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本草求真 ※  竹叶全收录
    

本草求真:本草求真 ※ 竹叶全收录

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主产于长江流域地区。原植物野生于山坡林下或沟边阴湿处。喜阴凉气候,以山坡林下以及阴湿处、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最宜生长。味甘、淡,性寒。归心、肺、胃经。功效清热除烦、生津、利尿。临床以鲜用效佳,名称竹叶
《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治咳逆上气,溢筋急,恶疡,杀小虫。

《名医别录》:大寒,无毒。主除烦热,风 ,喉痹,呕逆。

《药性论》:味甘,无毒。主吐血。热毒风,压丹石毒,止消渴。竹烧沥,治卒中风,失音不语。苦者治眼赤。

《日华子本草》:味甘,冷,无毒。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壮热头痛,头风,并怀妊人头旋倒地,止惊悸,温疫迷闷,小儿惊痫天吊。

《开宝本草》:味苦,平、大寒,无毒。除烦热,风 ,喉痹,呕逆。

《药性赋》:味辛、苦,平,性寒,无毒。可升可降,阳中阴也。其用有二:除新旧风邪之烦热,止喘促气胜之上冲。

《汤液本草》:气平,味辛。又苦大寒,辛平,无毒。

《本草》云:主咳逆上气,溢筋,急恶疡,杀小虫。除烦热,风痉,喉痹,呕吐。仲景竹叶汤用淡竹叶

《心》云:除烦热,缓皮而益气。

《珍》云:阴中微阳,凉心经。

《本草纲目》:煎汤,熨霍乱转筋。

煎浓汁,漱齿中出血,洗脱肛不收。

苦竹叶)烧末,和鸡子白,涂一切恶疮,频用频效。

《本草经疏》:竹叶禀阴气以生,《本经》味辛平,气大寒无毒。甄权言甘寒。气薄味厚,阴中微阳,降也。入足阳明、手少阴经。阳明克热则胸中生痰,痰热壅滞则咳逆上气,辛寒能解阳明之热结,则痰自消,气自下,而咳逆止矣。仲景治伤寒发热大渴,有竹叶石膏汤,无非假其辛寒散阳明之邪热也。

《本草蒙筌》:味甘、淡,气平、寒。阴中微阳。无毒。逐上气咳逆喘促,退虚热烦躁不眠。专凉心经,尤却风痉。

《本草乘雅》:春分出十成竹,枝必偶,叶必三,空中直上,具木中有火之象。故笋可发疮,沥通经脉,茹主呕哕,叶清烦热,皆透达木炎之所不及者也。

去外皮一重,取青白之交曰茹,此竹气通上彻下,透表及里之所,用之可通上下,而使气清,达表里,而不致骤急者也。

直达中空,抽水土之力迅捷,沥即竹中之水,顾理文如腠,而界节似经,则通中之节,固非往而不返者矣。如病久渴,即节而不通;心烦,为通而不节;竹沥之力,通节交互,故渴可解,而烦可息,但竹沥行中有节,直达之力居多,须佐以汁,便可横遍,且得尽木炎之体用也。

《药性解》:竹叶,味甘淡,性平,无毒,入心、肺、胃三经。主新旧风邪之烦热、喘促气胜之上冲,疗伤寒,解虚烦,治消渴,疗喉痹,止呕吐,除咳逆。有一种苦竹叶,主舌疮目痛。青刮取为竹茹,主胃热呕呃,除烦解渴,疗吐衄崩中、噎膈气溢、筋及五。火烧竹沥,主阴虚发热、中风口噤,除自汗,解消渴,止惊悸,清烦躁,痰在手足四肢非此不达,痰在皮里膜外有此可驱,又主小儿天吊惊痫、妇人妊晕闷,胎前不损子,产后不得虚。笋,补气止渴,久食益人。

按:竹叶生于中半以上,故主治多在上焦,心肺胃皆脏腑之居上者也,宜交入之。味苦者,专泻南方。竹茹者,兼除土郁,故主用小殊。竹沥者竹之液也,犹人身之血也,极能补阴,况阴之不足,由于火烁,竹沥长于清火,则血得其养。《本经》已其功,丹溪又详其效,而世俗不能常用者,盖泥《证类》之大寒耳。不知竹即笋之老者也。今人自幼食笋,至老不撤,曾无中其寒凉之害者,沥则假火非论其气也。幸高明者准之以理,斯药无遗用矣。

