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中医与西医的差别(转贴)
    

中医讨论:中医与西医的差别(转贴)

生病是每个人都绕不过的事,病了之后如何才能得到最好的医治,很多人都会很迷茫。是中医好,还是西医好,大多数人是不清楚的。对于中医和西医谁好谁差,虽然众说纷纭,但无论是支持中医的,还是支持西医的他们对这二种医学都不是十分的了解。要想知道用那一种方法对我们治疗最好,就需要了解中医是什么,西医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同异之处在那?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一、中医与西医的差别: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中医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伟大的医学体系,中医是中华民俗医学体系的总称。中医的构成包括有汉医(我们平常所接触的中医)、道医、fo医和我国小数民族医学(如蒙医、藏医、苗医等)。我们平常接触最多是汉医,汉医分为经典医药系和民间编方两个体系,它由保健和治疗两部分组成。转自81.china。com
中医是一门人类的生命科学。它对采用药物、器械、气功等多种方式,使人的潜能得到发挥,调节人的生理平衡,达到治病养身的目的。它的治理内容包括保健、治疗、养身(通过挖掘和提升人体的潜能,使人体生理机能得到修复和提升)三方面。它讲究保健、养身为主、治疗为辅,由于它的治病方法,是通调整人体生理平衡,使人的生理机能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清除病痛,提高人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因而它治疗疾病后对人体伤害较少。而且如果你能按中医的医养结合的要求完成防治疗程,你病后体质会比病前好。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 西医的治疗是破坏性的治疗,如器官切除、使用抗生素等等。西药主要的药品为抗生素,抗生素是一种破坏性的治疗,它在杀死病菌的同时也会杀死人体健康的细胞,使人的免疫力下降。而且同一类型的抗生素使用多次后,人体就会中的病毒就会产生抗药性,从而使原来的药失效。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 中医与西医之间的差别是“中医让人糊里糊涂地活着,西医让人明明白白死去。”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二、 中西医的起源转自81.china。com
1、 中医起源和发展,源于五千年多年来中华民族对人类生理、生命科学研究与总结。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2、 西医是工业革命的产物,起源的人体解剖学转自81.china。com
三、 中西医的论证方法:转自81.china。com
1、 中医的论证方式是:转自81.china。com
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实证。中医讲究的是实证,它的每项成果(药方和治理方法)的来源都经过千百年无数人的临床实例的验证。具有无可争议的可靠性和权威性。(谈到这里有人会说,我去看中医,中医也没把我的病治好。我在这里可以明确地告诉你,这不是因为中医出了问题,而是因为给你看病的那位大夫并不精通中医,没能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和药方,后面会谈到这个问题)转自81.china。com
2、 西医的论证方式:转自81.china。com
理论——动物试验——人体试验——标准化——临床应用。在西医的发展历程非常短,而人的生命周期比较长,西医西药大多治疗方法和西药的药效都未经过长期的足够时间和例子的实证检验,其治疗效果和副作用都是不明确的。疾病的治疗与用药必须要经过长时间检验才有效果的。目前许许多多西医疗法中都喜欢用最新科技来标榜其疗效,然而人们可能不知道,凡未经过大量实证和长期的时间临床考验的治疗方案都是很危险。在许多的西医疗法中,在短时间来看是有效的,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许多的副作用就随之产生,这是西医的治疗中至今无法越过的门槛。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四、中、西医的治疗思想转自81.china。com
1、中医治疗思想:转自81.china。com
中医治病包括三个内容转自81.china。com
(1)、预防转自81.china。com
中医很注重疾病的预防,对于预防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且这种预防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只要你按中医方法进行日常的保健,是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并且当疾病发生时,你也是可以感觉得到,在这时如果你采取正确的方法,是可以把疾病消除在萌芽状态。转自81.china。com
中医的预防主要有两种形态,一是食物保健,这方面大家都应该很熟悉。另一种形态是养气健身,养气健身是指练习气功,在中医中的fo医和道医对这方面很重视,如果能长期练习气功,是可以通过气功练习过程中及时了解自已的身体状况,发现疾病。转自81.china。com
(2)、治疗转自81.china。com
