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个人读《梦溪笔谈》读来感觉很有意思的。
以下摘自卷七 象数一
又问予以“日月之形,如丸邪?如扇也?若如丸,则其相遇岂不相碍?”余对曰:“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以月盈亏可验也。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光之初生,日在其傍,故光侧而所见才如钩;日渐远,则斜照,而光稍满。如一弹丸,以粉涂其半,侧视之,则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圆,此有以知其如丸也。日、月,气也,有形而无质,故相直而无碍。”
个人点评:“日 月 气 也 有形而无质”,结果呢。。。月是阴,人类登陆上去了,日是阳,确实无法登陆。司马彪《续汉书》候气之法:“于密室中以木为案,置十二律琯,各如其方。实以葭灰,覆以缇縠,气至则一律飞灰。”世皆疑其所置诸律,方不逾数尺,气至独本律应,何也?或谓:“古人自有术。”或谓:“短长至数,冥符造化。”或谓:“支干方位,自相感召。”皆非也。盖彪说得其略耳,唯《隋书志》论之甚详。其法:先治一室,令地极平,乃埋律琯,皆使上齐,入地则有浅深。冬至阳气距地面九寸而止。唯黄钟一琯达之,故黄钟为之应。正月阳气距地面八寸而止,自太蔟以上皆达,黄钟大吕先已虚,故唯太蔟一律飞灰。如人用针彻其经渠,则气随针而出矣。地有疏密,则不能无差忒,故先以木案隔之,然后实土案上,令坚密均一。其上以水平其槩,然后埋律。其下虽有疏密,为木案所节,其气自平,但在调其案上之土耳。
个人点评:我一直在想,节气到了,难道每个地方都同时到?这个“候气之法”可知道气到底没有到,到了的话可以用水存储下来,然后用于治病(在下一直认为上池之水是雨水,长期收集存储某种气的水,然后天天喝的话,肯定能产生内视的效果把)关于“上池之水”① 陶弘景将其载入《名医别录》下品,言“此竹篱头水及空树穴中水也”。
② 唐人司马贞曰:“案旧说云,上池水谓水未至地,盖承取露及竹木上水,取之以和药,服之三十日,当见鬼物也”。
③ 李时珍据古论认为上池水即“半天河”:“《战国策》云:长桑君饮扁
鹊以上池之水,能洞见藏府。注云:上池水,半天河也。然别有法”(案《国策》中似无此语,时珍所引,疑出别书)。
④ 张衍田则“谓以器物高承天露之水饮药也[1]”。
本草纲目拾遗总目
正误:扁鹊饮上池之水,即半天河水,雨也。纲目必以树臼中水当之,误矣。
后世医案佐证:
《诊余集》
常熟大东门庞家弄颜姓,因失业后室加悬磬,有病不能服药。延六七日,邀余诊之。脉沉如无,四肢厥冷,无汗,神识昏蒙,呓语撮空,遍体如冰,惟舌底绛而焦黑,干燥无津。余曰:此热深厥深,阳极似阴,热极似寒也。当时即进以
银花露一斤,再进以大剂
白虎汤加
犀角、
生地、
人中黄。煎好,调服至宝丹、
紫雪丹,罔效。明日再以银花露二斤,仍服原方犀角八分,生地一两,
石膏八钱,
知母二钱,生草一钱,人中黄二钱,梗米汤代水;调至宝丹一粒,紫雪丹五分,服两剂,如故。余思既是热深厥深,有此两剂,亦当厥回。如果看错,寒厥服此两剂,无有不死,何以不变不动,正令人不解。至明日复诊,神识已清,肢体皆温,汗出淋漓。问其母曰:昨日服何药。曰:昨日服
黄梅天所积冷水五大碗,即时汗出厥回,神清疹透。余曰:何以能知服凉水可以回厥。其母曰:昔时先伯为医,每晚谈及是年热证大行,服白虎,鲜
石斛,
鲜生地等往往不效,甚至服雪水方解。吾见先生服以银花露三斤,大剂凉药两剂,如果不对,宜即死;今无变动者,必系病重药轻,吾故斗胆以黄霉水饮之,谅可无虞,谁知竟即时转机。噫,余给药资数千,不若其母黄霉水数碗也。孔子曰:学然后知不足,洵至言也。
以下也是里面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内容:
以下摘自卷十一 官政一
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fo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fo寺主首,谕之曰:“饥歳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馀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歳,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歳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歳遂著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
个人点评:看,古代人都知道扩大内需的好处了!
还有很多很多,大家自己拜读把,先圣说的如果全是至理的话,那么前贤说的,很值得我们学习,大部分是真言。
古代那么多朝代都说是水,现代练功的人忽然说是唾液等等,让俺莫名其妙。
PS:现代空气污染,雨水也被污染了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