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合方的问题
    

经方教学:合方的问题

经常看到医生用合方,不知合方有何注意的,相同的药,量加在一起吗?还是取量大的。症状在都可以合吗?谢谢

-------------------
这个问题,汤本求真在《皇汉医学》中有简单论述,可以参考。
另,娄绍昆先生写的书《中医人生》中,摘录了一段日医汉方学者对于合方原则的论述,非常精彩,可以参考。

-------------------
這確實是個大題目,傷寒論中有提及合病及并病,有些也未採用合方,我看一些症狀的表現是同一病機的表現,而其他醫家卻有可能辨為不同病機,進而採用合方;如:三陽合病那條,諸症紛呈亦非採合方,所以究竟如何抉擇應從脈象判別

若合方中有相同的藥,劑量如何調配也是應視脈象而定,如:石膏便視脈象洪的程度來加減用量,乾薑則視脈沈無力的程度而定

外在症狀對應病機是一對多的關係,並不會因多種症狀的比對就凝聚成單一病機,反而會形成像蛛網般的脈絡更形複雜

脈象對應病機有時也是一對多,但它與外在症候不同,因為外在症候是由醫者依主觀所獲取,所加工,所解釋,有可能存在相當大的誤差;但脈象在某種程度上卻存有客體性,因病人無法造偽脈象,當然醫者在選取脈象及解釋脈象上依舊存有主觀性,但隨著經驗的純熟,最終只會出現一種最佳結合外在症狀的病機模式的存在,就像在一特定山路上,特定的氣象結合特定車種,對一經驗純熟的車手只會存有一最適化路徑一樣。

-------------------
合方不如合法,法中自有方。合法必须合理,理合方才合。

-------------------

  合方与否主要还是看方证的对应程度。
  经方中好多方子其实本身就是合方,特别是一些药味比较的方子,比如温经汤乌梅丸、炙甘草汤等,一方中都寓多方之意在里面,像这类方子应用时就无须再合用其他方或再进行加减,认准方证放胆投之,多收桴鼓之效。
  临床时更多的是一些症状病机比较复杂的病例,这时就需要合方了,合方时要注意的是所合之方其方证要互相兼顾、互相补充,方药组合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切记太杂太乱,那样的话药味互相牵制、互相中和,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甚至于变生它疾,适得其反。

-------------------
凤凰台主人:合方不如合法,法中自有方。合法必须合理,理合方才合。?(2013-09-30 10:24)?700)this.width=700;" >

观点可取。支持。

-------------------
合方或许合法,都应建立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有事证,用事药。

-------------------
咨询版主:两方同药取大者。  对初学者这个方法比较简单实用。

-------------------
 这是老话题了,以前也回答过类似问题。再粘过来,看看是否有道理。

定型的复方尽量不要去更变
定型的复方尽量不要去更变,增减一味药要自问为什么,这味药加入又有什么新方义,或又包括了哪一个方。患者是否有此证,是否非加非减不可。“茯苓饮”本是胃病方,若兼见有肠问题必合人参汤,若胸中痞至呕哕,可不需加味,原方提高桔皮、量即可。这样一个复方就不会有太多的药味或不足。
一味药物的加减,关系重大,如桂枝附子是桂枝附子汤的方义,桂枝加黄芪,含黄芪五物汤,桂枝加半夏,含半夏散及汤,桂枝加苓术包括苓桂术甘汤,桂枝去芍加苓术等于苓桂术甘,苓桂甘枣 ,茯苓甘草汤合方,有时根据症候的需要加某药即不成合方,也不含其他方义,那就要在加这味药时你所根据的某一方的这味药 起的作用,如加石膏,必有带有白虎类症,如白虎证悉具而原方症仍在,那就要酌用合方了,组方尽可能不多一味药就不让它多,见病症群中某一现象突出必先考虑原方药的组成,不必见症候即加味,有时虽增加了一二证,但分析不是主症,而是枝末问题,那就无必要加,如桂枝汤证而有腹痛或恶心,那就当提高芍量或姜量,不必加味。若有呕吐,就不得不加半夏。施用合方,其实需 一二味之加,就可合入一二个方,如小柴胡厚朴,小柴胡加黄连,栝蒌,三泻心中加栝蒌,半夏泻心加桂枝,都是二三方的合剂及包括若干方义,当详加分析

-------------------
   合方 计量问题可参见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  麻黄   桂枝   甘草   杏仁   生姜   大枣   石膏
 通过组方分析,本方有五个成方组成:1 甘草麻黄汤 2 麻杏甘石汤  3 桂枝去芍汤  4 麻黄汤  5 越婢汤。看单方个有证治,合一可为两解内.外而设。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