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医学考研考研院校执业医师执业药师执业护士
在线动画医学E书医学下载医学英语医学图片临床技能
医学论坛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最新更新
...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临床技能 >> 辅助检查 >> 临床检验 >> 文章正文
  临床检验3-骨髓检查           ★★★ 【字体:

临床检验3-骨髓检查

文章来源:本站收集 更新时间:2006-5-14 8:55:20 技能论坛

 

第一节:骨髓穿刺的应用

.骨髓穿刺适用于:

1.      诊断贫血的细胞形态学类型,观察治疗后的效果。

2.      确立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3.      确立白血病的细胞学类型,决定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判断病情及预后。

4.      协助诊断骨髓中可出现的异常细胞的疾病,如骨髓病、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癌转移等。

5.      明确原因不明的发热、肝脾肿大等。

6.      类白血病反应、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的鉴别诊断。

.骨髓穿刺不适用于血友病。

  • 骨髓采集:
    1.骨髓液采集部位:
    ①髂后上棘最常用。
    ②髂前上棘。此处采集骨髓较安全。
    ③胸骨穿刺,非必要时较少选用。
    2.抽吸量:以抽吸时在注射器中刚见到骨髓液(0.2~0.3ml)即止,不宜过多,以避免受外周血稀释影响结果。
    3.骨髓液抽取后需立即涂片,防止凝固。观察涂片状况,满意的涂片应可见有骨髓小粒及脂滴。如被血液稀释、混血多时涂膜稀薄光滑,表面光感如血片。
  • 骨髓涂片检查:
    1.涂片染色:瑞氏染色法。
    2.低倍镜检查:
    ⑴观察涂片,染色是否满意。
    ⑵观察有核细胞的多少,判断骨髓的增生程度。一般将增生分为5级。
    ⑶观察大细胞或特殊细胞,如转移癌细胞、淋巴瘤细胞、高雪细胞、尼曼-匹克细胞。
    ⑷计数巨核细胞。
    ⑸选择涂片均匀,染色清晰部位(以体尾交界的均匀区最宜),进行各系细胞的分类计数。
    3.油镜检查:
    ⑴分类计数,根据细胞形态逐一辨认。
    ⑵计算粒/红比值。
    ⑶观察并描述各细胞形态,注意有否异常变化。⑷观察有无其他特殊细胞及寄生虫。
  • 骨髓象: 以下几种情况均考虑正常骨髓象:
    1.骨髓增生活跃。
    2.粒细胞系占有核细胞的40%~60%,原粒<2%,早幼粒<5%,中幼粒<15%,晚幼粒<15%,杆状核粒细胞多于分叶料细胞,嗜酸粒<5%,嗜碱粒<1%,细胞形态学正常。
    3.有核红细胞占有核细胞的20%~25%,原幼<1%,早幼红<5%,中、晚幼红约各占10%,细胞形态学正常。
    4.淋巴细胞系占有核细胞的20%,小儿可达40%,均为成熟淋巴细胞。
    5.单核细胞一般<4%,浆细胞<3%,均为成熟型。
    6.巨核细胞易见,多为成熟型,以产血小板型居多。
    7.可见少量的非造血细胞,如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
    8.核分裂细胞不易见到,无特殊细胞及寄生虫。

第二节: 骨髓象的分析

一、骨髓增生程度意义 按增生程度分5级:

1.      Ⅰ级:增生极度活跃,主要见于急性和慢性白血病,偶见某些增生性贫血。

2.      Ⅱ级:增生明显活跃,常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或某些白血病。

3.      Ⅲ级:增生活跃,见于正常人骨髓象,某些代偿增生较差的贫血,也见于因骨髓取材时受部分血液稀释。

4.      Ⅳ级:增生减低,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骨髓被部分血液稀释。

5.      Ⅴ级:增生极度减低,见于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二、粒细胞与幼红细胞比例(粒/红比例)意义

1.      比例增加见于:
⑴粒系细胞增多,如急性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感染尤其是化脓性感染、类白血病反应等
⑵红系细胞生成抑制,如纯红再障。

2.      比例正常见于:
⑴正常人骨髓;
⑵两系细胞同时或成比例增多或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内髓瘤、骨髓转移癌等。

3.      比例减低见于:
⑴粒系细胞减少,如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化疗、放射病等;
⑵红系细胞增多,如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脾功能亢进等。

