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中医师必须擅长脉诊—— 与陈清光先生商榷
    

经方特诊区:中医师必须擅长脉诊—— 与陈清光先生商榷


中医师必须擅长脉诊—— 与陈清光先生商榷
胡心藻(湖北省监利县分盐镇渔场卫生室)
近读“中国中医药报”8月27日刊载的陈清光先生《正确认识脉诊》一文,有感于陈先生对中医脉诊的高度评价和认识脉诊的误区分析。但陈先生在文中说:“较为精准地据脉断证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不能也不应当苛求完全达到。”对此观点,笔者却不能认同,特与陈先生商榷。
重视脉诊的重要性
脉诊是中医诊疗特色之一,是千百年来中医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之一;“三个指头、一个枕头”是昔日人们对中医师擅长脉诊的描述。
“脉为医之关键,医不察脉,则无以别证,证不别,则无以措治”(徐春甫《古今医统》)。由此可以深感脉诊在中医诊治中的重要性。然而,中医脉诊的现状,正如陈先生所言:“由于受西化思维的影响,现实中一些中医师西化,忽视甚至遗弃了中医四诊,反而借助西医诊断技术来处方用药,能够诊脉述症的更是凤毛麟角。造成中医在公众中的地位和信誉下降,很多患者从中医科走出来时会抱怨,“这是什么中医,连脉都不会把”。
扪心自问,作为一个中医师,不能继承中医的诊疗特色,不能掌握中医脉诊这一基本技能,而是问病处方,看化检报告处方,何以称之为中医师。孙思邈曰: “夫脉者,医之大业也,既不能深究其道,何以为医者哉!”(《备急千金要方》)徐春甫言:“医惟明脉,则诚良医。诊候不明,则为庸妄,脉其可以弗辩乎哉!”(《古今医统》)是的,不能诊脉述证,怎么能做到四诊合参,又怎么能保证方药对证,疗效确切呢?这样西化的中医师,丢掉了中医的传统特色与优势,怎么不令患者抱怨,怎么不令公众对中医失去信任,怎么不令中医出现服务阵地逐渐萎缩等尴尬局面。
据脉断证是可求的
中医切脉,历史悠久,理论丰富。正如陈先生所言:“《黄帝内经》中专门论脉就有《脉要精微论》、《三部九候论》、《玉机真脉论》等六篇章,《难经》论脉者四分之一多,确立寸口脉法,并为后世所宗。医圣张仲景更是将脉诊置于首要位置,每卷皆名‘辨某某病脉证并治’……,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提出辨脉治病、脉证兼施的临证方法,使脉诊易于掌握,广为流传”。嗣后,历代名医对脉诊各有发明,脉学专著渐次增多。其中李时珍所著《濒湖脉学》,集历代脉论精华,以七言韵诗表述,文畅意明,易读好记,颇切实用。
现在通行的二十八脉,虽然复杂,但只要从位、速、形、势、律这五个方面去理解各种脉象,就能够辨认特征,切而验之。
脉学的原理,古人有言:“脉者,血气之神,邪正之鉴也。有诸中,必形诸外。故血气盛者,脉必盛;血气衰者,脉必衰;无病者,脉必正;有病者,脉必乖。”(张介宾《景岳全书》)。上海名医费兆馥说:“从现代生理学研究,脉象亦是一项灵敏的、综合性的生理信息,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兴趣,已成为当前无创性检测方法的开拓项目。”(《脉诊客观化研究概论介绍》)当代脉学专家寿小云教授今年六月份在贵报发表的《脉诊钩玄》云:“脉象生理研究认为:支配血管舒缩的血管运动神经纤维主要是交感神经,在神经的支配下,平滑肌的舒缩活动可使血管内径发生明显变化,以致改变了寸口脉的形态、血流阻力,乃至组织的血流量,形成28病脉脉象形态的基础特征。……这种脏腑通过植物神经对寸口脉血管壁特定部位产生舒缩影响,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脉管特定部位出现形态学变化的形式,为传统中医‘寸口(脉)独为五脏主’的理论提供了支持”。
从上述脉学源流、脉学原理说明,脉象是经过历代医家检验客观存在的,脉象是被现代实验所证实的,脉象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因此,现在研制出了一些脉诊仪器。由此可见,据脉断症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可求的。
据脉断证能够达到
“脉理精微,其体难证……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王叔和《脉经》)。这虽然说明诊脉之难在于指下脉体难辨,但是历代医家均能做到切脉诊察疾病,辨别病证;当代也有经验丰富的名老中医、纯正中医亦能据脉断证,令人叹服不已!这说明脉诊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能掌握的。那么,如何学习脉诊,精通脉诊,从而完全达到据脉断症的佳境呢?
