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就中医药几个问题的访谈记录
    

转贴专栏:《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就中医药几个问题的访谈记录

中医论坛

《中国药物经济学》
杂志就中医药几个问题的访谈记录
http://www。zhongguozhihui。com/discourses/articles/ZhongYiArticle5.html

  

杜倩记者问:

一、您觉得是否有必要将中医的所有方法都翻译、解释成西医的理论体系?您认为西方人只有用这样方法才能接受中医吗?


张绪通答:

【要西方人接受中医,我觉得:不用担心。世界上如果哪里有宝藏,还用得着登广告吗?只要中医能治病,全世界的人都会自动寻来。如果中医是个无用的东西,即使中国人把它翻译成洋文,白送给人家,人家把你当笑话看,笑你无聊之至,白花的人力物力。再加上中国人翻译的外文“洋泾浜”,外国人也读不懂,反而把原来是好的东西,弄拧了,怡笑大方。譬如,毛主席时代,美国总统尼克森访华,中国表演了针灸给他看。自此全世界的人都对针灸趋之若狂。美国人疯狂的程度更厉害:只要你有个中国面孔,并说你会针灸,你的门前就会排上长龙。一是因为他们病怕了,走投无路;二是因为针灸真能缓解病痛。那时,何曾又有谁翻译了针灸的书籍,向洋人传讲医理?之后,各国先后都合法化了针灸疗法,针灸学校创建如雨后春笋,直到如今。谁又拦得住他们学习中医?美国第一本针灸的书是我写的,我在书中严重警告美国人,不要对针灸的期望过高,免得以后失望,就会痛贬针灸,甚至痛贬整个中医,和中国文化。针灸有它的长处,但不是“能治万病”的唯一方法,美国人应该以冷静态度,从教育上开始,教育医师和病人,正确对待针灸。先不可狂热,以后亦可避免狂冷。目前美国的针灸医师太多,很难混碗饭吃。

我常常听到中国人一谈到中医,马上就要“国际化”,是不是太为外国人着想了呢?很怕外国人得不到中医的好处,怕外国人吃亏了。不知道这是什么心理!也有些中国人说:中医是中华民族最后剩下来的唯一的科技瑰宝。既然是瑰宝,老子说:“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就应该向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申请中华瑰宝的专利权,保护权,智慧财产权。外国人要翻译中医的书籍,学中医的技术,都得花一定的代价,以后凡从中医所得利益,都得向中国支付相当的报酬版税的才是正理,才是真正的“现代化”“国际化”的思想和作法。怎么可以无端的,自告奋勇,翻译出来白送给人家,还深怕人家不欣赏,不赏脸。这是笑话,是并不好笑的笑话,落伍退步的笑话!

如果中医真是好的,外国人接受是他们的福气;不接受是他们的损失。中国人的心太善了,总是为外国人的利益着想,愿意损己利人。

如果中医不是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你想,你自己都不要的东西(有很多中国人主张废弃中医),人家又怎么会要。把烂污当宝似的送给人家,人家不看你是神经病吗?又岂是翻译一些书籍就能把烂污变成宝物的?如果真有价值,外国人自会派人来学,来偷。何必担心他们不来。】


杜:您认为中医、中药的前景在那里?


张:【如果中国人自己不懂中医药,看不起中医药,不遗余力的要扔掉中医,那么中医药在中国是不会有前途的。记得广州名医邓铁涛老中医师,说过一句气话:不要紧的,即使中医在中国亡了,在外国还是会存在的。说的真好啊!】


杜:三、药物经济学研究药品或某种治疗方案的疗效产出和投入成本之间的关系,并从中确定最合理、最经济、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与用药方案。目前在国外,药物经济学在新药和新的治疗方案的开发过程中被广泛应用。那么您认为在中医药的创新过程中,是否也有应用药物经济学方法的?药物经济学应该如何应用于中医药的创新发展?


张:【中医药是个已经成熟的科学,五六千年了。“发展”可以说,“创新”则需要商榷。世界上的事物,只有不成熟的事物,需要创新,已经很完善的东西,不能再胡乱“创新”。标新立异的结果,可能就成了不伦不类,非非马,自寻毁灭。

资本主义社会,一切以利润为依归。医学院,医院也必须以利润为依归。中医自古以来,就是以“救人近患”为宗旨,所以严厉主张:医者要有割股之心。以医谋利,天诛地灭。在美国人们听到中医的“医德”,很多人都会流泪。为什么会流泪?因为他们从来不知道“医德”是什么,他们只见到被割宰的惨痛,他们希望世界上真有以“医德”为宗旨的医生存在。

从事医药的人士们,扪心自问,你到底为什么从医?

