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咳嗽(中医)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咳嗽(中医)

  
疾病名称(英文) chogh(TCM)
拚音 KESOU(ZHONGYI)
别名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病证
西医病名定义
中医释名 本病是咳嗽是指从肺经喉发出"咳、咳"有声的症状。
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多因六yin外邪袭肺。有害气体刺激、痰饮停肺、气阴亏虚等而致肺失清肃宣降,肺气上逆所致。除肺咳以咳嗽为主症外,几乎所有肺系疾病均可见到咳嗽,它脏疾病亦可影响到肺而伴见咳嗽。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1.咳嗽为突出表现,而检查未发现特异性病理改变,或仅肺部有呼吸音增粗、散在干湿罗音,X线仅见肺纹理增粗者,一般为肺咳。新起病程短者,为暴咳;时日已久,或反复发作者,为久咳
2.除肺咳以外,临床以咳嗽为主症的病变,尚有肺热病、哮病,肺痿、肺胀、肺络张、肺痨肺癌百日咳尘肺、肺衰、肺厥、肺水、悬饮气胸、肺虫病等。应根据咳嗽的伴随症状,以及检查的不同,而作出鉴别,如:
(1)哮鸣有声,喘甚于咳者,为哮病。
(2)伴骤起发热、烦渴者,多见于肺热病;伴胸痛,咯腥臭脓血痰者,可为肺
(3)咳久而咯痰,气喘,胸中胀闷者,常见于肺胀,亦可见于尘肺等病。
(4)伴咯吐大量粘痰或脓痰,或间断咳血者,可能为肺络张。
(5)咳吐浊唾涎沫为主者,一般为肺痿。
(6)伴低热、盗汗,或咯血者,多为肺痨。
(7)百日咳以咳嗽呈阵发连声,且咳后有鸡鸣样回声为特点。
(8)年龄较大而咳嗽咯血,逐渐加重,体质迅速恶化者,应考虑肺癌之可能。
(9)咳嗽,呼吸困难,面青唇紫者,可为肺心病、肺水、肺衰、肺厥等病。
(10)悬饮以胸胁饱满、胸痛为主症,咳嗽为次要表现。
(11)妇女妊娠期间出现咳嗽经久难愈者,为子嗽
3.咽喉长期于痒不适,可引发咳嗽,称为喉咳。咽喉其他病变如喉暗、喉痨、喉部息肉或肿瘤鼻渊等,亦可导致咳嗽,应作五官科检查以明确诊断。
4.一般应作胸部x线检查,常可发现肺部的特异性病理改变。
5.必要时可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功能检查、过敏原及有关血清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引起咳嗽的病因。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1.风寒束肺证:恶寒重发热轻,咳嗽声重,胸闷,气喘,咯痰稀白,无汗,苔薄白,脉浮紧。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杏苏散合金佛草散加减。
2.风热犯肺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不爽,气喘,痰黄,口渴,咽痛喉痒,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贝母矮地茶等。
3.风痰恋肺证:咳嗽,咯痰不爽,或微恶风寒,头痛、胸闷,舌淡红,苔白腻,脉滑数。疏风化痰、宣肺止咳。止嗽散陈皮半夏等。
4.燥邪犯肺证:干咳,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少痰,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口干,舌尖红,苔薄黄干而少津,脉浮涩。润燥止咳。桑杏汤加减。
5.痰热壅肺证: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而黄稠,咯吐不爽,或痰气腥臭,或吐脓血痰,胸闷胸胀,面赤,发热,口干欲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清金化痰丸加减。
6.痰湿蕴肺证,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易咯。质粘稠、色白或灰,晨起或食后咳甚痰多,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嗜卧,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濡或滑。燥湿化痰、宣肺止咳。苍白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7.寒饮停肺证:咳嗽,胸闷,气喘,或有哮鸣音,痰稀白或为涎沫,恶寒,头身痛,舌淡苔白滑,脉弦紧或弦滑。温肺散寒、化饮止咳。小青龙汤加减。
8.肝火犯肺证:气逆咳嗽阵作,咳时面赤,咯痰难出、量少色黄质粘,胸胁胀痛,咳时掣痛,口干苦,急躁易怒,舌边红,苔薄黄,脉弦数。清肝泻肺止咳。黛蛤散泻白散加减。
9.肺气虚证:咳嗽日久,咳声低微,少气喘息,痰多稀薄,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语音低微,纳差,恶风自汗,舌淡,脉弱。补气益肺止咳。补肺汤加减。
10.肺阴虚证:干咳,咳声短促,痰少而粘难咯,或痰中挟血,或声音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手足心热,盗汗,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养阴润肺止咳。二冬二母汤加百合生地沙参等。
二、对症处理:
1.单方验方:
(1)萝卜汁、梨汁,汁各1匙,加蜜半盏,调服,1次/日。
(2)乌梅8个、红枣2个、杏仁7个,共捣烂后用黄酒20m1,加水适量煎服,2次/日。
(3)紫苑15g、百部6g,研为细未,每服0.3~0.6g,2~3次/日。
(4)白蜜(微炼)100g、川贝(研未)50g,调匀,分10次服,3次/日。
(5)川贝母10g、茶叶3g、冰糖15g,共为细未,开水冲服,1剂/日。
(6)苏叶10g、批把叶10g、杏仁10g,水煎服。
(7)桑叶10g、银花20g、黄芩10g,水煎服。
(8)川贝母3g、梨2个,冰糖适量,水煎服
常用止咳中药:桔梗、半夏、紫苑、贝母,批粑叶、杏仁、马兜铃、批把叶、罂粟壳等,可在辨病、辨证基础上选用。
中药 对症处理:橘红丸、宣通理肺丸、痰咳净、虎耳草素片、咳特灵、康尔止咳剂、麻杏止咳糖浆川贝止咳糖浆蛇胆川贝液罗汉果止咳冲剂、批把止咳冲剂、蜜炼川贝批把膏。克咳胶囊等。
针灸 对症处理:主穴为肺俞、天突,定喘、合谷、列缺等,配穴丰隆、膏、内关、膻中。每次选主穴1~2个,备穴2~3个,一般平补平泻,必要时可配用灸法。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饮食忌辛辣及过咸,戒烟酒。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