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中医小说《小说中医》
题解
“ 小说中医”,有二层意思,一是以小说形式普及中医,二是与“大而全”相对,小说者,小小说之也,意即所说仅为博大精深中医之一小部分,说我力所能及,能以小说形式表现的那一小部分,犹如海边拾贝,林中摘叶,管中窥
豹而已。
以小说形式普及中医者,有明坚(
上海中医药大学柯雪帆教授)在先。所著《医林掇英》一书,以其师之医案为素材进行艺术加工,文达理透,读之如同侍诊于大师之侧。其文笔清雅流畅,有江南才子之风韵。故风行一时,远及东瀛。我有幸作为其最后六回的责任编辑,瞻其手稿,崇其才气,虽欲效法,然自忖自才,先自气馁,未敢动笔。然在全球化的汹汹浪潮中,中医现已成为现代社会文化之一孤岛,急需普及,故不揣才低文陋,勉为其难,尝试写之。然未曾自信,未敢公之,虽师友之间,亦罕传阅。
一日,重读《温病条辨》,其序中有“如拯溺救焚,岂待整发束发”之言,观今中医之危,或如溺如焚,此作公之于众,虽然浅陋,或有微功,“知我罪我,一任当世,岂不善乎?”
敬请各位网友对拙作不吝赐教,虽一字一词之教,我亦当拜受其赐。
第一回
说老师言学生人物亮相
论规矩谈技艺何为关键
实习生青禾一早就来到省中医研究院的名医堂前,兴奋中又略带紧张, 今天她就要开始跟师实习了。昨天在医政科听说,自己要跟的这位张老师,年轻时在原来的医院就有“小神仙”的雅号,后来参加全省中医选拔考试,力拔头筹,于是调到省中医学院,从事医疗与教学,去年退休,被聘到这里的名医堂。当时拿到介绍信她就来名医堂了,找到名医介绍栏中张老师的
照片,仔细观察。张老师细目长眉,笔挺鼻梁下的人中深而细,双唇虽薄而棱角分明,额头上绉纹也整齐得如同精心描画的一般。
青禾这时回想张老师的容貌,只觉得面孔淡化而线条清晰,这些线条弯曲而不柔弱,挺拔而不僵硬,有条不紊地描画出他那睿智儒雅的面庞。若给他画像,最适合的形式当推中国画里的线描。那素描中的明暗,或国画里的渲染,已是多余。
她正想着,不觉张老师已走近,她马上迎上去:“您是张老师吧,医政科安排我跟您实习。”说着递上介绍信。张老师边接信边说:“好,好,你来吧。”
诊室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朝阳射入,满室生辉。
青禾想,看来卫生是不必打扫了,那就先给老师沏茶吧。她扫见茶几上有个宝蓝色宜兴小茶壶,一旁还有个竹筒
茶叶盒,就倒了些茶叶,将壶冲满水后端过来。张老师接过茶说:“谢谢。”
这时已有病人拿着病历本进来,师生二人马上接诊。
张老师问病,察舌,号脉,开方;青禾跟着察舌,号脉,记录,抄方。
这样,到了接近中午时,登记本上已有了十二个病人的姓名,室外已无病人候诊了。
张老师这时才腾出了感觉来品茶,随着淡绿色的碧罗春徐徐咽下,只觉香沁五脏,神清气爽。他边品茶边品味这位新来的女弟子。
只见青禾生着白晰的脸,黑亮的眼,透射着健美与机敏。她那白而润泽的面色,可作为《素问·脉要精微论》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的最佳的、最直观的注解。张老师想,以后再讲这段经文,可以青禾为教学模特。
“你有什么感想呀?通过这半天的实习。”张老师边喝茶边问。
青禾略一思忖,答道:“老师的思路有时跟得上,有时跟不上。”
“哦,”张老师用杯盖掠着浮在茶水上的茶叶,“说说看。”
“咱中医临床分理、法、方、药。在理法的阶段, 我觉得似乎还免强跟得上--可到了方药阶段--尤其是药的阶段,好象总跟不上。心中设想的方药,总跟老师实际开出的有不小的差距。” 青禾低头翻着笔记本说,“例如这个病例……”
“方药选择涉及到规范的问题。”
“规范?”青禾抬起头,“您是说--”
“ 如果以规范为标准,来划分中医与西医,那么中医的治疗可以归入不规范的一类。”张老师看着青禾疑惑的目光,又接着说:“不过不够规范并不等同于不科学、不优秀。”
青禾虽然稍有释然,但疑惑却有增无减:“中医是门科学技术,难道还能不规范?”
“如果从技术与艺术划分,我宁可将中医划入艺术。古人早有言‘医诚艺也’”。
听到这,青禾更感新奇,不自觉地深吸一口气,身体前倾。
“中医治病有多处与艺术相似或相同,如思维方式,重在灵感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治疗决策技巧个体化、技艺化、非物化、非规范化;开出的药方如艺术作品,有鲜明的流派或个人风格等--这些对于规范的西医是不可想象的。”
“还有鲜明的风格?”青禾第对风格的第一反应就是宋词的豪放与婉约。
“有。如经方派处方沉郁严峻,时方派处方轻灵活泼--当然,如果没有一定的中医修养,对此是体会不深的。”
“那么老师”,青禾两眼放光:“我愿把前者比作太史公文,后者比作公安派独抒性灵的小品。”
“善哉!”张老师好象黄帝听到了岐伯的妙论,不由得赞许青禾的悟性,“看来你有一定的文学修养。”
青禾有点不好意思:“是有点喜欢文学--不过听人说,这是青春病--我好象也未能免俗。”
“这俗不能免,尤其对学中医的。俗云:‘文理不通,难作医工。’而且在观察人,描写人方面,文学与中医相通。《红楼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境界,是作家和医家都应该达到的--好,话还回到中医治病上--你刚才说,方药阶段好象跟不上,是吧?”
“是。”
“ 在治法阶段,可以说还是近似规范的,只要辨证一样,并没有太多可选择的余地,不同的医者多可推得近似或相同的治法。例如数个中医同辨某证为“肝郁脾虚”,那就可能同样推得“疏肝扶脾”的治法。”
“是呀,好几次我设想的治法和你的都几乎一样。”青禾插言。
“分岐、不规范、个人风格就在于选方遣药阶段。常见的是同一治法,并不意味着必然用某一方药。”--张老师略作停顿--“或者必然不用同一方药。”
“那为什么呢?”青禾感到惊奇,急于听下文。
“原因之一是可供选择的项目远比西药丰富。在每个治法之下都可能有相当数量的待选方药。如假定立治法为‘疏肝扶脾’,那么你说如何来选方遣药?”
青禾背书式地说:“疏肝的方子有
柴胡疏肝散、
逍遥散、
小柴胡汤、
四逆散;扶脾的方子有四君子汤、
六君子汤,
理中丸、参苓
白术散、
归脾丸。疏肝的药有柴胡、
白芍,
当归、
香附、
枳实;健脾的药有白术、
人参、
茯苓、
薏苡仁、
苍术、
扁豆……”
“暂停,”张老师打断青禾的罗列,“就这些元素进行排列组合,就足以变化无穷了。多首疏肝方剂与扶脾方剂中选用那些来组合,众味疏肝药及扶脾药中遣用那几味,何药为主,何药为辅,何药为佐,用量如何变化等,这都是有待选择而难以规范的问题。再加上每方必参的‘三因制宜’,可选项目就更多。而对于西医来说,一旦诊断明确,可供选择的项目相对有限。”
“至少是没有方这个选项,就是药也相对较少。”青禾补充道。
“对。其次是决定如何选择的因素大有区别。西医主要是靠逻辑与规范选择,具有针对性与替补性。如微生物感染,抗生素治疗;
缺铁性贫血,就补充铁质;房室膈缺损,则手术修补。方法简明而直接,几乎是两点对应,一旦诊断确定,在治疗上并无更多的方法可供选择,针对某病某型,可见成千上万的医生开一模一样的处方。其方法共性强而个性弱。而且随着基础研究的进展,其治疗方法还将日趋规范化,甚至物化,医生个体知识经验作用逐渐淡化。美国的Shortliffe等设计了一个诊疗体系,将其治疗决策物化,排除了医生个体思维、经验的参预,达到了逻辑化规范化。结果开出的处方比专家还要略胜一筹,得到了医疗界的普遍认可。”
“我听说国内也设计了中医专家的诊疗程序呀,不也是要将中医专家们的诊疗决策规范化吗?”
“可你见推广了吗?”
“只是听说,没见推广。”
“这批程序还没能得到中医界普遍的认可,就是专家们本人对它的处方结果也不能赞同,并不认为它可以超过或者代替自己。”
“那这是不是反映出,中医的逻辑与规范相对于西医较弱?”青禾努力跟随老师的思路。
“是,弱到了难以淡化个人因素的程度。”
“那么个人因素岂不是可以充分地、自由地表现了?”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在同一治则规范的范围内,每个中医都有自己的选择取向,其间虽有逻辑思维进行规范,使之不出治则的范围,但灵感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的参与,医者个人的年资、心态、师承、经验、性格的影响,必然导致百人百方,千人千方。”
“医生的性格也能导致处方的差别?”青禾在本上写下“性格”两字。
“能,古代医家早观察到孟浪者多遣虎狼之药,谨慎者喜用轻淡之品--当然,这是两种极端的情况,多数医者处于在二者之间,没这么典型。”张老师喝口茶,接着说:“所以,抽象的治法难以规定具体的方药。常见的是治法有限而方药无穷。”
青禾两眼再次放光:“我对这又有一比:犹如语法--字词虽然有限,而语句无穷无尽。”
“此比贴切!让我接着你这个创意引伸--正如语法只能使句子不错,而不能保证句子生动精彩一样,学好治法,背熟药味,也未必能开出效方--尽管开出的方子合乎治法。治法常见,而效方罕见。多见的是在同一治法规定下,方子各个不同,疗效参差不齐。可见治法只能示人以规矩,而不能教人以巧。”
“那么什么是巧呢?”青禾想,“千里来龙,到此结穴”,可能结穴正在此时,必须细心听,认真记。
“治法治则可以说都是规矩,而巧主要在于由治法到方药的阶段。相对而言,规矩易学而巧难达到,然只有此阶段达到了巧的程度,方可开出效方。所以说中医治疗的关键在于从治法到方药的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能够达到知常达变,其变高超的境界,可谓之巧。学巧才是实习的主要目的。”
“那么如何才能学到巧呢?”青禾觉这才是今天最想知道的问题。
“这巧不容易从书本上--那怕是经典著作中--得到。从书上多可学到规矩,而不易学到巧。有些中医硕士、搏士无暇临床,主要精力放在啃书本,写论文、作实验上,结果毕业后其临床能力还不如早上临床的本科生,所谓‘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即是此意。”
“是的,我前几天从报纸上就看到老中医们报怨他们不会看病,只会请小白鼠点头,要反思中医教育。”青禾从对高学历者的贬低中感到一丝快意--因她考研未果。
“历史上温病学家吴瑭通过‘进与病谋,退与心谋’,体会感悟,摸索出了治疗温病之巧--这是直接从临床实践中得巧,虽然切实,然而效低,而且并非人人都能达到吴瑭的成就。所以跟师就成为学巧的重要的途径,与此相应,师带徒方式一直是中医教育的主流。”
“那我学了几年中医,今天到老师这里才算是归入了主流。”青禾颇有认祖归宗之感。
“可你们实习的时间太短。”张老师不无遗憾。
“那我就更要请教老师如何才能尽快的学到巧。”青禾满眼都是诚恳,想自己赶研超博亦未必无望。
“这就要看你的悟性高不高。选方遣药中许多的巧,是难以用文字语言表现的--虽然我的表达能力还可以,但也常常力不从心。你们只能在跟师过程中反复体会、精心体悟,通过相当时间的潜移默化方能学到。 要多比较在同一治法下,老师的方药与自己所选所遣差别何在,结合病例思考为何有此差别,如此反复体会。”
听到这,青禾又翻看自己抄的方子。
张老师看在眼里,说:“方子要抄,但重点不在此。有些实习生,只对老师的某些效方感兴趣,抄了不少,这是学不得法。因为效方只是巧的结果而非巧,从中可以体会巧,至于体会到体会不到,体会多少,要看个人的悟性,只记方子不行。我跟我老师实习时,开始也象拾宝一样,忙着往自己本子上抄方,后来不等老师说,自己就不抄了。”
“为什么不抄了?”
