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搜索更多精品课程:
热 门:外科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肤性病学骨科学全科医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药 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生物技术制药生药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卫生毒理学检 验:理化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护 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社区护理五官护理护理学内科护理护理管理学中 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针灸学刺法灸法学口 腔: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组织病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分析化学医用化学其 它: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人体寄生虫学仪器分析健康评估流行病学临床麻醉学社会心理学康复医学法医学核医学危重病学中国医史学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其它 > 刺法灸法学 > 正文:刺法灸法学电子教材:第三章
    

刺法灸法学-电子教材:第三章

刺法灸法学:电子教材 第三章:第三章 毫针刺法的临床应用第一节 临床常用刺法在临床实践中,毫针操作可根椐腧穴解剖特点和病证治疗需要,采取不同的刺法。如透穴刺法以针刺角度方向的不同,一针透达两个或多个穴位;在病变局部或腧穴处,用多支毫针刺入的方法称局部多针刺法;依病变部位的深浅而实施的深浅不同的刺法,称为病位深浅刺法。一.透穴刺法透穴刺法又称为透针刺法、透刺法,指一针透达两个或多个穴位,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此法具有取穴少,得

第三章 毫针刺法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 临床常用刺法

在临床实践中,毫针操作可根椐腧穴解剖特点和病证治疗需要,采取不同的刺法。如透穴刺法以针刺角度方向的不同,一针透达两个或多个穴位;在病变局部或腧穴处,用多支毫针刺入的方法称局部多针刺法;依病变部位的深浅而实施的深浅不同的刺法,称为病位深浅刺法。

一.透穴刺法

透穴刺法又称为透针刺法、透刺法,指一针透达两个或多个穴位,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此法具有取穴少,得气穴位多,疗效好的特点。金元医家王国瑞大力提倡透穴刺法。《扁神应针灸玉龙经》中“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等的记载,是对透穴刺法的具体应用。《针灸大成》对透穴针法对此又有所发挥。

透穴刺法依据针刺角度的不同,可分为直透法、斜透法、横透法三种。

(一)操作方法

1、直透法

直刺进针,由一侧腧穴向其对侧相应腧穴透刺,刺入腧穴得气后,针尖继续刺入,在相应腧穴得气后,方可实施相应手法。

2、斜透法

斜刺进针,从一穴透至与病变经络、脏腑相关的腧穴,针刺得气后,可施行相应手法。

3、横透法

横刺进针,由一穴向相关腧穴透刺,在得气基础上,施行相应手法。

(三)临床应用

1.适应范围  目前临床运用透穴刺法的病症,主要有面瘫、三叉神经痛、中风偏瘫、头痛胸痹心悸、哮喘、胃下垂、痹证者、痿证等,以病程长、病情顽固者为宜。

(1)直透法主要用于病变涉及肢体表里、阴阳两经的病症。如阳陵泉透阴陵泉治膝痛、胆道疾患,悬钟透三阴交治偏头痛,太溪透昆仑治疗肾虚牙痛、足跟痛,内关透外关治疗胸胁挫伤等。

(2)斜透法多用于病变涉及相邻经脉穴位的透刺,如阳陵泉透足三里;或同一经相邻穴位的透刺,如曲池透手三里等。

(3)横透法一般多用于头面、胸背、四肢皮肉浅薄处,以及邻近有血管、深层有重要脏器处的部位,亦可用于病邪位于浅表的疾患。如上星透神庭治鼻塞,百会透前顶治巅顶痛,地仓透颊车治口眼歪斜,中渚透液门治手臂肿痛,肾俞透志室治腰痛等。

2.临床特点  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精简用穴。透穴刺法取穴较少,由一穴而入,然后向其他穴位多向透刺,可减少皮表刺破的次数,避免多针多穴带给病人的痛苦和损伤,同时又不影响针刺疗效。

(2)避免组织损伤和局部疼痛。对头面、胸背、四肢远端肌肉菲薄处,透穴刺法可避免血管、神经和深部重要脏器损伤,又达到治疗目的。头面部穴位直刺常引起疼痛,且难以深刺时,用沿皮透刺法则可避免疼痛。

(3)对难以直接针刺的部位,用透穴刺法可采用定向深刺透穴,以达到治疗目的。如秩边深透至归来可治疗前列腺炎。又如归来向会阴部斜向透刺,能对膀胱张力和尿道外括约肌发挥治疗作用,用于顽固性遗尿症有较好的效果。

(4)透穴针法可根据腧穴深层解剖特点,灵活掌握针刺方向和深浅程度,达到常规针法难以取得的较强针感,从而扩大了腧穴主治范围。如下关穴,略向下直刺1、5寸,可有触电样针感传至下颌或舌根,用以治疗三叉神经痛(Ⅲ支痛);向前、后方斜刺透穴,深1寸左右,酸胀感可扩散至下颌部,用以治疗下颌关节炎;沿皮向地仓、颊车方向透刺,深1.5~2寸,可使针感扩散至面颊口齿部,用以治疗面瘫和牙痛等。

(5)同经邻近穴透刺,可达到两穴同取达不到的治疗作用,有激发经气、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如内关透间使,可促使针感向肘肩传导,直达心胸,治疗心绞痛、心律不齐等。表里阴阳经透刺,协调表里阴阳。如大陵透外关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显著,以一针透刺阴阳两经,原络相配,使其气血疏通、阴阳平秘,有安神泄热之效。

