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转]李克绍:谈谈辨证与辨病的体会
    

伤寒杂病:[转]李克绍:谈谈辨证与辨病的体会

目前,“辨证施治”这个口号在中医界提得非常响,而对于辨病,则不少人不予重视,认为这是西医的事。其实,要真正学好中医,不但要善于辨证,而且还要重视辨病,如果只见辨证的优点,不知辨证不辨病还有不足之处,也是错误的。

辨证与辨病不可偏废,这并不是新提法,就连中医界公认的医圣张仲景,就是既辨证又辨病的倡导者。试就《伤寒论》六经的篇名来看,每一篇名都把“辨**病”列在前面,接着才是“脉证并治”。这也就是说,辨脉辨证,都是在六经病名已定的范围内进行的。再就其内容来举吧,“此非柴胡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桂枝不中与之也”前者辨是否柴胡证,后者辨是否桂枝证,这都是辨证。而“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这是辨的痰饮病。“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这是排除少阴病。“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有脏厥,非蛔厥也”,这是辨是否蛔厥,也是辨病。再从《金匮要略》来看,也是既有辨证,也有辨病,譬如“百合孤惑阴阳毒”、“疟病”、“奔豚气”、“中风历节”、“黄瘅”等篇,是以病名篇的,“呕吐哕下利”、“惊悸吐衄下血胸病瘀血”等,是以证名篇的。而“肺痿肺咳嗽上气”、“胸痹心痛短气”、“腹满寒疝宿食”等,又是病证结合名篇。这就说明,辨证与辨病,不是应不应当结合的问题,而是早已结合并互相补充的。

提起辨病,还应说明一点,时至今日,辨病还有新的内容,仅仅依靠张仲景时代那样技术水平来辨病,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古人受到时代的限制,其所谓病,只能以直觉的宏观的体态反应为基础,所以有不少称之为病的,实质仍然是证的概念。譬如以疟病来说,并非都是疟原虫病,胸痹也并非都是心血管病。它不能像现代医学那样,以微观的细胞结构变化、代谢变化为基础,因此,提到辨病,最好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而且这种结合,有时还是必要的。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试举一个我终生难忘的病例为证。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余回原籍度暑假,邻人陈**求诊。他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性农民,身材矮小壮实,自述发低烧己数月,周身骨节疼痛,多方治疗,未见痊愈。按其脉搏,洪大有力,口中略觉干渴。因给予白虎加桂枝汤,一剂,诸症完全消失。他高兴得逢人便说:“我花了几十元钱没有治好的病,现在花不到几角钱就治好了”。可是过了些日子,他又来求诊,此次主诉食欲不佳,什么饭也不想吃,诊其脉象,倒也平平,只是舌红苔少,口中发干,胃中觉热。从辨证来看,这显然是肝阴不足,不能疏土。因仿《伤寒论》厥阴病意,处方以乌梅为君,少佐党参石斛麦芽之类,一剂,即食欲增进。嘱其继服二三剂,即可停药。谁知不几日他又来求诊,这回是往来寒热,一日不定时发作,脉搏也转为弦象。只要学过《伤寒论》的人,都会知道这是厥阴出少阳,又与小柴胡汤原方一剂,即寒热消失,我也就返校了。三次都是辨证施治,三次都运用经方(乌梅方是乌梅丸的加减方),三次都效如桴鼓,我确实觉得过了一个愉快的暑假。

寒假回家时,又遇到了他,他说:“你回济南后,我的病又犯了,到文城医院检查是胃癌,切除后现已好了”。这又大出我意料之外。其后又时过半年,患者终于死去,这无疑是恶性瘤,而且已经转移了的缘故。

这一病案经过反复推敲,我归纳出四点教训,

一、单纯辨证还是不足,必须与辨病相结合。证是病的反应,所以辨证施治是有道理的。但同样的证,可以是不同的病,不同的病都有其各不相同的发展变化与预后,所以证的消失,还不能绝对肯定就是病的痊愈,因为它可能是由于药物的作用,使体态反应出现暂时性改善或改变。上述病例之食欲不振,服乌梅丸加减方后,此证消失,另证又起,终至死亡,很能证明单纯辨证,有时是不足的,只有辨病明确了,才更能心中有数。

二、辨病还要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医之所谓病,是从证的发生、发展、体征等方面综合而来,是概念性的,有“证”的涵义,没有结合现代医学作深入的检查,所以和现代医学的病名可能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譬如肺痈、肠痛等,基本和现代医学的病名肺脓肿、阑尾炎相同,而三阴病、三阳病以及奔豚、中风等,只是证的综合,作为病名,实不完善。如本病例就只能辨出白虎加桂枝汤证、乌梅丸证、小柴胡汤证,不通过现代化医学检查,要诊断胃瘤是困难的。

三、前述病例,三方都效如桴鼓,这是否可以说,我对于辨病虽有所不足,而对于辨证却颇有成效呢?答曰:否!追忆患者第二次因食欲不振求诊时,他曾诉说常吐黑水。吐黑水这一症状,不在上述白虎汤证、乌梅丸证、小柴胡汤证之内,本应引起注意,只因满足于辨证的明确而有效,便忽视了这一同中之异,致使辨证有效之后,未再嘱病人加以注意,早作检查,这是值得吸取的教训。

四、吐黑水,是现代医学诊断胃瘤的特征,我不是西医,未诊断出胃瘤还有情可原。但吐黑水古书早有记载,并有治疗方法,我竟未用,这就于心有愧了。据《永类钤方》载:“治反胃吐出黑汁治不愈者,用荜澄茄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汤下三四十丸,日一服。愈后,服平胃散三百帖”。古人对于吐黑汁这一症状消失之后,还要继续服平胃散三百帖之多,可见古人虽然没有明确说明吐黑汁就是胃瘤,但对吐黑汁的善后治疗是这样长久,是已经把吐黑汁不作为一般的疾病看待了。

本文对上述病例的治疗与经过,至为真实,毫无隐瞒之处,其目的有二:一是说明辨证与辨病不可偏废,以引起后学者的重视;二是永志吾过,作为教训。

-----------支持
-----------能如实记载医案,不文过饰非,难得。

别人看了也长教训,这才有助于学习。
-----------别人看了也长教训,这才有助于学习
-----------大医精诚,原作者澄明!赞!
-----------楼主自我批评,并出文谨醒医者,真是让人景仰啊!
-----------顶,希望多写些医案,让我们好好学习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言之凿凿,却流害无穷矣。。。
-----------;难得;  赞
-----------作者是李克绍,也是伤寒名家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