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禽流感用方
    

危急难重症与经方:禽流感用方

麻杏薏甘汤,麻黄加术汤两方首选,你以为如何?体弱者新加汤,新加汤会没有用的机会,因为本病体弱人不易得!体格强的人易得之!各位以为如何?(近日发贴少了,这个时髦的话题一定要說说)柴白汤也有用的机会!

-------------------
本病体弱人不易得?体格强的人易得之?

-------------------
楼主用麻黄加术汤是不是受到曹颖甫的启发?
曹讲:温病之发端,未有不从太阳起也。故温病初起,形寒头痛发热,麻黄加术汤,亦可用之。

-------------------
我觉得此次H7N9感染的大部分都是年老体弱和小孩居多,不像当年的SARS年轻人居多。

-------------------
随其证 知反逆用之  勿臆想

-------------------
病毒本身没有多大影响的,关键是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对病毒产生的反应!

-------------------
禽流感的经方辨证治疗(转自 刘志杰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8a72a80101705a.html
东汉末年的大瘟疫,当时人通称其为“伤寒”。有人对有关史料记载进行研究后指出,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为:由动物作为病毒宿主传播,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发病急猛,死亡率很高;患者往往会高热致喘,气绝而死;有些患者甚至发斑出血而亡。
 据后世历史学家统计,从公元119年至217年这百年间,就曾有几十次大瘟疫。而在东汉末期的数十年间,大瘟疫更是连绵不断,其死亡人数之多,简直无从统计。东汉末年短短三十年间,有明确记载的全国性大瘟疫共有十二次。在瘟疫流行期间,家破人亡者比比皆是,后果十分悲惨。在曾经繁华的中原地区,一度出现了这样的惨状:“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曹植《说疫气》)而当时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也曾悲痛地回忆道,他的家族本来人口众多,达两百余人口,但在不到十年的瘟疫流行期间,竟有三分之二的人口死去了,而其中又有七成是死于伤寒。在东汉王朝的首都洛阳地区,瘟疫竟夺去了一大半人的生命。再加上当时这里不断发生战乱,中原地区陷入极为恐怖的状态。
   尤其是在建安九年至二十四年(公元204年至219年),这次被人们称为“伤寒”的大瘟疫达到了高峰,给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中原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实际上,在东汉王朝灭亡以后,到三国和晋朝,它又持续了很长时间。稍后的另一位历史学家裴松之就曾说,这场瘟疫“自中原酷乱,至于建安,数十年间生民殆尽。比至小康,皆百死之余耳”。而据《晋书》的记载,甚至在咸宁元年(公元275年)十二月,都还时有发生,“是月大疫,洛阳死者大半”。
 瘟疫,古代统称为“伤寒”。后来又称为“疫疠”,寒性的,叫寒疫,也叫伤寒(感伤寒邪),热性的,称瘟疫,也叫温病。
根据这次禽流感所表现出来的症状,经过经方辨证理论分析,我们大致分为如下几类方证:1、 麻黄汤证(初起高热、恶寒、无汗、喘咳,脉浮紧而数)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炙,一两) 杏仁(七十个)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2、大青龙汤证(病情进展,高热无汗,恶寒重,咳喘胸痛,烦躁不安,脉浮紧而数)
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 桂枝(二两) 甘草(炙,二两) 杏仁(四十枚) 生(切,三两) 大枣(擘,十枚)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3、小青龙汤证(病邪入里,发热不甚,有汗或无汗,咳喘不得卧,腹满便溏,脉弦,舌淡齿痕,苔白腻)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洗,半升)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4、白虎加人参汤证(高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口渴饮水,烦躁而微喘,舌红苔黄燥,脉洪数)
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碎,一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5、汗出亡阳,手足逆冷,脉微细,四逆汤主之。
四逆汤方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一两半)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以上方,根据临床患者具体病情变化,可以灵活辨证配合使用。辨证的重点在于辨寒热,尤其要注意患者“有无汗出”、“恶寒还是恶热”。
禽流感所表现的病证,在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一书中,讲的清清楚楚,条条是道,辨证准确的话,往往是一剂知,数剂已,疗效迅速,一般在七日内便可以治愈。注:以上方剂的药物用量,按一两=15克换算,儿童减半。
提供给大家参考。

-------------------
很多人都把伤寒方当作虎狼之药啊

-------------------
莲花清瘟胶囊/ 大青龙汤---2009年底的时候,在南京江宁治疗过一例被东山镇人民医院确认的HIN1 ,隔离半个月吃达菲配合莲花清瘟胶囊,出院后没过两天又开始发烧不退,大青龙一剂烧就退了,而今天的H7N9想来也不过如此。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