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时医治疗外感发热梳理
    

经方读书社:时医治疗外感发热梳理

【外感病】定义为人体感受外邪而致的疾病总称,与内伤相对。多有发热症状。等同于西医学感染性疾病,包括了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感染。
【时医】与汉唐时期经方医相对。
【前言】中医治疗外感病,有其历史功绩,不论《伤寒论》,还是《瘟疫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均在当时历史时期发挥积极作用,可是自从西方抗生素发明以来,中医治疗外感病的阵地逐渐消失,医院病房几乎弃用。本文就此话题展开分析。
  经方派中医也许认为治疗外感非经方莫属,我曾经也因为当下中医界惯用清热解毒的那一套而不屑一顾,因为轻描淡写的叶派比用经方派的大刀阔斧疗效差远了。工作以后,我的带教老师是典型的教科书派,喜用银翘散感冒发热,我则喜用火神派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方,立论角度不同,均得明显的效果。说明治病只要投对路,切病机,容得下各门各派的。
  通常我看到感冒发热,喜用人参败毒散,小柴胡汤,扶正固本的同时,疏风解表,不必强分风温或是风寒。
  升阳益胃汤《内外伤辨惑论》
  黄芪二两 半夏 人参 炙甘草 各一两 独活 防风 白芍 羌活 各五钱 橘皮 茯苓 柴胡 泽泻 白术 各三钱 黄连一钱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至五钱,加生五片,大枣二枚,用水三盏,煎之一盏,去滓,早饭后温服。
  治疗怠惰嗜卧,四肢不收,体重节肿,口苦舌干,饮食无味,食不消化,大便不调。

  注解:李东垣辨证,首重脏腑虚实,其次六yin外感。本例表述中,可见患者已然脾气虚,元气弱,络脉空虚,经气鼓动无力,风寒湿邪乘虚侵袭并滞留体表关节。用药之道,在于益气壮元,健脾益胃,以资鼓动驱邪,更借疏风祛寒湿疏解经络留滞之邪,以解体表之困。
  羌活、独活之品,为疏解寒湿留滞肌表之要剂。麻黄、葛根、柴胡、荆芥、防风等均可通用。

  其他如麻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均为解表剂。
  以上解表剂发汗解表,学过中医的人很容易理解。

  接下来再想一想古人还用猪苓汤、白虎汤、白虎加苍术汤、白虎加生地汤、承气汤、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抵当汤等治疗外感发热。
猪苓汤:猪苓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碎)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伤寒论》原文: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223)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224)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319)

  点评:猪苓汤为育阴利水方,治疗湿温发热。巢元方据此方提出“肾虚而膀胱热”的论断。方中无发汗解热之药,以清利湿热而热除。《金匮》解释说:“夫诸病在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
  其他如六一散治暑热,三仁汤治湿温发热,均未用治疗“标”热的发汗解热药。
  时医遇到湿温病不用发汗解热药,行得通吗?

  那么再看一个似乎更加匪夷所思的方子——达原饮
达原饮:
槟榔二钱 厚朴一钱 草果仁五分 知母一钱 芍药一钱 黄芩一钱 甘草五分
上用水二盅,煎八分,午后温服。
《瘟疫论》原文:
温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无憎寒也。初得之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疼身痛。其时邪在伏脊之前,肠胃之后,虽有头疼身痛,此邪热浮越于经,不可认为伤寒表证,辄用麻黄桂枝之类强发其汗。此邪不在经,汗之徒伤表气,热亦不减。又不可下,此邪不在里,下之徒伤胃气,其渴愈甚。宜达原饮。

按: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之药,又除岭南瘴气;浓朴破戾气所结;草果辛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三味协力,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是以为达原也。热伤津液,加知母以滋阴;热伤营血,加白芍以和血;黄芩清燥热之余;甘草为和中之用;以后四味,不过调和之剂,如渴与饮,非拔病之药也。凡疫邪游溢诸经,当随经引用,以助升泄,如胁痛耳聋、寒热、呕而口苦,此邪热溢于少阳经也,本方加柴胡一钱;如腰背项痛,此邪热溢于太阳经也,本方加羌活一钱;如目痛、眉棱骨痛、眼眶痛、鼻干不眠,此邪热溢于阳明经也,本方加干葛一钱。证有迟速轻重不等,药有多寡缓急之分,务在临时斟酌,所定分两,大略而已,不可执滞。间有感之轻者,舌上白苔亦薄,热亦不甚,而无数脉,其不传里者,一二剂自解,稍重者,必从汗解,如不能汗,乃邪气盘踞于膜原,内外隔绝,表气不能通于内,里气不能达于外,不可强汗。或者见加发散之药,便欲求汗,误用衣被壅遏,或将汤火熨蒸,甚非法也。然表里隔绝,此时无游溢之邪在经,三阳加法不必用,宜照本方可也。感之重者,舌上苔如积粉,满布无隙,服汤后不从汗解,而从内陷者,舌根先黄,渐至中央,邪渐入胃,此三消饮证。若脉长洪而数,大汗多渴,此邪气适离膜原,欲表未表,此白虎汤证。如舌上纯黄色,兼之里证,为邪已入胃,此又承气汤证也。有二三日即溃而离膜原者,有半月十数日不传者,有初得之四五日,淹淹摄摄,五六日后陡然势张者。凡元气胜者毒易传化,元气薄者邪不易化,即不易传。设遇他病久亏,适又染疫能感不能化,安望其传?不传则邪不去,邪不去则病不瘳,延缠日久,愈沉愈伏,多致不起,时师误认怯证,日进参,愈壅愈固,不死不休也。

