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中医王学诗 服务农民40载
    

岐黄密室:中医王学诗 服务农民40载

秋天的太原,早上很凉。房间的窗户大敞着,只穿“二股筋”的王学诗却好像没有感觉。要知道,这是一位61岁的老人——真是好身体。

  这是省总工会活动中心的标准间,住宿条件不错。王学诗说,“省文明办安排的,要是自己出差,我才舍不得”,“从来都是小旅店”。

  王学诗,永和县中医院院长。扎根贫困山区,默默奉献了40多年,本该退休的他今年突然出了名。“县委县政府不让我退休,要我干到65岁”。

  从9月初开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全国各大媒体纷纷刊登了“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的简单事迹,王学诗成为“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之一。

  9月18日,王学诗和其他候选人一起赶到首都北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李长春等的亲切接见,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晚会录制。

  王学诗赴京前夕,记者有幸采访了这位“农民医院”的院长。

  “永和人相信中医”

  只有6.2万人口的永和县,以穷出名,财政收入全省倒数第一。2006年,县财政收入突破千万大关,成为轰动临汾的新闻。

  40年前的永和,条件更是恶劣,“根本没有油路,到处是羊肠小道”。

  1966年,20岁的王学诗从山西省中医学校学成毕业。当时运城、临汾还未分家,王学诗本能到侯马、芮城等条件优越的地方就业,但他选择了条件最差的永和。

  1965年,毛主席发布了著名的“6·26”指示,“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王学诗“当时血气方刚,毫不犹豫就去了永和县人民医院”。

  王学诗家住襄汾县陶寺乡安李村,一马平川的好地方。去山区前,他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永和的贫困,还是让他大吃一惊。

  当时的永和只有4万人,散布在1200多平方公里的山沟沟里,“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得走一二十里”。参加了县医院组织的“农村医疗队”后,“一天翻山越岭走一百多里山路很平常”。

  “那时候乡镇卫生院比现在日子好过,有人有药”,“但是农民没钱,小病都是扛着,不去医院看病”。

  给王学诗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城关镇北庄村的一次出诊。村里一个小孩发高烧,他连夜走了10公里山路赶去;到了村里,一个患风湿性心脏病的女人病发,病情很重,几个村民紧急往县医院送,“抬到半路就咽了气”。王学诗问其丈夫为何不早治,答说“没钱,治不起”。

  “那个过早失去母亲的孩子,刚刚学会在床上爬”。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王学诗,“山区百姓太需要医生了”。

  让王学诗高兴的是“永和人相信中医”。“老百姓看病,都是先伸出胳膊让医生号脉;不会号脉他就不相信你”。当时的永和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只有两名医生,却是大受欢迎。

  王学诗刚到永和时,县人民医院有38人,“都是外地人”;后来,大多数人嫌当地条件艰苦,陆续调离了永和。像王学诗这样坚持到现在的几乎没有。

  对工作的艰苦,王学诗从无怨言。在他看来,中医要成名,必须积累大量经验,这正是锻炼自己的极好机会。几年间,他跑遍了永和的千沟万壑,和当地农民群众结下深厚友谊的同时,他也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医。

  惟一让王学诗觉得抱歉的是妻子。王是孝子,为了让母亲有人照料,他娶了老家农村的一位姑娘。说起老伴,王学诗动了情,“很辛苦,怀孕8个月时还挑水;为了多挣工分,每天都养猪育肥;后来去工地砸石子补贴家用”,“现在落下一身病,都是年轻时累的……”

  “小处方为王”

  1984年3月,王学诗迎来人生的重大机遇,受命牵头组建永和县中医院。“要人没人,要钱没钱”。利用县城关医院的一点家底,王学诗在6孔窑洞中开始创业,“设备只有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老三件;药房只有3000多元的药”。