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内治和外治两大类。转自81.china。com
(3) 、内治主要是药物治疗。转自81.china。com
 药物治疗可分为:转自81.china。com
1/、调整生理机能,使生理机能达到阴阳平衡的药物,大多数常见病用药都属于这一类。转自81.china。com
2/、化解体内积毒的药,如化解体内积血的内服跌打药、田七当归等;化解体内积毒的麻仁、卢荟等。转自81.china。com
3/、清除体内杂物转自81.china。com
排石汤润肠汤等等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 外治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有,转自81.china。com
外伤敷药、针灸、按摩、手术(中医手术疗法早在三国华佗时期就已存在,西医中的外科手术,把中医外科的发展光大了。)、蒸腾法、拔罐、气功疗法等等。转自81.china。com
1、 养身转自81.china。com
中医的养身讲的是保健饮食、气功、针灸、按摩、健身等方法把人体潜在的机能挖掘出来,使人体机保持长期良好运作状态。其中,气功疗法是挖掘人体潜能的最佳途径。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2、 西医的治疗思想转自81.china。com
在西医中人被视为机器,人体中的各种器官是机器部件,机器坏了,就需要更换部件,人体的器官坏了就需要更换器官或部件。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五、中医的传承方式转自81.china。com
五千年来,中医的传承及其发展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下发展和传承的,中国的五千年文化主要是通过师承的方式进行传承的,师承的传承方式的特点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传承,在传承过程中,传承者和被传承者都是以前人的实证经验作为自已应用知识的基础,在传承的过程中,很注重实用知识的应用,他们的每一种应用知识都是经过千百年无数前人实践的结果,具有很扎实的权威性和实用性。个别优秀的传承人还会把前人的知识进行总结、分析和研究过程中创造出新的成果。这种传承在其科学性和实用性方面是严谨和慎重的,其医理和实际应用效果是十分可靠的。转自81.china。com
但在传统传承过程中,由于受“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现实因素形响,师傅一般不轻易把自已的全部毕生所学全部传承给自已的下一代,多数通过把自已的全部知识分为几大类,分别传承给不同的继承人的分类传类传授的方式进行传承,这种传承方法造成下一代传承人,不能全面掌握上一代人的全部知识,容易造成一些传统的医学精华失传,中国的大量的医学宝库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失传的。转自81.china。com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全盘西化思想的影响,国家把中医按西医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使中医走进了大学校园,形成了今天的学院派。但由于中医的理论基础和论证方法与西医完全不同,因而用西医的方式和体系去教育和传承中医是不完整,不可行的。我国学院派的中医传承由于缺少了师承模式,缺少了对中药药理的学习和研究,使得中医的传承出现了偏差,目前我国中医体系中能全面认识中医的人比较少,大多数中医学院对中医的医理、药理都未有一个能全面、深入的认识和总结,对中国的中医研究不够深入和全面。许多刚毕业出来的初级中医师由于缺乏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较高的药理知识及对中医体系全面的认识。使得初级中医师水平较低,离传统中医水平差距甚远。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现代中医的传承及发展转自81.china。com
如果中国要把中国的传统中医发扬光大,就必须对现有的中医体系进行改革:转自81.china。com
1、 从新整理归纳中医理论知识。把中医中的汉医、道医、fo医、苗医、蒙医、藏医及民间偏方进行重新归纳整理,制定出一套新的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转自81.china。com
2、 屏弃中医西化思想,树立“中医中道、古法今用、以我为主、洋为中用、承前继后”的信念。中医药的推广必须坚持“以我为准,规则我定”的原则。按中医的规则定立中医的论证、认证、研究、应用、推广体系,同时吸引一些西医中的辅助诊断治和治疗,使中医体系更完整、更科学、更便于推广。中医能否在海个推,关键在于中医在中国的普及面和认知程度,中医只能让外国服从中国标准,而不能中国去凑合外国论证方法和用西医方式制定中医标准。转自81.china。com
3、 中医师必须学习中医的保健、治疗、养身三门中医理论知识。建立“不懂医理不看病,不懂药理不开方”的中医教育体系,把学院教育与师承教育结合起来,使中医既可得到推广又可传承。转自81.china。com
4、 建立中医师行医过程中的失误登记档案,把中医师在行医过程中的过错全部记录在案,实行“事前监督、事后记录、累计评定、公示公正”制度,把行医者的行医水平通过网站对外公开,以此促进中医师的规范管理和提高行医水平。转自81.china。com
-----------文章比较客观 是中国人就看看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