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转贴】中国合作医疗之父--覃祥官
    

岐黄密室:【转贴】中国合作医疗之父--覃祥官

本网讯(胡振栋):西方人称他为“中国合作医疗之父”,国人称他是开创合作医疗的大功臣。年近花甲的覃祥官,一提起早年创办合作医疗,从农民到厅长又辞官还乡的曲折人生,他感慨万千,心潮起伏,仿fo又回到了过去的岁月。

  一

  1964年春天,当时的湖北省长阳土家族县乐园公社党委把只读过3年私塾的覃祥官送到县中医进修班学习。一年后,覃祥官学成归来,担任了乐园公社卫生所医生。

  在与病人的广泛接触中,他深切感受到农民无钱治病的痛苦。好多人“小病拖大,大病拖垮”,更说不上无病早防了。

  深夜出诊回家,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心潮难平:“过去,我们组织起来办信用社,农民摆脱了高利贷的剥削;组织起来办供销合作社,摆脱了奸商的剥削……现在,我们为什么不能组织起来,实行合作医疗,依靠集体力量和疾病作斗争呢?”他的想法很快得到公社党委和村党支部的支持。

  1966年8月10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合作医疗试点“乐园公社杜家村卫生室”挂牌了。覃祥官辞去公社卫生所的“铁饭碗”,在村卫生室当起了赤脚医生。

  农民每人每年交1元合作医疗费,村里再从集体公益金中人平提留5角钱作为合作医疗基金。除个别老痼疾需要常年吃药的以外,群众每次看病只交5分钱的挂号费,吃药就不要钱了。同时,以“三土”(土医、土药、土药房)、“四自”(自种、自采、自制、自用)为特点,村卫生室和村民小组土药房都开辟了药园,种植了大量的常用易植药物。

  由于大量的廉价中草药和自制成药充实了卫生室、土药房,减少了合作医疗经费的开支,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做到了“有病早治,无病早防”,体现了“出钱不多,治疗便利;小病不出组,大病不出村”的好处,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

  杜家村创办合作医疗的消息不胫而走,附近十里八乡的群众都盛赞它的种种好处。乐园公社向县卫生局汇报后,迅速在全公社6个村推广。

  1968年11月,一份反映乐园公社合作医疗情况的调查报告送到中南海。毛主席阅后兴奋不已,当即批示,称赞合作医疗是“医疗战线上的一场大革命”,“解决了农村群众看不起病,买不起药的困难”,“值得在全国推广”。

  同年12月5日,《人民日报》以毛主席“要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这段语录作报眼,头版头条转发了这篇题为《深受贫下中农欢迎的合作医疗制度》的调查报告,并加了编者按,称合作医疗是一件新事物,称赞共产党员、杜家村卫生室赤脚医生覃祥官是“白求恩式的好医生”。

  1969年,覃祥官“三喜临门”:一是他的名字连同乐园的合作医疗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二是应邀赴京参加建国20周年庆典,和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国庆观礼,并出席了周总理、邓颖超举行的家宴;三是从北京回来之后,又被选为第四届省人大代表。

  二

  1974年9月29日至10月6日,覃祥官以“合作医疗创始人”和“全国赤脚医生代表”的身份,随同以王震副总理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访问日本,参加中日通航首航纪念活动,并在回国后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1975年元月,覃祥官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北京开会期间,他第4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并向中央领导汇报了乐园公社开展合作医疗的情况。

  1976年9月上旬,“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委员会第27届会议”、“世界卫生组织太平洋区基层卫生保健工作会议”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隆重召开,参加会议的有3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会上,覃祥官以中国代表团副代表的身份,用半天时间作了题为《中国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的报告。紧接着,又以两小时的时间回答世界各国卫生部长和记者的提问。覃祥官的报告与解答,令那些金发碧眼的洋人赞叹不已,他们伸出拇指说:“中国农村人口这么多,居然能够做到看病吃药不花钱,真是人间奇迹”。

  1976年,国庆节以后,43岁的覃祥官从菲律宾开会归来,中共湖北省委就任命他为省卫生厅副厅长、厅党委委员。覃祥官成了一名吃农村口粮,拿村里工分的副厅级干部。直到如今,他那位“厅长夫人”仍是农村户口。

  三

  1977年元月,虽说“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左”倾路线的影响仍未消除。那时候,省卫生厅的大会小会和各种文件材料不少。

  每天一下班,覃祥官就把自己关在屋里抽闷烟,他觉得自己文化水平低,又不善于迎奉上级,当副厅长简直是“活受罪”。浑身不自在的3个多月后,覃祥官终于作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决定:“辞官还乡”。他以“回去看看”为由,回到了长阳土家山寨,从此一去不复返,再未到厅里上过班,但副厅长职务却一直保留着。

  辞官还乡的覃祥官继续重操旧业,他一边在乐园公社卫生院为群众防病治病,指导合作医疗的巩固和发展;一边参加村里的农业生产劳动。此后不久,覃祥官被选为县委常委、宜昌地委委员。

