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答水神疑问
    

王光宇脉学:答水神疑问

                    答水神疑问   
疑问
1、大多脉象脉度的确定是要和中取时比较,按“弦脉”取法,假设其强度和中取最强时一致,是否可定为“弦”?
2、浮脉和浊脉如何定脉度?
3、关于涩脉为何要区分正常血流方向和逆正常血流方向?彼此确立脉度有无可能不一样?他与“弦”脉脉度定义标准不一样吧?对于顺和逆如何去感受?是否需要移指?
希望王老师闲时能给予回答,



     水神,这是一位让我的脉诊體会走向论坛的发现者,是老汉上网后值得我衷心感谢的朋友!虽已帶徒23人,但一直期待他提出切磋的要求。他的疑问也许代表了较多年青朋友的疑惑!在此我愿意暂时忘却疲劳,作出如下答复,希望朋友们能更进–步了解我这源于中医祖先、但又與现代科学有某種程度结合的、尚不太成熟的脉诊小技。
       回 答一:
       水神提出的"大多脉度的确定是要和中取时比较......,假设其强度和中取最强时一致,是否可定为弦?"。此理解與我之原意一致!但通常较少出现!
     回 答二;
       "浮脉和浊脉如何定脉度?"
     1,浮脉:浮脉的脉度與其它脉脉度的确定是不同的!我是根据相应浮取手法與感受去确定患者受凉的时间,当轻触寸、关、尺仅寸脉浮时患者多在前24小时内受凉,若关位亦得浮脉则为48小时内受凉,此时关位比寸脉之浮强度通常弱–点。继而尺脉亦得浮脉时[即寸、关、尺皆浮],患者多在72---96小时内受凉。若舌苔白、黃、腻时应是风寒感冒,反之舌红少苔为风热感冒。此可作相应处方辨证用药依据!有同志曾言:"明知有上感受凉表症症状,但脉上难探明!"此点我之实踐覺得亦有办法解决!例如:轻融皮肤无浮感,但稍按不到中取部位即可得脉者,仍应视为同类脉,我通常同"脉浮下5"示之,即受凉已达5天时间了,余类推。用药仍如前述。实效甚可!
       2,浊脉:在心血管类病人中多见!随其血脂高低,其轻重亦有区別,通常我以点点浊,点浊......示之。此脉单存者多甘油酸脂高,而浊脉、硬脉並存者,血中甘油酸脂,胆固醇均有不同程度超标,大多较重患者低密度脂蛋白亦增高。血粘度亦超标!
       3,
  [关于涩脉为何要区分正常血流方向和逆正常血流方向?彼此确立脉度有无可能不一样?他与“弦”脉脉度定义标准不一样吧?对于顺和逆如何去感受?是否需要移指?]

      涩度:从正常血流方向可體会"短且散",然而"散"的強度低于"短"很多!通常、尤初学者难感覺出來,同时也难确定脉度。而逆动脉血流方向去感覺"一止复來",对大多数人相对而言就容易一些了!特别是可根据"复來"距离之长、短,经过较长时间实踐,其脉度就容易确定些了!其脉度不一,病情轻重有異。上述两种感受勿需移指!寸、关、尺分别单按确定部位,三部在各自最強处一起切[即,总按]易确定脉度!
       4,另:水神对我之"弦"脉定义有异见!建议按"浊,变脉处理"。这需要解释一下:弦脉,古言"端直以长",而我之弦巳完全不同于此!其异见正确。而我定为弦则事出有因。首先,古之弦脉脉象與主病太抽象、简単!且不容易與相似脉象区別,我之弦则在患者寸、关、尺三部均有可能出现。而左弦、右弦在正确的指法下极易切知!而左弦,右弦诊断结果迴异,其脉度易掌握!而从不同的脉度又易知曉其病症状与其轻重,又易與现代仪器与实驗结果吻合。那咱为甚不标新立異起新名呢?
      我是一个有强烈民族感的人,爱国、爱中医之切盛于某些人,凡与祖宗脉象相似者绝不另起名。另外,指端下压至指肚下刚无脉感,此时出现的左弦、右弦或双弦动感,很类似在琴弦上的感覺!两因素相加,故定此为弦脉。
      朋友们,能脉诊者尚多!我之脉诊总覺得难登"大雅之堂"!加之本人非中医科班出身,对中医理论......知之不多!文后多有高人指点,谢谢了!!若我之體会对大家认识、学习、掌握脉诊有所助益时,我愿足矣!

[ 本帖最后由 王光宇 于 2008/5/29 23:43 编辑 www.med126.com]
-----------
感谢王老忙中作答,疑惑顿消。

最近在肝内科实习,肝癌病人较多,多多练习王老脉法,看能否有小获?
如有疑问,在向您请教。我辈定会勤奋努力,弘扬我中医脉法。再次感谢王老答疑。

[ 本帖最后由 水神 于 2008/5/30 15:59 编辑 www.med126.com/zhuyuan/]
-----------谢谢王先生,分享。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感谢。
-----------很好,拜读了,多谢!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