“抄了几天,发现老师用方遣药中规中矩,多是经方或是《方剂学》教材上的方,并无新奇之处。用药也绝无‘原配蟋蟀一对’、‘经霜三年的
甘蔗’之类炫奇之药,多是《中药学》课本中的药。总之,都平平常常,普普通通,哪都找得到、见得到,又何必抄。但是这平常方,寻常药经他手一用,如同点石成金,疗效明显。这说明老师貌似守拙,不图新奇,而其实有大巧存焉。 正如古语所言‘大道低回,大味必淡’‘大巧似拙’。小聪明,小技巧好学,而这大巧非多年体会不能学会。而且小聪明小技巧常只可针对一时一病一症之用,而大巧才可济一世之用。所而学生要向老师学习的,正是这用方之巧,而不是方之组成。如其不然,难免如古医家所说的‘学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不治,用方三年,方知天下无方可用。’”
“为什么又是学习又是实践的,却还落得如此结果呢?”青禾疑惑,心想自己以后可别如此。
“无非一是虽然知用方而不善辨证,二是守死方不知变通,持方以撞病;三是虽知变而不达变通之巧,或许弄巧成拙,愈变愈糟。 三据其一,岂有疗效。难免叹无方可用。”
青禾的双眼第三次放光:“老师,我这儿又有个比喻。”
“青禾真是妙比连珠呀。”张老师放下茶杯。
“效方是鱼,巧才是渔。”
“对!与其得一鱼之食,何如得善渔之事。《
伤寒论》之所以不当作方书检方,而作为教材、作为经典反复学习研究,无非是不满足于书中百余方剂,而想得到仲景得用药之巧罢了。”
当、当、当……壁上的电子钟响了,二人抬头一看,分针时针重合,正压在12上。
张老师站起身,边脱白大褂边说:“青禾,咱们正点下班。这个问题你得在实习中慢慢消化体会, 我遇机会也要讲。 ”
欲知张老师还要讲什么,且听下回分解。
-----------楼主能不能一次发完呀?这本小说写的很好,我看了部分,希望您能一次贴完!
-----------中医之学不仅追求真,追求善,同时还追求美的完满。中医学的美是医道中超越了真,超越了善的最高层次,是为医之道的至境峰颠。你若醉心于中医学中,常会感到美的震憾,美的感染。
中医的理论是美的。
中医理论和谐、对称、雅致,同时也不缺乏新奇与简练。她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具备万物,横绝太空,内涵丰厚,意蕴深远。她美的风格是深沉隽永,雄浑苍健,朦胧奥玄。欣赏她的美,如遥观滚滚长河,苍苍群山,红日浴雾,白云舒卷。
中医的语言是美的。
中医语言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熏染,言而有文,神韵盎然。在论医析理之际,不忘给人以美的传感。中医语言有着诗的韵律、诗的形象、诗的凝炼。如金石掷地,珠落玉盘。令人不禁而诵,留芳齿颊,百读不厌。你或许会醉心于《内经》文风的汪洋宏肆,典雅绚烂,如神龙行空,繁星灿灿。你或许会惊叹于《伤寒》文风之“犹矿出金,如
铅出银”,严峻沉郁,朴实洗练。那方歌节奏的匀齐严整,针赋文句的双双对称,医话词语的耐人寻味,医论评议的犀利思辨,都可给你心的愉悦,美的体验。
中医的药物是美的。
中医的药物出于自然,来自天然。巨龙细虫,飞禽海鲜,春花秋实,斗兽鸣蝉,丹石黄土,悬瀑流泉,都可入药,争显不凡。于是中药就有着五谷的清香,硕果的美鲜,鲜花的芬芳,
蜂蜜的甘甜。红白黄蓝,色彩灿然,寒热温凉,五味俱全。中药性格各异,各怀绝技,各有才干。或如少女,温柔甘甜,温煦滋润,安抚五脏;或如
将军,粗犷强悍,峻攻猛逐,去病除患;或如先锋,率引群药,直达病所,一马当先;或如
国老,调和诸药,协调关系,共对病顽。它们若组成方剂,将又会如虎生翼,力量顿添。
中医的方剂是美的。
好的方剂是医生智慧的结晶,是中医理论美的体现。医生面对群药,选贤任能,精心调遣。使方中药物,动静互制,刚柔为用,升降互济,寒热相安,七情和合,相辅相成,君臣佐使,次第井然,药证合拍,细密谨严,如五音谱写成悦耳乐章,犹七彩调染为动人画面。用之祛病疗疾,疗效卓然。
中医的技艺是美的。
中医的诊疗过程与其说是技术操作,毋宁说是艺术创作。中医诊疗过程观察周全,灵活善变。医生思彻天地,心游八极,个人之学识经验,性格灵感并参与其间。似是随心所欲,而实则终不逾距,为医理所涵。这为医生独特风格的充分展现,提供了广阔的画面。历代成熟的大医家,多形成了独具的风格,在诊疗过程中鲜明地展现:“扁
鹊医如秦鉴烛物,妍媸不隐,又如弈秋遇敌,著著可法,观者不能察其神机;仓公医如轮扁斫轮,得心应手,自不能以巧思语人;许叔微医如顾恺写神,神气有余,特不出形似之外,可摸而不可及;张公度医专法仲景,如简斋赋诗,并有少陵气韵……”这是中华美学与中国医学的融合贯通,是技术操作与艺术创作的璧合珠联。
中医的传说是美的。
几乎所有的神医名药,都有美丽的传说流传。中医的传说奇妙动人,瑰丽浪漫。真善美战胜假恶丑,是贯穿始终的主线。思邈伏虎,杏林春暖,
六神丸的来历,益
母草的发现,……至今仍可陶冶人们的情操,启迪人们的思想,坚定人们的信念,激励人们去追求真,追求美,追求善。
第一回 说老师言学生人物亮相 论规矩谈技艺何为关键
跟师学习历来是学习中医临床最重要的、不可取代的方式。而中医学术又有保守性、封闭性,难以授受。那么如何突破这保守性与封闭性?跟师学习的要点是什么?中医临床的特色又是什么?本回有两位贯穿全书的人物出场,对这些问题现身说法。欲知如何跟师效果最好,请看本回分解——
第二回 观方药测病情丝丝入扣 治疾病如写真样样相似
画家可以运用色彩为人物画像,而医家能够遣用药物为疾病画像,并且画有画格,医有医风,二者相通。此回中通过画像与治病相比,说明中医治病的特色,与西医的区别。欲知中医如何用处方对疾病画像,中医大家治病有何风格,请看此回分解——
第三回 妙改方巧改方改如不改 重开方又开方开犹未开
与治疗急性病的重在逐机善变相对,治疗慢性病重在定力与持重,需要守方,而守方需要技巧。本回张老师结合病例,向青禾谈了如何培养定力的方法,及如何守方的技巧。欲知是何方法、何技巧,请看本回分解——
第四回 辨痰浊论瘀血总归脂浊 化痰浊逐瘀血终是祛脂
多余的血脂是当代中医所面对的新病邪,只有确定了多余血脂的中医病因属性,方能以中医方法对其作针对性的施治。这一回师生将血脂这一西医概念,运用中医病因理论进行分析,在一定的程度上达到了中西互通,欲知如何分析,如何施治,请看本回分解——
第五回 述藏象论脏器脏藏有异 言藏神谈脏形藏脏不同
中医的藏象与西医的脏腑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这情况往往使外行,甚至使中医业内人士对中医藏象的实质也搞不清楚。这一回由王清任引起话题,解读了藏象的实质,追溯了如何从脏腑转化为藏象的过程,探讨了《内经》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回顾了解剖与中医主流学术的关系,并对王清任及《医林改错》作了不恭之论,欲晓详情,请看本回分解——
第六回 观影象参数值延伸四诊 通概念溶新知巧为辨证
现在公认中医的临床特色是辨证论治,而什么是“证”,尚众说纷纭。那么如何认识证,并对证辨而治之,在目前新环境下,如何吸收现代医学新知,并将其与中医传统理论溶为一体,在守拙与弄巧、守旧与逐新两端保持适当的张力,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是急欲解决的重要问题。欲知张老师如何结合病例详述以上问题,请看本回分解——
第七回 说难学道封闭中医学术 论药性惜粗疏中药理论
中医学术的封闭性是公认的,那么这封闭性是如何形成的?本回中张老师提出中药理论的缺陷是造成“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的重要原因,并提出了破除封闭的几个方法,欲知详情,请观本回分解——
第八回 用热药不远热妙在巧用 知实质巧运用以犯为能
各行各业有各自的禁忌,但行中高手却能突破禁忌,达到常规所不能达到的境界。此回中比较了医学家、文学家、军事家如何敢于犯忌、巧于犯忌的成功事例的异同之处。欲知如何突破禁忌,方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请看本回分解——
第九回 空调病阴暑症贪凉饮冷
大青龙温散法作雨龙升
七月流火,暑病多发,阳暑固有,阴暑更多。欲知阴暑是何病症,如何预防,
大青龙汤治疗阴暑的道理何在,如何运用,请看本回分解——
第十回 究西药论特性洋为中用 精选药获佳效重在辨证
中医理论不仅是被现代科学研究的对象,并且也是研究种种事物的思维工具,可惜的是这一点往往被忽略。本回师生运用中医理论对西药进行了研究,运用以中医理论开办“思维工厂”,将西药加工转化为中药。欲知这“思维工厂”如何生产,和由此而产生的三项好处,请看此回分解——
第十一回 评易经论医经医易同源 学易经读医经医易有别
由于《易经》含义的晦涩与好异者的附会,使得许多人以为医学与《易经》关系密切。此回张老师破除了所谓“易道之大,无所不包”的神秘性,并从文献学等方面分析了医易关系,认为学医未必要学易。欲知张老师如何分析,如何在医易研讨会上搅场而不捧场,请看本回分解——
第十二回 重功能重感受中医特色 重形态重指标西医守则
与西医学之看重形态变化,看重化验指标数据相对,中医学临床重视功能的失调,重视病人的主观感受。欲知如何通过具体病例反映中医这一特色,如何剖析“中医诊断客观化”提法的失当,请看本回分解——
第十三回 论剂型有多种丸散膏丹 据病机巧运用阴阳倒颠
“人之所病,病病多;医之所病,病方少。”病多而方少,是为千古之叹。而如果能灵活运用现有的药物,扩大治疗范围,则可大大增加治病之方。然而灵活运用中成药要有一定的原则,也有一定的方法,欲知是什么原则,和那几种方法,请观本回分解——
第十四回 喜怒忧思悲恐辨证求因 风寒暑湿燥火因发知受
这一回师生通过比较中、西医对非典型
肺炎病因的探寻,分析了中、西医病因学体系及方法,捎带对吴又可之病因说作了评价。欲知中医、西医病因学异同在何处,中医病因学有何特色,对“疫气说”学作何评价,吴又可应有什么地位,请看本回分解——
第十五回 药方上多地名道地分明 灭病魔用强兵克敌制胜
用药如用兵,兵精则易胜,药佳则效高。而中药里的精兵强将即是道地药材。本回中师生讨论了道地药材的重要性,与中医目前的困境。欲知药方上为何有药名并有地名,这地名与疗效的关系,请看本回分解——
第十六回 议八纲谈脉象评脉论证 言太医话雪芹议红说曹
脉诊虽然列为四诊之末,或为可舍之诊,而却时常傲居四诊之首,甚至取代其它三诊。给人的印象是神奇神秘,虚玄难学。本回中张老师将破秘解奥,还脉诊本身面目,欲知详情,请看本回分解——
第十七回 或合理或合实经典学习 或原意或释意经典研究
对于中医人员来说,经典著作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但若不清楚其中“合理”与“合实”,“原意”和“释意”的概念及关系,则难以学好经典著作。欲知以上概念与关系,欲知应当如何对待经典著作,理解经典著作,请看本回分解——
-----------第二回
观方药测病情丝丝入扣
治疾病如写真样样相似
今天青禾在研究室整理病例,通过两星期的实习,对张老师所说的巧又有所领悟。
“姑娘,张大夫今天上班了吗?”青禾抬头,见一个四十多岁的瘦高男人,提黑色大提包, 晃着长发站在门口。
“张老师开会了去,可能一会儿回来。”青禾抬起头。
“那--”,来人迟疑了一下,“我在这等他会儿?”
“您请进来坐吧。”
他进来坐在沙发上,细长的手指不住地敲着沙发扶手,节奏急促而紊乱,头也随着晃动,长发跟着摆动。
晃了一会,他站起身,摸出一张处方递过来,说:“我是张大夫的朋友,姓吴,在省画院工作,这是我上月出去写生前张大夫开的方,你能不能给我抄一下?”
