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现象实录】莫死让执照隔医患!
    

中医学子:【现象实录】莫死让执照隔医患!

    这是一种让人十分困惑的现象:一方面广大农民缺医少药,另一方面,大批民间中医却又因得不到行医资格而困守家中。专家呼吁,不能用西医标准来要求中医,削足适履只能适得其反。
    杭州一名老中医,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时在祖方基础上研制“疏肝消积散”,为许多肝癌胰腺癌病人解除了痛苦。行医35年成果累累,却一直没有职称,考取的执业资格又被撤消,丧失了行医权利。
    湖南一老中医多年来一直为十里八乡的农民看病,其资格和执照近来被注销并处罚款和没收药品。
    上海一位五代名医传人,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并被多家单位聘请,却至今没有职称和“合法”执业资格。他大声疾呼:给名老中医和没有职称的世家名医一条生路!照此下去,再过50年名医名药必将灭绝!!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医药发展研究会秘书长袁晖尧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民间、个体中医人数不止百万。他们利用祖传或师承的一技之长,为当地百姓解决看病难问题,许多人享有较高声誉,病人来源不仅限于当地。但按现行的西医化管理政策,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没有取得也无法考取职业证书和执业资格,有些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获得合法行医资格的老中医,最近也被取缔。“行医几十年,一朝失资格”令众多民间中医和有关专家十分不解。
    近日,中国科技信息技术中心“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研究员贾谦、助理研究员仲海亮在中医药比较发达的湖北、安徽、贵州等地调研时发现,民间中医求证无门的现象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医师资格认定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进行,新中药的评审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法》进行。贾谦在调研中发现,许多卫生人员认为这种做法制约了中医药的发展。
    按照《执业医师法》和《中医药条例》,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满三年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传统医学专业组织或者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考核合格并推荐,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并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才能从事中医医疗活动。而现行执业中医师考试制度均要求考西医知识(约占考试内容的2/5),民间医生大都因西医知识不足过不了考试关。这就形成了这样一个事实,目前没有正规学历而靠师徒传承的中医已不可能获得行医资格。据贾谦的了解,安徽绩溪县卫生局从未组织过这样的考试,所以很多老中医没有资格证,无法行医开药。
    贾谦说,《药品法》是模仿西方药物法规建立起来的法律,比较适合西药,却忽略了中医药的特色。几千年来,一个合格的中医必须会认药、会炮制、会制丸散膏丹,这是他们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药品法》规定中医不能使用自制丸散膏丹,不能自己炮制饮片,否则就是假药。这使许多老中医和农村的偏方、验方、单方以及许多宝贵经验失传,传统医学发展受到了重大伤害。
    从总体来看,我国中医的数量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上世纪20年代,我国有中医80万人,1949年有50万人,现在只有27万人。据课题组对一些地区和县级中医院的调研,大部分中医院中只有10%的中医能开汤药处方。也就是说,真正能用中医思路看病的不过3万人。我国的人口从4亿增加到今天的13亿,而中医却从80万人减少到3万人。
    采访中,许多专家对上世纪70年代我国的农村合作医疗赞不绝口。那时候,我国以占世界1%的卫生费用,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医疗保健问题,而人均期望寿命则与发达国家不相上下,这一成就被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卫生界视为奇迹。而农村合作医疗提倡的甚至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最初级的中医药疗法——“一根银针、一把草药”的“土方土法”。这也是当时农村合作医疗“主力军”——“赤脚医生”使用的主要治疗手段。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已成为阻碍农民致富的主要原因。为9亿农民的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计,专家们建议,应重新审视现行中医药方针导向及管理政策,制定支持、保护、扶植、鼓励身怀绝技和有一技之长的民间、个体中医的宽松政策。贾谦说,要像过去培养赤脚医生一样,为农村大量培养初级中级中医药人才和中西医结合人才。在规范的基础之上逐步放开农村个体行医和私人诊所,其中特别要鼓励开办中医诊所。放宽对成立个体中医院的审批限度。对于有好的疗效、有多年丰富临床经验的并为广大群众认可的个体中医师,放宽对他们的审批限度,对中医诊所,不能用成立西医院的设备、床位及所谓的高级职称人员配备的条件来要求。为造就千百万真正的中医药人才创造体制和物质条件。
    专家们认为,受国情国力所限,我国不应也不可能采用西方的医疗卫生保障模式。中医医疗服务应作为保障13亿中国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得到应有重视。