(三)注意事项

1、透穴刺法应因人施术。年轻体壮、气血旺盛、针刺耐受性强或感觉迟钝者可选用本法。老人、体弱、气血虚、针刺敏感者慎用本法。孕妇、婴幼儿忌用本法。

2、手法要轻柔,针尖刺入皮肤后,进针宜缓,捻转幅度和用力不宜过大,一般在针刺穴位均得气后,仅用小幅度提插捻转手法,以防给病人带来痛苦和滞针。

3、因病制宜。如里证、寒证、久病、重病可用直透法、斜透法,表证、热证、新病、轻证则用横透法。一般而言,阳证、实证可取阳经穴透刺,阴证、虚证则取阴经穴透刺。

4、透穴刺法在进针时要注意避开邻近血管。行针推进时(尤其在胸背部)要缓慢,并注意针刺方向和深度,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脏器损伤(如气胸)。

5、透穴刺法以相关腧穴得气为度,不一定要透达另一穴的表皮下,也不必穿透另一穴的皮肤而引起不必要的恐惧。

二. 局部多针刺法

在病变局部或腧穴处,用多支毫针刺入的方法称局部多针刺法。此法可加强针感和刺激量,提高临床疗效。《灵枢·官针》篇傍针刺、齐刺、扬刺等刺法,即属多针刺法,除此之外,现代临床常用的围刺法等亦由此发展而来。

(一)傍针刺法

在病变局部或腧穴上,先直刺一针,再在其旁边斜刺一针为傍针刺法。如《灵枢·官针》云:“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

1、操作方法

一般宜取痛点(或反应点)及其临近腧穴,先直刺一针,捻针得气后,再在其旁5分至1寸处斜刺一针,针尖朝向直刺的针,捻针得气后勿再深入。两针深度基本相等(图3-1)。

2、临床应用

适用于压痛明显、固定不移、久治不愈的痹证和疼痛,如头痛、关节痛、肌纤维组织炎、腰背痛、足跟痛、腰椎增生症等。

 

 

 

 

 

 

 

 

 

 

 

 
 

 

 

 

 

 

 


图3-1)傍针刺法  图3-2   齐刺法

(二) 齐刺法

齐刺法,即在病变局部中心直刺一针,左右(或上下)各斜刺一针的针刺方法。如《灵枢·官针》说:“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现代临床尚用三针集合或平行直刺穴位及反应点,亦称为齐刺法。

1、操作方法

以压痛点(反应点)为主取治。用3支等长毫针,先在其中心直刺一针,捻转得气后,再在其上下或左右l~1.5寸处各斜刺一针。再分别捻针,使针感向深层与四周扩散(图3-2)。

   2、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寒湿久居、痛点固定、压痛明显而又缠绵不愈的痹证和疼痛。如梨状肌损伤,可取环跳穴,以3寸毫针直刺一针,再在该穴左右约1寸处各平行直刺一针,三针方向与深度均相同。得气后行白虎摇头法,留针15~20分钟。

(三)扬刺法

扬刺法,是在病变局部(如疼痛处)中心直刺一针,再在其上下左右各刺一针的针刺方法。如《灵枢·官针》篇说:“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

1.操作方法

取用l~1.5寸毫针5支。先于病变局部(如疼痛显著处)中心直刺一针,得气后留针,再在主针上下左右即病变部位旁,分别向病变中心斜刺或沿皮刺一针。然后,各针依次实施手法(图3-3)。

 

 

 

 

 

 

 
 

 

 

 

 

 

 


图3-3扬刺法

 

2.临床应用

本法适用于寒邪凝滞、经络气血痹阻所致的疼痛、麻木、局部肿胀,而病变范围较大、病位浅表者。适宜于风湿痛、腱鞘炎、腱鞘囊肿等。 

(四)围刺法

  围刺法,是多针向病变中心刺入,似围剿敌寇之状的针刺方法。本法源于扬刺法,而应用更为广泛。

1.操作方法

用4支以上毫针,分别由患部边缘处斜向或沿皮刺向病变中心,并在病变中心处再直刺一针。进针深浅可根据病变性质和部位决定,一般在l~1.5寸之间。留针20~30分钟,其间用提插捻转手法行针2~3次,可用导气法施术。

2.临床应用

临床可用于局限性肿块、结节,麻木、疼痛,如四肢关节软组织损伤、肱骨外上髁炎、腱鞘囊肿、乳房小叶增生症、甲状腺肿瘤、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皮损局部增厚、范围局限者)、皮炎和带状疱疹等。如甲状腺肿瘤(囊肿、结节),在局部常规消毒后,用左手拇、食指固定肿块,在其周边将针刺入皮下,针尖向内斜刺,直至肿块基底部,并在肿块正中再直刺一针,共6~8针。每针分别施以手法,针刺时要注意深度,勿损伤颈部大血管和喉返神经、迷走神经等。

三.病位深浅刺法

依病变部位而实施深浅不同的刺法,称为病位深浅刺法。病位有皮、脉、肉、筋、骨之不同,针刺深浅亦当有别。《素问·调经论》云:“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 故《素问·刺齐论》有刺皮、脉、肉、筋、骨浅深之分,《灵枢·官针》有“五刺” “九刺” “十二刺”之法,部分内容即属此范畴。现代临床多用三棱针刺脉,将在第八章介绍。

(一)毛刺、直针刺和半刺

毛刺、直针刺和半刺法出于《灵枢·官针》,为刺皮之法。所谓“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以下介绍直针刺法和半刺法。