世界上的事物,一定要看本质,不能只看表象。人嘴两块皮,什么学说,都有它美丽动人的表象,如果它的实质是谋利的话,就应该先打个问号。本周,美国有个名记者,名字叫:Paul Harvey.他有自己的专栏报道,他把美国各大医院列了一个价目表,一样的病在不同的医院治疗,收费迥然不同。一进门,从十万到百万,因医院的名气不同,而有绝大差异。名人效应的商业经济,病人就必须服从。做一个心电图,起码6,500美元。美国医药费还在飞涨,三分之二的美国人没有医药保险,因为连保险费也付不起。事实就是事实,美国最讲究“医药经济学”,它的结果是什么?制药商最富,其次医院,其次医生。美国人有个口头禅:望子成龙,不做医生,也得做律师。凡是走美国路线的,迟早必定是:疾病没治好,病家破产了。也有那些不服气的人说:宁愿病死,不受宰割。社会到了这个地步,何等凄凉!美国医院贪赃腐败,草菅人命是有名的。也有病人怀枪,打死了医生再自杀的;也有身绑炸弹,与医院同归于尽的。更多的病人病得半死,哪有力气反抗?医药经济学发展到这个地步,叹为观止。希望中国的医药经济学是社会主义的,能免此难!】


杜:四、现在关于中医是否科学的争议非常激烈。我认为争议的关键原因在于各方对于科学的定义不一样。似乎现在大多数人认为中医是一门不完善的科学,您认为从哪些方面来说中医具有科学性,而中医的局限性又在哪些方面?


张:【这个题目太大了,写一本书都写不完。几句话如何能说得透?我建议大家都去读一下,中国科技部,贾谦先生著《中医战略》(中医古籍出版社)。书面上头一条,就是:回应中医科学质疑,直面中医废存论争。旁征博引,条理分明,说得很详细。如果这本书,还说不服那些人,病入膏肓,也就无药可救了。

什么人说什么话。不科学的人,说的都是不科学的话。崇洋媚外的人说的都是崇洋媚外的话。特别是他们自以为很科学,却又不真懂科学;说话很洋气,却又没有真正喝过洋水(真正在外国社会里与外国人打过交道)的人最难办。

自己不懂中医,又不懂西医,却偏要发言质疑,还好象头头是道,这种人更难办。因为他们早已经吃了秤砣铁了心。在美国,你若是遇到了基督教基本教义派的人,最好快点走开。因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总是对的,你总是错的。美国人有一句俗语:遇上了基本教义派,就算你倒霉遭灾。

我简单明了的说:中医是非常科学的,是已经非常成熟的科学。七十年前,西医学里对人体的认识,没有脾脏。几千年前,中医学就以脾脏为中医学五大支柱之一。那时,很多中国人说,西医是科学的,没有脾脏必定是真实的。西方既没有脾脏,那么中医的脾脏就是虚拟的,不然怎么会有个脾脏?而且中医那么重视脾脏,医学这么重大的事,空中楼阁,简直太荒唐了。后来西医发现了脾脏,其功能和中医说的一样。那些人说中医不科学的,连脸都不红,更不要说公开道歉了。更有进者,还是一口咬定,中医是不科学的。汉武帝有糖尿病(中医称:消渴症。),用《八味地黄丸》治疗。他没有瞎过眼,也没有锯掉腿,也没有阳痿,八十岁还生了个皇子弗陵。唐朝孙思邈实验,正式证明尿里含糖,比西医发现糖尿病早一千年。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居然有中国人闭着眼睛说瞎话,硬说中医不科学。那些人不是基本教义派是生什么?

然而,西医是口头上的科学,实际上是科学的迷信。这句话是我套美国名医,医学院院长,医师执照局局长,名医学作家,Robert S. Mendelsohn,M.D.曼德尔森医学博士说的话。如果有人还要说中医不科学,西医科学,就请先读一下曼德尔森医学博士的书,然后再发言,可能就会比较中肯些了。(关于曼德尔森医学博士书的中文概要,请参照《中医战略》一书的张序。)】


杜:五、作为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中医也必须现代化。但是,似乎现在许多所谓的中医现代化已经走上的岔路。您认为中医现代化的道路应该怎么走?