首先,应做到多熟读脉学,先求心明了。不读王叔和,临证出差错,这句话提示中医人必须学习脉学理论,接受前人总结的经验,明了脉学的道理;熟读脉学的关键在于心中详求诸脉之特点,如浮为表脉,轻手可得;芤似着葱,等等。只有心中明了,才能指下亦明。
其次,应做到平时多练习。熟而能生巧,脉诊技能要多实践,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因此,一要持脉有道,虚静凝神。正如吕郁哉所言:“诊脉的态度应和蔼严肃,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把一切专注于病人身上,耳不旁听,目不旁视,详察脉象,辨析真伪。”(《甘肃中医论文医案选》)二要掌握平脉,知常达变。《内经》、《伤寒论》都很重视平人的四时脉象,初学脉诊者可多为自己的同学、挚友、亲属诊脉,细心体验,以求有所得。三要“五字”入手,辨认特征。切脉手指触觉中,要注意鉴别位、速、形、势、律这五个方面,即掌握脉动部位的浅深、速度的快慢、显现的形状、有力与否和节律是否均匀一致等。如此反复揣摩,加深印象。四要抓住纲领,率先掌握:浮、沉、迟、数、虚、实六脉,临床常见,指下也容易辨认,且能反映表里、寒热、虚实的病机,先从指下辨清六脉,再从六脉中细辨其他脉,这样提纲挈领,执简驭繁,而能事半功倍。
再次,要做到跟师多请教,领悟其中妙。老师临床多年,通过成千上万次的临诊,对常见脉象辨认确切,我们应当细心观察老师的诊脉技巧,认真学习老师的诊脉经验,虚心求教老师,默记老师所言,从中领悟其脉学之奥妙,这是学习脉诊的快捷途径。
从上所述,脉象不是难于捉摸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学,刻苦磨练,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就能和历代医家、当代名医们一样,掌握脉诊技能,成为诊脉高手;因此,较为精准地据脉断证是应当苛求达到,也完全可以达到。
资料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
中医师必须擅长脉诊—— 与陈清光先生商榷
胡心藻(湖北省监利县分盐镇渔场卫生室)
近读“中国中医药报”8月27日刊载的陈清光先生《正确认识脉诊》一文,有感于陈先生对中医脉诊的高度评价和认识脉诊的误区分析。但陈先生在文中说:“较为精准地据脉断证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不能也不应当苛求完全达到。”对此观点,笔者却不能认同,特与陈先生商榷。
重视脉诊的重要性
脉诊是中医诊疗特色之一,是千百年来中医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之一;“三个指头、一个枕头”是昔日人们对中医师擅长脉诊的描述。
“脉为医之关键,医不察脉,则无以别证,证不别,则无以措治”(徐春甫《古今医统》)。由此可以深感脉诊在中医诊治中的重要性。然而,中医脉诊的现状,正如陈先生所言:“由于受西化思维的影响,现实中一些中医师西化,忽视甚至遗弃了中医四诊,反而借助西医诊断技术来处方用药,能够诊脉述症的更是凤毛麟角。造成中医在公众中的地位和信誉下降,很多患者从中医科走出来时会抱怨,“这是什么中医,连脉都不会把”。
扪心自问,作为一个中医师,不能继承中医的诊疗特色,不能掌握中医脉诊这一基本技能,而是问病处方,看化检报告处方,何以称之为中医师。孙思邈曰: “夫脉者,医之大业也,既不能深究其道,何以为医者哉!”(《备急千金要方》)徐春甫言:“医惟明脉,则诚良医。诊候不明,则为庸妄,脉其可以弗辩乎哉!”(《古今医统》)是的,不能诊脉述证,怎么能做到四诊合参,又怎么能保证方药对证,疗效确切呢?这样西化的中医师,丢掉了中医的传统特色与优势,怎么不令患者抱怨,怎么不令公众对中医失去信任,怎么不令中医出现服务阵地逐渐萎缩等尴尬局面。
据脉断证是可求的
中医切脉,历史悠久,理论丰富。正如陈先生所言:“《黄帝内经》中专门论脉就有《脉要精微论》、《三部九候论》、《玉机真脉论》等六篇章,《难经》论脉者四分之一多,确立寸口脉法,并为后世所宗。医圣张仲景更是将脉诊置于首要位置,每卷皆名‘辨某某病脉证并治’……,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提出辨脉治病、脉证兼施的临证方法,使脉诊易于掌握,广为流传”。嗣后,历代名医对脉诊各有发明,脉学专著渐次增多。其中李时珍所著《濒湖脉学》,集历代脉论精华,以七言韵诗表述,文畅意明,易读好记,颇切实用。
现在通行的二十八脉,虽然复杂,但只要从位、速、形、势、律这五个方面去理解各种脉象,就能够辨认特征,切而验之。
