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中药研发乏力  全国的投入不如欧美一个大企业
    

中医讨论:中药研发乏力 全国的投入不如欧美一个大企业

记者日前在京津粤等地调研中药产业了解到,近年来,部分优秀的中药企业坚持科技创新,为我国中药产业催生了新活力和生机,但因为投入捉襟见肘、资金使用分散、成果转化艰难等因素,中药产业科技创新又显得十分乏力。与此同时,洋中药却抓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比拼赶超,直接导致我国中成药出口与洋中药进口连续3年出现贸易逆差。业内专家强烈呼吁,加强科技创新事关国药未来的发展大局,应尽快采取组建国家技术团队、建立公共服务平台、集中使用扶助资金等一系列积极措施,有效巩固壮大国药的市场地位。
  科技勇创新催生新活力
  记者调研发现,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中药科技创新,并采取政策指导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一些优秀中药企业勇于科技创新,普方精制、古方复苏、剂型改造、新药开发,一改中药原有的粗大黑形象,研制出一批既能满足中医辨证论治的需要,保持或超过传统中药汤剂的疗效,又能携带、服用方便的新型中药,科技创新催生了国药的生机与活力。
  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是迅速成长起来的实施中药现代化的优秀企业。据该公司董事长特别助理朱永宏告诉记者,该公司每年将高达13%的销售收入都投入科研,这在国内中药企业也是十分罕见的。公司还自建了300多人的科研团队,天士力专利申请已达1000多件,并承担了国家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公司因为科技创新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科技创新还让百年老字号的中药企业焕发了生机。天津达仁堂制药厂靠着继承与创新双轮驱动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该厂在国内中药界率先将藿香正气丸制成了胶囊,不但一改中药难以突破的传统药丸剂型,还能更好保存中药有效成分,提高药效;该厂又大胆科研创新,针对心脑血管、消化、肿瘤等重大疾病,用中药来医治,研制出牛黄降压丸生血丸等中成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为改变手工制作、质量难以控制的局面,达仁堂又率先更新中药生产包装设备,实现了由手工制作向机械化制作的转变。目前,这家老字号是全国唯一一家中成药绿色标准制订的中药单位。
  科技创新还让部分中药企业重获新生。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如今已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单体中成药企业,但10年前还负债累累、亏损严重。该公司副总经理王德勤告诉记者,正是科技创新使企业起死回生。该公司将复方丹参片、板蓝根等进行科技创新,实现普药新制和普药精制,销售收到从当年的2000万一跃到今天的5个亿,不仅扭亏为盈还做大做强了。
  创新越障碍企业喊无力
  虽然科技创新焕发了中药产业的生机与活力,但中药产业科技创新仍然因为投入捉襟见肘、资金使用分散、成果转化艰难等因素,显得十分乏力。
  投入严重不足。广州医药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焕魁指出,制药企业在科技创新的经费捉襟见肘或是舍不得投入。国外医药企业对科研投入的资金比列达到每年销售额的15%至20%,而我国中药企业对科研的投入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比例,甚至是负投入,这导致我国中药取得科研重大成果的非常少,也使我国中药企业缺乏竞争力。“形象点说,我们整个国家对中药研发投入都不如欧美一个大企业的科研投入。”记者调研众多企业也发现,中药企业中投入科技研发的不多,即使有,其投入也仅占销售收入的3-5%。
  “之所以不愿进入投入的重要原因是,药品研发是一个投入多、周期长、风险大的过程,也许投入巨资、耗费多年,也不一定能开发出一种新药来,这种科研易打水漂的现象让资金实力均不够强大的中药企业更不愿进行长期持续的投入。”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法务总监郑永锋认为。
  资金使用分散。广东省医药行业协会会长张俊修则认为,为了扶持中药企业科技创新,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投入数额不小的扶助资金,但并未起到显著的推动效果。究其原因,有限的扶助资金分配使用分散,“撒胡椒面”效应不解痛痒。“国家应集中资金重点选择扶持优势产品发展。”
  成果转化艰难。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较为艰难同样也是中药科技创新面临的困惑。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德勤告诉记者,由于制药行业的特殊性,受到国家严格管控,在新药审批等过程较长、程序繁杂,往往拖延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时机。
  人才较易流失。中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但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又常常难以留住人才。王德勤举例告诉记者,目前社会通行的对企业人才的评价体系仍然是沿用高校体系,以发表论文评定职称等,但同样的博士在企业或是高校退休后,所得到的工资福利待遇又相差巨大。这就导致高端人才常常从企业流失,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极度缺失。
  打造孵化器增强竞争力
  记者调查了解到,根据国家产业发展规划,未来十年是医药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海内外各大药企纷纷都在抢抓机遇。但由于科技创新的软肋,洋中药发挥其科研优势呈现出与我国中药比拼赶超之势。
  据统计,2010年,我国中成药进出口达4.11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出口1.93亿美元,同比增长18.05%;进口2.18亿美元,同比增长23.71%。中成药贸易自2008年开始持续出口逆差,2010年逆差额增势加大。
  国家药典制订专家组成员刘菊研指出,这就意味着,从市场份额和增长速度来看,洋中药都显现出比我国中药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优势,而近年来,洋中药取胜的最大武器就是坚持不懈的科技创新。
  业内人士强烈呼吁,为抢抓中药产业的发展机遇,政府与企业应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
  组建国家技术团队。目前中药企业科技创新都是靠企业自身组织力量完成,而科研人员又多分散在不同的科研院所,难以抱团形成合力,这种状况是不能适应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的。
  建立公共服务平台。许多企业呼吁,政府应建立为企业提供中药科研技术公共服务的平台,集合社会资源,减轻企业负担,共享科研成果。
  国家政策倾斜扶持。广州陈李济药厂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强则指出,药品科技研发是一项漫长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得到政府全方位配套的政策扶持,否则就会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记者:陈冀 李忠将 孟华 叶建平

来源:经济参考报
-----------改变了粗大黑形象如果以降低疗效为代价则得不偿失!
-----------是因为中国根本不想振兴中医,只是嘴巴上说说,没有实际行动。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