  一个人的命运总是和时代的命运连在一起。覃祥官和他创办的合作医疗,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潮起潮落。八十个代初,湖北农村实行责任制到劳,土地承包,集体的500亩药田也分到户了。农民要田种粮食,还种药干啥?药很快被农民刨光了。全作医疗制度因“一刀切”而陷入低谷,覃祥官精心饲养的5头梅花鹿跑了,20多只獐子也逃了。他为此急得唉声叹气,一连在家躺了好几天。合作医疗是这种景况,覃祥官的命运可想而知。省卫生厅副厅长的职务被免,地委委员、县委常委也不复存在,他唯一保留的职务是乐园公社卫生院党支部书记。

  没有什么会要他开了,没有人找他商量工作了,卫生院也没有安排他参加医生值班。他在卫生院成了一个闲人。实在没什么事可做,他就帮忙扫扫地,为此有人传出话来:“覃祥官被贬到卫生院做清洁工了。”他一气之下,独自跑回杜家村去了。那是覃祥官最苦闷的一段日子,有人问他过得怎样,他回答:“工资照发,馒头照拿;喂猪带打杂,忙得没得法。”

  四

  合作医疗经过几年的冷落之后,老百姓又想起了覃祥官。现在医药费上涨,看病吃药是越来越困难了,“还是合作医疗时好啊!”其后,湖北、山东、江苏、湖南、四川等十多个省市又悄然兴起了合作医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等领导同志对此作了重要批示,李鹏总理在八届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健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视对危害人民健康疾病的防治”。

  乐园的山路上又有了参观者,各级新闻单位的记者也纷纷赶来。人们发现,覃祥官在杜家村的那段日子,并没有像他自己说的“喂猪带打杂”,他同村卫生室的几名医生一起,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把这个村的合作医疗制度坚持下来了。

  那些被刨光的药园又重新恢复,栽上了几十种药材。由于采取了“以药补医”等措施,村卫生室除了保证村民防病治病外,年底还节余1000多元,几级党报相继报道了覃祥官坚持办合作医疗的事迹,新华社记者还将他誉为“中国合作医疗之父”,他的脸上又有了笑容。1980年12月,覃祥官当选为县政协副主席。1981年3月,他又被卫生部部长钱信忠聘为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

  1993年,覃祥官按副县级干部退休,每月有800多元的工资。退休后的覃祥官还是不愿歇下来,总爱使些小单方,为邻里乡亲医些小病小恙,还偶尔到乡卫生院,最远到县城一两趟,或与旧时的老同事聊聊天,或与县里的领导谈谈合作医疗的进一步发展问题。

  长阳县已经把合作医疗制度以法律形式加以规范。1993年,县人大常委会在向国家民委、卫生部汇报后,制订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村合作医疗条例》,经省人大批准后颁布实施,成为我国第一部有关农村合作医疗的地方性法规。该县农村合作医疗现已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合医不合药,主要提供预防保健服务,参加人数占全县农村人口的90%以上。二是农民住院医疗保偿,主要为农民因病住院提供医药费补偿。这种形式的合作医疗,可有效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是农村奔小康的健康保障工程。

  早在1996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就曾指出:“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关键是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制度。”同年,湖北省副省长高瑞科来长阳视察,专程前往乐园看望覃祥官,并了解当地合作医疗开展情况。自1999年以来,长阳县人民政府每年都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实施农民住院医疗保偿责任制》,目前正在全县普遍推行。在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发祥地,广大农民再度享受到合作医疗的卫生保健。

  2000年7月,中央电视台3次在《中华民族》栏目中,以《中国合作医疗之父——覃祥官》为题,向海内外观众介绍这位土家老人的历史功绩和长阳县的农村合作医疗现状。2001年12月28日,《湖北日报》58岁的主任记者朱学诗亲赴乐园采访覃祥官与合作医疗。2001年2月25日,覃祥官再度在湖北卫视《往事》栏目中亮相,接受著名学者、中国反邪教协会理事司马南先生的专访,向广大观众讲述他从农民到厅长又辞官还乡的曲折往事。

  如今,鄂西长阳土家山寨的合作医疗,犹如乐园的子花一样常开不败。

此帖转自三峡网.


看了上文,我觉得覃祥官老值得我们每一个为医者尊敬!在这里向覃祥官老致以最深的敬意!
-----------并非高大魁梧、能说会道的吕玉波,以其非凡胆识和人格魅力为人称道,坚毅执著的性格、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近年来,广东省中医院走过多少风雨兼程路,作为一院之长,他领导员工在抗击非典、师承教育、体制改革、医院文化建设、行风建设等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自己也先后荣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院长”、“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各种荣誉称号。用员工的话来说,广东省中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吕院长,他是一匹不知疲倦的“马”,是一部永不停息的“发动机”。

抓住机遇,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示中医药的独特疗效

去年暴发的SARS,是对广东省中医院的一次考验,也是对吕玉波胆识与勇气的一次考验。

SARS之战开始,吕玉波就说:“攻克SARS,给了中医一个机遇。”为此,医院确立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针,并反复实践,不断总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案。最终,世界卫生组织考察该院时给予了这套方案“病人退热时间最短、住院天数最短”的高度评价。

香港发生非典后,医管局邀请广东省中医院派专家去香港会诊。接到电话的吕玉波没有马上答复,他内心深处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机遇与风险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医院在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抗击非典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

此帖转自百拇医药网.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