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药用植物学的分类
第一章 植物分类概述
一 生物界的划分
在自然界中,生物是多种多样的,植物只是自然界多种多样生物中的一员。整个生物界的划分,关系到植物界的范围、细致的分类和进行其他的研究。生物界究竟应该分成几个界,长期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看法。瑞典博物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在18世纪就将生物界分成植物和动物两界,这种两界系统,建立得最早,也沿用得最广和最久。以后出现了三界系统,即在动、植物界外,又另立原生生物界。后来又有了四界系统,即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或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所谓五界系统,即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和原核生物界。在70年代,我国学者又把类病毒(viroids)和病毒(virus)另立非胞生物界,和植物界、动物界、菌物界(即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共同组成了六界系统。
在不同生物界的分界系统中,植物界的范围大小不一。在同一分界系统中,由于各学者的看法不同,植物界所包括的具体植物种类也不完全一样,例如在五界系统中,魏泰克(R.H.Whittaker,1969)提出植物界包括维管植物、苔藓植物、红藻、褐藻和绿藻;动物界包括多细胞动物;真菌界包括真菌和粘菌;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和金黄藻;原核生物包括蓝藻和细菌。而马古利斯(L.Margulis,1974)提出的五界系统除动物界和原核生物界包括的内容与魏泰克的相同外,植物界包括维管植物和苔藓植物,真菌界包括无鞭毛真菌,原生生物界包括鞭毛真菌、粘菌、红藻、褐藻、金黄藻、绿藻和原生动物。但是从进化关系上看,生物界的划分,却把许多通常认为的植物划入了其他界,而不少分界系统中所谓植物界,又只包括维管植物和苔藓植物,因此,对广泛地了解植物界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本书作为植物学基础课的教材,仍采用两界系统,以便范围较广,易于理解,有利于初学者。
二、植物分类的方法
㈠人为分类方法 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方便或按植物的用途,选择植物一个或几个特征作为标准进行分类,然后按照人为标准顺序排成分类系统。
㈡自然分类方法 以植物的亲缘程度作为分类的标准。按照生物进化的观点,植物由于来自共同祖先而具有相似的遗传性,表现出形态、结构、习性等方面的相似。因此,根据植物相同点的多少就可判断它们之间亲缘上亲疏程度。这种根据亲缘关系进行分类的方法是自然分类方法。
被子植物的分类主要依据各种器官的形态特征,尤其是生殖器官花果的形态特征,因为花果的形态比较稳定,不易因环境的改变而产生变异。
三、植物的分类单位
依范围大小和等级高低,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每个等级内如果种繁多还可细分一个或二个次等级,如亚门、亚纲、亚目、亚科等。种以下可有亚种、变种和变型。
种是分类学上的基本单位,同种植物的个体起源于共同的祖先,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能自然交配产生遗传性相似的后代,要求相同的生态环境条件,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
亚种(subspecies):一个种内形态上有较明显的差异并有一定地理分布区域的个体群。
物种形成(speciation):物种进化并分化产生新种的过程。
系统发育(phylogeny):指生物界或某个生物类群产生发展的历史。
系统树(phylogenetic tree):亦称种系发生树,是反映不同类群间亲缘关系的远近及其进化历史的图解。
品种不是分类单位,不存在于野生植物中,是栽培学上的用法,相当于变种或变型。
在分类上,亲缘相近的种归类为属。
相近的属归类为科。
相近的科归类为目。
以此上推直至把所有植物归类为植物界。
四、植物分类学的发展概况
1. 实验分类学:用实验方法研究物种起源,进化,形成等过程.
2. 细胞分类学: 用染色体研究物种起源,进化,形成等过程.
3. 化学分类学:用化学特征研究植物各类群的亲缘关系.
