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清艾轩】专注于疾病之外的东西,让疾病自讨没趣
    

劝病良言:【清艾轩】专注于疾病之外的东西,让疾病自讨没趣

  我们在前面曾提到,很多知识分子因怨气太重而体弱多病,甚至英年早逝。但也有的知识分子不然,他们很长寿。这又是为何?我拜谒过的这样的老先生很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豁达乐观,同时专注于学术,对自己研究的学科有一种由衷的热爱,乐此不疲,“不知老之将至”。
    专注,也是用来熄灭思绪和烦恼的方法之一。一个人专注在一件事情上,就会熄灭其他的念头。当然,前提是,值得我们专注的这件事必须是与自己的贪欲无关的,最好是正义的、有意义的事情。否则,如果专注于自己的贪欲,那不仅不能熄灭思绪和烦恼,反而会使人进一步陷入更大的烦恼和病痛之中。
    专注,是养生的良药,又是疗病的捷径。
    王凤仪先生年轻的时候也生病,躺在床上,医生来了都不愿意治,说必死无疑。王凤仪厉声说:“我没福我也就认了,但我养着我们家两代老人,我不相信我家老人也会这么没福!”这话太令人感动了,先生都病成这样子了,还在念念不忘家里的老人,心里全是孝心一片,完全不顾自己。那位医生也感动了,觉得这个人内心的力量还很强,所以气血还没有衰颓,所以给他治疗,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无独有偶,我国著名学者钱穆初到香港的时候,条件十分艰苦,病了,躺在新亚书院一间教室的地上,他的学生来看他,他说,他想看《王阳明全集》和《朱子语类》。这也太出乎人的意料了。所以,这样的病人,病都容易好。
    古人讲,人生在世须“发大愿”,忘却小我,以慈悲之心去发愿做大事。至少,这样可以把注意力从疾病本身挪开。大事激发起人自身的潜能,疾病与之相比,微不足道。这就好比我们爬楼梯,平时要你爬到六楼,你会觉得有点高;但如果你要去十五楼,恰好电梯又停电了,你必须爬上去,这是六楼对你来说太低了,不知不觉就爬上去了。生病自愈,对于我们来说,充其量只相当于爬上六楼,很多人因此就没有爬上去;如果我们心里有爬上十五楼的目标,这点身体上的毛病还用放在眼里?
    这类的例子有很多。好几年前,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个通讯,有一个人,好像叫孙万鹏,爱好哲学,他认为,在认识论中,如果人类已经认识到的东西是“白”,没有认识到的东西是“黑”,那么,介于黑白之间的那部分就是灰,他立志要建立一门新的哲学,叫“灰学”,专门研究这一块。就在这时,他得了癌症,医生认为他只能活一年多。他很绝望,最后的愿望是能在临死前把以前对“灰学”的构想写出来。于是他辞掉工作,专心著述。构想是容易的,把构想写出来则是难的,他克服各种困难,买来大量哲学书,仔细研读、思考,把一切心思都放在写作和研究上,癌症几乎被他忘了。就这样过了两年,他的书已经写了两部,但还是感觉言不能尽意,于是开始写第三部书。三年后,第三部著作告竣,而他还没有死。去医院一检查,癌症已经没了,他的健康状况良好。
    有时候,疾病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你越专注于他,越哄他,他闹得越厉害;你不理他,他也觉得无趣,不怎么闹了。在病中,你如果念念不忘这个病,越想越担心,越想越无奈,那么,疾病只能变本加厉地折磨你;你若专注于其他,心里把病忘了,病也就自讨没趣,甚至悻悻而逃了。
-----------发生一件事,喜欢它那就享受它,不喜欢它那就避开它,避不开那就改变它,改变不了,那就接受它.老天亲睐不抗拒命运的人.思想决定了语言,语言决定了行动,行动决定了命运。
-----------思想是有力量的,不知道这句话出自哪位哲人,但这正是我们常常忽视的:思想力。。。
如fo陀所述,一切法由心想生...
此间的“法”,近乎道家的“道”,道可道非常道,法可法非常法...敝以为,意念的力量大小完全系于发念者的修为。
-----------懂得人生真谛,其实就是功德无量,明心见性是功,践履躬行是德。
-----------意念的力量有时尽是如此强大
-----------我也经常有怨气,爱生气。就是改不掉。有个好性格也不易呀。
-----------其实很简单,如果你有怨气的时候,一般都是感觉对方没有做得更好一些,或者说对方应该做得更好一些。此时,你反观一下,自己是不是够完善,如果不是,那还有什么好埋怨的

觉得自己付出多了,那就反其道而行之,付出自己能付出的,前提是心甘情愿,反之亦然。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付出的未必是对方想要的,付出不要变成了一厢情愿的事情,既然是为对方付出,前提是要看对方需要不需要,如果不需要,刹车就是。如果对方需要,却不知道珍惜,同样也可以不付出,有些人不是不想珍惜,是不会,不知道珍惜人的付出是其本能,付出的人得会调教、会引导。

道理都明白,可真正做到的人有几个?说嘴打嘴的人不在少数,先这样吧。有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味道,物来有应,过去不留,活在当下,就好。
-----------时时提醒自己戒掉贪嗔痴慢疑,人生会变得开阔很多。其实修心的方法很多很多,不管是传统的fo学道学,还是现代的心理学,殊途同归。
-----------面对同样一件事情,二十岁的人,常常会去批判它;三十岁的人,更多会是理解与接受它;四十岁的人,只需要包容它。这是心理年龄,四十而不惑,笑。

现在终于有点明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意思了.
当人的心胸像大海一样的宽阔,那么自然就有自我调节,自我净化的能力,自然能够有理解的包容,那想不春暖花开也难呀,水到渠成的事情耶。

美好的感觉不到了,那就当远行去了;美好的感觉回来了,那就当从来没有离开过。
-----------如果你有怨气的时候,一般都是感觉对方没有做得更好一些,或者说对方应该做得更好一些。此时,你反观一下,自己是不是够完善,如果不是,那还有什么好埋怨的
lol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