1.操作方法

(1)直针刺法:先夹持捏起穴位两旁皮肤,使其隆起,然后持针沿皮刺入,在皮下组织内深入。

(2)半刺法:用短毫针迅速浅刺透皮,不得损伤血络、肌肉,迅速出针而不留针。亦可捻转得气留针后,再迅速出针。

2.临床应用

适用于小儿感冒发热泄泻、咳喘发作期,肢体麻木、关节扭伤及面瘫等病症。如小儿泄泻,可浅疾点刺水分、天枢、气海、足三里等穴。陈旧性面瘫病程在半年以上,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者,可取攒竹、阳白、丝竹空、鱼腰、太阳、四白、上迎香、巨髎、迎香、颧髎、人中、禾髎、地仓、颊车、下关、夹承浆、头维等穴,进针深度为2~3分,用小幅度捻转手法予以轻刺激,留针20~30分钟。皮肤病损局限者,可用局部浅刺法。如斑秃及脂溢性脱发,用梅花针叩刺局部,并用毫针浅刺百会、风池、头维、上星、大椎等穴,有较好疗效。

3、注意事项

小儿患者宜浅疾进针,迅速出针;难治病证宜多穴浅刺,留针期间适当小幅度捻转,使患者取得舒适的针感。病症发作期或实证者宜少穴、独穴浅刺;病症缓解期、后期或正虚者宜多穴浅刺,针感宜轻微。

(二)分刺、合谷刺及浮刺

分刺、合谷刺及浮刺出于《灵枢·官针》,为刺肉之法。所谓“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即指此法。分肉,肌肉层间隙。《素问·气穴论》:“肉之大会曰谷”。故名合谷刺。

1.操作方法

(1)分刺法:用毫针直刺穴位肌肉层,在肌层间隙内行针,采用捻转提插手法使之得气,并根据受损部位深浅和症状缓解情况,调节针刺方向与深浅。

(2)合谷刺法:用1支毫针,先直刺至穴位肌层深处,然后退至浅层,依次分别向左右两旁斜刺,使穴内的针刺痕迹成鸡足状。(图3-4)

 

 

 

 

 

 
 

 

 

 

 

 

 


图3-4合谷刺法

 

(3)浮刺法:用毫针斜刺或沿皮刺入浅层肌肉。

2.临床应用

上述各种刺法可治疗各种肌肉和软组织损伤。如风寒束表引起的肌肉拘急、全身酸困、肌肤麻木不仁可用浮刺法;肌肉痉挛、肌肉萎缩、肌筋膜炎等可用分刺法;风湿痛和重症肌无力等可用合谷刺。

3.注意事项

上述三法,其针刺深浅要根据进针部位的肌肉www.med126.com厚薄和肌束长短来决定。一般而言,浮刺法宜浅刺,可用沿皮刺或斜刺;分刺和合谷刺宜深刺,主要用于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臀部、四肢等,肌肉浅薄的胁肋、头面等处则不宜用。

(三)恢刺和关刺

恢刺和关刺出于《灵枢·官针》,为刺筋之法。所谓““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一曰岂刺”。即是此法。

1.操作方法

(1)恢刺法:用毫针从受损肌腱旁斜刺进针,捻转提插行针,将针提至皮下,配合关节屈伸活动。

(2)关刺法:用毫针直刺进针,刺入肌肉附着于关节处的压痛点。

2.临床应用

上述刺筋之法主要用于肌腱、韧带和关节病变,如肌腱拘急、活动受限、疼痛等。也可治疗腱鞘囊肿、肌腱损伤、关节炎等。

3.注意事项

(1)施术时应注意针刺方向与深浅。因肌腱、韧带常附着于四肢关节,此处血管丰富,且有关节软骨与滑囊等组织,如刺入不慎则易引起出血、疼痛,甚至会影响关节屈伸功能。

(2)用恢刺法时,一般宜在针体退至穴位浅层后,再屈伸肢体,以免弯针和折针。

(四)短刺和输刺

短刺和输刺出于《灵枢·官针》,为刺骨之法。所谓“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即是此法。

1.操作方法

(1)短刺法:进针由浅入深时,边摇动针柄、边逐步深入,深刺至骨部,在骨膜处作上下捣动,如摩刮骨状。

(2)输刺法:直刺进针,深入至骨,在病变处捻转提插,然后逐步退针。这种刺法与短刺大致相同,都是深刺至骨法。

2.临床应用

适用于各种骨病及其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与痿痹等。如颈椎病、腰椎增生、跟骨骨刺、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

3.注意事项

以骨病局部或邻近取穴为主,针刺方向与深浅应以至骨为度。

四.运动针刺法

运动针刺法,是指针刺得气后,医者实施手法的同时,指导患者活动患处或相关处,调动患者自身治疗疾病潜能的一种针刺治疗方法。本法的特点在于针刺期间注重患者守神。凡针刺期间配合运动的方法,均属本法范畴。因其强调医者和患者配合互动,故又称互动式针刺法。

(一) 操作方法

1.针刺方法  根据辨证结果采取上述相应的针刺方法,当针刺得气后,实施手法1分钟至2分钟后,指导患者活动,5~10分钟后再次实施针刺手法。实施手法时,应由弱渐强,并随时观察患者反映,以防止晕针。留针时间根据病情而定。

2.活动患处或相关处  由于患处所在部位不同,因而活动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一般颈、肩、臂、腰、腿、腕、踝、指、趾等部位以屈伸、旋转为主,如行走、举臂甚或负重举臂、手指做精细动作等;眼、口腔、咽、肛门等部位以其生理活动为主,如吞咽、叩齿、缩肛等。语言功能障碍者以指导其发音为主;脏腑或胸腹部等疾患则以胸或腹式深呼吸为主。无论何种活动方式,速度都应由慢渐快,幅度由小到大。通过逐步活动,增强疗效。

3.选穴原则  因本法要求活动相关处,故取穴以远道取穴为主。一般是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左取之右,病在右取之左;病在中,取之外。

(二) 临床应用

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是目前临床主要适应症,如急性腰扭伤、肩关节周围炎等。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取站位,选取条口透承山,针刺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然后指导患者做肩部活动,如患者活动时疼痛加重,随时增加行针次数。