4. 数值分类学:计算机
五、植物命名法
为了避免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混乱现象,国际上采用双名法给植物命名。双名法是瑞典植物学家林奈( 1753 )首创使用的,即是用两个拉丁文单词给植物命名,第一个词是属名,是名词,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词是种加词,是形容词或拉丁化名词,全部字母小写;最后附加命名人的姓氏或姓氏缩写,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六、植物检索表
检索表是植物分类中极为常用的工具,在表中罗列出相对的两组形态特征,加以比较找出两者的区别即可找到其所在位置。
植物检索表示例
1.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无维管束,雌性生殖器为单细胞(极少数例外),合子不形成胚,直接萌发为植物体…………………………………… (一)低等植物
2.植物体不为菌、藻共生体。
3.植物体有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生活方式为自养………………………1.藻类
4.植物体的细胞无真正的核…………………………………(1)蓝藻门
4.植物体的细胞有真正的核。
5.植物体为单细胞,无细胞壁,常具1根鞭毛,能游动…(2)眼虫藻门
5.植物体为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群体。
6.植物体为单细胞时,如无细胞壁则常具2根鞭毛;或有细胞壁则由具花纹的甲片相连成而具2根鞭毛;或细胞壁由2瓣套合而成;则不具鞭毛;
或为多细胞的群体,细胞横壁位于中间,整个细胞壁呈“H”形;或整个植物体无细胞横壁隔开,多核,呈非细胞结构状。
7.植物体的细胞壁不为具花纹的甲片相连而成…………(3)金藻门
7.植物体的细胞壁常为具花纹的甲片相连而成,有2条槽,一条环绕细胞的中部,另一条在一侧直生,具2鞭………(4)甲藻门
6.植物体为多细胞的群体,或为多细胞,均有细胞壁。如为单细胞则壁不为二瓣套合或甲片相连而成。
8.植物体含有与高等植物相同的叶绿素a、b,叶黄素与胡萝卜素,呈绿 色;储藏的养料一般是淀粉…………………………………(5)绿藻门
8.植物体含的色素与高等植物不同,储藏的养料不是真正的淀粉。
9.植物体含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外,还含有墨角藻黄素,故呈褐色;储藏的养料主要是褐藻淀粉………………………………………(6)褐藻门
9.植物体含叶绿素和叶黄素外,还含有藻红素,故呈红或紫色;储藏的养料是近似淀粉的糖…………………………………………(7)红藻门
3.植物体无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极少数例外),生活方式为异养……2.菌类
10.植物体的细胞无真正的核………………………………(8)细菌门
10.植物体的细胞有真正的核
11.植物体的细胞在营养体时期无细胞壁,是一团变形虫状裸露的原生质体,能移动和吞食固体食物………………………………(9)粘菌门
11.植物体的细胞有细胞壁…………………………………(10)真菌门
2.植物体为菌、藻共生体……………………………………………………(11)地衣门
1.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维管束(苔藓例外),雌性生殖器由多个细胞构成,有颈卵器,合子形成胚,然后再萌发为植物体………………………………(二)高等植物
12.植物体无维管束,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不能离开配子体独立生活…………………………………………………………(12)苔藓植物门
12.植物体有维管束,孢子体占优势,能独立生活。
13.不产生种子,只产生孢子,配子体仍能独立生活……………(13)蕨类植物门
13.产生种子,雌配子体不能离开孢子体独立生活。
14.种子或胚珠裸露,不包被在果实或子房中。一般不具导…(14)裸子植物门
14.种子或胚珠包被在果实或子房中,不裸露。有导管………(15)被子植物门
第二章 藻类植物
植物界约有植物 50 万种。植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规律演变与进化。把所有植物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两大类,低等植物包括藻类、菌类和地衣三类;高等植物包括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四类。
低等植物的一般特征:
⑴大部分生活在水中潮湿处;
多数陆生,少数水生。
⑵植物体结构简单,为单细胞体或多细胞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无维管束构造;
植物体形态结构复杂,有根、茎、叶分化(苔藓植物具假根,无真根),除苔藓外有维管束构造。
⑶雌性生殖器官常为单细胞的;
雌性生殖器官为多细胞的。
⑷生殖过程简单,有性生殖的合子萌发不形成胚而直接形成植物体;
一 、低等植物的分类
拟核(nucleoid):指原核生物的细胞核,没有核膜与核仁,没有固定形态,结构很简单。
一、藻类植物概述
一般特征:是一群最原始的低等植物,植物体结构简单,为单细胞体、群体、丝状体或片状体,大多数生活在海水或淡水中,少数生于潮湿处;细胞内含有与高等植物同样的色素及其他色素,为绿色植物,可进行光合作用,营自养生活;一般为有性或无性生殖。
概念:
生活史(life history):生物个体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全过程。
营养繁殖(vegetative propagation):以营养器官繁殖后代的方式。
无性生殖(asexual reproduction):植物以孢子繁殖后代的方式。
孢子:无性生殖的生殖细胞,不经结合,可直接发育为后代。
孢子体:产生孢子进行无性生殖的二倍体植物。
孢子体世代:世代交替过程中的二倍体世代。
同型孢子(isospory):孢子囊中产生的形态大小一致的孢子。
异型孢子:孢子囊中产生的形态、大小、行为不一致的孢子。
配子(gamete) :有性生殖的生殖细胞。
配子体(gametophyte):产生配子进行有性生殖的单倍体植物。
配子体世代(gametophyte generation):世代交替过 程中的单倍体世代.
