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临床专科疾病 > 心血管疾病 > 正文:204 休克
    

休克

休克治疗方法 医学论坛 评论

 

预后和治疗

休克未予治疗常可致死。即使经过治疗,大块心肌梗死后的心源性休克和败血症性休克的死亡率仍高。预后基于病因,原先存在的或合并存在的疾病,从起病到诊断的时间和治疗的充分与否。

初步治疗措施包括给病人保暖,下肢轻度抬高以增进静脉回流,止血,检查气道和换气功能,以及必要时给人工机械呼吸。禁止从口腔进食,如发生呕吐,病人头部需转向一侧以防吸入。因为组织低灌注使药物吸收不能保证,所有的药物如有可能均应从静脉给予。应避免全身麻醉,但有剧烈疼痛者可静注吗啡3~5mg/2min,必要时15~20分钟后重复注射。虽然大脑低灌注可致焦虑不安,但不宜用镇静剂或抗焦虑药。

支持治疗 在诊断步骤进行前,应稳定生命器官的功能。可能需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表204-3)。立即给予面罩供氧。如休克严重或换气不足,则需置气管内套管以正压高浓度O2辅助通气。

在医院外或在急症部,用军用(或医用)抗休克裤(MAST)可使血压暂时增加。但需有使用MAST的经验以免并发症。

应插一支大口径(16~18刻度)导管(特别有可疑出血时)到周围静脉(股,颈内或肘前的)以滴注血液或其他液体和给药(参见第198节有伤性步骤)。如静脉萎陷可直接滴注液体到骨髓以作为紧急进入循环的替代措施;在儿童,该途径可能特别有用,虽然当存在严重的低血容量性休克时从股静脉滴注是更可取的。(参见第263节心肺复苏)。

静给8.4%(1mEq/ml)重碳酸钠50~100ml可有助于治疗代谢性酸中毒,但治疗所属休克的原因(低血容量,脓毒病或低心排量)是更为重要的。

对休克不能迅速逆转的病人均属危重病人,应在特殊的监护病房(如ICU,CCU)继续治疗。仔细监护的项目包括ECG;动脉血压---最好是通过直接动脉内插管;测定呼吸率及深度;尿量(通常膀胱留置导尿管);动脉血pH,PaO2及PaCO2;体温;以及临床情况,包括意识,脉搏容量,皮肤温度和色泽。测CVP,PCWP。对休克病因不明或混合性病因或严重休克,特别是伴有严重少尿或肺水肿的病人用肺动脉气囊导管以热稀释法测心排出量可能有帮助。设计良好的记录表对病情检测有价值。系列测定动脉血气,Hct,血清肌酐和血乳酸亦有益。

低血容量性休克 治疗的原则是重建血管内容量和去除所属疾病。液体过分快速滴注可导致肺水肿;因此,有时需监测CVP或PCWP。也应监测血压和尿量。一般补液时CVP或PCWP不应超过>12~15mmHg。在有明显的心或肺血管疾患者,单独监测CVP可能错导。在病人使用呼吸器时解释充盈压必须谨慎。特别是呼气末压>10cmH2O水平时,或呼吸急促病人伴有大的胸腔负压时。测定应在呼气未作出,探头应置于心房水平(胸腔中部)且仔细标定。补液的方式和品种要根据临床情况来确定,参考多次测定的Hct,血清电解质,尿量以及动脉pH结果(即寻找转为代谢性酸中毒的证据)。0.9%NaCl的效果不亚于其他溶液。在补液量达到计算缺失血容量的40%~50%后,应给予全血或胶体。输血应先予交叉配型,但在紧急情况下可给1~2uO型,Rh阴性的血(参见第129节)。胶体溶液---溶于0.9%NaCl的6%羟乙基淀粉(hetastarch),血浆(新鲜的冷冻血浆带来传播感染的危险),或5%人血清白蛋白---无红细胞且可稀释Hct使红细胞压积降低。溶于0.9%NaCl的6%羟乙基淀粉为渗透性扩溶剂通常耐受良好,但可延长出血时间。常用的最大剂量为20ml/(kg.d),虽然有用更大剂量者。过敏反应偶有报道。

对补充容量后休克未能好转可能由于存在继续失血的情况下容量补充不足或由于并发因素(即,由于心肌损害而并存心源性休克或败血症性休克)。当低血容量不是可能的原因或补充容量后血压不是立即上升,应考虑静脉滴注升压药物(见下文血管扩张性休克的治疗)。