又如中风偏瘫,在偏瘫初期,可取健侧肢体穴或头皮针穴,在行针留针期间,活动瘫侧肢体肩、臂、腰、腿、腕、踝、指、趾等。

(三)注意事项

  因运动的需要,患者的体位要适合活动患处,并保持针刺部位相对不变,以防止滞针或弯针。

 

第二节分部腧穴针刺操作

人体各部腧穴,其针刺的方法和要求不尽相同,腧穴的具体针刺操作方法一般取决于所在部位与病情。就部位而言,针刺操作的方法和要求主要与该部位的解剖特点相关,一般部位邻近的腧穴,其针刺方法相似。腧穴邻近重要的内脏、器官,或分布于大的血管、神经附近,或位于关节等有特殊解剖结构之处,若针刺不当则极易发生意外,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针刺。本章对全身腧穴分部位介绍针刺的深度、角度、方向、体位及手法等的操作宜忌。

一、头面颈项部腧穴

(一)头部腧穴

头发覆盖部位(项部除外)的腧穴,可直刺0.1~0.2寸。因穴下皮薄肉少,大都用平刺法,深0.5~0.8寸。针刺宜快速刺入头皮下,使针尖抵达帽状腱膜下层,手法以捻转行针为主。出针后需用消毒干棉球沿针刺方向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囟会穴,小儿囟门未闭时禁刺,《针灸聚英》说:”八岁以下不得针,缘囟门未合,刺之恐伤其骨,令人夭。”

(二)、眼部腧穴

承泣、睛明、球后等穴,因穴位皮下组织内血管丰富,组织疏松,使血管移动性大,腧穴又位于眼球周围,深刺还可累及视神经,所以针刺时应做到:

1、进针前,瞩患者闭目,左手将眼球推开并固定,以充分暴露针刺部位。

2、进针时,针沿眶骨边缘缓缓刺入0.3~0.7寸,最深不可超过1.5寸。

3、进针后,一般不提插捻转。

4、出针时,动作要轻缓,慢慢地出针。

5、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2~3分钟,防止出血。

针刺眼区穴时,如进针过快,进针后提插捻转,则易刺伤血管,引起局部不同程度的皮下出血,局部呈青紫色。如此,应先冷敷止血,24小时后再改用热敷,以促进瘀血的吸收。

如果进针时未固定眼球,或进针过于贴近眼球,则易刺中眼球。眼区穴针尖刺过皮肤、眼睑后,针下有空松感。如针下有滞针感,则是刺中眼球壁外层十分坚韧的巩膜表层,此时应立即退针。

如果进针超过1.5寸,则有可能累及视神经,病人主诉眼内火光闪发、头痛、头晕,甚而可有恶心、呕吐等。此时应立即退针,对症处理。若继续深刺,则针尖透过眶上裂至海绵窦,造成颅内出血,引起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以致休克、死亡。

因此,眼区穴位针刺越深,手法越重,其危险性就越大。所以针刺时一定要做到轻、慢、压。

   (三)耳部腧穴

耳门、听宫、听会三穴,针刺时均须张口,针尖由前外向后内刺入0.5~1寸,留针时再将口慢慢闭上。耳后的完骨穴,斜刺0.5~0.8寸;翳风穴直刺0.8~1寸或从后外向内下方刺0.5~1寸。翳风穴深部正当面神经从颅骨穿出处,故进针不宜过深,以免损伤面神经。尤其是面瘫初期,针刺手法不宜过强。

(四)面部腧穴

1、四白穴,直刺或向下斜刺0.2~0.5寸。此穴正对眶下孔,为眶下动脉穿出眶下管处。若针刺过深即直入眶下管,眶下动静脉在管内不易移动,极易刺伤,造成出血。正如《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所云:”凡用针稳审方得下针,若针深即令人目乌色。”所以此穴不可深刺,起针后亦需按压针孔,防止出血。

2、额部及颞部腧穴,一般平刺0.3~1寸。其中,印堂穴一般向下平刺;丝竹空、瞳子髎、太阳穴一般向后平刺;攒竹穴治疗目疾可向下透睛明,治疗面瘫则向外透鱼腰。

3、面部其它腧穴,一般直刺或斜刺0.3~0.8寸。其中,水沟、素髎一般向上斜刺;地仓、颊车治疗面瘫可以互相透刺;迎香治疗鼻病可直刺,亦可向鼻内斜刺,治疗胆道蛔虫症还可以向外上方透四白穴。

(五)项部腧穴

一般向下方斜刺0.5~1寸。

1、哑门、风府两穴,针刺不可过深,切忌超过1.5寸或向上斜刺,否则针可以通过寰枕后膜、硬脊膜等深层结构而刺伤延髓。当针至寰枕后膜时,可有阻力增大的感觉;当针进入蛛网膜下腔时,则有突破感;当针进入延髓时,针下为松软感,同时患者有全身触电感,并恐慌惊叫,精神异常。轻者可伴有头项强痛、头晕、眼花、心慌、出汗、呕吐等症。如不及时处理,可出现呼吸困难,继而昏迷,此种现象一般为延髓出血。所以,哑门、风府两穴应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千万不能向上方斜刺,以免误入枕骨大孔,损伤延髓(见图3-5)。

 

 

 

 

 

 

 

 

 

 

 

 
 

 

 

 

 

 


图3-5 哑门、风府针刺方向 图3-6风池穴针刺方向

2、风池穴,深部是寰枕关节,关节囊比较松弛。在关节囊的内侧是延髓的起始部,关节囊的外侧有椎动脉通过。延髓与椎动脉距皮肤一般为1.5寸以上,所以针刺深度以不超过1.2寸较为安全。进针方向、角度稍偏,就可能造成不良后果。为安全考虑,可向鼻尖方向缓慢刺入0.5~1寸。因为当针向鼻尖方向进入时,针尖通过皮肤、皮下组织、肌层,到达寰椎横突,此方向则可避免与延髓下段所在部位相对应,而不致发生意外(见图3-6)。