青禾接过处方:“那么说你是画家了,我对画家素来敬佩。”
吴画家连摆手道:“我只是胡写乱画,不切实际。张大夫治病救人,才值得敬佩。”
青禾将处方看了一遍,说:“我以前也很想当画家,可是没能如愿。现在虽然学了医,却发现也能实现画家梦。你如果感兴趣,我想凭着这张药方为你的病画画像。”
“我不说病情,你也不号脉,只看着药方说我的病?”吴画家颇感惊奇。
“也不一定都说对”,青禾微笑,“我试着说,错了你纠正。”
吴画家觉得青禾的唇型颇有个性,便说:“好,如果你说得对,我就给你画张速写。”
“你主要的病是
腹泻。精神紧张或生气时容易发生,腹泻前肠鸣
腹痛,泻后就不痛了。可能近来早晨一起来就要腹泻。你还容易激动,心烦
失眠。还有消化不良。可能还化验过大便,或作过别的检查,但是都没有问题。”青禾看着药方,一气说完。
“哟,你神了呀!姑娘。”吴画家听着,不自觉站了起来,惊奇浮上脸,发于眼,等青禾一说完,便脱口而出,“说得都对,说得都对。”
“什么都对呀,看你激动的。”随着话音,张老师进来了。
吴画家说了刚才的事,末了叹道:“真是‘师高徒不矮’,“强将手下无弱兵’呀。”
青禾微窘,说:“这主要是张老师‘画’病‘画’得象,你这病情和处方上的药都对应着呢,我只不过是照本宣科。”
“就这也不简单。”吴画家说。
“青禾”,张老师指指画家,“你可以比较详细地给画家先生批讲批讲。他虽然主攻中国画,对医道也颇感兴趣。另外呢,我也听听你是如何以方测证,这算是你实习中的一次随机小测验吧。”
“如果这是考试的话,我已经作弊了。”青禾诡秘地一笑。
“作弊?”吴画家一楞。
“因为我并没有老老实实地仅从处方来推测。虽然没有诊脉,但咱见面说话了,这就等于进行望诊和闻诊。我是结合由此得到的信息,与处方互相印证,来勾画你的病情。”
“既然见了病人,这也势必难免,”张老师释然道,“不过也表明你能将学到的东西及时恰当的运用,那你不妨也结合望诊和闻诊说。”
“好。”青禾拿出作毕业答辨的劲头:“老师这个方子是
痛泻要方与四神丸加减化裁。方中加了固肠止泻的
诃子、
乌梅,理气止痛的
元胡,所以我推测主要是腹痛
泄泻,兼有五更泻。西医与此对应的是肠易激综合征,由于本病属功能性疾病,所以我推测大便化验正常。虽然是功能性病变,但久泻伤正,阳气渐衰,所以我推测五更泻是后来出现。肠易激综合征多因精神压力而发病,常常伴随失眠、焦虑、抑郁,易激动等,我注意他时有叹息嗳气,坐下后手指不停地敲沙发扶手,头还常不自觉的微微晃动,又看到方中的疏肝的柴胡,fo手,所以推测他属于敏感,好激动的一类人,艺术家是正本病的高发人群。何况搞艺术的一般比较敏感,有点神经质。这类人容易肝气不舒,所以我说他容易激动,心烦失眠,方中的炒
枣仁也印证了这一点。方中有焦三仙,结合形体消瘦,所以推测消化不良。”
“最后我还得补充一点,我的推测过程参考了西医对此病的认识,也属于作弊--不过这也正如老师刚才所说:这也势必难免--因忘东西有时比记东西还难。”
张老师微笑地点点头:“你给自己打多少分呢?”
“勉强及格。”青禾似乎早有准备。
“姑娘不必对自己这么苛刻。”吴画家说。
“我必须排除作弊的因素。”青禾坚持。
“好了,好了,青禾”,张老师笑笑:“我看你这是文章的反衬法。不说参考而偏说作弊,潜意识里是为了要强调你观察的仔细,和对西医的了解,对吧?”
青禾朦胧的潜意识被张老师点明,粉面泛红,正如《素问》所描写的那样:“赤欲如白裹朱”。
张老师转向吴画家:“写生回来了?看来你的病没有多大变化呀。”
“是呀”,画家伸出手腕,“在外面熬汤药太麻烦了,这都有半个多月没吃药了。”
张老师详察了舌脉,又问了病情,对青禾说:“病不变,方亦不变,原方照抄。”
青禾抄过,张老师签字,递给吴画家。
画家收起处方,拿过大提包,取出一个墨绿皮面速写本:“我刚才与姑娘口头签约,如果她病说的对,就给她画张速写--我这就履行条约。”
他选了一个位置站定,对青禾凝神看了一会,就下笔了。
三人这时都不说话,只听得炭笔与白纸的磨擦声忽高忽低,忽疾忽徐,忽停忽作,约半小时,画家长出一口气:“好了。”说着将本子靠壁竖在茶几上,退了几步,将长发向后一甩,眯着眼看,又忽上前,改动几笔。
张老师看了看:“行,抓到了青禾机敏的特点,可以套用‘某某神情跃然纸上’这句俗话。可当莎剧之名--《一报还一报》。”
青禾看看这幅速写,觉得口唇处刻意为之,好象自己家里那幅涂深色口红的黑白照片。
“老师,我以前学过国画,觉得写真与治病还有几分相通呢。”青禾边看边说。
“这古人早就有言在先”,张老师点点案上的《医部全录》,说:“元代的沧州翁在《诸医论》中评论宋代名医许叔微的医术‘如顾愷写神,神气有余,特不出于形似之外。’此言颇有见地。”
吴画家听得画圣之画术可比作名医之医术,来了兴致:“张大夫,我来说写真,你们说治病,看二者有多少相通之处。”
青禾更是兴奋,拿笔的手都有些颤抖:“我得把今天二位老师的妙论记下来,整理成论文。”
张老师对青禾说:“你是医、画两栖人物,而我们是水岸两隔,有不懂之处,还得请你沟通、‘翻译’。另外,如果说得不对,你可以执中仲裁。”
“老师取笑第子了。我医不足以愈病,画不能够赋形,两样都松,一事无成。”青禾一味的谦退。
“好好,但愿等会儿你评论我们也象这样苛刻。”张老师转向画家:“请你先说吧。”
“写真要先观察对象的轮廓,仔细了解五官特点。更要抓到被画对象的神。抓到神,画起来就可以一以贯之。”
“中医诊病先要诊出患什么病,”张老师说。
“这相当于看出对象的大致轮廓。”青禾插话。
“对,不仅如此”,张老师接着说:“还要了解同一疾病在不同人身上的具体表现,因每个人体质等情况不尽相同,症状病机往往彼此差异,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同中求异,推出病机,辨出属于什么证--这证可能相当于你们所说的神。”
“画家完成观察后,要根据对象的形神运笔,行笔或钩或皴,用墨或枯或润,赋彩或点或染,或浓或淡,不苟减亦不妄添,‘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不但力求外形逼真,更以追求神似作为最高境界,即画论中说的‘气韵生动’”。吴画家说起自己的专业,有点激动,长发随他头的晃动不停地摇摆。
张老师的风格则与画家迥异,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所述之中阴阳和平之人,雍容谦和,侃侃而谈:“中医开方也如同为疾病画象。古人云:‘方者仿也,仿疾而立方。’与画论‘应物象形,随类赋彩’,或许属于不同行业的相同要求,或是同一要求的不同表达方式。所以中医开方与写真类似,总是精心选方遣药,其法或清或下或温或汗,其方或大或小或奇或偶,力求方药熨贴,恰合病情。不仅要兼顾各个症状,更要切合病机。那些不重病机,跟着症状跑,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子,属于有药无方。”
“这些药方好比有形无神的画了?”吴画家问。
“对。只有那些配伍精当,切合病机的处方,欣赏起来,才会感到奕奕有神,体会到其中结构美、谐调美、韵律美。在这里,美的尺度对于二者是同样是适用的。”
“听了你这高论,我似对画论,对中医的理解又深了一些。”吴画家刚说完,好象忽然又想起什么,接着又说:“那西医好象不存在这问题吧,开方可没你们这么麻烦。我家老太太、老爷子虽然都是
高血压,我都看出来了,一个有痰,一个上火,但是西医给二人开的都是什么引,引达帕--对,寿比山片,连吃法都一样。”
“这方面,中医与西医迥异其趣。”
青禾刚才一阵狂记,刚要停下却又听张老师谈到中西医差异,忙又奋笔疾书。
“西医常是根据群体统计诊疗疾病,统计的结果常是去异求同,抹去了特殊与偶然,注重的是共性。所以百人一方,或者万人一方,对于西医也是正常的,甚至是必须的。而中医详究穷辨各人特殊反应,并据此处方,结果必然是一人一方,万人万方。”
“可以不可这样说”吴画家说:“如果用画像比,西医等于统一给类人画一个像,千人一面;而中医是为一个一个人分别画像,一人一样。”
“所以从西医处方上只能病情的大致轮廓,而中医处方就可以从中看出更详细的信息。”青禾边写边说。
“所以你就能凭处方勾画我的病情--尽管难免作了点作弊。”吴画家笑着接上。
“通过中西医对比,可以看出:中医是更倾向于非标准化的个体医学,而西医是更倾向于标准化的群体医学--不要必须注意,这里所说的中西医差别,为了使你有鲜明的印象,是极而言之,有夸张的成分。事实上西医一直都有个体化用药,中医也引入了统计学处理。”张老师总结道。
“因为中国画与中医都是非标准化的,所以医家的处方犹如画家作品,常常随个人的学派、性格等差别而表现出鲜明个人或学派的风格。”青禾想起第一天与张老师的谈话。
“处方还有个人风格?这越说医画越相通了。”吴画家感到惊奇,长发晃到眼前,忙又用手掠开。
“当然了,”青禾说:“风格可不只是艺术作品的专利。”
“我这有个集子,”吴画家说着,从提包里拿出一本《历代中国画选(人物画分册)》递给青禾:“你看看这册子名家名画的风格,是不是与名医名方的风格对应。”
青禾看看目录,翻到宋代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对张老师说:“这画的风格大概与仲景经方同类吧。”
张老师见此画用笔劲利放纵,线条质朴简练,所绘李白形虽简略,而神气特足,将诗仙豪爽、傲岸的气概表现的淋漓尽致。点头说:“是,仲景经方,用药虽简,未必兼顾各症,但配伍精当,切合病机,抓到问题 的关键,药少而效宏。堪比此画。”
“与这种大写意风格相对的是当代王叔晖的画风,这是她的代表作《西厢记》,工整细致,刻画入微,一丝不苟。”说着,青禾翻到其中的“听琴”那面。张老师看后说:“这一派的画近似于时方派,处方用药绵密细腻,轻灵纤巧--可见中医诊治疾病与其说是技术操作,无宁说是艺术创作;与无说是技术,不如说是艺术。古人‘医诚艺也’之言,不余欺也。”
-----------用热药不远热妙在巧用
知实质巧运用以犯为能
今天下午的病人中有个老先生,看着书侯诊,号虽早排到了,却不急于看病,总让别人先看病,自己仍看书。终于,别的病人都走了,他这才合上书本,坐到诊断桌前。
“孟老,你来看病总是礼让三先,先人后已,如果你开车,保准不抢道。”张老师笑着说。
“咳,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这辈子怕只能坐车而不能开车了--你也知道,我多等会,是想和你说说话。”
张老师说: “那先喝杯茶吧,我这铁观音泡得恰到好处。”
青禾闻言,起身给孟老倒了一杯茶。孟老接过,连说谢谢。
“青禾,我给你介绍一下,”张老师说:“这是省文学院的孟老,是研究古典小说的专家。能结识孟老,是你这文学爱好者的幸事。”
“ 哟,您就是孟老呀,”青禾略带惊喜道:“我还看过--不,拜读过--您的大作呢,就是那本《古典小说点评研究》。我一直对你‘仰之弥高’,真没想到今天‘忽焉在前’了。”
孟老连连摆手:“惭愧,惭愧,那是我早年写的,里面还有文革的不良影响。这本书已经改名再版,消除了文革痕迹。已送了你老师一本,下次我来也送你本新的。”
“那我就先谢谢孟老了,又给我一次学习的机会。”青禾一笑。
“孟老”张老师喝口茶,“咱们‘闲话少说,言归正传’吧。你是不是想让我批讲批讲冬病夏治呀。”
“是呀,是呀--不过我先声明一点,古典小说中的闲话可不闲,不是可有可无,可看可不看。它有烘托气氛,引出正文等作用,就象相声里的垫话,是包袱的必要铺垫,如果没有垫话,一上来就抖包袱,肯定效果不好--哟,哟,我这话说远了,说远了,喧宾夺主了,喧宾夺主了。”孟老说的有点接不上气,停了停,才又接着说:“你前几天打电话让我三伏时来冬病夏治,我就考虑这是个什么治法呀,也翻了几本医书,看了个一知半解。今想听你详细批讲批讲。你知道,我一贯有这个毛病,总想知道为什么要吃这个药,打这个针,其中道理何在,不然我心里不踏实。”
张老师闻言一笑:“你这真是‘毛病’,我听说咱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跟您老一样,兴趣广泛,好学不倦,凡事总要问一个为什么,在接受治疗前也要医生解释清楚因何、为何,他听懂了,许可了,医生才能进行治疗。你与他同好,也是伟人呀。”
“这样的伟人我岂能及。”孟老摆手,“我只是好奇而已。我搞古典小说,知道点古代医学对我专业也有帮助,那红楼梦中的医药问题我就请教你了多次。至于治疗措施,我是全听你的。正如你们明代大医家
张介宾所说的,任医如任将,必也方圆大小全其才,仁圣工巧全其用,倾信于临事,而尽其所长。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任您摆布罢。”
“我看前几天报纸上有回忆毛主席晚年医疗过程的文章,”青禾说:“他老人家可比你有主见,虽然肺部感染,但不听医嘱,不肯注射抗生素,不满意医生把屁股搞得又痛又痒。结果感染难以控制,病愈来愈重。”
“他早就说了,外行领导内行是个规律,他这是在身体力行自己的理论。”孟老对反右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心有余悸。
“我看他这是‘搬起石头’之举,正合司马迁所言‘六不治’中的第一条。”青禾脱口而出。
“青禾,说得不妥了。”张老师作个制止的手势,“咱伟大领袖精明一生,治国精明,治党精明,治军精明,治病也想精明。是‘最讲认真二字’的共产党员。不过就治病的效果来看,与其象他那样过分精明,不遵医嘱,倒不如象孟老这样难得糊涂,听任摆布。为什么‘医不自治’?就是因为知道得太多,事不关已,关已则乱。一会考虑这个药对肾不好,一会顾忌那个药对肝不利。下笔开方时瞻前顾后,迟疑不决,计较用量。服药后又考虑这个药伤肝了,那个药害肾了,结果疑神有神,疑鬼出鬼,你说这病如何能好? 我有病时就安心当病人,彻底脱离医生这个角色,相信别人旁观者清,对方子不问不看不想,熬好药就吃,结果病也好了,也没见伤肝害胃。”
“照老师这么说,伟大领袖要是治国精明,治病糊涂,在治病时完全跳出领袖角色,甘当病人,配合治疗,没准真要万寿无疆了。”
“万寿无疆无非是人民群众对领袖的一种朴素的心愿,谁也实现不了,传说中最长寿的彭祖,也只是活了八百岁,还被司马相如嘲笑一番。但如果配合治疗,达到《吕氏春秋》上所言的‘尽数’境界还是可能的。”张老师说。
“如果作了领袖人物,一旦进入了这个角色,怕是难以自拔,”孟老说,“汉代开国皇帝刘邦,有病不治,还有歪理,说自己命系于天,岂是凡医可治。结果将医生斥退了,自己也随之自然退位了。也属此类。不过其虽然骄恣不论于理,但其言之豪,其气之霸,虽霸王亦不及也,听之令人一快。”
“其实对于治疗措施的意义,能解释清楚的我也一贯主张给病人解释清楚,这样可以使病人明白治疗的意义,提高依从性,提高疗效--但总是由于时间有限,难以作到。今天还有点时间,可以比较详细的讲讲--来,先诊诊脉。”
孟老将双手放在两个脉枕垫上,师徒两人同时号脉,一时诊室里平静下来,如同水落石出,空调那并不大的送风声显现出来。
“青禾,”张老师打破平静,“你觉得孟老的脉象是什么?”