三、粒系细胞改变

  • 粒系细胞增多意义
    1.以原粒细胞增多为主,见于:
    ⑴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常伴有早幼粒细胞增多,
    ⑵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变,常伴有粒系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发育不平衡及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2.以早幼粒细胞增多为主,见于:
    ⑴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⑵粒细胞缺乏的恢复期。
    3.以中性中幼粒细胞增多为主,见于:
    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可伴核、质发育不平衡及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⑵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病因解除后恢复正常。
    4.以中性晚幼粒、杆状核粒细胞增多为主,见于:
    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常伴嗜酸、嗜碱粒细胞增多;
    ⑵类白血病反应;
    ⑶代谢障碍,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
    ⑷中毒,包括药物、毒物及异种蛋白注射;
    ⑸其他,如严重创伤、急性失血、大手术后等。
    5.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
    ⑴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
    ⑵寄生虫感染;
    ⑶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及皮肤病;
    ⑷家族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6.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
    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⑵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⑶放射反应。
  • 粒系细胞减少 见于 :
    1.粒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症。
    2.再生障碍性贫血。
    3.急性造血停滞。
  • 粒系细胞形态异常
    1.胞核异常:
    ⑴分叶过多见于严重感染、肿瘤、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
    ⑵Pelger-Huet畸形,见于先天性或继发于造血异常综合征(MDS)、白血病等。
    2.胞质异常:
    ⑴中毒颗粒、空泡、吞噬异常;
    ⑵胞质中出现Chediak-Higashi颗粒或Döhle包涵体。前者见于Chediak-Higashi综合征,偶见于淋巴瘤及白血病;后者见于急性感染、严重代谢障碍、中毒等。

四、红系细胞改变意义

  • 红系细胞真性增多
    1.小幼红细胞增多: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及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
    2.正幼红细胞增多: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各阶段幼红细胞仍保持正常比例。
    3. 正幼红细胞增多伴成熟受阻:见于脾功能亢进及增生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4.巨幼红细胞增多: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可见多核巨幼红细胞。
    5.巨幼红样细胞增多:见于白血病、急性红血病。
    6.大幼红细胞增多:见于溶血性贫血、某些难治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经治疗未完全恢复者。
    7.铁粒幼细胞增多:见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 红系细胞相对性增多 见于粒细胞减少症、放射病等。
  • 红系细胞绝对性减少及淋巴细胞相对性增多 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及转移癌等。
  • 单纯红细胞系减少意义 见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淋巴细胞系改变意义

  • 恶性增生
    1.以原淋巴细胞及幼淋巴细胞增多为主,见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2.以成熟淋巴细胞增多为主,见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良性增生
    1. 形态异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
    2.形态正常,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百日咳及淋巴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

六、单核细胞系增多意义

  • 恶性增生:见于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有三种类型:
    ⑴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⑵急性粒-单细胞性白血病;
    ⑶慢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 良性增多:见于粒细胞缺乏症、病毒感染、结核病、疟疾等。

七、巨核细胞系改变意义

  • 巨核细胞增多
    1.巨核细胞增多呈现左移,见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癜、脾功能亢进。
    2.以产板型巨核细胞增多为主,见于急性失血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过敏性紫癜等。 3.巨核细胞增多呈现左移伴有形态异常、畸形,见于巨核细胞性白血病。
    4.巨核细胞数正常或稍增多,形态异常,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及白血病。
  • 巨核细胞减少 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

八、浆细胞系改变意义

1.      浆细胞恶性增生: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性白血病。

2.      浆细胞反应性增多:见于疱疹、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梅毒、肝炎、结缔组织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粒细胞缺乏症(浆细胞相对性增多)。

九、组织细胞增多意义

1.      恶性增生:组织细胞呈不同程度增生伴形态异常,可见淋巴样组织细胞、单核样组织细胞、吞噬型组织细胞、多核巨型组织细胞、怪异的异常组织细胞,后两种异形组织细胞常见于恶性组织细胞病。

2.      反应性增多:见于伤寒、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及其他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

十、骨髓内特殊病理细胞和病原体

1.      癌细胞:如腺癌、鳞癌、未分化癌细胞等,多自血行播散转移至骨髓,原发部位多见于前列腺、乳腺、甲状腺、肺、肾、胃、结肠、胰腺及子宫等。

2.      其他如Reed-sternberg细胞,见于霍奇金病。淋巴肉瘤细胞、网状肉瘤细胞,见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等,较少见如高雪细胞、尼曼-匹克细胞、海蓝组织细胞等。