(六)颈部腧穴

一般避开颈动脉缓慢刺入0.3~0.8寸。

1、天突穴,针刺时应先直刺0.2~0.3寸,再将针尖转向下方,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缓慢刺入0.5~1寸(图3-7)。若直刺过深,可刺中气管;若未贴胸骨柄后缘向下刺入,可刺中气管和主动脉弓等大血管;向两侧偏离可刺中肺脏。在针刺过程中,若针下坚韧而有弹性,病人感觉喉中作痒,此时已刺中气管;如病人出现剧烈咳嗽咳血痰,则已刺破血管;如针下柔软而有弹性,搏动明显,说明已刺中主动脉弓等大血管。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退针。如针后患者有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应怀疑气胸,按气胸处理。

 

 

 

 

 

 
 

 

 

 

 

 

 


图3-7天突穴针刺方向

 

2、人迎穴,针刺前,用左手扪住搏动的颈总动脉;进针时,在指尖的引导下,于动脉内侧缓慢刺入0.2~0.5寸,最深可达1寸。此穴深部偏外有颈总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如针刺时针感粘滞,针下有明显的搏动感,则刺中了颈总动脉。由于血管壁较坚韧,一般不致造成出血。如进针过快,刺激过强,则可刺破动脉导致出血。故进针时务必注意针感,避开动脉。若进针过于偏外,则可刺穿颈内静脉而刺中迷走神经。当其受到刺激时,可严重抑制心脏活动,使心率减慢,冠状血管收缩,病人自觉心悸、胸闷、面色苍白等,常可导致严重后果,以致危及生命。正如《针灸甲乙经》所说“过深不幸杀人”。因此,针刺人迎穴时要做到缓慢、轻刺,进针切不可偏外、过深,以及手法过重。

二、 胸腹部腧穴

(一)胸部腧穴

胸部腧穴一般斜刺或平刺0.5~0.8寸。

1、任脉上的腧穴,因穴位下是胸骨,所以只能平刺。其中膻中穴一般向下平刺,治疗乳疾时则向外平刺。

2、乳中穴不针不灸,仅作为定位标志。

3、胸部其它腧穴因内有心、肺等重要脏器,故都应斜刺或平刺。针刺时针身与皮肤的夹角以小于25°为安全,否则不管向任何方向刺都有刺伤心、肺的可能性。位于肋间隙中的腧穴,一般沿肋骨间隙向外斜刺或平刺,但乳根穴向上方斜刺。

(二)胁部腧穴

胁部内有肝脾等脏器,故章门、京门等穴不宜深刺、直刺,尤其不可向上斜刺,应向下斜刺0.5~0.8寸,对肝脾肿大者更应注意。

(三)、腹部腧穴

腹部腧穴大多可直刺0.5~1.5寸。

1、上腹部近胸部的腧穴  不宜深刺,若深刺则针可进入腹膜腔而刺中胃;若深刺加大幅度提插捻转,则可能将胃内容物带入腹腔,引发腹膜炎;胃充盈时更应禁针。若针尖向上深刺,则有可能刺伤肝前缘,引起肝出血。如鸠尾穴正对腹腔内的肝脏,上方则隔膈肌正对胸腔内的心脏,针刺时除不宜深刺,以防刺伤肝脏外,也不可向上斜刺,否则易刺入胸腔,损害心脏而发生意外。

2、神阙穴  因消毒不便,所以多用隔盐灸或艾卷灸等。

3、下腹部腧穴  孕妇禁用或慎用。正常情况下,肠道通过蠕动可自动避让异物。但肠梗阻等肠蠕动减弱或消失的患者,其避让功能随之消失,此时下腹部诸穴进针宜缓慢,不可大幅度提插捻转,防止刺破肠壁。正常成人的膀胱位于小骨盆的前部,其前方是耻骨联合。膀胱空虚时,膀胱尖不超过耻骨联合上缘;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尖高出耻骨联合以上。因此,针刺脐下曲骨、中极、横骨、关元等下腹部腧穴,均应先小便排空膀胱,以防刺伤膀胱。

三、背腰骶部腧穴

(一)背部腧穴

1、督脉腧穴  因胸椎棘突彼此叠掩,呈覆瓦状,故位于胸椎棘突下的督脉腧穴应向上斜刺。针刺深度均为0.5~1寸。针刺时,针尖通过皮肤后,针下比较轻松,到达棘间韧带后,针尖下的阻力增大;针尖穿过黄韧带进入椎管后,阻力突然消失而出现明显的落空感,此时应立即停止进针,否则可伤及脊髓(图3-8)。

 

 

 

 

 

 
 

 

 

 

 

 

 


图3-8督脉腧穴

 

2、膀胱经腧穴  背两侧深部有肺脏,故不可直刺、深刺,一般向内侧斜刺或平刺0.5~0.8寸,针刺的角度以针身与皮肤夹角小于25°为安全。

(二)腰部腧穴

腰部腧穴一般直刺0.5~1.5寸。腰椎棘突呈垂直板状,几乎水平地凸向后方,故位于腰椎棘突下的督脉腧穴直刺即可。因脊髓圆锥下端平齐第一腰椎体下端,故悬枢穴不宜深刺;命门穴也不可向上斜刺过深,以免刺伤脊髓。第十二胸椎至第二腰椎脊柱两侧的腧穴,如胃俞、三焦俞、肾俞、志室等,不可深刺或向外侧深刺,以防刺穿腹腔后壁而损伤肾脏。

