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内科学 > 传染病学 > 正文:细菌性痢疾(bacilly dysentery)
    

细菌性痢疾

 

  [并发症]

  (一)痢疾杆菌败血症 主要见于营养不良儿童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早期,临床症状重,病死率高(可达46%),及时应用有效抗生素可降低病死率。

  (二)溶血尿毒综合征(HUS)此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原因不明,可能与内毒血症、细胞毒素、免疫复合物沉积等因素有关。常因突然出现血红蛋白尿(尿呈油色)而被发现,表现为进行性溶血性贫血;高氮质血症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出血倾向及血小板减少等。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三)关节炎 菌痢并发关节炎较少见。主要在病程2周左右,累及大关节引起红肿和渗出。关节液培养无菌生长,而志贺菌凝集抗体可为阳性,血清抗“O”值正常,可视为一种变态反应所致,激素治疗可缓解。

  [诊断]

  (一)流行病学资料 菌痢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多见于学龄前儿童,病前一周内有不洁饮食或与患者接触史。

  (二)主要临床表现

  1.急性典型菌痢 发热伴腹痛、腹泻、粘脓血便、里急后重、左下腹压痛等,临床诊断并有困难。

  2.急性非典型菌痢 急性发作性腹泻,每日便次超过3次或腹泻连续2日以上,仅有稀水样或稀粘液便者,应注意:①病前一周内有菌痢接触史;②伴有“里急后重”感;③左下腹明显压痛;④粪便镜检10个高倍视野(HP),平均每个HP白细胞多于10个或连续2次镜检,白细胞总数每个HP超过5个(不含灌肠液或肠试);⑤粪便培养检出痢菌。具有上述前3项中之一和后2项中之一者即可诊断。医学线网站www.med126.com

  新生儿及乳幼儿菌痢症状常不典型,多表现为消化不良样粪便,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3.急性中毒型菌痢 该型病情进展迅猛、高热、惊厥,于起病数小时内发生意识障碍或伴循环、呼吸系统衰竭的临床表现先后或同时出现者。

  (三)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 急性菌痢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多增加,中毒型菌痢可达15~30×109/L以上,有时可见核左移。慢性菌痢常有轻度贫血象。

  2.粪便

  (1)镜检:可见较多白细胞或成堆脓细胞,少量红细胞和巨噬细胞。血水便者红细胞可满视野。

  (2)培养:检出痢菌即可确疹。应取早期、新鲜、勿与尿液混合、含粘脓血的粪便或肠试,多次送检,可提高检出阳性率。

  3.快速病原学检查 近年来开展荧光抗体染色法、荧光菌球法、增菌乳胶凝集法、玻片固相抗体吸咐免疫荧光技术等方法,比较简便、快速,敏感性亦较好,有利于早期诊断。

  4.乙状结肠镜检查 急性期可见肠粘膜明显充血、高度水肿、点片状出血、糜烂、溃疡,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附着以及肠管痉挛等改变。慢性期的肠粘膜多呈颗粒状,血管纹理不清,呈苍白肥厚状,有时可见息肉或瘢痕等改变。

  [鉴别诊断]

  急性细菌性痢疾 应同其它病因所致的急性腹泻相鉴别。

  (一)阿米巴痢疾(又称肠阿米巴病)其鉴别见下表。

表 菌痢同阿米巴痢疾的鉴别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病原

流行病学

潜伏期

 

临床表现

 

粪便检查

乙状结肠镜检

志贺菌

散发或流行

1~7日

起病急,多有发热等毒血症,腹痛、腹泻较重,便次频繁

里急后重明显

左下腹压痛明显

外观多呈粘液脓血便,量少,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少量红细胞及巨噬细胞

主要为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浅表溃疡

溶组织阿米巴原虫

散发

数周至数月

缓起,多无发热

腹痛轻,便次少

不明显,右下腹轻度压痛

量多,呈暗红色果酱样,有特殊臭味,红细胞多于白细胞,可见夏科雷登结晶,可找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

散发性、潜形溃疡,周围红晕,溃疡间肠粘膜大多正常

  (二)沙门菌肠炎 鼠伤寒杆菌、肠炎杆菌等常为其病原,其胃肠型主要临床症状同急性非典型型菌痢相似,但粪便多样化,一般抗菌药物疗效差,粪便培养可分离出沙门菌,或从该病的败血症型患者血中培养出致病菌。

  (三)副溶血性弧菌肠炎 此种肠炎由副溶血性弧菌(嗜盐杆菌)引起。为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临床特征:有进食海产品或腌渍食品史;同餐者同时或先后迅速发病;主要症状为阵发性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多无里急后重;粪便呈粘液血性、血水或洗肉水样,有特殊臭味;取患者吐泻物或可疑食物进行细菌培养有确诊价值。

  (四)霍乱与副霍乱 病前一周来自疫区,或者与本病患者及其污染物有接触史。突然起病,先泻后吐,常无恶心腹痛等症状,粪呈米泔样或黄水样。重症病例可致外周循环衰竭。粪便或沤吐物中检出霍乱弧菌或爱尔托弧菌。

  (五)空肠弯曲菌肠炎 该病于发达国家发病率高,甚至超过菌痢,主要临床表现与菌痢类似,尚伴咽痛、肌痛、关节痛、背痛等症状。粪便在微需氧或厌氧环境中培养可检出该菌,或者双份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增长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

  (六)病毒性肠炎 多由轮状病毒、Norwalk病毒年致急性肠道感染,有其自限性,消化道症状轻,粪便镜检无特殊,电镜或免疫学方法查及病毒或病毒颗粒可确诊,双份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4倍以上增长有诊断意义。

  此外急性菌痢应同肠套叠、耶尔森菌病、产肠毒性大肠杆菌肠炎、类志贺毗邻单胞菌腹泻、亲水单胞菌腹泻等疾患相鉴别。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2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