“好象是有点沉,弱。”青禾迟疑地说。
“四季脉象一般是什么?”张老师又问。
“夏洪、秋毛、冬沉、春弦。”这次青禾回答的迅捷干脆。
“而孟老的脉却是显沉,非其时而有其脉,这说明--”
“说明孟老阳气偏虚。”青禾脱口而出。
“对,结合平时孟老发病时的表现,如咳吐稀白痰,食欲不振,畏寒怕冷,舌滑苔白等,孟老的咳喘偏于虚寒已是没有什么疑问。他年事已高,脾肾功能减退也是自然的。”
“那么定性与定位合参,孟老该是脾肾虚寒之证了。”青禾说。
孟老一直专心听着师徒的交谈,这时他好象想起了什么,插话道:“张大夫,按中医理论,我这病不是应该‘寒者温之’,‘虚者补之’了吗?”
“孟老真是久病成良医了,术语说得内行也挑不出毛病。我正准备要按这方法给你温补脾肾。”张老师说着,拿过笔准备开方。
“我还听说中医有‘用寒远寒,用热远热’的禁忌,你单挑三伏时大热天用热药,不是犯忌吗?会不会有不好的反应?”孟老疑虑未消。
张老师又将笔放下:“看来我不把其中的道理批讲清楚,您老要随着药吃下一团疑惑了。您老所忧虑的是一般情况--孟老,咱先扯远点--你觉得写小说一般最犯忌的是什么呢?”
“情节雷同呀,这最令人生厌。”孟老不加思索,脱口而出。
“可是《红楼梦》中不厌其繁地写梦,《水浒传》中写了武松打虎,又写李逵打虎,《三国》中的火攻也是写了又写--虽然都是犯忌,却百读不厌--这总有其中的道理吧。”
“你说的这些,是似犯而未犯,貌犯而实避。避免雷同的目的无非是使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而如果能够同中见异,犯中有避,可能更能达到避免雷同的目的。例如,例如--”孟老说起自已的专业来,总是说得又快又急,直说得有些上不来气才停住。
“孟老,慢慢说,先喝口茶。”张老师也端起了茶,呷了一口。
孟老点点头说:“好,就说《水浒》中两次打虎吧。虽然都是打虎,可武松用拳,李逵用刀,武松打一虎而曲折,李逵杀多虎而干脆,在各自的一招一式中比较出了性格的不同。金圣叹对此点评道:‘写武松打虎纯是精细,写李逵杀虎纯是大胆。’这样呢,通过异同对比,来刻划人物性格,描写情节的差别,可以使性格更鲜明,情节更生动。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时对犯忌避忌的问题也有一段话,是,是--,唉,我这记性呀……”
“孟老,是不是‘不犯而求避之,无所见其避也;唯犯之而后避之,乃见其能避也。’这句呀?”青禾对这句话印象颇深。
“是是,还是这姑娘脑子灵。我这脑子已经成了反复使用的复写纸,近事远事都快记不得了。”孟老连连摇头叹息。
“照孟老所言,”张老师说,“这些文学大师们的所谓犯忌,其实并未犯忌。”
“是,虽貌似犯忌,而在精神实质上是避忌,是更高妙的,在更高层次上的避忌。大师们不象一般作者,以避为能,而是以能犯为能--此非大手笔不能为也,如果弄得不好,反而会弄巧成拙。”
“青禾,孟老这番高论,对咱们启发不小,”张老师看着青禾,“我想咱们可以乘热借用孟老所言来解释孟老所担心的犯忌问题。”
“老师,你这是‘即以其人之理,反释其人之疑’。”青禾一乐。
[
本帖最后由 天天布衣 于 2007/12/26 14:26 编辑 www.med126.com]
-----------第八回
用热药不远热妙在巧用
知实质巧运用以犯为能
今天下午的病人中有个老先生,看着书侯诊,号虽早排到了,却不急于看病,总让别人先看病,自己仍看书。终于,别的病人都走了,他这才合上书本,坐到诊断桌前。
“孟老,你来看病总是礼让三先,先人后已,如果你开车,保准不抢道。”张老师笑着说。
“咳,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这辈子怕只能坐车而不能开车了,而且快要常坐救护车了--你也知道,我多等会,是想和你说说话。”
张老师说: “那先喝杯茶吧,我这铁观音泡得恰到好处。”
青禾闻言,起身给孟老倒了一杯茶。孟老接过,连说谢谢。
“青禾,我给你介绍介绍,”张老师说:“这是咱省文学院的孟老,是研究古典小说的资深专家。能结识孟老,是你这文学爱好者的幸事。”
“ 哟,您就是孟老呀,”青禾略带惊喜道:“我还看过--不,拜读过--您的大作呢,就是那本《古典小说点评研究》。我一直对你‘仰之弥高’,真没想到今天‘忽焉在前’了。”
孟老连连摆手:“惭愧,惭愧,那是我早年写的,里面还有文革的不少不良影响。这本书已经改名再版,叫作《古典小说点评之点评》,消除了文革痕迹,已送了你老师一本,下次我来也送你本新的。”
“既然消除了文革痕迹,那必然文净句洁纸白。”青禾说:“我先谢谢孟老了,又给我一次学习的机会。”
“孟老,”张老师喝口茶,将茶杯一放,轻轻的一声响,作说书人拍惊堂木之状:“咱们‘闲话少说,言归正传’吧。你是不是想让我批讲批讲冬病夏治呀。”
“是呀,是呀--不过我先声明一点,古典小说中的闲话可不闲,不是可有可无,可看可不看。它有烘托气氛,引出正文等作用,就象相声里的垫话,是包袱的必要铺垫,如果没有垫话,一上来就抖包袱,肯定效果不好--哟,哟,我这话说远了,说远了,喧宾夺主了,喧宾夺主了。”孟老说的有点接不上气,停了停,才又接着说:“你前几天打电话让我三伏时来冬病夏治,我就考虑这是个什么治法呀,也翻了几本医书,看了个一知半解。今想听你详细批讲批讲。你知道,我一贯有这个毛病,总想知道为什么要吃这个药,打这个针,其中道理何在,不然我心里不踏实。”
张老师闻言一笑:“你这真是‘毛病’,我听说咱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跟您老一样,兴趣广泛,好学不倦,凡事总要问一个为什么,在接受治疗前也要医生解释清楚因何、为何,他听懂了,许可了,医生才能进行治疗。你与他同好,也是伟人呀。”
“这样的伟人我岂能及。”孟老摆手,“我只是好奇而已。再说我搞古典小说,知道点传统医学对我专业也有帮助,那《红楼梦》中的医药问题我就请教你了多次。至于治疗措施,我是全听你的,并不讨价还价。正如你们明代大医家张介宾所说的,‘任医如任将’,‘必也方圆大小全其才,仁圣工巧全其用’,‘倾信于临事,而尽其所长’。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任您摆布罢。”
“我看前几天报纸上有回忆毛主席晚年医疗过程的文章,”青禾说:“他老人家可比你有主见,虽然自己肺部感染,但是不遵医嘱,不肯注射抗生素,不满意医生把屁股搞得又痛又痒。结果口服的剂量不够,感染难以控制,病愈来愈重。他曾言‘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就是不言‘与病奋斗,其乐无穷’。看来他对与病奋斗不太内行,无乐可言,故而不言。”
“他早就说了,外行领导内行是个规律,他这是在身体力行自己的理论。”孟老这老右派对反右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心有余悸。
“我看他这是‘搬起石头’之举,正合司马迁所言‘六不治’中的第一条。”青禾脱口而出。
“青禾,青禾,说得不妥了。”张老师作个制止的手势,“咱伟大领袖精明一生,治国精明,治党精明,治军精明,治病也想精明。是‘最讲认真二字’、‘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的共产党员--不过隔行如隔行山,就治病的效果来看,与其象他那样过分精明,不遵医嘱;倒不如象孟老这样难得糊涂,听任摆布。为什么‘医不自治’?就是因为知道得太多,事不关已,关已则迷。一会考虑这味药对肾不好,一会顾忌那个针对肝不利。下笔开方,笔重千斤,瞻前顾后,迟疑不决,用量上加减进退,反复计较。服药后又考虑这个药伤肝了,那个药害肾了,结果疑神见神,疑鬼出鬼,你说这病如何能好? 我有病时就安心当病人,彻底脱离医生这个角色,相信别人旁观者清,对方子不问不看不想不管,熬好药就吃,结果病也好了,也没见伤肝害胃。”
“照老师这么说,伟大领袖要是治国精明,治病糊涂,在治病时完全跳出领袖角色,甘当病人,配合治疗,没准真要万寿无疆了。”
“万寿无疆无非是人民群众对领袖的一种朴素的心愿,谁也实现不了。传说中最长寿的彭祖,也只是活了八百岁,还被司马相如嘲笑一番,说他人中长则脸必长。但如果配合治疗,达到《吕氏春秋》上所言的‘尽数’境界,还是可能的。”张老师说。
“如果作了领袖人物,一旦进入了这个角色,怕是难以自拔。”孟老说,“汉代开国皇帝刘邦,有病不治,还有歪理,说自己命系于天,岂是凡医可治。结果是他是将凡医斥退下了,可自己也被疾病斥退位了。也属此类。不过刘邦虽然骄恣不论于理,但其言之豪,其气之霸,虽霸王亦不及也,闻之‘足以称快世俗’也。”
“刘邦虽然体格不如项羽强悍,不能‘力拔山兮’,但他的心劲儿实足以‘气盖世’也。”张老师道,“你看他《大风歌》中的志得意满,足以盖过《垓下歌》的悲怆无奈。”
“《大风歌》是英雄功成而歌,迸出的是豪壮美,《核下歌》英雄末路而泣,透出的的悲壮美。两者表现的是各自之本色美。”孟老总结道。
“刘邦的大丈夫本色是事事拿得起,放得下。”张老师道:“老子将被煮熟,他要求分一杯羹,儿子忱误他逃命,连着踹下车两三次--可不象项羽那么儿女情长。如果虞姬不自尽,项羽突围时必定携她同逃,宁可同生同死。虞姬正是知道项羽会如此,才以自杀来成全项羽。”
“其实这是他们老刘家的一贯作派,刘备不是也抛过妻子,摔过孩子吗。有人说他刁买人心,我看不是,刘备就是宁愿舍弃儿子,不愿损失大将的那种人。”孟老说。
“姓刘的虽然事业有成,但未免过于冷酷无情,老子妻子儿子皆可抛,这种人虽可观而不可
嫁,我是宁作虞姬,不当吕后。”青禾想着,后一句不自觉说了出来。
两人闻青禾此言,稍楞了一楞,同时爆炸似的大笑。青禾一时窘得不知所措,脸爆炸似的涨红。张老师见状忙将话转回到治病上--
“其实对于治疗措施的意义,能解释清楚的我也一贯主张给病人解释清楚,这样可以使病人明白治疗的意义,提高依从性,提高疗效--但总是由于时间有限,难以作到。今天还有点时间,可以比较详细的讲讲--来,先诊诊脉。”
孟老将双手放在两个脉枕垫上,师徒两人同时号脉,一时诊室里平静下来,如同水落石出,空调那并不大的送风声显现出来。
“青禾,”张老师打破平静,“你觉得孟老的脉象是什么?”
