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原创]时症杂谈
    

中医讨论:[原创]时症杂谈

时症杂谈。
一、在非典型肺炎的控制工作中,中医为何不显。(给中医杂志社的稿件)
    中医对于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工作,以及其他新发病的防治工作,特别在预防上应该特别有效,为何不能夠有效的发挥中医的作用呢?这是很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中医是以无形气的领域为专長,任何初发和未发病症理应都能较易解决,历史优久的中华文化,居安思危的内易二经是白写的吗?后人如何理解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为何中医在这项工作中于电视上很少露面呢?不应该责之于经验性而不精吗?应该很好的来審视自己,来把握自身的真谛。目前存在的现象是要熬湯熬水的面向大面积而又不能速效,对于个性医疗单方丸剂又难于对症。用针针灸也难受欢迊和奏效。由于中医存在着这些缺点,要快速的解决新病传染和漫延的问题,当政只有主要依托西医了。西医勇士们奋勇向前,捨身而救人,实在令人钦佩。实际上对西医来说是新菌种,必须研究出新法才能有较好的效果,要特效那还是困难的,因为西医研究的只能是普性的方法。而这普性的方法却又是西医的長处。对于个性来说仍然是存在着差異。同时新法出台,哪有这么方便呢?总得有个研究和解决的过程吧!无形无为而无不为,无形向異体转化,将来将会不断的出现新的有形異体,西医将会一个一个的去解决,解决一个又出现一个,层出而不穷,西医也就在解决一个一个的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的向前推进和发展,客观上也在不断的向无形领域慢歩 。所以在未解决的时候,只能按常法施治了。这样以导致医者自身虽力尽防护,也有极少数难于幸免。虽多方努力,逐歩控制,但传染漫延又甚为担忧。
而中医则不同,中医是基于人天合一的高境界思想,換句话说,是高境界思维方式。是个性医学,是平衡医学,病因是阴阳失衡,对于预防期和初期的任何疾病都可以直接的通过调整阴阳来解决,也可以直接施针以正确的调整阴阳而取效,无形无为而无不为,不失时机的经过正确的阴阳调整,即可以快速的促使有形異体向无形转化,増長体能以消除新的疾病。但这必须要次次对症才能做到,而这次次对症对于经验医学来说是十分困难的。要做到这样,只有进化到理论医学才可能。而理论医学必然是人天合一的全息医学。中医的全息理论与西医有異,方法与西医有别,有異有别实际上讲的是相反,相反相成对立而互根,一阴一阳谓之道,意思是中西医之间是对立而互根于道的,即互根于无形之气的。它们最终解决问题的共同点,都是通过人体内的无形之气的内能増長,来实现消灭病菌和治癒疾病的,所以中医必然是根本。离开了根本,无论西医怎么向前发展 ,整体医疗水平是不可能大幅度的提高的。但中医的真谛,新的用针和用药模式尚未出台,老的针法又不适应,实属可叹,对新的用针和用药模式是拒之可怕,迊之可怕,拒迊相争,胜负难下。相持结果,舊势为大,影响可大。新芽难出,守舊为大。开托創新,成了空话。易大、法大、施治广大。预防疾病和初发疾病,阴阳之道依无而化。有形異体(新细菌)有何可怕。施治结果必定依无而化。快速的抑制新病种非理论中医而莫为。而理论中医中的用针点剌最方便而实用。千里迢迢通过视频网络电话也能直接指导点剌取效,而且着衣无妨。你信吗?信与不信争论去吧!何时休了,何时取用,何时取效。中医呀!中医呀!再莫傍徨,不能救急,如何能受到重视和推广。西医见長而逼,阴胜阳弱,要想中医发展势必难上加难。打破匡匡,与时俱进,自我革命虽艰难而应嘗。有了甜头性命必然生旺。阳生则阴長。中西医对比应当来个今非夕比。以中化西,道属自然。新病种将会陸续出现,中医願意一直旁观下去吗?如此下去在医中的比重将会变得愈来愈轻。总体医疗水平也不可能大幅度的提高,因为一阴一阳谓之道。阳生则阴長,阳杀则阴藏。願意吗?应该吃一堑,長一智。我想有志者,大丈夫应以羣众之忧为己忧,大众之利为己利,解忧兴利为己任。保家为民,富民強囯,人人有责。热爱中医的人我想一定是有这样的志气的。以中医化西医是道之必然。天人合一是理之所在。中医在医中一定会大有作为的。但必须革命和进化,信吗?要进行革命和进化,为此必须对中医中的用针和用药模式进行大的变革和调整。要进行大的变革和调整,必须首先进行相关方面的理论整合。关于这一方面,我已向贵社发去中医探源和人体虚实体模拟诊治之展望两篇文章,若能录用,看来将很困难,故作假设录用的话,将陆续分几次寄发引导中医进入易学中医领域的有关方面的理论整合文章。即必须继而对下续的八个问题进行详细的回答:一、气功和医学。二、人脑科学的研究领域 。三、人脑科学和哲学的关系。四、名家谈医易会通之交点及个人之浅见。五、易学中医的由来。六、易学中医是中、西医发展的必然要求、必然趋势和必然结果。七、易学中医的阴阳组和阴阳调整之道的问题。八、道和得道。
