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转贴:中医在两岸不同命运之由来
    

中医讨论:转贴:中医在两岸不同命运之由来

中医在两岸不同命运之由来




  1925年1月,孙中山应段祺瑞之邀抵达北京,因为肝癌发作住进协和医院。面对这个当时西医也视为绝症的病,许多人为了是否应该采取中医治疗而产生激辩。协和医院院长刘瑞恒(后来担任过国民政府的卫生部长),虽然是孙中山的旧识,立场则坚定不移:要服中药则请出院。孙中山后来采取放射治疗,虽然中间有一个星期出院住铁狮子胡同改由中医治疗,但旋即归院,直至3月12日病逝。

第一次废中医

  孙中山之死,在中国近代史上是大事,他身边中西医之争,也有其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其实,说中西医之争,并不妥切,过于抬举了中医在当时社会氛围里被改称「旧医」甚至「伪医」的地位。西医派会有这些看法,从汤尔和(北京医科大学前身的创办者)一篇文章中表达得很清楚:「中医要讲医理那是完全站不住的。退十步说,现在业中医的先生们实无『论病』之可能,不要说是『治病』。」

  事实上,中医受到的打击,是从民国一成立就开始了。民国元年七月举行的临时教育会议中,订立各种学校令,唯独没有中医内容,引起了相关人士的抗议。北洋政府开始还以漏列的理由来打马虎眼,稍后则干脆不加掩饰了。1914年,当时教育总长汪大燮明言:「余决意今后废去中医,不用中药。所请立案一节,难以照准。」这算是近代第一次废去中医之议浮上国家政策的台面。这次事件,在抗议人士不断的请愿下,北洋政府回应两点:「非有废弃中医之意」,但是,「所请另颁中医医药专门学校规程之处,应毋庸议」,事情算是不汤不水地不了了之。

第二次废中医

  1928年,国民政府北伐成功,1929年卫生部通过了以「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医生之障碍案」为首之「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其重要内容有:

  一,「旧医」需要登记,有执照才能营业。有执照者,也要再接受补充教育。而登记限于1930年底止。补充教育也只限办五年,过后不办。

  二, 禁止「旧医」学校。

  三, 禁止报章媒体介绍、宣传「旧医」。

  主要提案者余云岫以四大理由说明中医之阻碍科学化,阻碍国家之进步,因此希望能以五十年时间逐渐消灭中医。这是近代第二次废去中医之议浮上国家政策的台面,也是后来所谓国民政府废中医之说的由来。

  其实,中医在近代会受到这么多打击,只是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已。从辛亥革命之后到五四,留学国外的一代纷纷归国,从各个层面企图为了创建一个新的社会而努力。政治、教育、文化等等各个方面都产生新旧冲突。在各种「旧文化」、「新文化」;「文言文」、「白话文」;「方块字」、「罗马字」等等的冲突中,代表传统与旧派的中医会受到格外严重的轻视与打击,不仅难免,而且有一些「历史正确」或「政治正确」的原因。

  其一,这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想要救亡图存,大量引进西学,「西风压倒东风」的大趋势之下的结果。

  其二,这也是甲午战争之后,中国想要从日本取经,以日本为师的一个大趋势之下的例子。正如同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提出「汉字无用论」、「罗马字运动」后来传入中国,形成中国的「消灭方块字」、「罗马字运动」、「拉丁字运动」等等,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提出的消灭汉医的路子,会透过留日派影响中国,也就十分合理。(前述汪大燮曾任留日学生监督,并曾出使日本;余云岫公费留日。)

  其三,在医学的领域里,相对于西医当时在细菌学说与科学支持的研究与临床进展,中医格外突显了旧文化里「穿凿附会,自欺欺人」的一面。因此,中西、新旧文化之争中,西学派从这一点上进行打击,一方面在科学立场上名正言顺;一方面在社会影响面上又相对较小,因而可以「要言之,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新医事业一旦不向上,卫生行政一日不能进展。」(余云岫语)。

大陆的情况

  当然,这里不免会产生一个疑问:当时一直站在国民政府的对立面上,以大众语、罗马字化等为新文化主张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在建立政权之后,虽然在文字面上继续实行一贯的主张,推动汉语拼音与简化字等等,但是对中医这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旧文化」最核心的一块却采取了支持与鼓励的立场,后来还推动了许多中医的新发展?而退到台湾后一直以捍卫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文化自居的国民政府,相对而言,却一直对中医采取贬抑政策?

  中共之支持中医,国共长期斗争的现实,以及毛泽东的个人经验起了很大的作用。第一,装备及资源处于不对称劣势的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伤病人员无法依赖西医系统的医疗与药品,可以就地取材的中医、中药成了最好的凭借。第二,毛泽东个人的关节炎问题,久服西药无效,就是在延安时代为中医所治好。这些历史背景,使得毛泽东从延安时代就提出「团结中西医」的口号。

  中共建政以后,1954年进一步提出「首先要西医学习中医,而不是中医学习西医」的说法,于是从50年代后期开始,全国选调了3,000多位高年资西医大夫,参加二年以上学习中医的系统。许多知名的西医专家都参加了这一学习,于是培养了一大批西医学术造诣很深,又能掌握中医理论和诊疗方法,为医疗上实行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科学研究工作而开创新局的人才。许多重大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成果,例如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急腹症、针刺麻醉、活血化瘀方剂治疗心绞痛心肌梗塞症等,大部分是这些人做出来的。

  此后中医在大陆,从理论、研究、教学到临床,都有了正轨化、制度化、全面化的发展。1980年,大陆提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共同发展、并存与合作的方针;1982年,把「发展传统医药」列入宪法;1986年又成立了国家中医管理局,尤其迈入一个新的纪元。最近大陆中西医结合治疗刘海若的效果,与对抗SARS的成绩而为人乐道,有其长期的历史背景,以及国家在医学发展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台湾的情况

  至于国民政府这一方面,先是1929年颁布的逐步废除中医的办法,造成不断的抗议。但国民政府置之不理,继续由教育部布告中医学校一律改称「传习所」,卫生部通令禁止中医参用西械西药,引起进一步轩然大波。后来蒋介石出面收拾,批示前述布告与命令撤销,风波才暂告一段落。其后,支持中医的固然有陈立夫为代言人,支持西医的则更是主流。在各种行政与立法过程中,双方的斗争一直未曾间断。

  1949年国民政府来台之后,利用了日本殖民时期所奠定的许多基础。因而医学政策会持续发展现代西方生物医学,中医会持续遭到轻视与漠视,也就事属自然。由于主政者、主事者长期没有客观、全面地面对中西医两种不同的医学系统,以及彼此之关系,因而有所谓台湾对中医的政策是三不政策之说:「不栽培,不压抑,不过问」。

  于是台湾可以看到许多畸型的现象:虽然中医在台湾有了较具规模的教学与研究单位,但是由于中医特考的存在,又让西医系统一直免除不了对中医师资格的怀疑;虽然中医很迟但是终于开始了公劳保给付(公费医疗),但是中医在医师法中仍然不过是个和牙医并列的类别;虽然许多中医的研究单位也有很多尖端的发展,但是执业的中医师却不能使用现代医学的药物与器材(包括血压计、听诊器、量温计、生化检验)。而SARS之役,台湾中医师无从参予抗疫,也就更不足为奇了。

  (据一位中医师所言,在这些环境的限制下,台湾地区的中医别有一项收获:由于没有其它工具可用,只有把自己仅有的工具用到极致,所以在煎剂这一类纯粹的中医方法上反而很强。)
-----------废除中医自学考试,难道不是在试图取消中医吗?!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