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不学理论只背药方咋能不消亡?
    

中医讨论:不学理论只背药方咋能不消亡?


本报报道网上引热议,网友“山寨中医”直指中医现有传承体制弊端
□本报记者/赵 真

  自从本报推出《号脉中医》大型系列报道后,弥散在空气中的中草药浓度急剧攀升,而被打上传统文化烙印的中医正以越来越清晰的面目示人。

  与此同时,各大网站持续关注、转载本报《号脉中医》报道,也让关乎中医传承和复兴的争论愈演愈烈。一时间,与本报报道同步推出的北国网论坛上的网友们纷纷品评建言。

  其中,一位名为“山寨中医”的网友在论坛上表现异常活跃,他几乎每天都发帖力挺中医,但在字里行间也透出对中医现状的焦虑,大有怒其不争之意。那么,此人为什么力挺中医?他对中医有何研究?他对中医未来的发展与传承有何高见? 3月22日,记者对“山寨中医”本人进行了采访,得知他的名字叫做宋文辉,是一名“超级”中医爱好者。

  在采访中,宋文辉直指国粹中医的现有传承体制弊端。他认为,虽然有西医冲击等外在因素,但中医的衰落也有自身原因,“现在的中医们只执迷照搬古方,而不研究中医经典理论《黄帝内经》等古籍,中医怎能不衰落? ”

  中医要懂得四个方面知识

  简陋的居所里摆满了各种中医典籍,其中破败不堪的《黄帝内经》就有3本。闲暇时研究中医理论是宋文辉的兴趣所在。

  “什么是中医?现在有几个人能说明白? ”宋文辉直捣主题,显得有些迫不及待。 “历代的名医,如扁、华佗、张仲景,无不是遵循《黄帝内经》的养、调、治理论来诊病治病的。 ”

  记者思索之余,宋文辉进一步解释说:“一个合格的中医,至少要掌握以下四方面的知识。 ”

  其一,合格的中医懂得将一日分四季。朝为春,日中为夏,日暮为秋,午夜为冬,顺天才能养神。不同的人则需要搭配不同的饮食以养身。

  其二,合格的中医必须能够阐明各种病因、病理。知道人身体由七情所伤,六气所致,详知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并且可以判断什么人有病,因为什么生病。

  其三,合格的中医必须熟知各种药的药性。包括药的寒热温良之功,药的辛甘淡酸苦。知道毒药用妙可以治病,知道五果、五畜、五菜有什么样的功效。因而在诊治之时,能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辨证用药,灵活组方。

  其四,合格的中医应该知道煎服中药的法则,并谨记患者患病期间饮食的宜忌。

  背药方不学理论中医必亡

  中医院的惨淡经营早已尽人皆知,相关的报道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对此,宋文辉有自己的理解。 “中医衰落有其自身的原因。 ”宋文辉说,现在许多中医执迷古方,墨守成规,总是把历代名医的诊疗个案作为金科玉律。其实这些个案,只不过是名医们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之下,为某一特定的病人拟定的治疗方剂而已,“怎么能当作‘万世良方’来用? ”宋文辉略显激动,不知不觉中调门也提高了三分。

  “人有男女之别,胖瘦之异,高矮之分,体征不同,诊治方法必定不同,故有言‘医无一定之方,药无一定之法,一方不能医百病,一药不能医百人’。如果连这个道理都不懂,怎么能做中医?又怎能不让中医走向衰落? ”他认为,许多所谓的祖传疗法也不过是一些人借中医之名为己扬名罢了。

  “更让人不理解的是中医药大学竟然把《黄帝内经》作为选修课!”宋文辉的情绪再次触碰到了抛物线的最高点。

  作为一本医学巨著——《黄帝内经》的问世可以说是中医史上的头等大事。《黄帝内经》是一部集医理、医论于一体的综合性著作,耗费几十年时间才得以著成,因此被历代中医视作宝典。可就是这样一部对中医学理论和临床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医学著作,如今却成为“过气教材”,许多中医药大学也只是将其作为选修课来上。