在回答了以上八个问题以后,方可进入易学中医的实际领域。以介绍用药和用针模式的变革和发展调整变化问题。这个变化自然就是中医的革命和进化了。我已年高,岁月逼人,虽退休已五年了,但责任未尽,很为不快。个人之志,将尽心推出,但必须当今中医界的羣雄認可,实践考验,反复论证,次第前进。需待年月延伸,岁月效核,风调雨顺,时政相扶,旋即上演,也将需要,几年有头,十年有序,二三十年有为。那就是很快的速度了。否则就要半个、一个甚至几个世纪而论了。仅此奢望,有识之士,酙酌衡量,权衡利弊,由经验要进化到理论,那当然所要解决的全是新的问题了,当今群雄在这新的问题,未弄懂以前,就要作出对新问题的肯定那是难上加难的了,要創新要发展,必须扶持新事物出来,而后再兴利除弊,如果不誏出来,也就谈不上变革和創新,新老事物的斗争也就难于展开,要发展从何谈起。若能扶持出来,争辩和考验那就各显其能了。这样能者势必就能力尽推广,那时星星之火,就定能燎原了。在医的方面我是出自民间,在行业上是隔行操作,但万物类象,隔行不隔理也。这也是我对易的体会。因为医的这个理,它牵渉到中医学知识、物理学知识、数学知识、力学知识、空气力学知识、流体力学知识、养生学知识、哲学知识、易学知识等的综合而形成的一种边缘学科体系。而非单靠中医学知识就能解决的,所以我就不遗余力的就插足于其中了,既然插入,我得要弄个结果,如此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得到了在医的方面先顧其家的乐趣,其原因是,我是非职业从医者。所以只能先顧其家,现在再顧其国,所以尽力推出,以便为人类少受疾病的困绕而努力,特此献告,晓示以众,方觉为快。敦请贵刊審阅赐教,恭侯回音。(由于是民间外行插足,未登雅堂,有难得发言之权之忧,所以在中医探源和人体虚实体模拟诊治之展望的两篇文章中,未能按要求作个人简介,此篇已将其补在篇后,以表欠
意。)
                                         二、症状和病因
    症状大体有酸、麻、脹、痒、痛、晕、眩、厥、耳鸣(有尖叫声、嗡哑声)、筋張、筋弛、抽搐、振颤、咳嗽、喘、水腫、痰饮、吐血便血、出血、呕、泻、脹、外伤、内伤。肤色有面焦、面黑、面暗、面黄、气明、气暗、疹、丹毒、腫毒、瘤、痣、、赘、等症状。千变万化的症状不胜枚举,就以上症状略述其与病因的关系。
    阴症即阴胜于阳的症状有:酸、麻、脹、耳鸣嗡哑声、筋弛、水腫、脹、面暗、面黄、气暗等。阳症即阳胜于阴的症状有痛、痒、晕、眩、厥、筋脹、抽搐、振颤、咳嗽、吐血、呕、泻、外伤、内伤、面焦、面黑、疹、丹毒、腫毒、瘤、痣、疣、赘等。阴阳症夹杂的有晕、眩、厥、喘、便血、出血、呕、泻、面焦、面黑、面黄、瘤、痣、疣、赘等。耳鸣尖叫声属阳性,嗡哑声属阴性。由嗡哑转尖叫声为阴转阳病转癒的症兆。由静无声变到嗡哑声为常转阴生病的症兆。
有内外象症状有:阳症有筋張、抽搐、振颤、咳、吐血、便血、出血。面色明黑、明焦、明黄。疹、丹毒、腫毒、瘤、痣、疣、赘。阴症有:筋弛、嗽、喘、水腫、痰饮、面色暗黑、暗黄、暗焦。厥。阴阳症夹杂的有:筋張、筋弛、抽搐、振颤、咳嗽、喘、水腫、痰饮、吐血、便血、出血、呕、泻、脹、外伤、内伤、肤色有面色焦、黑、黄。疹、丹毒、腫毒、瘤、痣、疣、赘、厥等。不胜枚举。
单属纯阴纯阳的症状是极少数,少微复杂一些的症状都是阴阳症夹杂的症状为多,但综合起来又不是偏阴就是偏阳。
在此用药和用针都必须注意阳生阴長,阳杀阴藏的道理,阴胜要化阴与滋阳相继,但又要不失其度,防止阳胜阴弱的出现 。阳胜要损阳与滋阴相继,但又要不失其度,防止阳杀阴藏的出现。一句话,复杂症针药应用要以阴阳平衡为度。这一权衡就是医之奥妙,但又是易之所能。即易学中医之所能。从奥妙到所能的跨越,是从经验到理论的飞跃。
症状和病因的关系,症状是表象,病因才是真象,病因是什么?西医认为是细菌活动伤害了人体,是有形異体造成的。中医认为是人体阴阳失衡以致无形气的正常能量变弱所造成的。一个因于有形 ,一个因于无形,有形異体是能夠伤害人体以致病的,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对的,因为形气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有形是会影响无形的,通过无形之气的运动促使人体形成各种感觉的症状。因此杀死病菌即能抑制伤害人体的现象,使人体中的正气少受损伤,即相对地增長了无形正气的能量,这个有形到无形之间的转换,即由阴变到阳了,也即入了道了,即能治癒疾病了,这就是西医能治好疾病的正确理由。