“好象是有点沉,弱。”青禾迟疑地说。
“四季脉象一般是什么?”张老师又问。
“夏洪、秋毛、冬沉、春弦。”这次青禾回答的迅捷干脆。
“而孟老的脉却是显沉,非其时而有其脉,这说明--”
“说明孟老阳气偏虚。”
“对,结合平时孟老发病时的表现,如咳吐稀白痰,食欲不振,畏寒怕冷,舌滑苔白等,孟老的咳喘偏于虚寒已是没有什么疑问。他年事已高,脾肾功能减退也是自然的。”
“那么定性与定位合参,孟老该是脾肾虚寒之证了。”青禾说。
孟老一直专心听着师徒的交谈,这时他好象想起了什么,插话道:“张大夫,按中医理论,我这病不是应该‘寒者温之’,‘虚者补之’了吗?”
“孟老真是久病成良医了,术语说得内行也挑不出毛病。我正准备要按这方法给你温补脾肾。”张老师说着,拿过笔准备开方。
“我还听说中医有‘用寒远寒,用热远热’的禁忌,你单挑三伏时大热天用热药,不是犯忌吗?会不会有不好的反应?”孟老道出疑虑。
张老师又将笔放下:“看来我不把其中的道理批讲清楚,您老要随着药吃下一团疑惑了。您老所忧虑的是一般情况--孟老,咱先扯远点--你觉得写小说一般最犯忌的是什么呢?”
“情节雷同呀,这最令人生厌。”
“可是《红楼梦》中不厌其繁地写梦,《水浒传》中写了武松打虎,又写李逵打虎,《三国》中的火攻也是写了又写--虽然都是犯忌,却百读不厌--这总有其中的道理吧。”张老师问。
“你说的这些,是似犯而未犯,貌犯而实避。避免雷同的目的无非是使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而如果能够同中见异,犯中有避,可能更能达到避免雷同的目的。例如,例如--”孟老说起自已的专业来,总是说得又快又急,直说得有些上不来气才停住。
“孟老,慢慢说,先喝口茶。”张老师也端起了茶,呷了一口。
孟老点点头说:“好,就说《水浒》中两次打虎吧。虽然都是打虎,可武松轮拳,李逵持刀,武松打一虎而曲折,李逵杀多虎而干脆,在各自的一招一式中比较出了性格的不同。金圣叹对此点评道:‘写武松打虎纯是精细,写李逵杀虎纯是大胆。’这样呢,通过异同对比,来刻划人物性格,描写情节的差别,可以使性格更鲜明,情节更生动。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时对犯忌避忌的问题也有一段话,是,是--,唉,我这记性呀……”
“孟老,是不是‘不犯而求避之,无所见其避也;唯犯之而后避之,乃见其能避也。’这句呀?”青禾对这句话印象颇深。
“是是,还是这姑娘脑子灵。我这脑子已经成了反复使用的复写纸,近事远事都快记不得了。”孟老连连摇头叹息。
“照孟老所言,”张老师说,“这些文学大师们的所谓犯忌,其实并未犯忌。”
“是,虽貌似犯忌,而在精神实质上是避忌,是更高妙的,在更高层次上的避忌。大师们不象一般作者,以避为能,而是以能犯为能--但此非大手笔不能为也,如果弄得不好,反而会弄巧成拙。”
“青禾,孟老这番高论,对咱们启发不小,”张老师看着青禾,“我想咱们可以乘热借用孟老所言来解释孟老所担心的犯忌问题。”
“老师,你这是‘即以其人之理,反释其人之疑’。”青禾一乐。
张老师点点头:“是的,你向别人解释新的东西,总要借用接受者熟悉的事物。”
孟老也说:“对呀,比喻就是以旧喻新,以熟喻生。”
“我看先从中医学总的治疗目的来说吧,此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意思大致是,治病要诊断清楚阴阳的偏盛偏虚,加以调节,以阴阳平衡为目的--这就是总目的。为了达到这个总目的,针对不同的情况,又派生出许多较为具体的方法,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还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一些治疗禁忌,如用热远热,用寒远寒,以防止治疗的偏差。这冬病夏治,也属于调节阴阳的一种具体方法,大致算是补阳以抑阴罢,特殊之处是有特定的季节。”
听到这,青禾忽然想到什么,问道:“老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的‘春夏养阳’,是不是就是指冬病夏治呢?”
“未必吧,若是单提夏可通,而原文是春夏并举,春如何解释呢?”张老师反问。
“哟,光顾着夏了,把春给忽略了。”青禾后悔自己的冒失,“不过老师,我这也是代人受过,我是从一本杂志上看到这说法的。”
“看来对这句经文有误解的人还不少。对此我另有理解,不这我这理解今天还要要借助孟老的学问。”张老师说着,从抽斗里拿出《素问校释》,翻到“四气调神大论”篇,放到孟老面前,说:“孟老请看这段。”
孟老摸出老花镜戴上,见这段文字是--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也。”
后面接着是王冰、张志聪、张介宾等人的注解。
孟老将原文看了两遍,又看了下面的注解,抬起头说:“ 字面上我还理解,可是要深究医理,我无能为力。”
“‘春夏养阴,秋冬养阳’两句,是不是互文关系呢?”张老师问。
孟老又看一遍原文,肯定地说:“这是典型的,以对偶形式出现的互文。互文是汉语中特有的修辞手法。所谓互文,就是互相为文,指的是这样一种修辞现象:一个完整的意思,根据表达需要,有意地将它拆开,分别放在两句中,在解释时必须前后拼合,才能正确理解语意。 此句上文省了在下文出现的词,下文省了在上文出现的词,参互成文,大意是四季都要注意调养阴阳。这种修辞方法又称互辞,在古典文学中比较常见,如枚乘《七发》中‘越女侍前,齐姬奉后’两句,上文言‘越女’,下文说‘齐姬’,而上下文皆有‘越女’、‘齐姬’之意,即为越女、齐姬既侍前,又奉后。互文修辞在现代还有人运用,如伟大领袖毛主席词《沁园春·雪》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也是互文,分开就讲不通了。再者,京剧《空城计》中诸葛亮的唱词:‘东西战,南北剿’同样是互文。”
张老师满意地说:“如果是互文的话,那么以下各家的的注解就都不太对了--因他们没有按互文来注解。而我是按互文理解的,与他们相比,可能更接近经文原意,也更为合理一些 。”
“老师,”青禾道:“我当时读这段经文时,只是一心想医理,没能注意到修辞现象,所以未能免俗,还觉这些注家说的各有道理。您能不能医理结合修辞给我讲一下。”
“可以。”张老师拿过《素问校释》边看边讲:“按互文的关系,结合医理,此经文的主要精神可理解为:一年四季中,要根据每个季节的阴阳偏盛偏衰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疗或保健方法,来调节阴阳,使身体保持阴阳平衡。而不能理解为春夏只养阳而不要养阴,秋冬只养阴而不必养阳。各注家共同不足都是将二句分而释之。以致拘泥于养阴养阳之法与季节之对应,纠缠于细微末节,偏于琐碎浮浅,如王冰说‘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其阴。’高士宗也说: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总之,他们没能从更高层次,从精神实质上把握经文要旨。”
青禾接着说:“我觉得高士宗的注释尤其别扭,人有三阴三阳,他只以少阳太阳对春夏,太阴少阴之对秋冬,那阳明、厥阴为何无所对应?显然是被四季之数所限,可见其于理不通。”
“ 好了,青禾,”张老师说:“这些医理咱们以后再讨论,还是先解决孟老的问题。”
“ 哎,张大夫,你不是正在解决我的问题嘛,你俩的对话,我听着挺有意思。”
“那毕竟不是针对你的问题而言。我刚才说了,这冬病夏治,属于调节阴阳的一种具体方法,特殊之处是要在夏季的三伏。为什么如此,是所治疗疾病的性质决定的。冬病夏治并不是所有的病都治,而是针对那些阴寒之邪为害,冬季容易发作,或者加重的疾病。如老年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肺心病、
支气管哮喘,对,还有肢体寒性疼痛,俗称老寒腿。”
“张大夫,我老家常有人三伏天用篦
麻叶包裹,治老寒腿,也算是冬病夏治吧?”孟老问。
“当然属于冬病夏治了。这些病从中医角度分析,是阴寒之邪深伏于内,败伤人体阳气,一到天寒时,外寒再合内寒,所以常常会加重。虽然其它季节用温阳助热,却总嫌力量不够,不容易根治。三伏天时,是一年中阳热之极,在这时以阳热之药进行调治。意在以药物之热并借助天时之阳热,使二热相合,犹如响鼓重捶,快马加鞭,海底掘井,山顶筑塔。使在其它季节单靠药物难以驱散的体内深伏之阴寒得以驱散,在一定程度恢复阴阳平衡,减轻或者治愈疾病。”
张老师喝几口茶,继续说:
“‘用热远热’是一般意义上的保持阴阳平衡,是以避为能,是知而不犯。而冬病夏治是以犯为能,明知而故犯。‘明知’,是透彻了解禁忌的精神实质,了解其所以然,并明白当下是针对什么情况;‘故犯’实是善犯,是在明知的基础上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用孟老刚才的话说,‘是虽貌似犯忌,而在精神实质上是避忌,是更高妙的,在更高层次上的避忌。’因为通过这种貌似犯忌,破坏阴阳平衡的治法,却达到了纠正阴阳偏虚偏盛,保持阴阳平衡的目的,在最终的、根本的目的上,在更高层次上,与用热远热的初衷不谋而合,‘以从其根’,‘是谓得道’也。”
孟老一直聚精会神地听着,听到这,他长出一口气:“唉呀,张大夫,‘良言一句三冬暖’,你这段话就是那热药,我的顾虑好比那阴寒,它已经被驱散了,驱散了。用个古词来形容,叫如汤沃雪,如汤沃雪呀。”
“老师,”青禾道,“我想用借用《内经》的另一句话,来解释为何可以突破‘用热远热’的禁忌,你看恰当不恰当。”
“哦,你说,你说。”张老师颇感兴趣。
青禾受此鼓励,两眼烁烁闪光:“《内经》在回答孕妇服毒药后果何如时,说‘有故无殒,亦无殒也’。虽然是针对孕妇之病而言,但抽取其精神,可理解为有其证即可服其药,有病病当之。按此精神,有寒证即当用热药,而不必过多考虑是否在热天,因寒证盛于内,足以与热药对抗,所以虽然天热服热药,有寒寒当之,不至于引起阳气偏盛,或许天热还更利于治疗。”
“好好,这小姑娘的解释与老师的解释有异工同曲之妙,连我这外行也听明白了。”孟老赞许道,
“那我就开方了,孟老。”张老师伸手拿笔。
“别忙,”孟老忽然想起什么:“我刚才看原文时还有个想法,也是支持你的观点的,说说供你参考。”
这使师生二人同时来兴趣,张老师说:“愿闻孟老高论。”青禾也说:“孟老的观点一定新颖。”
孟老说:“我有时也读《内经》,其文风汪洋宏肆,典雅绚烂,如神龙行空,翻然作雨,有‘沛然莫能御之’之势,这一段经文也体现了其一贯风格。从文势与层次上看,此段是从四季与阴阳的层次上论述如何保持阴阳平衡,概括性比较强,一气呵成,文气贯通,‘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两句所论的层次,至少在治则这一层次,而不应该是具体调养阴阳的方法。如果按诸家所释,则二句就成为低层次的,具体的,琐碎的方法,妨碍了整体文势文气的贯通,破坏了整体文风,与所论层次也很不相协调--可见他们的注释可能有悖于经文原旨。”
“善哉!”张老师拍案叫绝:“结合整段的文风文势文气来研究这句经文,只有孟老这样的文章大家才能胜任,我力所不及。孟老所言是对我的论点的强力支持。”
