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临床专科疾病 > 感染性疾病 > 正文:161-23 线虫:丝虫感染
    

线虫:丝虫感染

线虫:丝虫感染治疗方法 医学论坛 评论

 

症状,体征和诊断

当地居民感染后产生血管性水肿(Calabar肿胀)的区域可见于人体的任何部位,但以肢体最为多见,水肿通常维持3日。推测这是一种对移行成虫释放的变应原的过敏反应。成虫也可穿过眼在结膜下移行,这可能使人不安,但残留的眼部病变不常见。较少见的病理学改变还有肾病,脑病和心肌病。肾病一般表现为蛋白尿,可伴有或不伴有轻度血尿,认为系免疫复合之故。蛋白尿可因乙胺嗪治疗而临时性加重。脑病是轻度的,通常伴有模糊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并可引起昏迷和死亡。

与当地的非洲人不一样,外来人员的变应性过敏反应症状很明显,Calabar肿胀的发生更趋频繁和更严重,并且有可能发生全身性嗜酸性细胞过多综合征,进而导致心内膜心肌纤维化

用显微镜检查周围血中的微丝蚴可作出诊断。应在中午采血,因这时的微丝蚴血症水平最高。流行区的临时居住者常保持无微丝蚴症。血清学诊断试验仍不能区别罗阿丝虫和其他种丝虫。

预防和治疗

昆虫驱避剂可减少个人与感染斑虻的接触。而口服乙胺嗪(300mg每周1次)是唯一证实能防止感染的方法。

乙胺嗪是唯一既能杀死微丝蚴又能杀死成虫的药物。推荐剂量为8~10mg/(kg.d)口服,连服2~3周。某些病人需重复1个疗程。重度感染的病人,治疗可能激发会导致昏迷和死亡的脑病。对这种病人,开始时应该用小剂量乙胺嗪治疗(如每日1mg/kg),并且同时加用皮质类固醇。与治疗盘尾丝虫病相同剂量的伊维菌素可替代乙胺嗪治疗本病,安全而有效。

恶丝虫病(犬恶丝虫感染)

恶丝虫病(犬恶丝虫感染)是由一种狗的常见寄生虫---犬恶丝虫感染所致。

经感染蚊将犬恶丝虫传给人,但非常罕见。幼虫在梗死的肺组织内被包围而产生界限清楚的肺部结节。病人可有胸痛咳嗽,偶尔可咯血。很多病人无症状,而在常规胸部X线检查时才发现肺部结节。外科手术标本组织学检查可作出诊断,血清诊断试验的阳性率仅约35%,但可免除不必要的外科手术。本病可以不治自愈。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2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