精子(sperm):卵式生殖中的雄性生殖细胞。
精子囊(spermatangium):藻类和菌类植物发生雄配子的囊状细胞结构。
雄配子(male gamete):卵式生殖中的雄性生殖细胞。
同配生殖(isogamy):形状、结构、大小和运动能力完全相同的两个配子结合的有性生殖方式。
异配生殖(anisogamy):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两种形状和结构相同、但大小和运动能力不同的配子结合,产生后代的现象。
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在生活史中,二倍体的孢子体世代与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互相更替的现象.
同形世代交替(isomorphic alternation ofgenerations):在世代交替过程中,形态构造基本相同的孢子体与配子体相互交替的现象。
异形世代交替(heteromorphic alternation ofgenerations):在世代交替过程中,有明显形态差异的孢子体和配子体相互更替的现象。
自养生物(autotroph):能用无机物合成自身生长发育所需的含能有机物的生物。
异形胞(heterocyst):某些丝状蓝藻特有的大型厚壁细胞,从该处断裂,即可产生若干藻殖段进行繁殖。
二、藻类植物的分类:
⒈蓝藻门 细胞无细胞核和叶绿体,为原核生物,植物体呈蓝绿色。代表植物:葛仙米、颤藻、鱼腥藻、发菜。
⒉绿藻门 细胞有细胞核和叶绿体,为真核生物,植物体呈绿色。代表植物:水绵、衣藻、单白核小球藻、石莼。
3.红藻门 细胞有藻红素、叶绿体a,b、叶黄素,为真核生物,植物体呈紫红色或玫瑰红色。代表植物:甘紫菜、石菜花。
4.褐藻门 多细胞植物体, 细胞有胡萝卜素、叶绿体、叶黄素(墨角藻黄素),植物体呈褐色。代表植物:海带、昆布、海蒿子、羊栖菜。
第二章 菌类植物
一、菌类植物概述
一群原始的低等植物,分布广泛。植物体为单细胞体、多细胞群体或丝状体。细胞一般不含光合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异养生活(寄生、腐生或二者兼营)。
异养生物(heterotroph):不能用无机物合成自身生长发育所需的有机物,而直接利用环境中现有的有机物进行生活繁殖的生物。
腐生:从死的动植物体内或其它无生命的有机物中吸取养分成为腐生.
寄生:从活的有机体吸取养分成为寄生.
共生: 从活的有机体吸取养分,同时又提供该有机体有利的生活条件,从而彼此收益,彼此依赖成为共生.
菌丝,隔膜,无隔菌丝,有隔菌丝,根状菌索,菌核,拟薄壁组织,子实体,子座, 菌丝组织体
初生菌丝与次生菌丝
⒈细菌 单细胞植物,细胞内无细胞核,为原核生物。绝大多数异养,少数自养。依形态不同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三个基本类型。
⒉真菌 植物体多为菌丝体,少数为单细胞,有些种类其生殖部分可形成子实体。细胞有细胞核,为真核生物。
二、菌类植物分类
分5个亚门,常见的是子囊菌亚门和担子菌亚门.
子囊菌亚门:有性生殖产生子囊, 子囊菌的子实体称子囊果,常见的有子囊盘,闭囊壳,子囊壳.
担子菌亚门: 初生菌丝与次生菌丝,最大特点是形成担子和担孢子.
锁状联合 (clamp connection):担子菌双核细胞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即在形成担子和担孢子的过程中,菌丝顶端细胞壁上生出一个喙状突起,随即向下弯曲,与下面细胞联合,形成一锁状结构,成为锁状联合。
菌盖,菌褶,菌环,菌幕.
代表植物:银耳,木耳,猴头菌,茯苓,猪苓,灵芝,蜜环菌,脱皮马勃,大马勃,蘑菇.
另还有半知菌亚门.