但是有形異体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可能西医是讲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所致。这句话就和中医的正气能量不足就相吻合了,但是造成正气能量不足和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时只可能有一个回答,即阴阳失衡所致也。这个阴阳失衡真乃是致病因素的根本也。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相互的转化就离不开道了。西医是用药杀死病菌或用手术割除異体,从而制止有形異体对人体的伤害,因此西医是从有形異体的由活向死的变化来调整人体正邪两个方面力量的对比来治疗疾病的。而中医是直接调整人体失衡的阴阳,以平衡人体的阴阳,促使人体中正气能量的增長以转化人体中的異体从有形变成无形来消除疾病的,由此可以看出西医要治好疾病亦必然要经过異体转化,死了的细菌和被割除后的殘留異体必须通过異体转化成无形才能最终把病治癒。这个有形复归无形的过程,就是个入道的过程,中医和西医实际上是一对阴阳,对立而互根,互根于道。即互根于物质最小粒子。换句话说中医和西医之间治病的道理的转化必须通过道来进行,即有形科学的道理不断向深层次追问的结果,必然入道,必然要追索到宇宙的本源,即必须通过物质最小粒子中的能量变化来实现阴阳的转换。所以致病因素是阴阳失衡,治病道理那就必然是调整阴阳了。因此症状是表象,病因是真象,真象是什么?阴阳失衡是也。阴阳又根于道,不知道即不足以调阴阳,所以必须要了解物质最小粒子的性能,要了解物质最小粒子的性能,就必须要把握道的道理,由道的道理再去把握人体这一个小天地的阴阳的道理,才能直接从道的角度来调整人体的阴阳,才能夠有效的和不失时机的治疗疾病。
大家都明白中医是阴阳平衡医学,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西医虽然未意识到自己是阴阳平衡医学,但在客观上西医的去除有形異体的方法,即是促使人体趋于正常的阴阳平衡的方法,在人体温高时,它用的必然是降低人体体温的方法,豈不都是平衡人体阴阳的方法吗?实质上无论中医和西医都必须自觉和不自觉的走平衡人体阴阳的道路。才能把病治好,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有形異体和无形的气之间的转化必须通过道来实现,这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的道理。
对于人体来说,有形的病菌和異体是层出不穷的,西医所要解决的课题必须不断的更新,对新病和新菌种必须要经过相当的时间的研究过程才能逐一去解决。而中医则不同,中医是直取有形与无形之间转化的最基本因素阴阳,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以使之趋于平衡,从而強化人体中无形之气的能量来转化有形異体变成无形之气,进而消灭疾病的,此种治病方法是高境界的普性治法,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方法,只要及时调治,一切疾病均在其中。至此你就应当明确中医是治病是治本的根本的道理。由此又可以明确有形科学和无形科学的道理是相反的,对立的,但是又是互根的,即互根于物质最小粒子,互根于道。道可道,非常道,这个非常的道是与有形科学的道理的道是相反相成,对立而互根的。因此我们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这样的一个道理,即症状是表象,病因是真象,真象是什么 ?真象是阴阳,阴阳要转换必定要依靠道,由此又可以明白一阴一阳谓之道的道理。至此还可以明确无形领域的形而上学的道医和有形领域的形而下学的西医,实质上是一对阴阳,对立而互根,即互根于道,互根于物质最小粒子。互根于宇宙之本源。一句话即道既是阴阳转换的真谛,又是万物始生之源,同时又是万物复归之所。是宇宙唯一永恒之天元。是宇宙中一切事物原因的终极之处,当然也必定是症状病因的终极之处。
2003年5月5日星期一
高品山
邮编222000       电话13611557890
                  电子邮件地址:qwert12345878@sina。com
个人网址:http://blog.sina。com。cn/3yxsz24
聊天QQ173438347
2007/9/24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