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梅实
    

证类本草:梅实

(梅实_图缺)味酸,平,无毒。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疾,止下痢,好唾,口干。生汉中川谷。五月采,火干。陶隐居云∶此亦是今乌梅也,用当去核,微熬之。伤寒烦热,水渍饮汁。生梅子及白梅亦应相似,今人多用白梅和药,以点痣,…

(梅实_图缺)

味酸,平,无毒。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疾,止下痢,好唾,口干。生汉中川谷。五月采,火干。

陶隐居云∶此亦是今乌梅也,用当去核,微熬之。伤寒烦热,水渍饮汁。生梅子及白梅亦应相似,今人多用白梅和药,以点痣,蚀恶肉也。服黄精人,云禁食梅实。唐本注云∶《别录》云,梅根,疗风痹,出土者杀人。梅实,利筋脉,去痹。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梅核仁亦可单用,味酸,无毒。能除烦热。萧炳云∶今人多用烟熏为乌梅。孟诜云∶乌梅,多食损齿。又,刺在肉中,嚼白梅封之,刺即出。又,大便不通,气奔欲死。以乌梅十颗置汤中,须臾挪去核,杵为丸如枣大,纳下部,少时即通。谨按擘破水渍,以少蜜相和,止渴,霍乱心腹不安及痢赤。治疟方∶多用之。陈藏器云∶梅实本功外,止渴。令人膈上热。乌梅去痰,主疟瘴,止渴调中,除冷热痢,止吐逆。梅叶捣碎汤洗,衣易脱也。嵩阳子云∶清水揉梅叶,洗蕉葛衣,经夏不脆。余试之验。日华子云∶梅子,暖。止渴。多啖伤骨,蚀脾胃,令人发热。根、叶煎浓汤,治休息痢并霍乱。又云白梅,暖,无毒。治刀箭,止血,研敷之。又云乌梅,暖,无毒。除劳,治骨蒸,去烦闷。涩肠止痢,消酒毒。治偏枯、皮肤麻痹。去黑点。令人得睡。又入建茶、干为丸,止休息痢,大验也。

图经曰∶梅实,生汉中川谷,今襄汉、川蜀、江湖、淮岭皆有之。其生实酢而损齿,伤骨,发虚热,不宜多食之,服黄精人尤不相宜。其叶煮浓汁服之,已休息痢。根,主风痹。www.med126.com出土者不可用。五月采其黄实,火熏干作乌梅。主伤寒烦热及霍乱躁渴。虚劳瘦羸,产妇气痢等方∶中多用之。南方∶疗劳疟劣弱者www.med126.com/sanji/,用乌梅十四枚,豆豉二合,柳枝各一虎口握,甘草三寸长,生姜一块,以童子小便二升,煎七合,温服。其余药使用之尤多。又以盐杀为白梅,亦入除痰药中用。又,下有杨梅条,亦生江南、岭南。其木若荔枝,而叶细阴浓,其实生青熟红,肉在核上,无皮壳。南人淹藏以为果,寄至北方∶甚多,今医方∶鲜用,故附于此。

圣惠方∶主伤寒,下部生 疮。用乌梅肉三两,炒令燥,杵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以至七煎取作极热,纳小水五升,寒。以三十为伐指。以乌打碎,水二升,煮渐自消。经验方∶但出紫血,有红血出,胸中烦痛。乌梅十四以乌梅肉二两,微炒为去滓,临卧时服。鬼氏本草∶梅核明目,与军士失道,大渴而无水衍义曰∶梅实,食梅则津液泄,水生木也。津液泄,故伤齿。肾属水,外为齿,故也。

王叔和曰∶膀胱、肾合为津府,此语虽鄙,然理存焉。熏之为乌梅,曝干藏密器中,为白梅。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