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近日钻研胡老著作,有些问题不甚明了,请贤达指教为谢:
按胡老的思想,辨六经其实就是辨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再接着辨方证,那么对于寒热错杂的证型,应当怎样看呢?比如
半夏泻心汤证,按胡老的意思,应该辨里热还是里寒?要知道寒热作为一组对立的病性,是不能同时出现在同一部位的。但如果从脏腑角度看就似乎能解释,如裴永清先生在他的《
伤寒论临床应用五十论》中就说这是
胃热脾寒。但胡老讲伤寒,不从脏腑讲,这是众所周知的,那么他会把这个证型归为八纲的哪类呢?这是在下的疑惑之一,请达者教我,不胜感激。
-------------------
-------------------
曾经听过胡老的伤寒讲座,确实部分内容不敢苟同,于是决定不继续听下去。
-------------------
多谢解答。但是根据胡老的八纲分类,阳明属里阳证,太阴属里阴证,太阴阳明同是里证,怎么可能同时具有阴阳属性?除非太阴阳明分属不同部位,但胡老是不讲脏腑的,而且两者都归为里这一部位,所以以胡老的观点,
半夏泻心汤证属太阴阳明合病似乎讲不通,但若从脏脏角度看,如阳明属胃,太阴属脾,似乎就能讲通了。请贤达继续赐教。谢谢。
-------------------
-------------------
每一种学说就等于是一盏灯,它不可能照遍寰宇的每一个角落。在这盏灯照不到的地方,必须由另外的明灯来照耀。当然,在那遥远的地方,也可以依稀看到你那盏灯微弱的光亮,但一定是模糊不清的。只有思想僵化的人才会老抱着原先的那盏灯,而对近处的明灯视而不见。
这是个多么简单的道理!可是许多笨学生象疯魔一样处处用伤寒体系来辨证论治,而视中医学整个体系中其他学说体系如无物。我看你能走多远!
你可以认为伤寒体系不讲脏腑辨证,但你可以放下这个体系,另用脏腑辨证呀。书是死的,人是活的。伤寒辨证体系本来是为我们所用的,可是有些人反过来为伤寒体系而活着。
伤寒六经辨证实质是八纲,这不错。可是脏腑辨证也讲八纲。这之间的关系弄明白了吗?就证候的相兼错杂关系而言,脏腑辨证要比六经辨证更容易表达。
伤寒六经辨证本为外感急性病而设,对于内伤杂病,用六经辨证相当勉强,常常牵强附会。肯定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他又会抬出“疗效是硬道理”的标语牌子来。其实仲景当年著《伤寒卒病论》,所用的药方与杂病方来源相同。可以说仲景是借杂病方而治伤寒,后人又借伤寒方而治杂病(回归)。你那个疗效是来自药方,而不是六经辨证。你那个“方证对应”本来就不需要六经概念,只对条文就行了。不信你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