张:【与其说,中医现代化,不如说,中医西医化。一个成熟的学科,是没有时空局限的。日本人把《皇汉医学》向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改名为《东洋医学》。改了名字并没有改内容。这和把钓鱼台群岛占为己有是同样原理。为什么日本人要把中医占为己有?因为它有价值,就老实不客气把它“日本化”了。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中国人总是觉得自己不如人,硬要把中医西医化,中药西药化。去年成都药展,我去参观了,也和不少药商谈过话。我问他们,黄连为什么要提成“黄连素”?麻黄为什么药提成“麻黄素”?....他们说这是规定,不这样就不科学,就通不过检验。我问:药效如何?他们说:老实说不怎么样?不如原来的黄连,病家都只要黄连,不要黄连素。这是一种惨痛,一种悲哀。

中药最大的长处,就是用药物本身自然。黄连是本身自然,黄连素是人工用化学方法提取,提取了一小部分,丢掉一大部分,在药理学中称为:破坏了黄连本身的平衡。把一个原来有生命的东西,用化学毒品杀死了,变成一个完全无生命的化学毒品。美其名曰,科学化,现代化。西药都是这样产生的,所以,所有的西药全是“短命药”,生命超不过十年,都以毒性太烈,副作用太重,或致癌等理由被扬弃。于是再创造新药,新药还是以同样理由告终。而创造一个新药,动不动就要花费百万以上,从老鼠身上做起。新药未出世之前,就大作广告,吹成了万灵丹一般。出世之后,不久就发现,不但治不了病,还更添了其他病。原因就出在“化学药品”上。美国国家统计公布:每年因化学药品毒害致死者,平均二百五十万人次。中国人不问就里,舍弃了自己的长处,去学人家的短处,还洋洋自喜,以为这是先进。这是一种惨痛,一种悲哀!

而很大一部分西洋人,已经发现了西药(化学药品)的不争气,就发动中国人帮他们到中国来偷中药方子。或以投资为名,收购中国药厂,或以研究为名,转眼把中药验方据为己有。我觉得上天有眼,加佑中华,这些年,他们却偷得了些西药化后的“中药”产物。中国人歪打正着,保护了不少国粹。

中医中药,有它一定理论,和制作、使用方法。凡合理的必存在;它存在了几千年,有它自己独特的合理性。其本身又天然携带了掩护保卫性。中医中药必须依照他自己的医理和药理运作,不然就变成不合理,不合理的地方就自然不能存在。中医中药走自己的道路,走了几千年。将来还必需是这个原则,走自己的道路。没有必要跟着人家团团转。一个成年的大人,有必要跟着十岁的小孩子转吗?中国人必须挺直脊梁骨!要人家跟着我团团转的才是。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连心都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杜:六、一门医学技术的生命力,在于它是否有效。在很多治疗和保健领域,中医确实是有效的。但是,中医技术背后的中医理论,却是难以理解的,所以上个世纪初,就有人提出了“废医存药”的主张。而中医作为一门科学生存下去,不仅要有疗效,而且其理论体系也需要现代化,您是否赞成这个主张?


张:【中药的药理和中医的医理是分不开的。那些主张废医存药的人们,说的都是外行话。中医的医理所用的名词,并非不能定义。而是读者的学识不足,读不懂罢了。我自己就经过这样的路程。譬如,梁启超以儒家的眼光去读老子,读不通,就把老子骂得狗血喷头。谁都能判断,不是老子不通,是梁启超浅薄。人家英国人怎么就读得通老子?Joseph Needlehan博士,因为太佩服老子,把自己的姓都改了,跟老子姓李,李约瑟整个名字大家应该是耳熟能详的吧!这些例子同样适合于中医医理。中国古典文字,有时一个字就能代表千言万语。少费一点脑子都不行的。我觉得,读不懂不要紧,还可以再读。同时西方医学知识不足,更解不了中医理论。从我的经验来说,外国人读中医理论比中国人还容易理解。中国人读中国书,反而难于理解。我想:中国人不必急于把古籍翻译成外文,应该急于把古文翻成好的白话文,把每个古代名词加以详细的注解,或能帮助中国人理解中国文。民国以前的人理解古文,比民国以后的强,以后国文程度递减,现在想找个通畅古文的大学生,恐怕都难能可贵了。再过些年,连老师都恐怕找不到了。如果根本就没有读过中医的四大经典,就主张药废掉中医,这是太不负责任了。没有资格发言。读懂了中医,又读懂了西医,方才有资格把两者做比较,判断孰优孰劣?否则都是感情化的人云亦云,哗众取宠而已。根本不值一提。