(三)骶部腧穴

1、八髎穴  八髎穴位置与骶后孔相应,因第一骶后孔并非直对体表,而是稍向内下方偏斜,故针刺上髎穴时,针尖应稍向内下即耻骨联合方向进针,方可透过骶后孔通向骨盆腔,针刺深度1~1.5寸,不宜过深,以防刺伤直肠。而次髎、中髎、下髎直刺1寸左右,以刺达骶后孔为宜。

2、尾骶部腧穴  长强、腰俞穴均向上斜刺0.5~1寸。直肠位于尾骶骨前方,上段与骶骨的曲度一致,形成一凸向后的弯曲,下段绕尾骨尖弯向后下方形成凸向前的弯曲,针刺长强穴时针尖向上与尾骨平行,在直肠与尾骨之间刺入,避免刺穿直肠引起感染。蛛网膜下腔的下端止于第2骶椎平面,针刺腰俞穴不可进入骶管过深,以免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

   四、上肢和下肢部腧穴

(一)上肢部腧穴

1、肩腋部腧穴  肩部肌肉较为丰厚,故肩部腧穴一般可针刺1~1.5寸。肩井穴深部正当肺尖,不可深刺,孕妇亦当慎用。极泉穴下正当腋动脉,故应避开腋动脉针刺。进针前,用手扪住腋动脉,在指尖引导下刺入0.5~1寸。针刺入腋腔后,不可大幅度提插以免刺伤腋部血管,引起腋内血肿。因腋内除腋动脉外,其内下方还有伴行的腋静脉(图3-9)。且腋腔内组织疏松,腋静脉与深筋膜附着,保持其扩张状态,如不慎刺破该血管,易造成血肿。

 

 

 

 

 

 

 

 
 

 

 

 

 

 

 


图3-9极泉穴解剖

 

2、上臂部腧穴  均可直刺0.8~1.5寸,肩髃、臂臑、肩髎等穴还可斜刺1~1.5寸。上臂部腧穴针刺时应防止刺伤深部动脉;肘窝部穴位如尺泽、曲泽等点刺出血时,应刺浅小静脉而不能伤及动脉。

3、前臂部腧穴  除位于骨骼边缘的列缺、偏历、养老穴外,其余均可直刺0.5~1.2寸。心包经前臂部的腧穴,其深部有正中神经,针刺时如有触电样感觉向中指放散,这是刺中了正中神经,应立即退针,改变角度再刺,以免损伤正中神经。凡有上述触电样感觉时,均应如上处理。

4手部腧穴  太渊等穴应避开动脉针刺;合谷、后溪等穴透刺时应注意不伤及掌深弓。手部井穴、十宣、四缝等可点刺放血。其余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具体情况决定直刺还是斜刺,深度一般不超过1寸。

(二)下肢部腧穴

1、大腿部腧穴  大腿部肌肉丰厚,可适度深刺,一般直刺1~3寸。针刺环跳穴应取侧卧屈股,伸下足,屈上足体位;治疗腰腿痛时针感有向足跟部放射者效果较好。针刺气冲、冲门、箕门、阴廉、急脉等穴,应注意避开动脉(图3-10)。

 

 

 

 

 

 
 

 

 

 

 

 

 


图3-9冲门穴解剖

 

2、小腿部腧穴  一般直刺0.5~2寸。犊鼻穴针刺须取屈膝位,从外稍向内、向关节腔刺入或向内膝眼透刺0.5~1、5寸;因针达关节腔,位于半月板与股骨外侧髁关节面之间,故出针前不可伸膝,以防折针。凡刺入关节腔的腧穴,均应注意手法轻重,不可损伤关节面,不可使关节液流出;同时注意严格消毒,避免导致关节腔的感染。

3、足部腧穴  针刺冲阳穴应避开足背动脉;照海穴不宜偏向后侧,以免刺破胫后动、静脉。足部井穴、八风等亦可点刺出血。其它足部腧穴可视腧穴所在部位的具体情况,决定直刺还是斜刺,针刺的深度大都不超过1寸。

此外,一些具有活血通经作用的腧穴,如合谷、三阴交、肩井、昆仑、至阴等穴,孕妇禁用。

第三节  针刺异常情况

一般情况下,针刺治疗是一种既简便又安全的疗法,但由于种种原因如操作不慎,疏忽大意,或触犯针刺禁忌,或针刺手法不适当,或对人体解剖部位缺乏全面的了解,有时也会出现某种不应有的异常情况,如晕针、滞针、弯针、折针、针后异常感、损伤内脏等。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进行有效地处理,不然,将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针灸工作者应引为注意,加以预防。现就常见的针刺异常情况分述如下。

一 晕针

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

症状  在针刺过程中,轻者感觉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重者突然出现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脉细弱而数或沉伏。甚而神志昏迷,卒然仆倒,唇甲青紫,大汗淋漓,二便失禁,脉细微欲绝。

原因  多见于初受针刺治疗的患者,可因情绪紧张、素体虚弱、劳累过度、饥饿,或大汗后、大泻后、大失血后;也有的是因体位不当,施术者手法过重,或因诊室内空气闷热、过于寒冷、临时的恶性刺激等,而致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患者发生此症。

处理  立即停止针刺,或停止留针,退出全部已刺之针,扶病人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饮温茶或温开水,即可恢复。不能缓解者,在行上述处理后,可指按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素髎、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太冲等。也可灸百会、关元、气海。若仍人事不省、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采取现代急救措施。在病情缓解后,仍需适当休息。

