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治手及首,没想到治愈了我多年的头晕
    

患者交流:治手及首,没想到治愈了我多年的头晕

本帖最后由 焱离坤 于 2014/1/7 19:44 编辑 www.med126.com/job/

                治手及首,没想到治愈了我多年的头晕

                            焱离坤

  我记得第一次到中医医院看左头痛是在1994年,症状是耳前头皮发紧,很快发展到到耳上,耳后,以及胸锁乳突肌一线,左肩头跳痛,后背板闷,嗳气。记得当时大夫给我开的中成药是龙胆泻肝丸合逍遥丸加敖东安神补脑液,吃了效果不明显;以后一有此种症状就自己吃点理气泻火的药,在三焦经上的耳下翳风穴、肩井、肩头处和后背的肝胆腧穴和胆囊奇穴处拔拔罐,调理调理。

  头晕大概发生在2005年前后,2006年暑假在家和妻子伺候父亲一月间晕倒三次,第一次最重,约在早晨八点左右在门前右边站着突然晕倒,数秒钟的时间内什么都不知道,咣的一下就倒在门前的月季上,我的脖子、胸部都划伤了,刺破了。打那以后就把父亲送到了老年公寓,现在想来还很后怕,因为我经常在大中午头到南石清洗屎洗尿,石清深数十米。本人以为是心脑血管疾病,赶紧吃药,以后到中医院开了几副草药吃了,大夫说是体位低血压,不要紧。这之后本人就非常小心。


      到了2013年7月发现我的右手大鱼际有五六个高出皮肤的不规则的疙瘩,呈癞蛤蟆皮样,显示红晕后成疙瘩状,皮绷绷紧。八月发现无名指近掌骨端也有一小片同大鱼际那样的小疙瘩,再后来右手每一个手指头都出现这样的小疙瘩,都发生在近掌骨端。


  开始以为是手气什么的,就自己每天抹一点清热解毒的润肤膏之类的东西,一点也不见效。洗澡,水一泡白泛泛的,更高了,用针跳开里面干干的空空的,里面什么也没有,挑开刮掉老硬皮长出新皮还是那样——呈癞蛤蟆皮样,怪恶心人的,不痛也不痒,但是老不愈,家人不让我洗菜做饭,挺烦人的。


  经查,自己觉得像是“进行性指掌角皮症”,也叫手掌干燥症,女性多见,多发右手。书上只有用润肤膏外抹的方法(可是我抹润肤膏却一点用也没有),除此没介绍其他方法。但是却说多因血虚风燥,肌肤失于润养所致。既然是血虚风燥那就补血试试吧,于是就开始服用归脾丸之类气血双补的中成药。8月21日早晨洗脸两腮下按痛,加服板蓝根和麦味地丸;8月30(舌边苔?)胯部粘湿加服龙胆泻肝丸;9月9号痰多服香砂养胃丸;9月20服用金匮肾气丸;继续服用归脾丸。至此手上的硬皮疙瘩基本消失。9月28号完全恢复正常。有一天自己突然觉得这一段时间自己不晕了!经过反复的实践检验到现在已经三个多月了,就是不晕了!心里很是欣喜!

      头晕,有肝阳上亢头晕,可平肝潜阳,滋补肾阴肝阴,中成药平肝潜阳的有脑立清,滋补肝肾(阴虚)的杞菊地黄丸;有气虚血亏头晕,可补养气血,健运脾胃,可服用中成药归脾丸(其他气血双补的中成药还有十全大补丸,八珍益母丸八珍丸买不到);有肾精不足的头晕,或滋补肾阴或滋补肾阳,可服用左归丸杞菊地黄丸右归丸这些都是中成药;有痰浊中阻的头晕,可燥湿祛痰,健脾和胃,中成药没有太合适的,可选用香砂六君子丸,香砂养胃丸(本人认为可以凑合着服用,可配合其他化痰成药服用)。

   

  从治手(血虚风燥)及首间接的治愈了我的头晕(血虚或气虚血亏)来看,我的头晕应该是气虚血亏(或血虚)这一种类型。


  没想到治疗手上的疾病却把我多年的头晕也治好了!歪打正着,又一个意外之喜!我的左头的毛病也有很大改善,症状也基本消除。


-----------“右手大鱼际有五六个高出皮肤的不规则的疙瘩,呈癞蛤蟆皮样,显示红晕后成疙瘩状”这种现象一般是心脑血管疾病,继续发展就会到小鱼际,那便是病侵入肝肾。
-----------回复 何彬 的帖子

谢谢指导!
-----------描述的症状,我想到的就是少阳经。手足少阳都有
-----------谢谢!是的,我自己琢磨过都是三焦经一线,与胆也有关系。所以拔罐时一般肩头部、肩井、桥弓,后背选取肝胆腧穴和胆囊奇穴。
-----------亲的名字一派火像啊~
-----------哈哈!对我的名字感兴趣啊!请你分析分析看怎么样。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