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第一节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一)足月儿、
早产儿和
过期产儿的定义
1.足月儿:指胎龄≥37周至<42周(259~293天)的新生儿。
2.
早产儿:指胎龄<37周(259天)的新生儿
3.过期产儿:指胎龄≥42周(294天)的新生儿。
(二)足月产儿和早产儿的特点
1.外观特点:
2.生理特点:
(1)呼吸系统:肺液吸收延迟,则出现
湿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由Ⅱ型肺泡上皮产生,妊娠28周出现羊水内,35周迅速增加。足月儿生后第1小时内呼吸60~80次/分,1小时后降至40~50次/分。
早产儿因呼吸中枢相对不成熟,可有呼吸暂停(呼吸停止在20秒钟以上,伴心率慢<100次/分,并出现青紫);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易发生肺透明膜病。 医学全在线
www.med126.com(2)循环系统:足月新生儿心率波动范围为90~160次/分;足月儿血压平均为70/50mmHg。
(3)消化系统:新生儿易有溢奶。早产儿在缺氧缺血、喂养不当情况下,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排出胎便,3~4天排完。新生儿肝
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力低,是新生儿生理性
黄疸的主要原因。
(4)泌尿系统:早产儿肾小管排酸能力有一定限制,用普通牛奶喂养时,可发生晚期代谢性
酸中毒,改用人乳或婴儿配方乳,可使症状改善。
(5)血液系统:新生儿脐血平均血红蛋白值为170g/L。足月新生儿白细胞计数为(15~20)×109/L,3~10天降为(10~12)×109/L,早产儿较低为(6~8)×109/L;分类计数以中性粒细胞为主,4~6天后以淋巴细胞为主。
(6)神经系统:新生儿
脊髓末端约在第三四腰椎下缘,故腰椎穿刺应在第四五腰椎间隙进针。足月儿出生时已具备一些原始反射如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正常情况下,生后数月这些反射自然消失。早产儿胎龄越小,以上反射很难引出或反射不完整。在新生儿期,克氏征、巴氏征均可呈阳性反应,而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则不稳定,偶可出现踝阵挛。
(7)体温调节: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早产儿尤甚;产热依靠棕色脂肪,早产儿棕色脂肪少,常出现低体温。
(8)能量和体液代谢:新生儿基础热能消耗为(50kcal/kg),每日共需热量为100~120kcal/g。足月儿每日钠需要量1~2mmol/kg,<32周早产儿约需 3~4mmol/kg;新生儿生后10天内不需要补充钾,以后每日需钾量1~2mmol/kg。早产儿常有
低钙血症。
(9)免疫系统:新生儿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够成熟,IgG能通过胎盘,但早产儿体内含量低。IgA、IgM不能通过胎盘,特别是分泌性IgA缺乏,使新生儿易患感染性疾病。
(10)常见的几种特殊的生理状态:①生理性黄疸:②乳腺肿大。
(三)新生儿护理
1.保暖:出生体重1.0kg的早产儿,适中温度为35℃~33℃;2.0kg的早产儿为33℃~32℃。
2.喂养:正常足月儿生后半小时喂母乳,按需哺乳。在无法由母亲喂养情况下可首先试喂10%
葡萄糖水10ml/kg,或给配方乳,每3小时1次。早产儿可试喂10%葡萄糖液2ml/kg,以后给奶量2~5ml,如能耐受,每次增加1~2ml,直到每日需要热量。体重<1500g者哺乳间隔时间为1~2小时,>1500g则2~3小时一次。吸吮能力差或不会吞咽的早产儿可用鼻胃管喂养,仍有困难者可用静脉高营养液。新生儿生后应立即肌注维生素K1。
3.呼吸管理:出现青紫间断供氧,呼吸暂停早产儿可采用拍打足底、托背呼吸、放置水囊床垫等法,无效时可使用药物治疗,常用氨
茶碱或枸橼酸
咖啡因。严重呼吸暂停时需用面罩或呼吸机正压通气。
4.皮肤粘膜护理:
脐带残端应保持清洁干燥,脱落后如有粘液或少量渗血,可用碘氟涂抹,如有肉芽组织可用硝酸银烧灼局部。
5.新生儿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苯丙酮尿症等。
第二节 新生儿黄疸
(一)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1.胆红素生成较多:新生儿每日生成胆红素约为成人的2倍多。
(1)红细胞数相对较多且破坏亦多。
(2)红细胞寿命比成人短20~40天。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3)来自肝及组织内的血红素蛋白和骨髓中的无效造血的胆红素前体较多。
(4)血红素加氧酶在生后1~7天内含量高,使新生儿产生胆红素潜力大。
2.肝功能发育不成熟
(1)摄取胆红素功能差。
(2)形成结合胆红素功能差。
(3)排泄结合胆红素功能差。
3.肠肝循环特殊:饥饿、便秘、缺氧、酸中毒及颅内出血,常可使新生儿黄疸加重。
(二)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鉴别
1.生理性黄疸:生后2~5天出现黄疸,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3~4周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足月儿一般<205μmol/(12mg/dl),早产儿<257μmol/(15mg/dl)。
2.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过早(出生24小时内);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05μmol/(12mg/dl),早产儿>257μmol/(15mg/dl);黄疸持续过久(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25μmol/(1.5mg/dl)。
第三节 新生儿溶血病
母血中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IgG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发生同种免疫反应而引起的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以ABO系统血型不合为最常见,其次是RH系统血型不合。ABO溶血病中,母亲多为O型,婴儿为A型或B型;RH溶血病以RhD溶血病为最常见,其次为RhE溶血病。未结合胆红素水平较高时,可引起胆红素脑病。
(一)临床表现:RH溶血病症状较ABO溶血病者严重。
1.胎儿水肿:宫内溶血严重者为死胎。
2.黄疸:黄疸发生早,多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常迅速加重,血清胆红素上升很快。
3.贫血:肝脾大多见于Rh溶血病。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