预防  主要根据晕针发生的原因加以预防。对初次接受针治者,要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恐惧心理,对体质虚弱或年迈者应采取卧位,且体位适当、舒适,少留针;取穴宜适当,不宜过多;手法宜轻,切勿过重。对过累、过饥、过饱的患者,推迟针刺时间,应待其体力恢复、进食后再进行针刺。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消除过热、过冷因素。医者在针刺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态变化,询问其感觉。

二 滞针

滞针是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则感觉疼痛的现象。

现象  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在穴内捻转不动,发现捻转、提插和退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患者痛不可忍。

原因  患者精神紧张,或因病痛或当针刺入腧穴后,引起局部肌肉强烈痉挛;或行针手法不当,捻针朝一个方向角度过大,肌纤维缠绕于针体;或针后患者移动体位所致。若留针时间过长,有时也可出现滞针。

处理  如因患者精神紧张,或肌肉痉挛而引起的滞针,须做耐心解释,消除紧张情绪,延长留针时间,或用手在邻近部位作按摩,以求松解,或在邻近部位再刺一针,或弹动针柄,以宣散气血、缓解痉挛;如因单向捻转过度,需向反方向捻转;如因患者体位移动,需帮助其恢复原来体位。滞针切忌强力硬拔。

预防  对初次接受针治者和精神紧张者,做好针前解释工作,消除紧张情绪。进针时应避开肌腱,行针时手法宜轻,不可捻转角度过大,切忌单向捻转。选择较舒适体位,避免留针时移动体位。

三 弯针

弯针是指进针和行针时,或当针刺入腧穴及留针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的现象。

现象  针柄改变了进针时的方向和角度,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提插、捻转、退针滞涩而困难,患者自觉疼痛或扭胀。

原因  术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且不正;或针下碰到坚硬组织;或进针后病者体位有移动;或外力碰撞、压迫针柄;或因滞针处理不当,而造成弯针。

处理  出现弯针后,不要再行任何手法。弯曲度较小的,可按一般拔针法,将针慢慢拔出;针身弯曲度较大的,可顺着弯曲方向慢慢将针退出;体位移动所致的弯针,先协助患者恢复进针时的体位,之后始可退出;针体弯曲不止一处者,须结合针柄扭转倾斜的方向逐次分段外引。总之要避免强拔猛抽而引起折针、出血等。

预防  术者手法要轻巧,用力适当,不偏不倚;患者体位适当,留针过程中不可移动体位;针刺部位和针柄要防止受外物碰压。

四 折针

折针又称断针,是指针体折断在人体内。

现象  在行针或退针过程中,突然针体折断,或出针后发现针身折断,有时针身部分露于皮肤之外,有时全部没于皮肤之内。

原因  主要是针前检查工作遗漏,用了质量低劣或有隐伤之针具。其次进针后病者体位有移动;或外力碰撞、压迫针柄;再次是遇有弯针、滞针等异常,处理不当,并强力抽拔;或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强力提插、捻转,引起肌肉痉挛。

处理  术者应头脑冷静,态度沉着。交待患者不要恐惧,保持原有体位,以防残段隐陷。如皮肤尚露有残端,可用镊子钳出。若残段与皮肤相平,折面仍可看见,可用左手拇、食两指在针旁按压皮肤,使之下陷,相应地使残段露出皮肤,右手持镊子轻巧地拔出。如残段没于皮内,须视所在部位,采用外科手术切开寻取。

预防  针前必须仔细检查针具,特别是针根部分,更应认真刮试。凡接过电针机的毫针,应定期更换淘汰。针刺时不应将针体全部进入腧穴,绝对不能进至针根,体外应留一定的长度。行针和退针时,如果发现有弯针、滞针等异常情况,应按上述方法处理,不可强力硬拔。

五 针后异常感

针后异常感是指出针后患者遗留酸痛、沉重、麻木、酸胀等不适的感觉。

现象  出针后患者不能挪动体位;或遗留酸痛、沉重、麻木、酸胀等不适的感觉;或原症状加重。

原因  多半是行针手法过重;或留针时间过长;或体位不适。

处理  一般出针后让患者休息片刻,不要急于离去。用手指在局部上下循按,或可加艾条施灸,即可消失或改善。

预防  行针手法要匀称适当,避免手法过强和留针时间过长。一般病症,出针后用手指在局部上下循按,避免出现针后异常感。

六 出血和皮下血肿

出血是指出针后针刺部位出血;皮下血肿是指针刺部位出现的皮下出血而引起肿痛的现象。

现象  出针后针刺部位出血;针刺部位出现肿胀疼痛,继则皮肤呈现青紫、结节等。

原因  出血、青紫多是刺伤血管所致,有的则为凝血机能障碍。

处理  出血者,可用棉球按压较长的时间和少施按摩。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引起局部小块青紫,一般不必处理,可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且影响活动功能时,可先做冷敷止血后,再做热敷,以促使局部淤血消散吸收。

预防  仔细检查针具,熟悉人体解剖病位,避开血管针刺。行针手法要匀称适当,避免手法过强,并瞩患者不可随意改变体位。出针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对男性病人,要注意排除血友病患者。

七 针穴疼痛

针穴疼痛是指进针和行针时,或留针后,针刺部位出现疼痛的现象。

现象  针刺部位出现疼痛。

原因  进针时针尖停留表皮时间过长;针前检查工作遗漏,用了质量低劣如针尖弯曲带钩之针具,使皮肤受损;或进针后患者体位有移动;或行针手法过重;或操作手法不熟练;或外力碰撞、压迫针柄;或刺及骨骼、肌腱、血管。