青禾也不由赞叹道:“孟老真无愧于文学评论家,对《内经》文风概括得多么贴切,我有时虽然也这种感觉,就是不能形成这样精当恰切而富有诗意的语言。”
孟老摆手道:“过奖,过奖。吾所求者,非浮名虚誉也,乃实效之方也--您还是给我开方吧。”
“老师,您喝茶,我来吧。”青禾早已拿笔在手,跃跃欲试。
“也好。”张老师就边喝茶边口授药方--
紫河车粉6g ,炮
附子9g,
肉桂6g, 干
姜9g , 熟
地黄12g,
山茱萸10g,
仙灵脾9g,
半夏6g,
陈皮6g, 白术9g,
防风6g,
黄芪18g ,
补骨脂9g
20付,制水丸,每次9g, 每天3次。
青禾边记录边分析,觉得此方是这方是由二陈汤、
玉屏风散、
金匮肾气丸三方化裁,又加血肉有情之物而组成。青禾写完方,递给张老师。
张老师审核签字后将药方递给孟老,说:“孟老,你如果再能配合穴位敷贴,效果会更好一些--青禾,再给孟老开个治疗单--这穴位敷贴也是冬病夏治的一种方法,是用
白芥子、
细辛等药研末,姜汁调为糊,在三伏时贴在大椎及肺俞、风门、肺俞、膈俞等穴上。”
“那这贴的药也是温热药吧?”孟老问。
“ 对,这是利用三伏天穴位毛孔开放的时机,使药力更好地透入体内,起逐寒作用。你最好能连续治疗三年,效果可能会更好。现代医学研究,冬病夏治可以增强人机的免疫力,降低机体的过敏状态,提高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可以减少
感冒,减少发作的次数。对你这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特别适宜。”
“行,行,我就谨遵医嘱,以图速效吧。”孟老拿着方取去药了。
[
本帖最后由 天天布衣 于 2007/12/26 14:27 编辑 www.med126.com/yaoshi/]
-----------只找到了这些,哪位仁兄,能再找到接着发完,谢谢
-----------辨痰浊论瘀血总归脂浊
化痰浊逐瘀血终是祛脂
诊室里,青禾正在为一个患者抄方
党参15g 制
南星10g 制半夏10g 枳实10g
泽泻10g
橘红10g 云茯苓15g 石
菖蒲10g 炙
甘草6g。
二十付,制水丸,每次12克,每天三次
青禾方抄完了,可疑惑更重了。等这个患者挪着肥胖的身躯出去取药,青禾忙问:“张老师,都是高血脂症,为什么对前一个病人活血化瘀,而这个处方却是一派祛痰化浊的药,这血脂究竟是瘀血呢,还是痰浊呢?”
“我也正在考虑这问题。你可以把近几年中医治疗
高脂血症的资料收集一下,到时咱们共同研究。” 这以后的几天,青禾有空就在研究院的网络中心查找资料。
她将近年学术期刊上报道的中医药治疗高脂血文章都下载下来,之后又将各类文件转为纯文本文件,再粘贴成一个文件。再用WPS的查找功能,查取其中专门治疗高脂血的组方,将其用药全部列出,进行分类,并用EXCEL统计药物出现的频次,排出频次高低,作成表格图形。
这天下午,青禾提着笔记本电脑敲响了张老师研究室的门。
“是青禾吧,进来,进来。”
青禾进屋就忙着插接电源、启动电脑、打开文件。
张老师看了看说:“新买的电脑?”
“是,”青禾说着打开了一文件,“买电脑原来只是设想,正在观望,您布置的这个任务,促使这设想变成了现实--这是IBM--可能一两年内还不会过时。
张老师将热水冲进茶壶,盖上盖。说:“资料查到了?”
青禾用鼠标边点边说:“我查的是2000年到最近的中医学术期刊上的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组方,这些组方不包括辩证分型方,都是专病专方,共55首。除作者自拟方处,还用了古方,有抵挡丸、
泽泻汤、柴胡加
龙骨牡蛎汤、七味
白术散、栝蒌
薤白半夏汤合
失笑散、
茵陈五苓散、
涤痰汤、
参苓白术散等。”
“嗯”,张老师点点头,“那么这些方的用药频次呢?”
青禾打开名为“治疗高血脂症用药研究”的文件,说:“用药频次较高,37次到10次的药,依次为:
山楂、泽泻、
丹参、首乌、
决明子、
水蛭、
大黄、茯苓、
川芎、半夏、黄芪、白术。 这些药大致可分为六类,一为活血药,二为利水药,三为攻下药,四为理气药,五为益气药,六为祛痰药。”
“那么以药测证,高脂
血证的症状大概以瘀血和痰浊为多,或许还兼有
脾气虚证。”
青禾对此早有准备,用鼠标点开另一个文件,说:“我这也作了症状统计,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四类:一是痰浊,二是瘀血, 三是无症状,四是其它,如脾气虚等。我也作了饼形图。 ”
张老师看了看液晶屏幕上的图表:“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工作还可以--但是你的疑问是不是迎刃而解了?”
“不但没有--反而更加了困惑。”青禾坦言,“有症状的还能算到痰瘀或其它哪里,可那部分无症状的谁来接收?该着落在哪呢?”_
“ 我虽然通过你的工作更全面地了解了中医治疗此病的大致现状,但也不能确切地问答你的问题。”张老师若有所思,缓缓地说:“看来只是了解现状并不足以解决问题,还要对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思维加工。整理统计虽然也属于思维加工,但深度不够,仍属于了解情况的层次,只有在研究思路上有新突破,才有可能使问题解决。”毛泽东所言未必正确)"
“那么突破点在那呢?”青禾问。
“从概念的来源分析,这血脂是现代医学有了血液化验技术后的概念,相对于中医是新的概念,而瘀血与痰浊则是中医原有的概念,以旧套新,以彼就此,已属勉强,至于还要严丝合缝,似为非分之想。所以这血脂不可能老老实实就范于瘀血或者痰浊之类。如果要从中医观点认识血脂,还要另辟蹊径,不能拘泥于瘀血或痰浊等。”
“对呀,如果只是拘泥于瘀血与痰浊,至少对于无症可辨的高血脂病就难以解释。”青禾看着饼形图中占28%的那一块浅灰色。
“反过来说,即使有明显的瘀血或痰浊征象,也不能确诊为高血脂病,确诊仍须化验报告。”
“这就是说,瘀血与痰浊对于高血脂来说,也并不是具有特异性。”青禾紧跟老师的思路。
“对于高血脂诊断有具有特异性的应是化验结果--这是高血脂的共性。而瘀血,痰浊、无症状、气虚等,都是高血脂在不同个体身上的不同表现。反过来说,在高血脂的范围内,抽取瘀血,痰浊、无症状、气虚的共性,也是血脂高于正常。
“中医能不能相应也在此基础上抽取一共性,来涵盖瘀血、痰浊、气虚与无症状等不同情况?”
“那就不能在中医传统的病因学概念的圈子里转来转去,中医病因学也得革新。要有这种精神--”张老师说着,倒了一杯茶,将茶壶放下,敲敲壶身上刻的两行字。
青禾虽然早知这两行字是什么,但还是又看了看--H
“ 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
“所谓删繁就简,就是刚才所说的抽取共性,跳出瘀血、痰浊的之类的繁的层次。完成了这一步,就要标新立异,用新的病因概念来概括。这新概念既要参考现代医学认识,与之互通--因高血脂症毕竟是现代医学概念;又要符合传统中医理论--因我们毕竟是在研究中医对高血脂病的认识与治疗。”
“不过--”青禾欲言又止,她看了看张老师询问的目光,还是说出了后面的话:“这两面兼顾的事,如果搞得不好,可能中医、西医两面都不讨好。
“你的但心并不多余,已有先例,而且不乏先例--”张老师顿了一顿,接着说:“但与之对应,也不乏两面都认可的、成功的先例。”
“那我们就力求使这成功的先例再多一例。”
“这血脂原为人体所必须,超出了一定量,才成为高血脂病,总体是因物质多余而成病。根据中医理论,身体中物质,适则为正为常,少则为虚为亏,多则为实为邪为浊。《素问》所言之‘客者’,‘留者’、‘逸者’、‘结者’,正是对实邪留滞体内而言。如水液对于机体,亏乏失润为燥,正常为津为液,多则为湿浊,为痰浊。而血中之脂,为食中厚浊富有营养之部分所化,适则为身体所必需,多则为邪为害,其留滞多余者,犹如水液聚为痰浊,故可名之为‘脂浊’。”张老师顺着自己的思路,沉浸在理论推理中,一气说完。
青禾敛息屏气地一直听着,生怕漏掉一个字,老师说完,她才深吸一口气:“老师这个定义下得好,既源于中医理论,又结合了现代医学的认识,简而不繁,点中要害,涵盖面广,无症状的也可包括在内--只要化验显示血脂高于正常。”青禾看那饼形图,好象原来几个对比鲜明色块正渐趋于淡化,将要被一种颜色覆盖。
“所谓无症状,是针对传统的望闻问切的
盲区而言。中医的诊断学也要发展,不必限于四诊。如果能充分利用现代医学提供的信息,可能会更深入,更及时、更准确的的诊断疾病。”
“我觉得要达到这目的,或许要在中医理论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使其能够解释现代医学检查提供信息,二者达到某种程度的互通--老师刚才提出的‘脂浊’论可算是一例。”
张老师用茶杯盖掠了掠浮在上面的茶叶,说:“病因的问题明确之后,治疗的困惑或许会迎刃而解。”
“是的,老师”,青禾说:“采用什么方法治疗已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我感觉好象是咱们驾船驶过三峡,历经曲折跌宕,刚冲出西陵峡,前面已是‘江平两岸阔’。下面的治疗问题如同驾船顺流而下,正如李白所言‘轻舟已过万重山。’
“那你不妨说说,我看你这船如何顺流而下。”张老师向后靠靠,换了个比较舒服的位置,好象是乘客要观察驾驶员如何开船。
“中医治疗讲究理法方药,法从理来,方自法出。刚才老师已经指明血脂属于脂浊,是因物质有余而为害的实证。《素问》所言:‘客者除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逸者行之,’正是对此类病邪提出的治法。总体上要采取‘实者泻之的治法’--此为法从理来。”i
“嗯”张老师点点头,“那么方与药呢?”
“ 由于高血脂病对于传统中医是新的概念,并没有与之对应的现成的方子,所以方药可以合为一步,而未必先选方后遣药,也可以反过来,先选药,后组方。”青禾看看张老师,见张老师没有反对的意思,就又接着说:“我想可以采用岳美中教授提倡的专病专药与辩证论治相结合的方法,选择有祛除脂浊功能的专药,与针对证型的治证药结合组方,组成病证兼顾,中西结合的方剂--老师刚才说过:这高血脂症毕竟是现代医学概念,所以我觉得不适宜,也不可能用所谓纯中医的看法与冶法。”a
“是的”张老师表示赞同:“高血脂症的诊断与疗效标准是现代医学的化验指标,单靠症状并不足为凭,何况还有无症状者。只有结合化验报告及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才能更具有针对性,避免辨证施治的盲目性,不致于失之于泛。”
青禾闻言,点开一个名为“祛脂药现代药理研究的文件”,边看边说:“我查的资料支持老师的观点。尽管用活血化瘀药与祛痰化浊法治疗相应证型的高脂血症有效,但并不是所有的,或大部分的活血化瘀药与祛痰化浊药都可以降血脂。那些有效方剂的主要药物,经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有降血脂作用。例如泽泻是祛浊方中的高频次药,现代药理研究其有抑制脂质合成的作用。尚未发现别的一些祛痰化浊药也有此作用。如果用纯中医观点,单纯以治法选药,就难以避免盲目性,未必能选到泽泻这样能降血脂的药物,如老师所言,难免失之于泛。”;
张老师点点头:“那你的具体组方思路是什么呢?”
