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麻黃於方劑中的數學原則
〔本文為JT叔叔投稿於香港《MM》雜誌之舊文〕
http://zaru.pixnet。net/blog/post/26336524
麻黃,所謂「標熱本寒」之藥也,其形中空如管,能從骨、從血脈中把陽氣發出來驅散寒邪,能祛邪,但人會虛。
張仲景書中的藥的走法,有「與皮表平行」的藥,有「與皮表垂直」的藥,代表性藥味,例如麻黃是垂直皮表發汗的,
柴胡是平行的(走少陽區),二藥王不見王。在柴胡劑中,枳實可用(平行),
厚朴不同用(垂直);相反地,枳實不同麻黃劑一起用,厚朴與麻黃一起很好用。用反了,枳、朴皆不得發揮其藥效。
但,反面來說,張仲景也依此原理「制」麻黃。
麻黃和兩類藥物同用時,會受制而藥性變得溫和。
其一:
陽明區塊藥,藥性順肌理而行,屬平行藥。例如
葛根、
石膏、蒼朮白朮。
較沒力的是葛根,例如葛根湯中有麻黃漢制三兩,量和麻黃湯一樣重,但葛根湯的發汗力僅得麻黃湯之半,於焉得知:葛根四兩約可制麻黃三兩其半,即一點五兩。葛根八麻黃三之比例時,可無發汗現象。
石膏、麻黃同用時,仲景麻杏甘石湯已示其例。麻杏甘石湯服後不發汗,但仍可去邪,即石膏八兩可制麻黃四兩。依此比例原則,越婢、
大青龍,雖麻黃六兩,但因石膏有雞子大(約漢代六至八兩),則麻黃之發汗力僅餘三兩,即同於麻黃湯。朮類則今人研究:二倍於麻黃時,發汗力減半,四倍時全無汗力,而祛濕之效皆甚佳。風溼患者臨床,麻黃加朮湯,以此原則量其虛實作加減。
此其與陽明區藥之相互作用其大概。
第二類:
附子、細辛、地黃等直入少陰心腎之藥,則不直接影響麻黃之發汗力,但會深化其發汗力。
另外,治寒飲而咳的
小青龍湯,因有
半夏,移肺中水入膀胱,故不成汗解而成尿解。直用生半夏如《傷寒論》劑量(半升約如漢制四至六兩),必尿解,解後人不虛。因
肺中寒飲之邪,尿解有路可去,汗解則屬無理。今用製半夏則需加倍。今一般醫師半夏則用量不足,故常使小青龍湯服後作汗解,乃至病人服後大虛,乃言此藥續後不佳。民初范
文虎用小青龍湯,倡議以半夏三錢,其餘藥味僅數分,乃善法。
此亦「辛潤腎」這句黑話的臨床實踐意義。
麻黃附子細辛湯,三藥比例為麻黃二,細辛二,炮附三(古方一枚約漢制三至五兩重)。九成人是作尿解,不作汗解。 麻黃附子
甘草湯治少陰病,麻黃二甘草二附子三,微汗解,亦有尿解者。
同樣是麻黃附子甘草湯,治水腫者,先汗出,再尿解,汗尿一半一半先後見之。 故附子三兩僅能轉移麻黃一兩之方向。但,二方服後人皆不虛。即麻黃二發汗所損之陽氣,附子三可補之。
而細辛二約可轉移麻黃一之汗力。
麻黃附子細辛湯,所發寒邪以少陰經為主,故細辛亦等於約束了麻黃的作用範圍。 牙痛,冬發者較夏發者為多,此類大部分為「牙齒的麻黃湯症」(即寒氣鬱閉而作痛發熱,如全身之麻黃湯症者),古方以細辛嗽口,不用麻黃。亦為腎(齒)邪用細辛即可,不更用表藥麻黃。
小青龍則細辛、半夏同用。細辛作用在呼吸系統多,不全以 入腎經論。
麻黃、地黃同用,則以麻黃一、地黃二十為原則。 如此仍稍有補性。
人不虛者,可用十至十五倍的地黃。
代表方劑為治陰疽之時方「陽和湯」。
二黃同用,地黃藥性裹住麻黃藥性,發裡不發表。
陽和湯治骨質增生、老人鶴膝風、脈管不通之陰疽,大效,以其能擴血管、
發散骨中陰實故。臨床效果可優於然谷放血。
因專攻在裡之陰實,各類腫瘤病皆有可用之機。
此非仲景法。然亦有用。
《神農本草經》言麻黃「破癥堅積聚」之功,於此湯中乃得實踐!
[
本帖最后由 长安 于 2009/8/3 14:24 编辑 www.med126.com/sanji/]
-----------谢谢长安 期待继续
-----------很特别的理论
-----------经方配伍神鬼莫测,今人随意加减,失其本意,故疗效不佳,却说经方不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