处理  调整针刺深浅和方向,或将有针尖钩曲的针退出,用手指在局部上下循按。

预防  仔细检查针具,熟悉人体解剖病位。进针要迅速透皮,操作手法要熟练,行针手法要匀称适当,避免手法过强,并嘱患者不可随意改变体位。

八 针刺引起创伤性气胸

针刺引起创伤性气胸是指针具刺穿了胸腔且伤及肺组织,气体积聚于胸腔,从而造成气胸出现呼吸困难等现象。

现象  患者突感胸闷、胸痛、气短、心悸,严重者呼吸困难、发绀、冷汗、烦躁、恐惧,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血压下降、休克等危急现象。检查:患侧肋间隙变宽,胸廓饱满,叩诊鼓音,听诊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管可向健侧移位。如气串至皮下,患侧胸部、颈部可出现握雪音,X线胸部透视可见肺组织被压缩现象。有的病情轻的,出针后并不出现症状,而是过一定时间才慢慢感到胸闷、疼痛、呼吸困难。

原因  主要是针刺胸部、背部和锁骨附近的穴位过深,针具刺穿了胸腔且伤及肺组织,气体积聚于胸腔而造成气胸。

处理  一旦发生气胸,应立即出针,采取半卧位休息,要求患者心情平静,切勿恐惧而反转体位。一般漏气量少者,可自然吸收。同时要密切观察,随时对症处理,如给予镇咳、消炎药物,以防止肺组织因咳嗽扩大创孔,加重漏气和感染。对严重病例如发现呼吸困难、发绀、休克等现象需组织抢救,如胸腔排气、少量慢速输氧、抗休克等。

预防  针刺治疗时,术者必须思想集中,选好适当体位,注意选穴,根据患者体形肥瘦,掌握进针深度,施行提插手法的幅度不宜过大。对于胸部、背部及缺盆部位的腧穴,最好平刺或斜刺,且不宜太深,一般避免直刺,不宜留针时间过长。如有四肢部位的同效穴,尽量不用胸背部腧穴。更不可粗针深刺该部腧穴。

 九针刺引起神经损伤

针刺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包括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针刺损伤涉及到大脑、小脑脑干、脊髓、四肢及头面的一些神经干、支,还有内脏神经的损伤。

(一)刺伤脑脊髓

刺伤脑脊髓是指针刺颈项、背部腧穴过深,针具刺入脑脊髓,引起头痛、恶心等现象。

现象  如误伤延脑时,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抽搐、呼吸困难、休克和神志昏迷等。如刺伤脊髓,可出现触电样感觉向肢端放射引起暂时性瘫痪,有时可危及生命。 

原因   脑脊髓是中枢神经统帅周身各种机体组织的总枢纽、总通道,而它的表层却分布有督脉及华佗夹脊等许多针刺要穴。如风府、哑门、大椎、风池、华佗夹脊等。针刺过深或进针方向不当,均可伤及脑脊髓,造成严重后果。

处理  应立即出针。轻者,应安静休息,经过一段时间,可自行恢复。重则应配合有关科室如神经外科,进行及时的抢救。

预防  凡针刺督脉腧穴(12胸椎以上的项、背部)及华佗夹脊穴,都要认真掌握进针深度和进针方向。风府、哑门,针刺方向不可向上斜刺,也不可过深。悬枢穴以上的督脉穴及华佗夹脊穴均不可过深。行针中只可用捻转手法,尽量避免提插,更不可行捣刺。

(二)刺伤周围神经

刺伤周围神经是指针刺引起的周围神经损伤,出现损伤部位感觉异常、肌肉萎缩等现象。

现象  如误伤外周神经,当即出现一种向末梢分散的麻木感,一旦造成损伤,该神经分布区可出现感觉障碍,包括麻木、发热、痛觉、触觉及温觉减退等。同时,有程度不等的功能障碍、肌肉萎缩。

原因  在有神经干或主要分支分布穴位上,行针手法过重,刺激手法时间过长;或操作手法不熟练;或留针时间过长。

处理  应该在损伤后24小时内即采取针灸、按摩治疗措施,并嘱病人加强功能锻炼。

预防  在有神经干或主要分支分布的腧穴上,行针手法不宜过重,刺激手法时间不宜过长,操作手法要熟练,留针时间不宜过长。

十 针刺引起内脏损伤

针刺引起内脏损伤是指针刺内脏周围腧穴过深,针具刺入内脏引起内脏损伤,损伤内脏出现各种症状的现象。

现象  刺伤肝、脾时,可引起内出血,患者可感到肝区或脾区疼痛,有的可向背部放射;如出血不止,腹腔内聚血过多,会出现腹痛、腹肌紧张,并有压痛及反跳痛等急腹症症状。刺伤心脏时,轻者可出现强烈的刺痛;重者有剧烈的撕裂痛,引起心外射血,立即导致休克、死亡。刺伤肾脏时,可出现腰痛,肾区叩击痛,呈血尿,严重时血压下降、休克。刺伤胆囊、膀胱、胃、肠等空腔脏器时,可引起局部疼痛、腹膜刺激征或急腹症症状。

原因  主要是术者缺乏解剖学和腧穴学知识,对腧穴和脏器的部位不熟悉,加之针过深而引起的后果。

处理  伤轻者,卧床休息后一般即可自愈。如果损伤严重或出血明显者,应密切观察,

注意病情变化,特别是要定时检测血压。对于休克、腹膜刺激征,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不

失时机地进行抢救。

预防  注意学习腧穴学,掌握腧穴结构,明了穴下的脏器组织。操作时,注意凡有脏器组织、大的血管、粗的神经处都应改变针刺方向,避免深刺。同时注意体位,避免视角产生的谬误。肝、脾、胆囊肿大、心脏扩大的www.med126.com患者,如针刺胸、背、胁、腋的穴位不宜深刺;尿潴留、肠粘连的患者,如针刺腹部的穴位不宜深刺。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