  这种现状让宋文辉很是气愤:“眼下的中医教学方法弃理论而不顾,反而让学生背起了药方。试问,这样的教学怎么能培养出有效继承并让中医发扬光大的中医人才?这种做法最终只会让中医自我消亡。 ”

  模式化考题违背中医原则

  反复研读《黄帝内经》,宋文辉坦言自己热衷于中医理论的学习。 “我也想过成为一名执业中医。可是我去报名的时候他们说我没有资格! ”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参加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应该具有高等学校中医学专业专科学历,即便是稍低一些的门槛也需要考生本人拥有中等专业学校中医学专业学历,并且满足毕业后在医疗、保健机构中试用满一年。这样的资格审定将只拿到了民办大专院校毕业证的宋文辉拒之门外。

  梦想的破灭让宋文辉失望至极。 “中医界老前辈、著名老中医邓铁涛所言,‘中医药的发展靠民间,只有放开中医执业资格的限制,不拘一格,才能发现人才、涌现人才,才能让那些志士、仁人报国有门。如是,中医才能健康、长足的发展。 ’”稍作停顿,宋文辉接着说:“有关部门应该给民间爱好中医的人搭建一个平台,也可以把那些疑难大病公示出来,向民间寻求最佳治疗方案。不要凡事都讲学历谈文凭,有才华的人应该得到认可。 ”

  “再者,这考试的内容也不合理。”宋文辉说,“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如同熟练工种的考核。那些过于模式化的方剂学考题,完全违背了中医因人而异、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又怎么能体现出中医的诊治优势? ”

  发帖无数为中医复兴呐喊

  除了在看到本报《号脉中医》大型系列报道后,在北国网发了很多力挺中医的帖子外,宋文辉近年来在国内大大小小的中医论坛上发帖无数,其中有对中医理论的探讨,当然也不乏对个别中医的质疑。 “我绝不是有意为难谁,只是希望有高明医术的专家教授能够站出来,凭借手中之技,为中医摇旗呐喊,因为只有他们才能以院所之名合法立擂。 ”

  他坦言,当今的一些中医管理政策确实制约了中医的发展,他希望藉论坛的活跃表现,引起各方媒体及百姓的关注,促使决策者尽快出台切合实际、有利于中医药复兴的政策及举措。

  说到中医的发展,宋文辉认为有一点不能不谈。他认为,“中医的取缔师承就是在断源绝流。”他告诉记者,真正的中医不会轻易把自己数十年甚至是家传百年、饱含无数心血的绝技传授给不够亲近的人。因此,取缔师承必然会致使一些奇方神药的流失,这无异于扼杀中医。

  报道让他看到了中医希望

  “谁也不能否认,现代科技中的影像学对现代中医确诊疾病有着相当大的帮助。 ”宋文辉说,现代很多中医望、闻、问、切的水平实在不敢恭维。仪器设备的介入能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这对中医诊疗起到的是积极的作用。

  此外,他认为,西医中的一些急救措施是优于中医的。他说:“不可能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养生,中医当然也不能完全防范于病之先,这是受客观条件所限制的。中医要发展,必须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何分老幼、中外? ”

  宋文辉告诉记者,这次《辽宁日报》推出的《号脉中医》大型系列报道,让社会上许多类似于他的广大中医爱好者看到了希望,真正有责任感的媒体应该呼吁整个社会帮帮中医,并挽救中医于衰落。


来源: 辽宁日报
-----------说的不错现在就是理论家太多了,能实战得没有几个,中医衰落就是因为效果慢,长篇大论不如实际效果好,脚踏实地出点实际效果吧。
-----------就是效果慢,所以年轻人好多都不信中医了
-----------一位中医爱好把问题看得很清楚,值得为他高兴,也为那些不知道的人难过啊。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