脉学的原理,古人有言:“脉者,血气之神,邪正之鉴也。有诸中,必形诸外。故血气盛者,脉必盛;血气衰者,脉必衰;无病者,脉必正;有病者,脉必乖。”(张介宾《景岳全书》)。上海名医费兆馥说:“从现代生理学研究,脉象亦是一项灵敏的、综合性的生理信息,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兴趣,已成为当前无创性检测方法的开拓项目。”(《脉诊客观化研究概论介绍》)当代脉学专家寿小云教授今年六月份在贵报发表的《脉诊钩玄》云:“脉象生理研究认为:支配血管舒缩的血管运动神经纤维主要是交感神经,在神经的支配下,平滑肌的舒缩活动可使血管内径发生明显变化,以致改变了寸口脉的形态、血流阻力,乃至组织的血流量,形成28病脉脉象形态的基础特征。……这种脏腑通过植物神经对寸口脉血管壁特定部位产生舒缩影响,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脉管特定部位出现形态学变化的形式,为传统中医‘寸口(脉)独为五脏主’的理论提供了支持”。
从上述脉学源流、脉学原理说明,脉象是经过历代医家检验客观存在的,脉象是被现代实验所证实的,脉象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因此,现在研制出了一些脉诊仪器。由此可见,据脉断症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可求的。
据脉断证能够达到
“脉理精微,其体难证……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王叔和《脉经》)。这虽然说明诊脉之难在于指下脉体难辨,但是历代医家均能做到切脉诊察疾病,辨别病证;当代也有经验丰富的名老中医、纯正中医亦能据脉断证,令人叹服不已!这说明脉诊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能掌握的。那么,如何学习脉诊,精通脉诊,从而完全达到据脉断症的佳境呢?
首先,应做到多熟读脉学,先求心明了。不读王叔和,临证出差错,这句话提示中医人必须学习脉学理论,接受前人总结的经验,明了脉学的道理;熟读脉学的关键在于心中详求诸脉之特点,如浮为表脉,轻手可得;芤似着葱,等等。只有心中明了,才能指下亦明。
其次,应做到平时多练习。熟而能生巧,脉诊技能要多实践,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因此,一要持脉有道,虚静凝神。正如吕郁哉所言:“诊脉的态度应和蔼严肃,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把一切专注于病人身上,耳不旁听,目不旁视,详察脉象,辨析真伪。”(《甘肃中医论文医案选》)二要掌握平脉,知常达变。《内经》、《伤寒论》都很重视平人的四时脉象,初学脉诊者可多为自己的同学、挚友、亲属诊脉,细心体验,以求有所得。三要“五字”入手,辨认特征。切脉手指触觉中,要注意鉴别位、速、形、势、律这五个方面,即掌握脉动部位的浅深、速度的快慢、显现的形状、有力与否和节律是否均匀一致等。如此反复揣摩,加深印象。四要抓住纲领,率先掌握:浮、沉、迟、数、虚、实六脉,临床常见,指下也容易辨认,且能反映表里、寒热、虚实的病机,先从指下辨清六脉,再从六脉中细辨其他脉,这样提纲挈领,执简驭繁,而能事半功倍。
再次,要做到跟师多请教,领悟其中妙。老师临床多年,通过成千上万次的临诊,对常见脉象辨认确切,我们应当细心观察老师的诊脉技巧,认真学习老师的诊脉经验,虚心求教老师,默记老师所言,从中领悟其脉学之奥妙,这是学习脉诊的快捷途径。
从上所述,脉象不是难于捉摸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学,刻苦磨练,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就能和历代医家、当代名医们一样,掌握脉诊技能,成为诊脉高手;因此,较为精准地据脉断证是应当苛求达到,也完全可以达到。
资料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
舌看寒热,脉看虚实,再合问闻参机变,诊断自然就基本形成了。大致如此吧。
至于纯学术方面的脉象研究成果,掌握和推广都极其艰难,即所谓“心中了了,指下难明”,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诊断的指导和决定意义确实难以评价。
日本人认为,望、闻、问、切四诊中,脉诊是排在最后的,是优先级最低的一类中医诊断技术,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不排除少数、个别特殊脉象在诊断中的决定性作用,但在多数情况下,也许现在甚至将来都仍然难以成为龙头老大。