民间中医高手义诊 患者摸黑排长队
Qingnet。cn 2008-2-6 0:12:00 来源:南海网
南海网消息:“盼啊盼可把名中医盼来了,我这病应有‘福星’了!”今天,本报关于“海南首届民间中医高手义诊日前开幕”的消息一经报道,就受到广大患者的关注。一时间,岛内外慕名来找“华佗”的患者骤然增多,不少患者天还没亮就来医院排长队了。
镜头一:患者天没亮就来医院看病了
“有些患者的心情真是太着急了,早上天还没亮,就来挂号了,都是来找先期就位的名中医。”海南中西医结合医院一位导诊员如是说。今天上午11点多钟,记者在海南中西医结合医院看到,虽然临近中午,医院里仍有不少患者在排队挂号。 “病人来一趟不轻易,不少是从各市县的农村来的,病人这么信任医生,挂了号,就得认真地诊疗完再说。”朝鲜族肝病专家金玉珠大夫语重心长地说,对记者的采访,也照样顺延推后。
而妇科专家王新玲和不孕不育专家赵会大夫也没闲着。记者在两位大夫的诊室里看到,桌子上已摆了厚厚一叠的病历本。 “知道部分名中医到位,我今天一早就慕名而来。”从临高上海口来看病的罗先生表示,自己一直都在关注本报推出的寻访民间中医活动,今天从报上知道部分中医高手就位后,自己打电话预约后早早就坐车来了。记者了解到,罗先生结婚5年了,老婆一直未孕,自己看了不少医生,吃了不少药,但“孕气”不好,这次希望借助寻访民间中医活动,找到一位良医。
镜头二:一天350个电话预约“三大夫”
“我前面还有多少个人啊?现在预约还晚吗?”、“我很早就来了,但仍赶不上前面几个人,不过终于让金大夫看了。”今天,记者来到设在海南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民间中医预约值班室”看到,热线手机13016225555一直处于充电状态,电话响个不停,热得“烫手”。预约者除了海口患者之后,有不少是邻近市县的患者,甚至是岛外患者。
值班人员有点疲惫地告诉记者,从征集活动到现在的部分名中医就位,天天的热线电话就响个不停,除了踊跃毛遂自荐的民间中医之外,更多的电话是来求医问药的。截止目前,短短一个月,已接了4000多个咨询和报名电话,非凡是今天,肝病大夫金玉珠、妇科病大夫王新玲和不孕不育大夫赵会先期就位进行诊疗活动之后,今天预约就达350个电话。
因此,工作人员郑重提醒,由于病人比较多,为保证看病质量,避免蜂拥“挤车”,耽误时间或空跑的情况,希望患者拨打热线电话预约,院方将本着轻重缓急原则,对预约电话进行安排。
中医受热捧义诊活动受患者好评
“谁说中医不行啊,我老婆的痛经就是吃中药治好的。”海口的王先生表示,他老婆前两年,每个月来例假,肚子都要痛,有
时严重的要在床上翻滚,一痛就要打针吃药,可这治标不治本,这个月缓解了,下个月来例假还是痛。最后,一位朋友介绍说,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有疗效,于是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了一个中医专家就诊,结果老婆的痛经症不日就见好转了。
今天,除了打进电话力挺中医的读者外,有不少患者对本次义诊表示了强烈的期待。为了照顾贫困家庭,回报社会,海南中西医结合医院在义诊当日就推出“50个贫困患者免费诊疗的名额”。知道这个消息后,定安的李女士早早就打进电话报名了。她感慨地说,她患肝病已经有好多年了,大大小小医院走了不知道有多少,一看到有治疗肝病的广告就买来吃,可钱是花了不少,但病情没见好转。“我家是农村的,这个病已经让家里一贫如洗了。”李女士伤感地说,这次是希望借助这次活动,能找到一个好的医生,把自己的病给治好。
“我们也知道,任何一个医生都不是神医,不可能包治百病,但能更大范围的召集到民间中医高手,那也是给广大患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就医渠道,而且来的中医生都有一定的建树,这为患者提供了不少方便,试一试也无妨。”患者王先生表示,他这次是专门来找“失眠专家”——常大夫的。
王先生说,他自己老是睡不着觉,天天都要好晚才能入睡。有时,好不轻易睡着了,但一有个细微的风吹草动,自己就醒了。因为睡眠不少,第二天工作生活都很倦怠。王先生痛苦地说:” “天天看着别人香甜地睡觉,自己真不是滋味。”
如今,经过一个月的紧张筹备,“海南首届民间中医高手义诊”终于出炉。届时,首批擅长治疗肝病、失眠、不孕不育、妇科病、皮肤病、肾病、结石、前列腺、泌尿生殖科、胃病、心脑血管等各种疾病的6名中医高手将亮相本次民间中医义诊大会。目前,部分名中医已经到位,假如你有上述病症,请尽快拨打热线电话预约挂号。

本篇文章来源于 青传媒www。qingnet。cn 原文链接:http://health.news.qingnet。cn/200802/06104040.htm
-----------共产党已经不是原来的共产党了。只有毛主席是真正帮助老百姓的。现在的当权者制定制度只顾推卸责任。没有证不能行医,只要有证,不会看病不要紧,看死了啦到。素不知,医生靠实践,几千年,没有证,人也没有死绝。新制度无非是逼老百姓去医院挨宰吧
-----------其实,作为政府。你的职责就是登记好每一位医生的信息,并且公布在专门的网站里。老百姓上网看就知道他是什么情况。水平不好谁去找他看病。你让他开诊所他也开不下去呀。老百姓又不是傻子,要你瞎吵什么心。中医是文化、是科学,非的要被这帮混帐东西搞的绝种不成
-----------医者,小道也。本来大家遵守儒家传统,过的蛮好的。忽然说要科学,科学到时科学了,病越来越多了。我们在农村从来就没听说过狗呀有病的,更别说有什么狗医生了。好多东西,非得经过现代人说出来才科学。近来有报道称:西方科学家研究结果表明,不良的习惯会导致癌症。这太可笑了,我的老祖宗早就说了: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诸位请听我说句公道话:要是让“游医”们都合法行医了,那医院还能生存吗?政府还领导个啥!
问题的症结就在这里。
所以说:这是个“死症”,按现在的认知水平还是无法治疗的!
-----------只能一声叹息。
-----------
原帖由 a0663a 于 2009/2/6 19:03 发表
诸位请听我说句公道话:要是让“游医”们都合法行医了,那医院还能生存吗?政府还领导个啥!
问题的症结就在这里。
所以说:这是个“死症”,按现在的认知水平还是无法治疗的!

-----------唉。谁的医术行不行。不是政府及证书说了算的。
-----------不过做一名好的中医,要对自己有要求.
-----------振聋发聩的文章,顶起来大家都看看~~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