“对于那些无明显的可辨证状,因化验结果异常而就诊的病人,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偏于年轻壮实者,一类是偏于年高虚弱者,对于前者,在已知有降脂功能的药物中选择偏于攻下者组方,对于后者,则在已知降脂药中多选属于补益者组方。介于两者之间者,则针对具体情况,灵活组方。”
“嗯,继续说。”张老师边喝茶边示意。
“对于有可辨证症状的病人,也应该尽量在已证实有降脂作用的中药范围里选相应药物,如瘀血明显则选丹参、水蛭、山楂等为主组方;痰湿显见则选泻泽、半夏、薤白、茵陈类为主组方;脾气虚突出则选黄芪、白术为主组方;肝郁则选柴胡、川芎等为主组方。”
“好,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选药的盲目性--不过如果只是如此,好象还欠点什么吧?”张老师问。
“当然,具体组方时,还必须根据中医治疗学、方剂学理论,进行君臣佐使的配伍,使配伍更合于中医理论,标本兼顾,以促进脂浊排泄,提高疗效。如中医认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治疗瘀血明显之高脂血症,可先选取有抑制脂质合成功能的丹参、
赤芍、
郁金等活血化瘀,作为主药。再选有同样功能的川芎,可促进脂质排泄之柴胡等药理气行气,气血兼顾,以助血行,充当臣药或使药。祛瘀之剂若服用的时间较长,则易于伤正,或原来就是瘀正虚之症,那就又应该补益之品,使其消瘀祛脂而不伤正,作为佐药。最后--”青禾停了一下,又接着说:“当然还要重视三因制宜,因人,因时,因地修正治法,加减药物。”
“噢,这已是最后了?”张老师放下茶杯问。
青禾又低头看看电脑上的文件,虽没发现有什么疏漏,但又觉得老师并非凭
白发问,抬头地迟疑说:“算是最后吧。”
“那么都用了什么剂型呢?你查查看”"
“哟,这倒没太注意,”青禾马上翻页查找,一会,青禾说:“汤剂居多,丸剂次之,还有胶囊和其它剂型。”
“那么疗程你统计过没有?”张老师紧接着问。
“统计了,大概是两个月”青禾说着连忙点开一个文件,一看自己记得还不错。"
“你能不能坚持喝二个多月的汤药?”张老师又接着问。
“我?”青禾眨眨眼,有点不好意思,“我没喝过这么长时间,不过想象中我好象不情愿。”
“孔夫子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咱们业内人都难以坚持,何况别人。当然,汤剂有其优势,但缺点也突出,由于煎制、携带、服用,口感等种种因素,汤剂往往不容易被患者接受,尤其是长期服用,依从性必然差。而高脂血症是一慢性病,其聚也渐,其消也缓,‘汤者荡也’,脂浊不可能由汤剂一荡或两荡而消,需要守方长服方能起效。且高脂血症病情相对稳定,常无症可辨,方药并不需要频频加减变化,汤剂随证加减变化灵活的优势并无用武之地。相反,‘丸者缓也’,丸剂缓攻渐消的优势比较明显,所以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剂型不宜以汤剂为主。应将先让病人先服用几付汤剂,如果没有不良反应,下一步就应该考虑制成丸剂或其它易服剂型,这样可以提高病人的依从性,以增强疗效,巩固疗效。
青禾接着说: “如能在制剂时,提取有效降脂成份,缩小药物体积,减少服用次数,那就更为理想了”。
“对”,张老师起身将余茶倒进花盆,说:“就把你这话为作暂时的‘最后’吧。有问题以后还可以再探讨。
[
本帖最后由 天天布衣 于 2007/12/26 14:25 编辑 www.med126.com]
-----------趣说医理又何妨
--评《小说中医》
温长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 中医药出版物审读专家
中医如何与“小说”联系在一起?乍一看张大明先生的新作,我不无迷惑。待披阅全书,疑问便迎刃而解了。作者在自序中写道:“《小说中医》,有二层意思,一是以小说形式普及中医,二是与";大而全";相对,小说者,小小说之也,意即书中所说仅为博大精深中医之一小部分。”
以小说形式表现中医药,上世纪七十年代柯雪帆教授开风气之先,其所著病案小说《医林掇英》,风行一时,远及东瀛,获优秀科普作品奖,可见此种形式颇受欢迎。然自此以后,中医科普作品虽然不少,而以小说形式者至今鲜见。张大明先生既是中医专家,又是资深的中医期刊编辑,并注重的文学修养、兼习书画篆刻,(本书的封面、装祯设计即是张大明先生亲为)他结合自己的实践和创见写成《小说中医》,作为“中医新课堂丛书”之一,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是为空谷足音,见之而喜,故乐为之评。
小说语言典雅而不失风趣,师生对话,时有妙语。书中结合病案,广征博引,以中医学为主线,结合西医学、心理学,乃至文学、史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来喻医说理,循循善诱,使得全书既具有难得的趣味性,可读性,而又不失其严谨性,引导读者在轻松的气氛中学医悟巧,避免了学术读物单调枯燥的缺陷,如同"手把手"地带教,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医学与文学的融合。而如果只将此书看成中医普及读物,只是将已有的知识普及化而已,则未免有失公允。这是因为,小说仅是一种表现形式,作者借此来表现中医的深刻内涵,寓学术于情节之中,趣味盎然而绝不浅俗,通俗易懂而颇多见地,如对中药理论的认识、对辨证施治的表述、对医易关系的探讨、对经典学习的见解等,均有作者对中医学术的发挥,许多思想具有前沿性。我认为,其中的许多章节都是以小说形式写成的论文,章头句尾都反映出作者的良苦用心。
《小说中医》虽然写的是跟师抄方实习,但又非单纯的病案小说,正如从书主编刘观涛先生在"中医新课堂丛书"总序中所言:“特别要指出的是,作者并没有拘泥在临床技巧这一层次,而是时常借此将读者带到中医之道的大境界,通过中西医学及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引导读者从较高的层次俯瞰两大医学体系,开阔了读者的视野,可使读者从东西文化差异的角度,更为深刻地理解中医学的文化底蕴、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中医学特色之所在,这皆有助于从根本上、从实质上理解中医临床思路,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这只无形的手对中医临床的统摄指导作。” 在全球化日趋逼近的浪潮中,挑战和机遇同时摆在了中医学科的面前,如何传承和发展这一中华瑰宝,让她更有效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事业,亟待得到人们的回答。张君此著,正当其时,开一家之言,抒赤诚之见,颇具意义。联想到近期中医界新作连连、新意频出,不禁让人兴奋不已,喝罢“鸡汤”读“小说”,习过病案温医经,文化复兴在中医领域里真的兴盛起来了!
仔细品味《小说中医》,我越发有爱不释手之感。作为中医爱好者、中医院校学生的普及读物,她可以悄然使人们与中医靠近;作为中高层次专业人员的欣赏作品,她能给人以有益的启发和思索。浅者可得其浅,深者则得其深,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也!
《健康报》2006.02.24 4版 社会周刊“书苑” 编辑:张蕊
小说中医回目
第一回
说老师言学生人物亮相
论规矩谈技艺何为关键
跟师学习历来是学习中医临床最重要的、不可取代的方式。而中医学术又有保守性、封闭性,难以授受。那么如何突破保守性与封闭性?跟师学习的要点是什么?中医临床的特色又是什么?本回有两位贯穿全书的人物出场,对这些问题现身说法。欲知如何跟师效果最好,请看本回分解——
第二回
观方药测病情丝丝入扣
治疾病如写真样样相似
画家可以运用色彩为人物画像,而医家能够遣用药物为疾病画像,并且画有画格,医有医风,二者相通。此回中通过画像与治病相比,说明中医治病的特色,与西医的区别。欲知中医如何用处方对疾病画像,中医大家治病有何风格,请看此回分解——
第三回
妙改方巧改方改如不改
重开方又开方开犹未开
与治疗急性病的重在逐机善变相对,治疗慢性病重在定力与持重,需要守方,而守方需要技巧。本回张老师结合病例,向青禾谈了如何培养定力的方法,及如何守方的技巧。欲知是何方法、何技巧,请看本回分解——
第四回
辨痰浊论瘀血总归脂浊
化痰浊逐瘀血终是祛脂
多余的血脂是当代中医所面对的新病邪,只有确定了多余血脂的中医病因属性,方能以中医方法对其作针对性的施治。这一回师生将血脂这一西医概念,运用中医病因理论进行分析,在一定的程度上达到了中西互通,欲知如何分析,如何施治,请看本回分解——
第五回
述藏象论脏器脏藏有异
言藏神谈脏形藏脏不同
中医的藏象与西医的脏腑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这情况往往使外行,甚至使中医业内人士对中医藏象的实质也搞不清楚。这一回由王清任引起话题,解读了藏象的实质,追溯了如何从脏腑转化为藏象的过程,探讨了《内经》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回顾了解剖与中医主流学术的关系,并对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作了不恭之论,欲晓详情,请看本回分解——
第六回
观影象参数值延伸四诊
通概念溶新知巧为辨证
现在公认中医的临床特色是辨证论治,而什么是“证”,尚众说纷纭。那么如何认识证,并对证辨而治之,在目前新环境下,如何吸收现代医学新知,并将其与中医传统理论溶为一体,在守拙与弄巧、守旧与逐新两端保持适当的张力,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是急欲解决的重要问题。欲知张老师如何结合病例详述以上问题,请看本回分解——
第七回
说难学道封闭中医学术
论药性惜粗疏中药理论
中医学术的封闭性是公认的,那么这封闭性是如何形成的?本回中张老师提出中药理论的缺陷是造成“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的重要原因,并提出了破除封闭的几个方法,欲知详情,请观本回分解——
第八回
用热药不远热妙在巧用
知实质巧运用以犯为能
各行各业有各自的禁忌,但行中高手却能突破禁忌,达到常规所不能达到的境界。此回中比较了医学家,文学家,军事家如何敢于犯忌、巧于犯忌的成功事例的异同之处。欲知如何突破禁忌,方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请看本回分解——
第九回
空调病阴暑症贪凉饮冷
大青龙温散法作雨龙升
七月流火,暑病多发,阳暑固有,阴暑更多。欲知阴暑是何病症,如何预防,大青龙汤治疗阴暑的道理何在,如何运用,请看本回分解——
第十回
究西药论特性洋为中用
精选药获佳效重在辨证
中医理论不仅是被现代科学研究的对象,并且也是研究种种事物的思维工具,可惜的是这一点往往被忽略。本回师生运用中医理论对西药进行了研究,运用以中医理论开办“思维工厂”,将西药加工转化为中药。欲知这“思维工厂”如何生产,和由此而产生的三项好处,请看此回分解——
第十一回
评易经论医经医易同源
学易经读医经医易有别
由于《易经》含义的晦涩与好异者的附会,使得许多人以为医学与《易经》关系密切。此回张老师破除了所谓“易道之大,无所不包”的神秘性,并从文献学等方面分析了医易关系,认为学医未必要学易。欲知张老师如何分析,如何在医易研讨会上搅场而不捧场,请看本回分解——
第十二回
重功能重感受中医特色
重形态重指标西医守则
与西医学之看重形态变化,看重化验指标数据相对,中医学临床重视功能的失调,重视病人的主观感受。欲知如何通过具体病例反映中医这一特色,如何剖析“中医诊断客观化”提法的失当,请看本回分解——
