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是指排便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而言。古代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现在统称为泄泻。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以夏秋两季为多见。发病主要同于湿邪壅盛,脾胃功能失调而致清浊不分,水谷混杂,并走大肠而致。 西医中凡因消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导致腹泻时,如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胃肠神经官能症、结肠过敏等,均可参照本证护理。
1、病因病机
泄泻的主要病变在于脾胃与大小肠,由于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调以及脏腑虚弱而致。脾虚温盛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湿邪致病又有寒湿、热湿之分。
(1)感受外邪:六yin伤人,脾胃失调,皆能致泻,但其中以湿为主,而常兼挟寒、热、暑等病邪。脾恶湿喜燥,湿邪最易伤脾,故有“无湿不成泄”之说。若因冒雨涉水、久卧湿地是为寒湿内侵,困遏脾运,清浊不分而致泻;如兼挟风寒者则可具有外感表证。若夏秋之间,暑湿季节,湿热伤中,脾胃受病,邪热下迫大肠,亦可发生泄泻。
(2)饮食所伤:凡食之过饱,宿食内停,或恣食生冷,寒食交阻,过食肥厚,湿热内蕴,或误食不洁之物,伤及肠胃,运化失常,水谷停为湿滞,形成泄泻。
(3)情志失调:脾胃素虚,复因郁怒忧思,肝郁不达,肝气横逆乘脾,脾胃受制,运化失司,而致泄泻。
(4)脾胃虚弱:脾主运化,胃主受钠,可因饮食不节,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衰,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
(5)肾阳虚衰:久病及肾,或年老体弱,或肾阳不振,命门火衰,阳气不足,脾失温煦,不能腐熟水谷,则水谷不化而成泄泻。
2、辨证论治
(1)实证:①寒湿证:证候:泄泻稀薄多水,有时如鹜溏,脘腹胀满,恶寒发热,肢体酸痛,不思饮食,口淡不渴,头痛,舌苔薄白,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浊。
主方:藿香正气散。
②湿热证:证候: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亦,或有身热,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多见于夏秋季节。
治法:情热利湿。
主方:葛根芩连汤。
③伤食证:证候:腹部疼痛拒按,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或泻后不畅,胸脘痞闷,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垢浊,脉滑而数,或见沉弦。
治法:消食导滞。
主方:保和丸。
④肝气乘脾:证候:时有胸胁胀闷,嗳气少食,每因恼怒、紧张等情绪波动而致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
主方:痛泻要方。
(2)虚证:
①脾胃虚寒:证候:大便溏薄,泄泻时作时止,完谷不化,食少纳呆,腹胀腹痛,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而弱。
治法:补脾健胃。
主方:参苓白术散。
②肾阳虚衰:证候:黎明泄泻,腹中隐痛,下利清谷,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3、辨证施护
(1)寒湿证:
①病室宜汪洁整齐,温暖干燥,衣被适度。
②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因患者恶寒发热,可能兼有外感,应按时测量体温。
③患者喜热恶寒,可选用温热疗法,如腹部热敷,艾灸神阙、关元、足三里及葱熨、盐熨等疗法,有止痛消胀缓泻的作用。
④饮食宜细软、少渣、少油腻之流食或半流食,待泄泻缓解后再给予软食,并可给炒米粉、炒面粉等制品食用,有助于燥湿止泻。
⑤本证不用固涩止泻药物。
⑥根据病情安排患者活动量,如泄泻频繁并伴发热者,应卧床休息。
⑦饮食和中药宜偏热服。
(2)湿热证:
①病室宜凉爽干燥,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更换被污染的衣被,妥善处理排泄物。
②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身热不退或体温逐渐增高,应考虑变生它证。如便中带脓血,排便不爽,或里急后重,需及时留取标本送化验检查,鉴别是否痢疾,并应做好消化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③注意做好肛门局部清洁,便纸应柔软,便后用温水清洗,如肛门周围有糜烂溃破,应涂以润滑剂,防止感染。
④饮食以清淡、细软为主。重症患者可鼓励多饮淡水盐水或糖盐水,以补充津液。液脱阴伤者可多给梨汁、荸荠汁、西瓜汁、藕汁,以增补津液,清热利湿。
⑤津脱阴伤严重时,应及时补液,一般先盐后糖,见尿补钾。实液后尿量增多,是津液已恢复的表现,可适当减慢滴速。
⑥本证不宜用灸法止泻。亦不用固涩止泻。一般用药后湿热清除,腹泻自止,若泄泻量次增多,需预防津脱阴伤的发生。此外,清热解毒药不宜与乳酶生同服。
(3)伤食证:
①病室宜整洁安静,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避免异味刺激。
②泄泻严重者,应严格控制饮食,甚至可禁食数小时至一日,待腹中宿食泻净,逐渐自流食开始,恢复进食,并注意少食多餐,食入能消,待病情好转后再增加食量。
④本证不宜止泻,清除宿食,腹泻自止。
(4)脾胃虚寒证:
相关链接:
2012年初级护师考试报名指南执业护士导航 | ||||||
考试动态 | 考试大纲 | 政策解析 | 报名时间 | 成绩查询 | 准考证 | 分数线 |
考试时间 | 成绩单 | 注册查询 | 考试查分 | 报名时间 | 成绩单 | 护士注册 |
初级护师 | 主管护师 | 考试题库 | 内科护理 | 外科护理 | 妇科护理 | 儿科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