上逆的同时伴有中虚纳少,宜用培土宁风法。若肝风旁走于四肢,则用养肝法。此外,王氏对于搜肝法独有心得。他认为,凡人必先有内风而后外风,亦有外风引动内风者,故肝风门中,每多夹杂,则搜风之药亦当引用。由此可见,王氏对肝风证的治法简明扼要,颇为实用。
3、 肝火证治共分六法。
(1) 清肝法:用羚羊、丹皮、黑栀、黄芩、竹叶、连翘、夏枯草等药。
(2) 泻肝法:用龙胆泻肝汤、泻青丸、当归龙荟丸等方。
(3) 清金制木法:肝火上炎,清之不已,当制肝,乃清金以制木火之亢逆也,用沙
参、麦冬、石槲、枇杷叶、天冬、玉竹、石决明等药。
(4) 泻子法:如肝火实者,兼泻心,用甘草、黄连,取“实则泻其子”之意也。
(5) 补母法:如水亏而肝火盛,清之不应,当益肾水,用六味丸、大补阴丸之类。
此乃“虚则补其母”之法,亦即乙癸同源之义也。
(6) 化肝法:张景岳治郁怒伤肝,气逆动火,烦热胁痛,胀满动血等证,用青皮、
陈皮、丹皮、山栀、芍药、泽泻、贝母,方名化肝煎,以清化肝经之郁火也。
肝火燔灼,游行于三焦,一身上下内外皆能为病,其症候多端,难以枚举。然其治法则又以清肝与泻肝为首选。清肝不应,上炎犯肺,又当清金制木,肝火炽盛,又当兼泻其子。
如因水亏而致肝火亢盛,又当补其母。若因肝经自郁化火,又当清化郁火。王氏对肝火的治法,不但重视本经病变的治疗,而且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顾及其他脏腑的病变,其论述颇有见地。
4、 肝寒肝虚等证治共分八法。
(1) 温肝法:如肝有寒,呕酸上气,宜温肝,用肉桂、吴萸、蜀椒等药。
(2) 补肝法:用制首乌、菟丝子、杞子、枣仁、萸肉、脂麻、沙苑蒺藜等药。
(3) 镇肝法:用石决明、牡蛎、龙骨、龙齿、金箔、青铅、代赭石、磁石等药。
(4) 敛肝法:用乌梅、白芍、木瓜等药。
(5) 补肝阴法:用地黄、白芍、乌梅等药。
(6) 补肝阳法:用肉桂、川椒、苁蓉等药。
(7) 补肝血法:用当归、川断、牛膝、川芎等药。
(8) 补肝气法:用天麻、白术、菊花、生姜、细辛、杜仲、羊肝等药。
从以上治法来看,颇似用药加减,无论肝气、肝风、肝火,只要与其病机相吻合,皆可随症采用。
综上所述,王氏对于肝病的证治从肝气、肝风、肝火、肝寒肝虚等四个方面立法三十条。
-----------《思考中医》是2004年十分畅销的一部中医专著,第一版所印2000册不足半月即销售一空,后加印两次也很快售罄。作者在第一版基础上对个别有误之处作了修改,并增加了一些导读内容,又出了第二版。据了解,目前第二版已是第9次印刷,而且台湾、泰国、韩国的出版商已相继购买了该书的版权。一本中医学术论著如此受欢迎,这在中医界恐怕是不多见的。记者于2004年12月末赴广西中医学院采访,有幸与《思考中医》的作者刘力红博士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我面前的刘博士,其貌不扬,衣着随意,神情澹定,话语从容。寒暄一番后,记者问刘博士现在在思考什么问题,刘博士回答:《思考中医》出版后,接到了太多的电话和书信,读者普遍反应目前所能读到的中医著作多是为著作而著作,很难打动人。而《思考中医》带给读者的是内心真情流露,所以能够打动读者。刘博士称他每天忙于教课、看病、接电话、处理信件、接待各地来访者,几乎没有时间思考。但从《思考中医》一书的反馈信息中,他捕捉到了一些十分有价值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引发了他新的思考,更引发了他的行动。