  而当时,永和县人民医院拥有职工50多名,垄断了全县的公费医疗;要想生存,中医院必须另辟蹊径。

  王学诗确定了“办院方针”:面向农村,面向农民,为农业生产服务。

  为了服务农民,该中医院一开始就制定了5条便民措施:节假日不休息,全天候服务,不挂号,随意择医;住院不交押金,保证经济困难患者得到及时治疗;住院部设方便灶,解决农村患者“吃饭难”;低标准收费,高质量服务,处方坚持“少而精、简而便、廉而验”的原则,尽量让病人少花钱看好病;对特困户患者的医药费实行减、缓、免。

  这些措施一出,就受到了广大患者的热烈欢迎。不久,该医院又做出了一个让常人意想不到的新规定:有些农民患者一时困难,手头无钱,可以先到医院看病,后付医药费;再不行,待秋后卖了玉米还欠款也行。

  这是全国的一个奇闻。从那时起,永和县中医院就因“农民背着半袋玉米就敢来看病”而声名远播。

  王学诗说,“也就是永和能这么干,别的地方都不行”,“这里民风超级淳朴,决定了老百姓都很守信誉”。

  1985年开始,国家开始对国有医院实行差额拨款制,只拨付应付工资额的60%,剩余的40%需要医护人员自己“创收”。

  这正是卫生系统不正之风的起源:许多医院开始把医生的工资奖金和门诊量、开药量挂钩;于是,大处方层出不穷,“得了感冒先做B超”的“过度医疗”问题泛滥成灾。

  王学诗也开始设法弥补医护人员工资差额部分。他的办法是,医生每看一个病人,病人“只有拿着处方在本院抓药后”,一个处方才给医生0.2元。

  “一天按看30个病人,就是每天6元,一月180元”,当时的工资不高,这完全可以弥补工资差额部分。

  其实,这只是理想状态。永和中医院实行“不挂号、随意择医”的制度。不少农民到医院,一天能把十几个医生都看一遍,“每个人都拿着十几个处方,哪个处方最便宜,用哪个抓药”。

  在全国其它医院的医生争相开大处方赚取高额提成时,永和中医院的医生却争相开“小处方”。因为“大处方意味着跑单,意味着白干”。

  曾经有一度,永和中医院个别医生“每天看大量病人,开大量处方”,但却没病人按其处方在医院抓药;有人曾一个月没得到一个0.2元,只能领60%的工资。

  只这一招,永和中医院就对病人实现了“能吃便宜药不吃贵药,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能门诊不住院”。

  药品15%的进销差价也是医院盈利的重要部分,但王学诗也有自己的独特思路。他说,永和县地广人稀,农民耕地多,广种薄收,最后的人均收成并不多,“这启发了我”。也就是说,永和中医院全部经销“便宜药品”,“薄利多销、以量取胜”。

  王学诗这样想,也这样干。除了价格低廉的中草药,中成药和西药始终坚持“新药少用,贵药不用”的原则,医院用药大部分都是10元以下的药物。在临汾,永和中医院一直都是青霉素的最大用户。这种价廉物美的广谱抗菌药物,许多大医院出于经济利益,早已弃之不用。

  这种做法,永和中医院一直坚持到现在。不少当地病人拿着5元钱就敢去看病;输个液,收费最多也就二三十元;去年,该院病人平均住院费用只有80多元……

  永和的山里生长着200多种中草药,为了给农民省钱,中医院特别注意随时随地教老百姓自己采摘草药,用于防病治病。如:益母草泡水喝可治疗产后子宫收缩不良;霜后的桑树叶阴干,一次六片泡水喝,可防治高血压耳鸣、心烦……凡此种种不花钱就可以治好病的“土方”,虽然没能为医院增加一分钱的收入,却为当地百姓解决了许多问题。王学诗“小处方为王”和“药品薄利多销”的做法很快出了名。不仅是本地病人,连周边隰县、大宁、乡宁、蒲县甚至石楼、交口等地的患者也纷纷上门,甚至黄河对岸的陕西省延川、延长的百姓也常到永和中医院来就诊。

  23年来,越来越多的患者知道了永和有个“农民医院”。2006年,永和中医院接诊门诊患者6.8万多人次,年接诊人次超过全县总人口数;经济收入达218万多元,其中,“广种薄收”的药品收入占了80%。

  收入超过西医院

  王学诗的“小处方为王”和“药品薄利多销”,造福了一方乡民。但是,永和中医院的其他医护人员是否愿意长期坚守这种“清贫”呢?