《景岳全书》:味甘淡,气平微凉,阴中微阳,气味俱轻。清上气咳逆喘促,消痰涎,解热狂,退虚热烦躁不眠,壮热头痛,止吐血。专凉心经,亦清脾气。却风热,止烦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痹,并小儿风热惊痫。

《本经逢原》:诸竹与笋,皆甘寒无毒,惟竹叶受阴风烈日气多,故不无小毒。《本经》主咳逆上气者,以其能清肺胃之热也;疗筋急恶疡者,以其能化身中之气也。气化则百骸条畅,何有有小虫之患乎!仲景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有竹叶石膏汤;《金匮》治中风发热,面赤头痛,有竹叶汤。总取清肺胃虚热之义。

《本草求真》:竹叶专入胃、心。体轻气薄,味甘而淡,气寒微毒。据书皆载凉心缓脾,清痰止渴,为治上焦风邪烦热,咳逆喘促,呕哕吐血一切中风惊痫等症。杲曰:除新久风邪之烦热,止喘逆气胜之上冲。无非因其轻能解上,辛能散郁,甘能缓脾,凉能入心,寒能疗热故耳。然大要总属清利之品,合以石膏同治,则能解除胃热,而不致烦渴不止也。叶生竹上,故治上焦,仲景治伤寒发热大渴,有竹叶石膏汤,乃假其辛寒以散阳明之热邪也。

《得配本草》:畏皂刺

甘、淡,微凉。入手太阴、少阴、足阳明经。清咳气上冲,除风邪烦热,止吐血,利小水。

芍药,清肝胆之火;得橘皮,治上气发热。佐小麦、石膏,治时行发黄。

《本经疏证》:是故竹叶所主之咳逆上气,非风寒闭塞之咳逆上气,亦非气不归根之咳逆上气,乃微阴累阳之咳逆上气。譬如暑月行人在烈日之中反不喘,骤入林下,稍得凉爽,喘反作者是也。其所主溢筋急,非寒则收引之筋急,亦非水渍胖胀之筋急,乃阳不伸而津阻之筋急。譬如郁蒸之令,筋胶诸物虽置高燥处,亦能横脉短缩者是也。竹叶为物飘萧,轻举洒然,微阴正欲解散之余,取其阳遂透阴遂消,是故金匮竹叶汤,治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乃阳无根而上泛,复为阴翳所累,遂以桂枝附子人参甘草大枣生姜回其阳,用竹叶率葛根防风桔梗以解散其阴。盖风寒所著之阴,与为阳累之阴,固自不同,不得全仗葛根防风桔梗而能解也。伤寒论竹叶石膏汤,治大病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乃强阳既未全衰于中,微阴不能无扰于上,从以石膏人参半夏麦门冬梗米甘草安其中,又恐其阴随寒药入内,不如以柔润者和阳轻清者散阴之为愈。盖正旺之阳,与方衰之阳,自有别,非若白虎汤证可径情直行也。至若皮茹原系运输津液上朝之道路,其中虽有属阳之节为阻,其外实一上线行,并无留滞,内之阻正以外之通而得生。故治中气之有阻而逆者,如相激为呕宛,相争为寒热,相迫为吐血,相逐为崩中,何莫非以阳格阴?阴不流通,奔突外出之候,若在外得通,在内自可转旋,即不能自致通畅,更为或和其阴或和其阳,亦自有力而少隔阂,如橘皮行茹汤之治哕逆,乃于中宫用阳和阴,竹皮大丸之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乃于中宫用阴和阳,皆一举可平。故目其功能曰安中益气,以是知竹皮之功,全从在外转旋在内之气,比之竹叶从在上解阴翳而畅在中之阳者,又不侔矣。

《本草分经》:专凉心经,亦清脾气。消痰止渴,除上焦烦热。
【现代药理研究】



1.  竹叶有解热作用。淡竹叶水浸膏对于注射酵母混悬液引起发热的大鼠,灌胃给药有退热作用,对大肠杆菌所致发热的,2g/kg淡竹叶的解热效果为33g/kg非那西汀的0.83倍。其解热的有效成分能溶于水和稀盐酸,而难溶于醇和醚。

2.  淡竹叶有利尿作用,其在利尿的同时,还能明显增加尿中氯化物的排泄量。

3.  淡竹叶有抑菌作用,体外实验本品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

4.  淡竹叶还有抗肿瘤和升血糖作用。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