  刘博士介绍说:2004年上半年,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一个博士打电话来问刘力红是否知道山西的一位老中医李可,刘答“不认识”。于是,对方给刘寄了一本山西科技出版社出的《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集》,这本书让刘力红大受触动。过去,刘力红一直认为中医在危急症方面不如西医,对中医急症课题研究持反对态度,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中医不要在危急症方面与西医硬拼,不要人家有什么自己就要有什么,要注意发挥自身的优势。刘力红坦承自己在危急重症方面经验不足,这是其学术方面的缺陷。看了李老的经验集,得知李老在危急重症方面的独特疗效,刘力红转变了原有观念,恢复了中医治疗危急重症的信心。2004年6月,刘力红赴粤讲学,那时他已拜邓铁涛老先生为师,于是他向邓老寻问李可老先生的情况,并希望邓老介绍他结识李老。邓老评价李老是治大症高手,并为刘力红写了推荐信。2004年7月初,刘力红亲赴李老家乡——山西灵石县拜访李可老先生。在那里,刘力红呆了6天,李可老先生与他一见如故。李老称自己一直想为中医作点儿事,但一直没有机会,参加了不少学术会,总因观点不被接受而碰壁,十分失望。看了《思考中医》这本书,对中医又燃起了希望,也很想结识作者。刘力红向李老提出拜师请求,李老欣然答应。2004年8月,刘力红曾经治疗过的一个青岛乙肝患者旧病复发,非常严重,刘力红治疗一段时间效果不理想,于是刘力红邀李老一同去青岛会诊,想借机考验一下李老的水平。患者家族中有多位因肝病死亡,年龄均不超过50岁,因此患者对自身疾病十分恐惧。李老看过病人后开出了处方,吃药前刘力红让病人作了肝功化验,两剂药后再作检查,各项指标大幅下降,坚持治疗一段时间后,病人各项指标完全恢复正常。这一病例让刘力红坚定了中医治疗危重症的信心。
  刘力红说:“像李老这样高水平的中医,在民间不止一个”。李老曾向刘力红推荐过一位任姓老先生,李老在给刘力红的推荐信中写道:“吾观此人对药物的研究,目前全国无出其右者”。任老先生常只身入山数月不出,过野人生活,自尝百草,多次中毒几乎丧命,其对中药药理药性的研究几近痴迷,《本草纲目》已被他翻烂了四部,现在读的是第五套。刘力红认为:像李老、任老这样的人在民间不为人知十分可惜,这样有水平的中医药专家不被发现,经验不被抢救是一种罪过。于是,他萌发了成立一个研究所的念头,他要把民间这些确有真才实学的人聚集起来,传授中医文化、学术、技能。
  刘力红原想在《思考中医》出来后,沉淀一段时间,潜心学习、研究。但接触了李、任等民间老中医之后,他感到自己可以利用出书所带来的业内外影响力干一些事情,这是老先生们的希望,也是他的责任。刘力红说:“现在中医虽然形式上看很热,但中青年中医工作者中真正对中医充满信心、坚定不移、承前启后的人寥寥无几。目前的一些法规使很多民间的名医无法出头,这些人的埋没、流失对中医事业来说是巨大损失。要把他们的经验传授下去,为中医培养承前启后的人才。”
  刘力红认为现在很多中医师自己就对中医没有信心,怎么能干好中医呢。中医现在不完全是给政策的问题,要做出些事情给人家看,要拿出真功夫让人家信服。中医受怀疑,不是民众也不是政府的责任,是我们自己的工作没做好,是我们的责任。政府有些措施要采取,但主要是靠中医人自己。现在对中医人才的培养一定要不拘一格,不要一味只要求所谓的项目、课题。他说:“我目前没有一个所谓项目、课题、成果,但我天天在作项目,作课题。一个人一辈子出一、两个成果已经不易了。我很幸运,在广西中医学院,我拥有一个很好的研究中医的氛围,也得到了院方的大力支持。
  在我与刘力红近两个小时的交谈中,他始终是语言平缓、娓娓道来,但我却清晰地感觉到了他心中澎湃着的对中医事业的赤诚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