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浅谈敦煌医学卷子中的诃梨勒组方
    

本草求真:浅谈敦煌医学卷子中的诃梨勒组方

作者: 李应存, 中医药通报
       诃梨勒,又名诃子,随风子,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果实,其气味苦酸涩,温。功用敛肺,涩肠,下 气。主治久咳失音,久泻,久痢,脱肛便血,崩漏,带下,遗精,尿频等。首见于《金匮要略·呕 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47条:“气利,诃梨勒散主之。诃梨勒散方:诃梨勒十枚,煨。右一 味,为散,粥饮和,顿服。”从史载来看,诃梨勒自南北朝以来已大量传入中原。《周书卷五十· 列传第四十二》异域下波斯国条记载:“波斯国,大月氏之别种,治苏利城,古条之国也。东去长 安一万五千三百里,城方十余里,户十余万。……熏六、郁金、苏合、青木等香,胡椒荜拨、石 蜜、千年枣、香附子、诃梨勒、无食子、盐绿、雌黄等物。”《隋书·列传第四十八》1330波 斯国条中亦记载:“……朱砂,水银,熏六、郁金、苏合、青木等诸香,胡椒、荜拨、石蜜、半蜜 、千年枣、附子、诃梨勒、无食子、盐绿、雌黄。”到了唐代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进一步开拓与 繁荣,西域药物诃梨勒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被视为治痢神药,如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 五卷》诃梨勒条引唐·刘禹锡《传信方》云:“余曾苦赤白下,诸药服遍久不差,转为白脓。令 将军传此方:用诃梨勒三枚,两炮一生,并取皮末之,以沸浆水一合服之。若只水痢,加一钱匕甘 草末;若微有脓血,加二匕;血多,加三匕。”唐天宝年间镇守中国西部疆域的安西都护高仙芝就 曾遇到这样一件事,据《太平广记》卷第四百一十四中《广异记》载:“高仙芝伐大食,得诃梨勒 ,长五六寸,初置抹肚中,便觉腹痛,因快痢十行。初谓诃梨勒为祟,因欲弃之,以问大食长老, 长老云:‘此物长带,一切病消,痢者出恶物耳’。仙芝甚宝惜之,天宝末被诛,随失所在。”此 外,诃梨勒在fo经中也给予极高的地位,《fo说四十二章经》“fo言:吾视王侯之位如尘隙,视金 玉之宝为瓦烁,视纨素之服如弊帛,视大千世界为一诃子。”“金篦旧说在,诃子古方磨。”(宋 ·梅尧臣《依韵和吴正仲赤目见寄》)。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四:“诃黎旦鸡,旧言诃梨 勒,翻为天主持来。此果堪为药分,功用极多,如此土人参石斛等也。”《俱舍论·分别世品三 之五》亦曰:“谓若能一昼一夜持不杀戒,于未来生决定不逢刀兵灾起。若能以一诃黎旦鸡,起殷 净心奉施僧众,于当来世决定不逢疾疫灾起。”在敦煌医学卷子P.2662V、P.3378中 就有运用诃梨勒组方治疗多种疾病的论述,下面笔者作以浅述,错误之处恭请同道指正。1与槟榔 合用,理气治痢张仲景《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47条:“气利,诃梨勒散主之 。诃梨勒散方:诃梨勒十枚,煨。右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其中治疗气利,只用了诃梨勒 一味药,在敦煌卷子P.2662V“槟郎(榔)汤方:诃梨勒三颗、槟郎(榔)二枚,末,空腹 服之”(第111行)。方中将槟榔与诃梨勒合用,加强了理气作用,有助于解决痢疾的里急后重 ,后人刘完素云:“调气则后重自除。”这正是强调了理气在治疗痢疾中的重要性。2与桂草合 重治风冷敦煌卷子P.3378“疗风冷热不调方:甘草干姜桂心、诃梨勒,以水一升,煎取 半升,服之即差(瘥)”(第4~5行)。此处风冷热偏重于风冷,指因受风而身体怕冷,从用药 来看,乃属脾肾阳虚,临床可见畏寒怕冷,肠鸣腹泻等症。方中干姜、桂心重在温阳散寒以制冷, 甘草、诃梨勒合用以健脾涩肠。3寓三黄汤中瘥风冷热敦煌卷子P.3378疗风冷、热不调方: “……三黄汤方:麻黄黄芩、勺(芍)药、葱白、豉、防风黄芪、甘草、大黄、诃梨勒,十二 物,以水一升半,煮取一升,服之即差(瘥)”(第6~8行)。此处风冷热乃寒热错杂,表寒里 热,虚中夹实等。此三黄汤为同时代传世医书中所不载,其开创了表里双解、扶正祛邪之典范,为 治外冷内热、冷热不调之良方,后世金元四大家之首的刘完素所创表里双解防风通圣散,其法则也 未超越此方,可见敦煌医方的配伍确有神妙之处。方中麻黄、葱白、防风辛温解表,黄芪、甘草益 气调中,黄芩、大黄解热通腑,勺(芍)药、诃梨勒敛阴涩肠,诸药合用,散中有收,攻中有补。 4合秦艽牛乳疗百种风病敦煌卷子P.3378“疗人一切百种风病:秦艽一两、牛乳二升、煎取 一升,下诃梨勒,服之瘥”(第9行)。将牛乳煎药用法独特,牛乳,唐·《新修本草·禽兽部卷 第十五》牛乳条云:“补虚羸,止渴,下气。”与诃梨勒、秦艽合用则补虚祛风,使祛风而不伤正 ,以药测症,本方所治风病乃寒湿所致。5入柳枝汤疗老叟少力敦煌卷子P.3378“疗人老 叟少力,煎桃柳枝汤:东南桃枝一握、东南柳枝一握、葱、豉、芍药、甘草、大黄、诃梨勒,煎汤 服之,立差(瘥)”(第11~12行)。本方所治老叟少力乃脾胃虚弱,热结阴亏而致。桃枝,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第二十九卷》桃条引《圣惠》云:“心虚健忘,令耳目聪明,用戊子日取 东引桃枝二七寸枕之。”柳枝,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五卷》柳条引《杨起简便方》云: “脾胃虚弱,不思饮食,食下不化,病似翻胃膈(嗝)。清明日取柳枝一大把熬汤,煮小米作饭, 洒面滚成珠子,晒干,代悬风处。每用烧滚水随意下米,米沉住火,少时米浮,取看无硬心则熟, 可顿食之。”由此来看,桃枝、柳枝均有补虚之功。方中芍药、大黄养阴通便,甘草、诃梨勒补中 涩肠,葱、豉散邪透表。此方攻补兼施,表里同治,实为治疗脾胃虚弱,热结阴亏而致的老叟少力 ,大便偏干之良方。6加牛酥紫草治上气咳嗽敦煌卷子P.3378“疗人上气咳嗽方:黄牛酥一 升、紫草、煎之,下甘草、诃梨勒,服之即差(瘥)”(第13-14行)。牛酥,《新修本草》 将其归于酥条,唐·《新修本草·禽兽部卷第十五》酪酥条谓其:“补五脏,利大肠。……然酥 有牛酥、羊酥,而牛酥胜于羊酥。”7入当归艾叶疗腹痛不止敦煌卷子P.3378“疗人腹皮痛 不止方:当归、艾、诃梨勒,煎汤服之差(瘥)”(第16行)。本方所治腹痛乃血虚寒凝所致。 方中当归养血调血,艾叶、诃梨勒温中涩肠,诸药合用,可使血得温调而腹痛自止。8与艾胶黄连 共治赤白痢敦煌卷子P.3378“疗人赤白痢不止方:艾、阿胶、黄连、芍药、当归、桂心、椒 、姜、诃梨勒,以水二升,煎取一升,分二服,服之即差(瘥)”(第17~18行)。本方主治 为寒热错杂之赤白痢,方中黄连清热止痢,阿胶、芍药、当归补血调血,取其“行血则便脓自愈” ;艾、桂心、椒、姜、诃梨勒温中理气,涩肠止痢,取其“调气则后重自除”。9诃毗阿摩罗醋煎 治发落敦煌卷子P.3378“又疗发落:以诃梨勒二两去子、毗黎(梨)勒二两去子、阿摩罗二 两,三物以醋、浆各二升,煎滓,洗头,一日洗五度。空煎阿摩罗二两,洗之亦差(瘥)”(第2 4~26行)。方中阿摩罗即庵摩勒,为梵文译音,又名余甘,陈藏器《本草拾遗》庵摩勒条中云 :“主补益,强气力。合铁粉用一斤,变白不老。取子压取汁,和油涂头,生发,去风痒。初涂发 脱后生如漆。人食其子,先苦后甘,故曰余甘。”毗黎勒,《新修本草》中谓其治:“风虚热气, 功同庵摩勒。”李时珍《本草纲目·木果部第三十一卷》引唐·甄权云:“暖肠腹,去一切冷气。 作浆染须发,变黑色。”又引《圣惠方》云:“大风发脱,毗黎勒烧灰,频檫有效。”敦煌医学卷 子中首载诃梨勒、毗黎(梨)勒阿摩罗(庵摩勒)三药合用洗头疗发落亦属重大创举,其疗效得到 同时代或后世本草医书的验证。10单味诃梨勒又可疗眼疮敦煌卷子P.3378“又疗眼开不得 ,有疮:取诃黎勒心,冷水,沛目中着,立差(瘥)”(第32~33行)。诃黎勒心即诃黎勒核 ,用治眼疾实属敦煌卷子首次记载,后世也有相关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五卷》中 引宋代苏颂云“核,磨白蜜注目,去风赤涩痛,神良(苏颂)。”综上所述,诃梨勒自东汉末年从 西域传入我国后,历经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与其他药物灵活配合可用治多 种疾病,这些药物今天仍然有开发利用的价值,“古为今用”,愿我们将敦煌卷子医学宝库不断发 掘,以便更好地造福人类的健康。

