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上或现实中,有很多人对郑钦安的书很钟情,这是好事,也是适合百家争鸣的。我在10年前就买了此书,可以说是爱不释手。他的著作虽然主要是论述《
伤寒》,但其立意还是穿插着《内经》的思想和二元法则。所以他的著作很有特色,一些人士给了很高的评价。临床的医生看了以后也能从阴阳两个角度去认识疾病、诊断疾病、治疗疾病。是舍断玄妙模糊的五行论的一个途径,尤其对于当前熟悉脏腑辨证的当代大学生有着无穷的吸引,他比起来五脏生克、脾虚、肾虚、土不生金等理论更容易掌握和使用,而且郑氏把《伤寒》、《内经》结合着来论述《伤寒》(但不涉及太多的《内经》理论),对于现在学院版《伤寒》教育是个补充。其中郑氏对于阴证、阳证、真热假寒证、真寒假热证的论述可谓独出手眼,大法昭然。但当前过度的推崇“火神派”,我却以为似不必如此。他的理论是朴素的、接近事实本底的,但并不是完善的,无可挑剔的。在历史的长河中,类似郑氏的医家还有很多,理论和实践也都很精湛,但并不是说掌握了这一法则就可以排斥和攻击其他学说了。一个学科的发展是离不开学科内部的不断撞击和外部知识的供给。医学更是如此,正如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所言:“如以我书为全书,非我误人,乃人自误”,所以即便是大家公认的、实用的活血化瘀学说,也不是很完善,或者说临床不辩寒热虚实,风火湿毒,只需“一活了之”。这些都是片面的,固执的。但不是说王氏的各逐瘀汤不管用。确实管用,适证用之,每能出奇制胜,令人叹服!可见各种学说,都要善学、善用,不要跟风,更不要
盲目的推崇。这对学术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都是不利的。五行脏腑生克,也很管用,他是学术发展的一个表现。其他如经络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六经辨证都如此。都有他所适合的和不适合的。所以陈瑞春老师说:“一家有一家的伤寒,家家却难有真正的仲景”。展开去思索其他经典的学习也是如此。
关于《伤寒》的学习,我还是认同胡希恕和冯世纶老师的学说。一切都是假定的,有可能是张仲景想的,但不一定是千年前张仲景的事实。我们的办法就是还原张仲景。怎么还原?尽量不看或少看各注家的注解。提倡多看张仲景原文,多结合实践。我的师兄赵立波就是这样学习的,他最佩服的医生就是胡老。可惜的很,他已不在。这里占用一点篇幅来纪念他。他是真正的经方家!这不是赞誉,确实是如此。他有独到之处,但说来他的独到之处很简单,就是回归仲景原文。剂量是原文的、比例是原文的、煎服方法是原文的、症状对应都是原文的。他生前的愿望就是能够再和冯老师学习学习。可惜天道不假,他过早的离开了我们,带着他对张仲景的崇拜离开了。
理论上怎么还原,实践中怎么体现?胡、冯二老一直都在诠释。从《经方传真》《张仲景用方解析》《经方传灯》《解读张仲景医学》等书的书名,即可窥
豹一斑。而书中对白通汤、白虎加
人参汤用苦胆和人参的论述,还有对
麻黄附子细辛汤等的运用。我看都要高出郑钦安许多,但从没叫后人只知阴阳或只知六经就可以,还要继续辩方证。把八纲和六经落实到实处。他们多年来看似很少有自己的经验,但经验就在张仲景原文。所以整理他们的病例,好象没什么特色。这就对了,这就是特色。真正接近张仲景的特色。提倡对九纲、六经、方证的鉴别与临床运用就是还原张仲景。而不是什么去牵涉经络、五行、脏腑。当然用这些学说来解释也可以。尤其对已经掌握张仲景用药法则的成熟医生来讲。但这是不利初学的,更不利于仲景学说在实际中的体验和反证。有些学说也就那么一说,这在临床上许多老中医都是这样的,而实际就是几个方子或一个方子的加减。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辨证论治。而是个人的“辨证施治”、是地域的“辨证施治”、是某个时代的“辨证施治”(金元四大家就是代表),所以说他们是有“特色”的,是“一家有一家的伤寒”。而真正的辨证论治应该是人人可学、病病可证(反证,证明)、脉脉可验、证证(症候)不同,却“随证(包括舌、脉、色、证)治之”医学。是临床的标准,是法则、是科学、是常规也是变局。细择之,后世的各家学说,无不在仲景原著中有所体现。想来仲景的原意就是叫后人去“抱朴守拙”吧!
此文转自雍乾先生在经方沙龙论坛发的帖子.
-----------学习了,谢谢.
-----------中医的派别太多了,初学者难辩啊
-----------我也是郑钦安师的推崇者,很想看看这方面的意见,比较一下自己学习的方向.
-----------象你所说的“某个时代的辩证论治”,
现在西医的消炎,中医动辄寒凉,
造就了火神派的流行!
很正常!
-----------此论甚是公允,我非常赞同!
-----------楼主很有独到的见解,受教了!
-----------着实引起人的一些思考。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