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济缘 于 2011/8/17 22:47 编辑 www.med126.com1 药味越少、疗效越好,药味繁杂、越难掌控。
2 水煎剂的疗效远在成药之上,药味和剂量应根据患者病情、辨证体征灵活运用。
3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兼治。
心悟:无论是张公元素、朱公丹溪都是很大的年龄才学的中医、一样能够融会贯通、可见中医只要肯钻就定有所成、不一定非要是专家、博士、祖传中医。先明理、而后通过实践证明其理必有所得。以有所得行无为事,乐在其中。
-----------楼主能否就您提出的三点感触
提供一些您印象深刻的医案呢?
期待中
-----------这三点全部同意。
-----------
回复 济缘 的帖子三点感触可知楼主功夫之深厚.
-----------
,其实经方的简洁明快疗效显著即是最好的医案明证,无须多赘!!!
-----------有几点说明。
伤寒里不是没有大的方子。比如
升麻麻黄汤、炙
甘草汤、
鳖甲煎丸都是大方子。中医的经方不是伤寒金匮里的方子就是经方,而是你是否按照经典的中医理论,尤其是伤寒金匮的理论开方,如果是,那就是经方,如果不是,那
桂枝汤也不见得就是经方。
丸药也不见得就慢。我的住院病人也有吃丸药,下咽就有效的。好像不能纯从心理角度来看问题。因为那时候我还是个小大夫,没有名气。
中医也好,西医也罢。救人是主要的,没有所谓的标本,先救人再治病。就是这个原则。
为医不在学历,这是对的。但是现在我们的古文字底子太差,很多文献看不了,如何继承,更不要谈发展了,谈中医发展的多是扯淡,你继承了几分你敢发展。前人成家成名的,就是有很好的文字底子的,我们有吗?
个人汗颜啊。
-----------简、便、效、廉 那是民间偏方。
桂枝汤用量也是很大的。不是3g5g的。
-----------
本帖最后由 济缘 于 2011/8/20 21:52 编辑 www.med126.com/yaoshi/回复 qzf414 的帖子没错,研究生都做不了台湾三年级的国语题,中国人对古汉语的认识甚至不如日本人,这种情况不解决,中医不但发展不了,还早晚要完蛋。
那点很重要,不能理论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回复 qzf414 的帖子不好意思,你好像没明白楼主想阐述的观点。
看来你是院校出来的专业医生,你从内心讲,真的相信中医吗?
-----------末学自定绝大多数处方不超过十二味药,临证不寄望广络原野,疗效才差强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