李应存$兰州大学敦煌学研 究所!2003级博士研究生甘肃兰州730000敦煌卷子

<1>《法藏敦煌西域文献》(17册,2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36-137页;2002年第34-35页.
<2>刘渡舟等编.《金匮要略诠解》.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02.
<3>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174-1176.
<4>《中华历史文库·二十六史·周书》(电子版),北京卓群数码科技有限公司,519页.
<5>《中华历史文库·二十六史·隋书》(电子版),北京卓群数码科技有限公司,1330页.
<6>刘衡如,刘山永校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上下).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1169-1170,1223-1224,1360-1362,1365.
<7>赵存义,赵春塘.《本草名考》.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309-310.
<8>尚志均辑校.唐·《新修本草》.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12.
<9>尚志钧辑释.唐·陈藏器《本草拾遗》.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86.滴 ?瘟破⑽感槿?热结阴亏而致的老叟少力,大便偏干之良方。6加牛酥紫草治上气咳嗽敦煌卷子P .3378“疗人上气咳嗽方:黄牛酥一升、紫草、煎之,下甘草、诃梨勒,服之即差(瘥)”( 第13-14行)。牛酥,《新修本草》将其归于酪酥条,唐·《新修本草·禽兽部卷第十五》酪 酥条谓其:“补五脏,利大肠。……然酥有牛酥、羊酥,而牛酥胜于羊酥。”7入当归艾叶疗腹痛不止敦煌卷子P.337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