医药是最现实的东西,治不治得了病是不能光凭吹牛的。吹得再大,治不了病,也是枉然。理论再高强,不能兑现,也是枉然。这就牵涉到知行的问题上了。中国人向来重知轻行,以为知之非艰,行之维艰。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孙中山呼吁知难行易,无非都是想纠正这个毛病。诸葛亮也痛斥“小人之儒”: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都是坐着高谈阔论,起而不能行的人物,最误事。

毛主席是主张维护中医的,同时还要西医向中医学习。他并非凭空主张,而是实事求是的。我听成都神农集团公司马留文董事长告诉我说:毛主席到成都视察,不幸感染了重感冒发烧,西医慌的不得了,又是打针,又是服药,用尽了一切力量,结果病情加重,不能呼吸,非常痛苦。于是请来一位中医,光是诊脉就用了半个小时,决定用:《伤寒论》里的《麻杏甘石汤》,不过四味药。毛主席服下,药到病除,立即就能呼吸通畅,隔日就能起床理事。因此主席说:中医绝不能废,要好好维护发展。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孰优孰劣,不是争辩而来的。从这个例子来看,《麻杏甘石汤》是两千年前的方子,到现在一样有效,证明他是成熟的药方,不必象西药一样,随时需要“创新”。《麻杏甘石汤》继续有效了两千年,将来也必然继续有效。为什么要用《麻杏甘石汤》,他有一定的医理,药理存在,这就非要读《伤寒论》不可了。唉!皮之不存,毛将安附?主张废医存药的,实是幼稚不通。】


杜:七、有人包括许多中医专家都认为不能以西医的标准来评判中医。那么中西医是否有一个共同的评判标准呢?我认为临床疗效评价、生命质量评价,以及药物经济学评价是中西医的共同评判标准,因为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其目的都是为了用尽量少的花费来解除病痛,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张:【这话是一针见血的实话了。高明得很!中医药能治病,过去能,现在能,将来也能。能治中国人的病,也能治外国人的病,这是有目共睹,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事实。用西医的标准来评判中医,就象以西医没有脾脏来评判中医不科学一样糊涂。

在这里,您首次正是提出了“西医”这个名词。我想有必要多说几句。中国人的所谓:西医,似乎是专指西方的对抗疗法医学而言的,英文是:Allopathy。西方医学里,还有很多不同的“疗法”,如:顺势疗法医学Homeopathy,自然疗法医学Naturopathy,骨骼调节疗法医学Chiropractic,草药疗法医学Herbal Remedy等等。对抗疗法是指专用开刀,抗生素等化学药品对抗疾病的疗法。中国人泛称为:西医,严格来说是不妥当的。因为其他的西方医学,基本上是反对“对抗疗法医学”的。那些崇拜“西医”的人,我建议他们弄清楚一点,他们崇拜的是哪一种西医!如果他们在头上写着:“我是Allopathy的崇拜拥护者”,在美国街上恐怕会被一群人,当作是过街的老鼠,同声喊打。】


杜:八、您是在西医道路上走到了一定的程度,发现有很多的东西没有办法解决,于是开始研究中医,发现中医把很多的问题都解释清楚。可是有人认为中医才是一种说不清楚、讲不明白的体系,他们认为中医使用的理论有很多的是说不清楚、说不明白的,比如:中医说的候、证,又比如:表、里、虚、实、寒、热、阴、阳,等等一些问题,您怎么看?


张:【其实,这一点上面已经分别间接谈过了。说起来真令人难信,美国人和欧洲人,说起表里,虚实,寒热,阴阳来,不但琅琅上口,亦且津津有味。反而中国人说起来就有些含羞带愧的模样,好象说这些就冒犯了,对不起洋人似的。可洋人一口咬定这些观念是科学得不能再科学的了。谈中医不说阴阳...就不过瘾,而且他们理解这些词语的程度也都很深刻。我想:这和言语表达的方式有关。譬如阴阳八卦,一到了德国人莱布尼兹的手里,就成了无上高贵的辩证法。到了黑格尔手里,就能是复兴德国的最高方法,到了马克思手里,就是无产阶级解放痛苦人民的方法论。详细情节请参看拙著《黄老智慧》(北京人民出版社),《黄老管理》(东方出版社)。可是在中国人的手里呢?每下愈况,成了街边算命者的符号。这是暴殄天物啊!中国古人能发明它,能用它创造八百年的大王朝。能用它发展成举世闻名的中医药体系。是中国人聪明呢?还是外国人愚蠢?我无法解释,只能说:不见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样的话,我希望我说错了!】



Copyright Since 2006 张绪通


首页

联系我们

返回

下一页

Copyright Since 2006 Tao Longevity LLC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