  王学诗说,“我经常教育大家,不要和行政单位比,要和广大老百姓比”。

  王学诗提到一个新鲜事:“提工资对我们是坏事,提一回工资我们头疼一回”。

  原来,这又是差额拨款惹的祸。在2002年以前,永和中医院的月平均工资在500元左右,差额部分也就200元,大家的劳动不仅能满足差额,每月还能有200元左右的奖金。

  这几年工资大涨,永和行政部门的月平均工资也涨到了千元以上。这样,永和中医院的工资差额部分越来越大,每个处方0.2元的价格导致差额工资也补不齐。

  无奈,从2005年开始,王学诗把每个处方0.2元提到了0.4元。这样,只能保障工资全额发放而已。

  永和中医院现有职工50多名。为了留住大家,院里每年都要挤出2万元,送3到5名业务骨干到省级院校深造;并规定新学生来该院就业,前3年医院发放差额工资的80%,比其他人高20%;但是,青黄不接的问题还是出现了:5年来,该院没有进过一名大专生。

  这表明,永和中医院在收入上并不是一个很吸引人才的地方。

  永和中医院的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80%。但是,目前卫生主管部门却提出,要把县级医院的药品收入压缩到40%以下。

  王学诗认为这是“一刀切”。其中的难题是,永和中医院所进的药品全是极其廉价的药品,利润空间很小,全凭量大取胜,这块根本没有压缩余地。

  惟一的办法只有大幅度提高每个处方0.4元的单价。王学诗算了一笔账:要把药品收入压缩到40%以下,医生的每个处方报酬必须提高到2.4元。

  其实,2.4元也根本不贵,还不如一些医院的挂号费。但是,这让一心要打造“农民医院”的王学诗“很受伤”。

  尤其让王学诗想不通的是目前实行的药品网上招标。历史上,永和中医院的药品多来自县医药公司或者一些正规的药品经销商,“都很便宜,就这对方还要给我们折扣”。

  但是,王学诗发现,网上招标的一些药品价格却很高,“我们要进了,根本卖不动,农民根本没有那个消费能力”。

  比如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木荆油胶丸”,100粒玻璃瓶装的进价只是一元多,“现在网上招标的改成了24粒铝塑包装,最低也要13元”。

  “实行网上招标,没有医药经销商愿意和我们签合同,都说我们要的药是无利可图的药,属于搭配药”。

  “网上招标有黑洞”,“这样搞下去,农民医院就垮了”。最后,王学诗给临汾卫生局打报告,“我院无法进行网上招标”。

  临汾卫生局倒也理解,对这个处处“反其道行之”的个性化医院给予了充分的宽容。目前,永和中医院依然按照固有模式运行。

  俗话说,医生越老越值钱。行医40年,王学诗在治疗内科、妇科疾病和疑难杂症上,在当地名气很大。目前,他把自己多年的心血编辑成册,取名《单方验方治病手册》,供全院参考。

  去年,一批学者在网上叫嚣“中医是伪科学”,要求“废除中医”,一度引起激烈争议。王学诗说,中医能治病是不需要争论的,山里的老百姓都知道“不要中医就是不要祖宗”,“一些专家学者的见识还不如老百姓”。

  在全国中医院全面萎缩、“中医药需要拯救”的今天,永和中医院却成为全省惟一业务收入超过当地西医院的中医院。

  王学诗说,“在看病贵的背景下,中医药具有简、验、便、廉的特点,契合了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的需求。”这,正是“农民医院”成功的一大原因。

  
本报记者 李廷祯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太令人尊敬了,梁先生能否将此贴介绍到其它网站,大家都知道的时候,领导也就知道了。我认识的一个小孩在医药公司当推销员,公司一年进口药达1.5亿,利润可知。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