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搜索更多精品课程:
热 门:外科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肤性病学骨科学全科医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药 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生物技术制药生药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卫生毒理学检 验:理化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护 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社区护理五官护理护理学内科护理护理管理学中 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针灸学刺法灸法学口 腔: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组织病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分析化学医用化学其 它: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人体寄生虫学仪器分析健康评估流行病学临床麻醉学社会心理学康复医学法医学核医学危重病学中国医史学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医学微生物学 > 南华大学 > 正文:医学微生物学授课讲稿:第九章  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
    

医学微生物学-授课讲稿:第九章 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

医学微生物学:授课讲稿 第九章 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第九章 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第一节 www.med126.com/jianyan/; 细菌的耐药性耐药性(drug resistance)的概念: 是指细菌对药物所具有的相对抵抗性。耐药性的程度以最小抑菌浓度(MIC)表示。一. 细菌耐药性的分类:(一)固有耐药性: 指天然耐药性。(二)获得耐药性:1. 染色体突变:自发的突变2.质粒介导的耐药性:接合性质粒(R质粒;非www.med12

 

  第九章  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

 

第一节  www.med126.com/jianyan/; 细菌的耐药性

耐药性(drug resistance)的概念: 是指细菌对药物所具有的相对抵抗性。

耐药性的程度以最小抑菌浓度(MIC)表示。

一. 细菌耐药性的分类:

(一)固有耐药性: 指天然耐药性。

(二)获得耐药性:

1. 染色体突变:自发的突变

2.质粒介导的耐药性:接合性质粒(R质粒;非www.med126.com/shouyi/接合性质粒

3. 转座因子介导的耐药性:转座子(transposon , Tn),可携带与转座有关的基因和耐药基因。

(详见细菌遗传与变异章节)

 

第二节 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

一、化酶的产生

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耐药的菌株产生β-内酰胺酶,可以特异性的打开药物分子结构中的β-内酰胺环,使其完全失去抗菌活性。

二、作用的靶位发生改变

利福平作用点是RNA聚合酶的β亚基。当β亚基的编码基因突变时,就产生了耐药性。

三、壁通透性的改变和主动外排机制

四、菌药物的使用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 

  临床不合理用药形成了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

 

第三节 细菌的耐药性的控制策略  

1.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这是控制耐药性产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2.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耐药菌的交叉感染。

3.  加强药政管理

4.  研制新抗菌药物

5.  研制质粒消除剂:用人工方法消除R质粒。

6.抗菌药物的“轮休”:细菌一旦产生耐药性以后,在停用有关药物一段时期后

敏感性有可能逐步恢复。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