据《瘟疫论》对达原饮的描述,可以总结如下:
【功效】开达膜原,辟秽化浊。
【主治】温疫或疟疾邪伏膜原证。憎寒壮热,或一日三次,或一日一次,发无定时,胸闷呕恶,头痛烦躁,脉弦数,舌边深红,舌苔垢腻,或苔白厚如积粉。
【用法】上用水二盅,煎八分,午后温服。
【方解】本方是为温疫秽浊毒邪伏于膜原而设。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之药,又除岭南瘴气;厚朴破戾气所结;草果辛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三味协力,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是以为达原也。热伤津液,加知母以滋阴;热伤营气,加白芍以和血;黄芩清燥热之余;甘草为和中之用。以后四品,乃调和之剂,如渴与饮,非拔病之药也。
【方歌】达原草果槟厚朴,知母黄芩芍甘佐,辟秽化浊达膜原,邪伏膜原寒热作。

对于瘟疫发热,吴又可选择了槟榔、厚朴、草果为主要药,并且告诫我们“虽有头疼身痛,此邪热浮越于经,不可认为伤寒表证,辄用麻黄桂枝之类强发其汗”。我们又要怀疑,这行得通吗?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不难得知古人通过对清利湿热、辟秽化浊等手段的成功运用而间接治疗外感病发热。此外还有卫气营血辨证治疗温病的思路,承气汤釜底抽薪治疗外感发热、抵当汤攻下逐瘀治疗外感发热。
达原饮治疗瘟疫发热,迥异于清代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清气凉营等思路。其效果令后人怀疑,类似的在《伤寒论》中有猪苓汤,《温病条辨》中三仁汤,均为对致病因素治疗,与常规使用发汗解热药不同。其实白虎清解气分之燥热,白虎加苍术汤解湿温,承气汤类解疫毒热结积滞,犀角地黄汤解疫毒热入营血分,黄连解毒汤治疗时疫热毒炽盛均是重在对致病因素用药。
对致病因素治疗的治疗原理:
机体与微生物组成生态系统,譬如一个池塘,一片草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假如池塘当中一潭死水,污染严重,只能滋生微生物,而鱼虾等难以存活。人体的病原微生物也需要病原滋生的环境,如湿热环境,治疗湿热的同时,病原微生物滋生的条件改变了,疾病就在正邪抗争中趋于好转。一片草地在干燥、炎热的气候中难免寸草不生,这时候,降温降水则燥热消,草木得救。
局限性:
  古人以为外感疾病是某类已知的致病因素导致的,这种疾病观是错误的,致病因素不能等同西医学的病因。
  中药治疗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对致病因素的处理不能等同抗感染治疗。古人使用祛湿药治疗湿温病时,由于时代认知水平的局限,无法开展对致病微生物的分类及研究,无法同时进行理想的抗感染病因治疗,这也是西药抗生素后来居上的根本原因。因为解除湿热状态的过程中,并不一定意味着会伴随病原微生物溃败的过程,有些“条件致病菌”在湿热状态逐渐解除的环境中菌落生长得到抑制,其他如皮肤真菌、乙肝病毒、HIV等,例如结核杆菌就能很好地经受住环境的考验。
  今天的中医如能有效地吸取时医的精华,同样可以将治疗外感的方法引用到内科杂症来。

-------------------
说得好

-------------------
用哪张方子并不重要,机体的反应已指明方向,顺势而为即可。

-------------------
好文

-------------------
又见肖兄弟好文章。近治一左下肺占位性病变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在究竟用不用抗肿瘤中药纠结。后来决定没用。仍升阳益胃汤为主。首诊药后纳增面色转,心率提高。续治续观。

-------------------
中医治疗,似乎是全面围剿,环境限制,西医治疗是定点摘除,是斩首行动。中医可围而不攻,和平共处,西医有摘而不除,甚至病邪负隅顽抗,四散逃窜,甚至鱼死网破。

既然经方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不是主流中医为何?而假如时方效差则何以却成了主流?难道中医不按疗效说话?

-------------------
时势中的人时势中的病时势中的医把握时势各领风骚

-------------------
槐杏:
中医治疗,似乎是全面围剿,环境限制,西医治疗是定点摘除,是斩首行动。中医可围而不攻,和平共处,西医有摘而不除,甚至病邪负隅顽抗,四散逃窜,甚至鱼死网破。
既然经方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不是主流中医为何?而假如时方效差则何以却成了主流?难道中医不按疗效说话?700)this.width=700;" >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人与事最重要!
有学者陈行之说“人活到一定年龄就需要哲学了,这是因为人只有在这里才能得到休憩,就像疲惫的旅人终于找到舒适的客店一样。当一个人的精神逐渐走向丰满的时候,自然就会去寻找安妥灵魂的地方,这个地方,对信教的人来说是宗教,而对于只想活得明白一些的人来说,只能是哲学,人只有在这里才能够表达自己对精神完整性的渴望。”
而我认为哲学之所以难能可贵,因为它让你爱上思考……这样的人们才真正拥有独立而完整的人格!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