第十三回
论剂型有多种丸散膏丹
据病机巧运用阴阳倒颠
“人之所病,病病多;医之所病,病方少。”病多而方少,是为千古之叹。而如果能灵活运用现有的药物,扩大治疗范围,则可大大增加治病之方。然而灵活运用中成药要有一定的原则,也有一定的方法,欲知是什么原则,和哪几种方法,请观本回分解——
第十四回
喜怒忧思悲恐辨证求因
风寒暑湿燥火因发知受
这一回师生通过比较中、西医对非典型肺炎病因的探寻,分析了中、西医病因学体系及方法,捎带对吴又可之病因说作了评价。欲知中医、西医病因学异同在何处,中医病因学有何特色,对“疫气说”学作何评价,吴又可应有什么地位,请看本回分解——
第十五回
药方上多地名道地分明
灭病魔用强兵克敌制胜
用药如用兵,兵精则易胜,药佳则效高,而中药里的精兵强将即是道地药材。本回中师生讨论了道地药材的重要性,与中医目前的困境。欲知药方上为何有药名并有地名,这地名与疗效的关系,请看本回分解——
第十六回
议八纲谈脉象评脉论证
言太医话雪芹议红说曹
脉诊虽然列为四诊之末,或为可舍之诊,而却时常傲居四诊之首,甚至取代其它三诊。给人的印象是神奇神秘,虚玄难学。本回中张老师将破秘解奥,还脉诊本身面目,欲知详情,请看本回分解——
第十七回
或合理或合实经典学习
或原意或释意经典研究
对于中医人员来说,经典著作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但若不清楚其中“合理”与“合实”,“原意”和“释意”的概念及关系,则难以学好经典著作。欲知以上概念与关系,欲知应当如何对待经典著作,理解经典著作,请看本回分解——
小说中医续集回目
第十八回
议三法谈三论病邪别释
说子和评子和攻法另解
治实以攻,治虚以补,这是中医通则。而善用攻法的攻邪派大家张子和却突破了这一原则,取得良效,这其中道理何在?本回中张老师借助所治病例,从现代科学的角度作了较为合理的解释,并对子和学术偏与全、简与繁的矛盾作了分析。欲知详情,请观本回分解--
第十九回
重形象偏女性中医思维
以形用取胜用以意用药
“医者意也”、“以意用药”,有人津津乐道,认为无此则不显中医之神妙,而又有大文豪苏东坡、钱钟书、鲁树人痛加嘲讽。但若是少了这两句话,似乎历代名医失去了他们医学上自由创意的愉悦,所有那些精妙的医术都会变得黯然无色,便连今天对于中医的叙说,亦复没有多少趣味了。 而对此究竟应当怎样评价?再者,中医思维是否有女性化偏向?欲知详情,请看本回分解--
(页码)
析肝胆考心病咬文嚼字
汉关公唐秦琼时代错位
刘力红博士的《思考中医》,出版后,大众乐其浅俗,故风行一时。然此书对脏腑的解释并不严谨。这正应了一句古谚--“心肝脾肺肾,走遍天下无人问;心肝脾肺贤,走遍天下都赚钱。”欲知张老师如何分析这一现象,刘博士所咬嚼之心肝肾等字是如何的时代错位,请观此回分解--
第二十一回
治阴黄疗阳黄阴阳平衡
论内因言外因内外皆重
阴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概念,当今社会,可能只有中医还在用着阴阳,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石。那么为何中医还要用阴阳?阴阳在中医的诊断治疗过程中究竟起什么作用?再者,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内因能否一贯地作为“变化的根据”?通行的“内因第一”论是否荒谬?这一回中师生两人到省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出诊,张老师将结合病例阐述自己的看法。欲知详情,请看本回分解--
第二十二回
辨病位析病性辨证论治
究病因察微观专药专用
辨证施治现在已被公认为中医的特色及精华,中医的生命力之所在。然若考察整个中药治疗的情况,可发现辨证施治并非尽善尽美,亦未能一统药治之天下,实际情况是辨证施治与专药专用各据其地,共同在临床发挥作用。本回中张老师将结合病例详细比较二者用药之长短,及二者结合运用之种种方式。欲知详情,请观本回分解--
第二十三回
观轮廓测市势巧用指标
参阴阳寻平衡待偏而纠
中医思维吸取古代哲学的智慧,而又有所发展,不仅可作为诊病治病的利器,充当养生长寿的指导,也可以成为研究其它事物的工具,不仅可以以之研究西药,还能够以之研究股票,放之股市而亦准。例如张老师的学生岳汉,就尝试以中医思维应用于股票投资,而心得颇多,获利颇多,精神物质双丰收。本回中岳汉将与证券专业人员安波详谈运用中医思维炒股的心得。欲知详情,请观本回分解--
第二十四回
研方剂道结构君臣佐使
说篆刻研布局疏密有致
中药治疗是中医主要的治疗手段,而方剂最能体现药物治疗的精华。方剂的疗效为何大于单味药之和?其中有什么奥妙?本回中张老师结合《三国演义》、《红楼梦》,向孟老讲了中医方剂的基本结构及所产生的“非加和”效应。青禾也和孟老讨论了篆刻艺术在章法、风格等方面与中医方剂的相通之处,形象地比拟了方剂之妙。欲知详情,请看本回分解--
第二十五回
说方解议方论各有各理
究寒热研补泻各有各效
虽说“真理只有一个”,可中医对同一方剂的解说却不只一个,令人困惑,应该如何理解这一现象?对这不同的解说应当如何取舍?寒热补泻之药同置一方,其作用应有若干可能,而中医常取其理想的可能,中医组方及解方是否有理想化的倾向?本回中张老师将就以上问题逐一作答,欲知如何作答,请观本回分解--
第二十六回
知核心抓关键执简驭繁
巧变化妙衍生以少致多
中医方剂数量众多,浩如烟海,面对于此,不禁而生“以有涯随无涯”之感。那么将如何掌握运用大量的方剂?本回中张老师借鉴“二八定律”,提出活跃方、沉睡方、类方、核心方、边缘方等概念。主张通过掌握少量的核心方、核心药而执简驭繁,进而据此灵活衍化,达到以少致多。欲知详情,请观本回分解--
第二十七回
参战机定治法医兵互通
择时机巧施治避实击虚
医与兵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但在高层次的思维方法上却颇多相通,故历代医家常引兵法以说医理,甚至直接将兵法计谋用于医学,取得良效,此实为中医学中之一奇景也。欲知张老师如何运用兵家谋略,为军人中校治疗疾病,其中又有什么科学根据,请观本回分解--
第二十八回
或抗争或屈从皆因饭碗
观察组对照组事关伦理
如果说过去的中医在反对取缔中医的抗争中,是为了饭碗而抗争;那么当今中医在搞中医药临床观察中接受西医模式,却是为了饭碗而屈从。而这屈从使得中医特色不能保持,疗效难以提高,并且连带引发了伦理问题。本回中张老师对这医学问题、伦理问题、饭碗问题的关系作了剖析,欲知详情,请观回本分解--
第二十九回
别证候辨体质同病异治
究寒热分虚实异病同治
对于同一种疾病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即“同病异治”,与此相应,也可对不同的病症却采取同一治疗措施,即“异病同治”,这是中医临床的特色之一,然而这类治法往往令外行感到神奇与疑惑。本回中张老师将结合病案从证候与体质的角度详细讲解这一问题。欲知详情,请观本回分解--
-----------第三回
妙改方巧改方改如不改
重开方又开方开犹未开
重开方又开方开犹未开与治疗急性病的重在逐机善变相对,治疗慢性病重在定力与持重,需要守方,而守方需要技巧。本回张老师结合病例,向青禾谈了如何培养定力的方法,及如何守方的技巧。欲知是何方法,何技巧,请看本回分解——
青禾将处方抄完递给张老师,看着桌上的病历排摆的次序,正要喊下一个患者,忽见眼前伸过来一只手,放下一本病历。青禾立即被这手吸引住了,这只手如同自己临摹过的仕女画上的手,活脱脱就象照着那画长就的。青禾不由顺着手臂看上去,却见一头青丝飘动——这人已转身向门外走去,青禾又向下瞧,依次扫见粉颈、削肩、柳腰——这身材也象是按着仕女画拓印的。见她走到门外的候诊椅上坐下,细眉微蹙,神情抑郁,落落寡合,颇有几分病态美。
又过了一会儿,几个复诊病人处理完,轮到了她诊病。
在张老师为她诊脉时,青禾大致看了她的病历,名字叫凌宇,28岁,患的是
肺结核,对抗结核药不敏感,属于原发耐药者。已经复诊了十多次。
“张大夫,”凌宇等张老师诊完了脉,说:“我可是您老的追随者,您在学院医院时我就追随您,您来到名医堂,我又紧追着登堂入室——您看,除了你的影子,谁还比我忠实。”
“病跟你不舍,你追我不放,”张老师笑笑,“看什么时候咱们能将那个‘忠实’追随你的病甩掉,让它望你莫及。”
“现在应该是已经把病甩得更远些了吧——我感觉比原来强多了,腹泻也轻了,痰吐得也少了,也能吃点了——您总是精心地给我调方。”
“那我就再针对病情给你调调方——好,看看舌苔。”
舌苔薄白稍腻,舌质偏淡。
张老师又问了问病情,就开了方,递给青禾,让抄在病历上。
青禾边抄,边与前次的处方对照,虽然似乎觉得有些蹊跷,但未及细想。抄完递给凌宇,她接过药方、病历,道声谢,边看边出去了。下午,在研究室。
“张老师,”青禾想到上午的事,说:“上午那个叫凌宇的,复诊十多次,调来换去,还是不离参苓白术散,我看可以服成药,彼此省事。”
“对于别人或许可以服成药。而对于她,就得吃汤药,还得次次调方。”
“噢,为什么?”青禾心想,这人出众,事也出格。
“她是农学院凌教授的独女,在外地工作,前些时得了肺结核,在当地治疗效果不理想,这才回来治病。凌教授领她来,我看了在外地治疗的病历,西医倒是常规化疗,没什么可挑剔的。由于吃西药耐药,于是又吃中药。可是那位中医只知一味的清热滋阴,一个
百合固金汤,一直吃了一月多,也不变方更药,结果转成脾虚湿盛,肺气也更虚了。”
“这大夫虽知方而不达变,只属中下之工也。”青禾评判道。
“凌教授说他这女儿,自小即孤僻善感,体弱多病,敏感多疑,有几分病态美,同事们都戏称她是小黛玉。没想到说得她当起真来,以黛玉自比,一会自哀自怜,一阵又孤芳自赏。《红楼梦》她看了无数遍,版本也越看越专业,现在研究的是影印的脂砚斋批本。说到此,凌教授连连叹气,说版本越看越专业,他不反对,可这人也越来越相象,现在把肺病也学到身上了。”
“她这是生理、心理,病理全方位的复制。”青禾说,“不过病理上病象证不象,虽然都是
肺痨,黛玉
阴虚火旺,当吐黄痰红痰;凌宇脾虚湿盛,该吐白痰稀痰。”
“凌教授特别叮嘱,给他看病要充分考虑她的心理。她本来生性多疑,心细如发,病了之后,这种疑心随病情更加滋长,总是怀疑医生敷衍她。前一个医生的原方照抄,又加重了她的这种心理。以至于前些时凌教授介绍她找我来看病之前,她追问要给她看病的这个张大夫,是论病细穷源的张太医?还是闹出人命的胡庸医?是御医王济仁?还是铃医毕知庵?凌教授为了让她来看病,只得开玩笑说我是‘论病细穷源’的张太医,是受曹雪芹派遣,特地从《红楼梦》中出来给她看病的。在现实生活中,酷似《红楼梦》上人物的,也就是你和张大夫两个人了。来了之后,我也只好冒充张太医,诊脉后摹仿张太医为她‘论病细穷源’,说:‘看遵小姐这脉息,左寸细,左关细弦,右寸细而无力,右关濡而无神。病原为阴虚之证,有低热,口干,咯吐黄痰之症。后因服滋阴药过甚,伤及脾胃,脾虚湿盛,而脉见濡象,这应着食少、腹泻、乏力、吐白痰之症。右寸应肺,肺原为阴虚,阴血虚少不能充盈于脉道,故见脉细,经服药后阴虚虽缓解,但因脾虚食少,
肺脏失于水谷充养,致
肺气虚损。肺主皮毛,体表不固,可能时时
自汗,汗出之后,气随汗泄,更加乏力,不能鼓动血液,故脉又无力。左寸细,是脾胃不健,不能生血以养心,心血不足,血不养心,可能睡眠欠佳。左寸细弦者,肝疏泄不利也,应着小姐郁郁寡欢,多思多虑。’她听后,引用《红楼梦》上秦可卿贴身婆子的话,说:‘何尝不是这样呢,真正先生说的如神,倒不用我们告诉了。’又问我如何施治,我说适用‘培土生金’之法,她又让我解释这治法。”
“老师,您先喝茶,让我借这机会复习复习培土生金之法。”青禾将茶杯递过去,“人体脏腑之间互相影响,治疗上可以利用这种关系。按五行生克关系,脾属土,肺属金,脾为肺之母,肺为脾之子。肺气虚损,就可能影响脾脏,而导致脾肺两虚,出现食少泻泄等症。治疗上可按‘虚则补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