-------------------
主要掌握:表。里。寒。热。虚。实

-------------------
四诊合参,最好

-------------------
中医是四诊综合为妥,不可完全以一诊概全有失偏颇。

-------------------
毋庸置疑,脉诊是中医的基本功,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就对那些“握手不及足,按寸不及 尺,相对须臾就处方药”这种不重视脉诊者给予了批评。有时候脉诊就是方证,是使用处方的依据,不重视脉诊,甚至把它看作可有可无必影响临床疗效。

-------------------
平沙落雁:舌看寒热,脉看虚实,再合问闻参机变,诊断自然就基本形成了。大致如此吧。
至于纯学术方面的脉象研究成果,掌握和推广都极其艰难,即所谓“心中了了,指下难明”,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 ..?(2013-01-23 13:40)?700)this.width=700;" >

没有什么道理,而是日本人没弄明白脉诊的奥秘的借口。
实践者最明白其中的奥秘。因为这是中国传统技能的特点,“体悟”

-------------------
 中医不可无脉诊,但中医却决不唯脉诊,我们要客观的实证的全面的看待脉诊,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可过度神话 。

-------------------
四诊合参,取各所长,灵活参机变。活用为佳。。

-------------------
晓军说的实事求是。

-------------------
王晓军:????中医不可无脉诊,但中医却决不唯脉诊,我们要客观的实证的全面的看待脉诊,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可过度神话 。
?(2013-05-18 13:46)?700)this.width=700;" >

既不唯有不弃!

-------------------
同意!四诊合参,不可偏废。

-------------------
   夫中医信之于人,除桴鼓之效外,从古至今惟脉诊一道矣。观《红楼梦》不论胡庸医抑或王太医皆据脉诊于病情娓娓道来矣。余之经验,在病家未开口之前,通过察言观色,望其体质、体态、体位等肢体语言,再察其面色舌像,甚至手诊、甲珍、最后合切脉,于此一番下来也能对病情症状做到八九不离十,最后再让患者本人补充,比起但问诊而失信于人,但切诊而指下难明不失为一权宜之计矣,孰教患者独钟其道乎?

-------------------
老实说,脉诊更多时候是应证和参考,而不是单纯的凭脉说话,病人进门,望第一,闻第二,心里大概有方向了,问是直指方向,症相应后,脉必参,观察脉是否合症,合症可直接定方,如果脉不合症,必有其因,反复推敲是舍症还舍脉,从症还是从脉。
28脉一说,是到了高级之处,能细到极致,那从脉可细到极处,从色也可辨到极致,不然如何出扁望帝而走之事
望闻问切四诊到了极处都有不可说之妙,但对我们下工来说,四诊合参才是能实践的东西,空谈玄机只能误事
例,来个网球肘疼的,你能摸的出来?只能由问而得之,其他合参是何因何治

-------------------
脉诊在发热病人,虚人中还是极有参考价值的。

-------------------
王晓军:????中医不可无脉诊,但中医却决不唯脉诊,我们要客观的实证的全面的看待脉诊,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可过度神话 。
?(2013-05-18 13:46)?700)this.width=700;" >

说得对,就该如此。脉诊对诊断疾病和处方用药时有时还是很重要的。但是一般人(多是外行)很容易把号脉和中医等同起来,于是也有人将脉诊神话。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