血管扩张性休克(对肾上腺素功能不足病人的治疗参见第9节)。对由于体循环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血管内容积减少的治疗几乎都需要补充0.9%NaCl溶液,特别在败血症时。在重度低血压时升压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常是需要的,多巴胺为增加心肌收缩力的药物,低剂量时(每分钟2~5μg/kg)血管收缩作用较去甲肾上腺素为少,但选择性地增进肠系膜和肾血流;在选择性病人其优点超过其他升压药物。多巴酚丁胺是更为选择性的β-激动剂,增加心排量而不使血管收缩。因而对此类病人可能作用不大。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静滴(表204-3)可用以使收缩压增至90~100mmHg。一旦血压稳定,应努力纠正所伴异常(如低氧血症,酸中毒,低血容量,败血症),这样升压药物可减量或停用;持续应用兴奋α-受体的血管收缩药物可进一步损害内脏微循环血流,并增加心脏工作量和O2耗量。当存在心力衰竭或败血症时,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的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增加心率的作用可增进心排量和体循环灌注。如不存在肾上腺功能不全,皮质醇的治疗无益。如休克伴随大块不可逆的大脑损害治疗见效甚微。

心源性休克(参见第202节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是改善心脏功能。急性心肌梗死后休克应予吸O2,稳定心率和心律,如PCWP正常则扩容,右室心肌梗死后休克对快速扩容常有良好反应。在下壁心肌梗死右室充盈压(CVP)明显增高而无明显的左室充盈压增高(肺动脉舒张末期压或PCWP)时应作上述考虑。但单独补充液体很少能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可能要加升压药物。吗啡3~5mg2分钟静推可缓解严重胸痛,有助于减低增高的儿茶酚胺水平,以及减低衰竭心脏的前负荷和后负荷;因为吗啡可引起呼吸抑制,且是一种静脉扩张剂,可使血压下降,故用药后需密切观察其反应。如无呼吸抑制或不良血压反应,10分钟后首次剂量可重复注射。阿托品1mg静注治疗严重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以及在症状起始后很早发生的低血压有时有效,特别在下壁---后壁心肌梗死。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用以维持动脉收缩压于90mmHg以上(但不>110mmHg),异丙基肾上腺素明显增加O2需量,因而对急性心肌梗死后休克是禁忌的,除非伴完全性心脏阻滞者有暂时应用的需要。www.med126.com

当休克伴以心动过缓或高度房室阻滞,用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重建血压(见上文)以及纠正酸中毒通常使心室率加快。在病人有持续性高度房室阻滞或严重窦房结功能不全可能需要经静脉临时起搏。对有长时间停搏或反复室性心动过速或颤动伴以严重的心动过缓在起搏前常需短时间应用异丙基肾上腺素[2mg5%葡萄糖液500ml滴速1~4μg/min(0.25~1ml/min)]。休克时不常规使用地高辛但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可能有价值。低血压不严重,滴注多巴酚丁胺或氨吡酮(amrinone)(0.75mg/kg,2~3分钟静推,继以每分钟5~10μg/kg滴注)可能对增进心排量和减低左室充盈压有利。在给多巴酚丁胺时可能发生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特别当剂量较大时。因为氨吡酮为正性肌力药物和血管扩张剂,在给药时可发生心律失常和低血压。氨吡酮还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故应监测血小板计数。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硝酸甘油)增加静脉容积或降低体循环血管阻力,减少受损心肌的工作负荷,故对无严重低血压者可能有效。联合治疗(即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与硝普钠或硝酸甘油)对有些病人可能特别有效,但需严密监测ECG和肺,体循环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早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或可对急性心肌梗死暂时性可逆性休克有效。对病人需用升压药物(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维持血压>30分钟的病人以及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或严重急性二尖瓣反流者亦应考虑采用。经皮穿刺技术发展到可在床边插入使气囊反搏在社区医院亦可应用。

急症外科纠治机械缺损(如室间隔破裂,假动脉瘤,严重二尖瓣反流,切除大块无收缩功能的心肌节段)亦是需要的。

在急性心肌梗死起始数小时内如施行急症PTCA使闭塞的冠脉再通可逆转心源性休克。在急症PTCA前是否用静脉内注射溶栓药物尚有争议。但如果不准备做急症PTCA或心脏手术,只要无反指征应尽可能采用溶栓治疗。

其他措施 心包填塞病人需作心包穿刺,在危及生命的情况下,抽取心包积液可在床边进行。病情不很紧急时,外科作心包开窗或心包部分切除可防止复发。大块肺梗死导致休克时用支持疗法,包括给O2,气管内插管以辅助通气,用升压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以及静给肝素以防血栓形成复发。用以上方法病情仍不能稳定,应考虑急症肺动脉造影。尿激酶链激酶溶栓是有价值的,且优于栓子切除,如无反指征(如新近大手术,特别是神经手术)均可采用。

当肺水肿合并休克,用利尿剂治疗并存的心力衰竭,给氧,以及正压通气可使之迅速缓解。败血症性休克引起肺水肿同样需给O2和呼气末正压通气(参见第67节)。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2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