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悟道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其实重脉诊
    

仲景原文:悟道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其实重脉诊

伤寒杂病论》其实重脉诊
中医诊疗强调望、闻、问、切四种方法,四种诊法的综合运用反映了医者的技术水平。其中切诊,包括脉诊、触诊、腹诊等方法,脉诊的诊疗价值有类于现代医学各项仪器检查的作用,是中医诊疗的客观指标。独重脉诊,辅助以望闻问三诊,为《伤寒杂病论》辩证思维的主要特色,通览全书,明确脉法应用的原文超过三分之一,涉及了20多种主脉与50多种兼脉。之所以独重脉诊的原因,或在于其余三诊存在着干扰因素,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如《平脉法》载:
“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师曰:病家人请云,病人苦发热,身体疼,病人自卧。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假令病人云腹内卒痛,病人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今脉浮大,故知愈也。
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人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人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不和,处言已愈。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盻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令脉自和,处言汝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
以上系两则诊疗故事,一则是患者故意隐瞒事实夸大病情,一则是无病诈病,均凭脉法辨伪。张仲景以此诊疗经过告诫读者脉诊的重要性,经此教训,故在脉法提纲中同时介绍了一些望诊经验,如《平脉法》载:
“师持脉,病人欠者,无病也。脉之呻者,病也。言迟者,风也。摇头言者,里痛也。行迟者,表强也。坐而伏者,短气也。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伤寒论》75条云:“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此条经文证明,张仲景擅长望诊,诊法一般先从观察着手,问清病因,估量分析之后,再据脉诊反推病机,诊疗过程丝丝入扣,得出结果分毫不差。
另,《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亦见载:
“问曰: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一云腹中冷,苦痛者死)。鼻头色微黑色,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
师曰: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一作痛)。
师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
师曰: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
由此可见,脉诊是避免误诊的重要方法,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后世医家对脉法应用经验欠缺,认为有所谓“脉证不符”之病,可舍脉从证,乃是出于对仲景脉法的无知。《素问·脉要精微论》:“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故仲景脉法不可不习,色脉互参更当掌握。
仔细分析,《伤寒杂病论》中,每一条条文、每一个症状都对应着相应的脉象。左右寸关尺六部的脉象与条文的症状一一对应。
如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方证主证:“腹胀满”,提示病位在中焦,主脉当见关浮弦或濡弦。因为弦主气机不利,“腹胀满”属虚胀气滞,故为本方证主脉。
如76条:“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方证主证:“心烦腹满,卧起不安”,提示病位在中上焦,主脉当见寸关浮弦稍滑。因为寸浮滑主阳盛、关弦滑主气机化火,“心烦腹满,卧起不安”,为中焦不利,郁热不解所致,故为本方证主脉。
上述分析方法是由张仲景本人提出的,只是我们没有在意而已。如244条:“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鞕,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此中“寸缓、关浮、尺弱”描述清晰,“寸缓”与“发热汗出”对应,因为脉缓为太阳病中风的主脉,太阳病中风主证必“发热汗出”;“关浮”对应“心下痞”,心下居中焦,痞即气滞,故从“关浮”当知痞。“尺弱”,即提示下焦虚寒,故知因误下已伤阳,故“复恶寒,不呕”。提示读者当从“寸缓、关浮、尺弱”的脉候中知其病位仍在太阳,属外证未除、表里不解之证。如果下之未下,“病人不恶寒而渴”提示内热而实,故依此判定病位已从太阳“转属阳明”;如“小便数者,大便必鞕,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则从小便数、大便鞕、无所苦的证候知其为“脾约”之证。如运用下法之后,稍有口渴,示伤阴不甚,故可少量饮水,若饮不止渴,则为津液化生障碍,故提出“宜五苓散”治之,以促使津液气化。从五苓散的运用举例,提醒读者“但以法救之”,出现什么脉证就当了解什么病机,从病机原理中知晓发生相关证候的原因,并对证治疗。外证未除、表里不解之证夹痞者属桂枝人参汤主治,脾约则麻子仁丸。
再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载:“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者,饮也”。
此双弦,显然是独脉,经文从寸口脉法左右三关均见弦,判别虚寒重证与饮邪蓄积。双弦为寒,偏弦为饮,诊断是多么简单而明了。《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篇谓:“脉双弦者,必心下鞕;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也,可下之,宜大承气汤。”此“脉双弦者”,当属纯阴无阳,以示虚寒至极,而判定“必心下鞕”。“心下”一般指剑突下胃脘部,若寒剧,腹肌紧张故此曰“鞕”。脉法对应当在左右关部,独脉的意义更非同寻常。另《脉经卷六·脾足太阴经病证第五》篇载:“寸口脉双紧,即为如入,其气不出,无表有里,心下痞坚。”此“寸口脉双紧”即指双寸脉皆紧,紧为寒,左寸心、右寸肺,均为上焦受寒,寒闭心肺,阳气不宣,故“其气不出,无表有里,心下痞坚。”
现在我们所见到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种种版本的编排体例均为“方证同条,比类相附”,提纲挈领,子目相从,以子目为核心而分辨何者为证、何者为法,纲举目张,确实方便学者对比学习、检索应用。
魏晋太医令王叔和从“病脉证治”体例编次《伤寒杂病论》,目的在于尊崇张仲景愿意,整理并推广平脉辨证法。而唐代孙思邈采编方法在于“方证同条,比类相附,须有检讨,仓促已知”,与宋代林亿等人编辑强调“仍以逐方次于症候之下,使仓卒之际,便于检用也”的意义相同,都力求学习上的精炼简约,运用上的简便实用,其实质一如现代的科普传播,是为了大众化推广的目的。古人强调读书人当习医以自重,即与如今的“经方爱好者”类似,与张仲景所要求的“视死别生”,毕竟有科学普及与术业专攻上的一定差距。如果因为《脉经》是王叔和所撰,《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王叔和的脉法就可以不学习、不应用,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张仲景无疑是擅长脉法的,可读者往往忽视《伤寒杂病论》中经文的确切含义。仲景脉法首辨阴阳,力主独脉,脉合六经,表里分定,三焦一统,病机显明。王叔和迎合张仲景,撰编《脉经》辅助学习《伤寒杂病论》。但自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开端,却少有人意识到仲景脉法的真谛,不明证从脉独之理,致使理解经文疑虑重重,运用经方疗效平平,竟至于谩骂王叔和,还以为真的是“古方不能治今病”!

-------------------
慢慢学习···

-------------------

-------------------

-------------------
脉是难点啊!

-------------------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

  要认真学好脉诊.

-------------------

-------------------
要师傅手把手教才行啊!否则想都莫想了!

-------------------
收藏了。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