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一个在
广西中医学院师从刘力红教授学习中医的香港留学生,这篇日志记录了作者当时亲历的一个病例。文中的“李老”是李可老先生。“师伯”就是刘力红教授。作者是香港学生,本来是报考刘力红的研究生的,填报的时候出了差错,学校给他分配了别的导师。不过这也没有影响到他向刘的学习。
原文地址:http://diary.showhappy。net/?id=111646&page=33
昨晚吃晚饭时, 突然收到通知, 晚上要收病人, 有点奇怪, 干吗晚上才收病人, 但也不多问, 跟随着同学去便是, 到出发去医院的时候, 才知道原来是去守病人, 跟据师伯的讲法是守夜.
病人是学院领导的父亲, 不难想象, 当我们来到ICU科室的时候, 那里会有多少 "大粒佬" 在里头. 包括学院院长自己, 还有医院院长(师叔), 副院长, ICU主任... 当然李老和师伯也在其中, 在那个气氛底下, 很不自在, 而且又不让我们看病人, 我们一有机会便溜出去, 或者趁李老出去的时候, 我们也跟他去聊天, 年纪最大的是李老, 感觉最亲切的也是他.
在这个病人身上, 完全体现出中西结合的医院中, 中医与西医间的激烈矛盾. 虽然那是中医院, 病人是学院领导的父亲, 但院长不是中医出身的, 虽然他对传统中医的发展十分支持, ICU的主任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西医. 当李老看完病人, 提出病人是厥阴病, 拟好治疗方案后, 西医一方开始作出一系列的"质询". 由于病人已入厥阴病, 正是厥热胜复的时候, 出现厥热交替的情况, 但与此同时, 病人有高烧,
高血压, 高血糖, 兼心律不整. 西医早已用上大量的西医, 控制那些指标, 还用了透析机, 防止
酸中毒. 按李老的经验, 他根本不担心血压血糖这些指标, 他完全是根据中医辨证的思路用药, 因为前两人病人喝过中药后, 血压升高, 院长对中药治疗有点保留, 当院长问到李老病人喝了他开的药会有那些可能的坏情况出现时, 李老也问得妙: "根本不可能坏下去." 期间师伯不断周旋于中西医之间, 缓和紧张的气氛, 经过一番斡旋, 最后也成功使中药用上去.
因病人水亏不养龙, 龙火上浮而出现高烧, 但另一方面少阴君火不足, 心律时促时缓, 是为寒热错杂, 故李老考虑用
乌梅丸法, 但不用原方, 而是一面用引火汤引火归原, 另一面用破格救心汤温阳散寒, 扶益少阴之阳气. 但引火汤又不能过量, 恐引火之余损及君火, 故此李老和师伯想出一套策略.
这个病的其中一个矛盾点是高烧反复不退, 西医纵用上四五种吊针, 我也没有考究是什么药, 听说包括有抗生素的, 但对退烧没有效果, 惟有我们看出一点, 就是病人这几天总是在半夜2时左右体温升至39度以上, 这正是厥阴循行的时辰, 且病人时而手足厥冷, 时而高热, 若非厥阴病还有何可能性呢? 师伯注释一点, 中医退热, 有三大方, 一是白虎一类, 泻三阳之热的方, 二是水寒之
四逆汤, 三即水亏之引火汤, 若是
白虎汤一类实热证, 西医或许也有点办法, 或用抗生素加阿士匹灵, 但遇着后面两种, 则一筹莫展, 这个正是中医的市场. 故此李老也是胸有成竹的.
终于李老的药用上了, 半夜开始, 用了两次引火汤, 由于怕引致心衰, 另外预备了破格救心汤. 病人服药后, 体温由38度多, 慢慢降至早上的37度4, 没有心衰的情况, 血压也没有异常. 算是有初步的成果了. 但师伯和李老仍留在医院观察, 师伯也谓此等机会难得, 厥阴病难见, 看李老治厥阴病, 更难得求.
可恶的是, 交班时那个医生竟说: "病人体温曾升至39度, 但经冰敷后, 现在已经降下来......" 一开始李老已要求把冰袋撤去. 不知道那医生是怎样纪录病程的, 有心还是无意呢? 虽然中医在这次成功了, 但可以想到, 中医要走的路, 是何等艰巨!
--------------评论分隔线-----------------------------
这个事例可以说明几个事实:
1、现在中医院领导体制上的问题。中医院的领导居然是西医出身,并且对中医毫不了解。
2、西医对中医的不信任。即便是象李可、刘力红这样的名医的治疗方案,亦遭到如此多的“质询”,每一步的方案都需要如此艰难的“斡旋”才能实施下去。如果是一般的中医师,情形可想而知。
3、中医不需要看西医的诊断数据,所以李老“根本不担心血压血糖这些指标, 他完全是根据中医辨证的思路用药。”
4、中西医结合责任划分容易出问题。中药治疗出了效果,西医竟然说是“敷冰袋”的结果。如果是出了医疗事故呢?结局不可想象。
-----------在中国,现在许多单位和部门都还是崇洋媚外排站统治地位,所以,要推广、应用、发展中医很难!
xww 2008.6.11
-----------唉,在广西中医院附属医院给住院病人用
附子,主管医生都会顶着不准用,甚至院长开的方也不行……
-----------请问楼上是在南宁的中医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