3.      寄生虫:骨髓中发现疟原虫、黑热病小体、蚴丝虫等,可帮助确诊疟疾、黑热病、丝虫病等寄生虫病。

十一、骨髓象与血象的关系 检查骨髓象时,必须同时检查血象,常见有以下情况:

1.      某些疾病骨髓象变化相似,但血象变化有明显差别,如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等。

2.      某些疾病血象变化相似,但骨髓象变化有明显差别,如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

3.      某些疾病血象变化不明显,但骨髓象有明显变化,如多发性骨髓瘤、高雪病、尼曼-匹克病、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等。

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象中出现较多的异形淋巴细胞为本病诊断的主要依据,而骨髓象变化不明显。

5.      急性白血病,尤其在细胞分化不良时,确定细胞类型有时困难,若将骨髓片和血片结合对比检查,有助对细胞类型的认定。

十二、骨髓象检查在临床诊断的价值

1.      肯定性诊断:骨髓中具有特异性病理性细胞时,如白血病细胞、巨幼红细胞、骨髓瘤细胞、异形组织细胞、癌细胞等,根据骨髓象即可肯定诊断。

2.      符合性诊断:骨髓象表现异常变化,结合临床病史可符合诊断。如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类白血病反应等。

3.      提示性诊断:骨髓象可提供进一步诊断线索。如溶血性贫血需结合病史作溶血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4.      除外性诊断:骨髓象的检查能排除临床上被怀疑的疾病。如全白细胞减少,疑患急性白血病而骨髓检查无相应改变时,可作出排除性诊断。

第三节 血细胞化学染色

一、过氧化物酶(POX)染色意义 POX主要存在于粒细胞系,除原粒细胞外,随细胞成熟,POX阳性反应增强(嗜碱性粒细胞反应阴性)。单核细胞系从幼单核细胞起呈弱阳性反应,淋巴细胞系、红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则任何阶段均呈阴性反应。本染色法最主要用于鉴别急性白血病细胞类型,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呈强阳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呈弱阳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呈阴性反应。

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意义

1.      细菌性感染时,NAP活性明显增高,病毒性或寄生虫性感染时常无明显变化或减低。

2.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明显减低,类白血病反应时则显著增高。

3.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NAP活性明显减低,急变时活性增强。

4.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活性减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时活性增高。

5.      再生障碍性贫血时活性增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时活性减低。

三、酸性磷酸酶(ACP)染色意义

1.      单核细胞、网状细胞、吞噬细胞、组织细胞中此酶呈阳性反应,有助于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组织细胞性淋巴瘤及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诊断。

2.      毛细胞白血病时呈阳性反应,且不为左旋酒石酸所抑制,有助于毛细胞白血病的诊断。

3.      高雪细胞呈阳性反应,尼曼-匹克细胞呈阴性反应,有助于两者鉴别。

四、特异性酯酶(SE)染色意义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原粒及早幼粒细胞的SE活性显著增强;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时一般呈阴性反应;急性淋巴细胞性及巨核细胞性白血病时均呈阴性反应。
五、非特异性酯酶(NSE)染色意义 NSE主要存在于单核细胞系,从原单细胞到成熟单核细胞其活性逐渐增强。在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时呈强阳性反应,但其活性能被氟化钠抑制。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有部分病例可呈弱阳性反应,但其活性不能被氟化钠抑制,有助于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与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鉴别。

六、糖原染色意义

1.      鉴别良性与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2.      鉴别幼红细胞增生的性质

3.      鉴别急性白血病的类型

4.      鉴别某些细胞类型:如巨核细胞呈强阳性反应等。

七、铁染色意义

1.      鉴别缺铁性与非缺铁性贫血

2.      诊断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
文章录入:凌云    责任编辑:凌云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医学检验手册-尿液检验
    临床检验16-阴道分泌物及其他分泌物检查
    临床检验15-羊水检验
    临床检验14-精液和前列腺液检验
    临床检验13-痰液检验
    临床检验12-关节腔液检验
    临床检验11-胃液及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
    临床检验10-脑脊液检查
    临床检验9-浆膜腔积液检查
    临床检验8-粪便检验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诉我们,欢迎您提供意见和建议!医学考研网,执业医师,执业药师,执业护士 站长:凌云 皖ICP备06007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