代表植物:匍枝根霉、青霉、曲霉菌。
第三章 地衣
是一类特殊的植物,植物体为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其中菌类占主导部分。依植物体形态可分为壳状地衣、叶状地衣、枝状地衣 3 种类型。
第四章 苔藓植物
高等植物
高等植物(higher plant),在生活史中有胚的形成,多数种类有根、茎、叶 分化的植物,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颈卵器(archegonium):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
颈沟细胞(neck canal cell):颈卵器上部细狭的颈部内的一串细胞。
精子器(antheridium):在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中产生精子的单细胞结构。
一、苔藓植物概述
一般特征:苔藓植物是高等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为绿色陆生自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是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植物体矮小,为叶状体(苔类)或枝叶体(藓类),有假根,无真根,无维管束构造。在生活史中,配子体(单倍体世代)占优势,孢子体(二倍体世代)不发达,不能独立生活,孢子体寄养于配子体上。雌性生殖器官称颈卵器,雄性生殖器官称精子器,精子有鞭毛。合子萌发形成胚,胚在颈卵器内发育成具有孢蒴、蒴柄、基足三部分的孢子体。
朔苞(involuere):苔类植物配子体的雌生殖托上保护颈卵器的结构,由许多变态的叶状结构愈合而成。
基足(foot):苔藓植物和某些维管植物胚性孢子体的基部用于从雌配子体吸取营养的结构。
雄器苞(perigonium):某些藓类植物(如葫芦藓)产生精子器的枝,其顶端叶形较大外张,形如一朵小花。
雄生殖托(antheridophore):某些苔类植物(如地钱)配子体上着生精子器的一种特殊结构。
二、菌类植物分类
1、苔纲
2、藓纲
代表植物:地钱、小金发藓、大金发藓。
第五章 蕨类植物
一、蕨类植物概述
1.一般特征:绝大多数为陆生植物。是进化水平最高的孢子植物,生活史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孢子体和配子体均能独立生活,孢子体发达,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维管束构造,为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配子体为小型的叶状体(称为原叶体)。
根:多位不定根,形成须根.
茎:根状茎匍匐生长或横走,少有地上茎.
叶:于根状茎上簇生,近升或远生,有时常呈拳曲状,有大型叶和小型叶之分,大型叶又分单叶和复叶.
小型叶(microphyll):没有叶隙和叶柄,仅具一条不分枝的叶脉的叶。
大型叶:具叶柄,有或没有叶隙,,有多分枝的叶脉的叶。
根据功能分孢子叶(能育叶)和营养叶(不育叶),同型叶和异型叶.
2.蕨类植物的孢子囊和孢子: 孢子叶球,孢子叶穗
囊群盖(indusium):大多数真蕨类植物中覆盖或包被孢子囊群的一种保护性薄膜状结构。
3.蕨类植物的维管束:
蕨类植物的各种中柱类型常是蕨类植物鉴别的主要依据之一, 蕨类植物多是根状茎入药,根状茎上有叶柄残基,叶柄中维管束的数量,类型及排列方式是鉴别蕨类植物的主要依据.
星状中柱(actinostele):原生中柱的一种比较原始的类型,横切面上,中柱内的木质部呈星状,韧皮部位于两个原生木质部束之间。
4. 蕨类植物的生活史:
二、蕨类植物门分类
真蕨纲:
代表植物:石松,垂穗石松,卷柏,问荆,木贼,节节草,紫萁,瓶儿小草,海金沙,金毛狗脊,狗脊,绵马麟毛蕨,石韦,有柄石韦,庐山石韦,石龙骨,槲蕨(骨碎补),南毛蕨、蜈松草、芒箕、满江红。
第六章 裸子植物
一、裸子植物一般特征:
1. 无子房构造,胚珠裸露,不形成果实,只形成种子,花被常缺,雄蕊聚生成小孢子叶球(雄球花),雌蕊的心皮呈叶状而不包卷形成子房,丛生或聚生成大孢子叶球(雌球花),胚珠裸生于心皮的边缘,故种子裸露,称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
2. 生活史中孢子体发达,占绝对优势,常为乔木,灌木或亚灌木,配子体简化,不能脱离孢子体而独立生活。
3. 均为多年生木本植物,有形成层和次生结构。花粉管形成,使受精作用摆脱了水条件的限制,更适应于陆地生活。雌性生殖器官为颈卵器构造,这是较为原始的特征。
4. 具多胚现象,
二、裸子植物分类
1、苏铁纲
2、银杏纲
3、松柏纲
4、红豆沙纲
5、买麻藤纲
代表植物:苏铁,银杏,侧柏,油松,榧树,三尖杉,麻黄(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买麻藤,马尾松、杉木、南洋杉。
第七章 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级的类群,与裸子植物比较,主要有以下进化特征:
具有真正的花,胚珠包被在子房中,子房形成果实,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更有利于后代的保护和传播。双受精作用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现象。
一、被子植物分科概述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类群.现存1万多属,20多万种,为有花植物.
根据植物的亲缘关系进行被子植物的分类,并建立分类系统,用以说明被子植物间的演化关系,是分类学家长期以来所寻求的目标。但由于有关植物演化的知识和证据不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善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现介绍几个常用的分类系统。
1、恩格勒系统
这一系统是德国植物学家恩格勒(Engler)和柏兰特(Prantl)于1887年在<<植物自然分科志>>中发表的,是分类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自然分类系统。
恩格勒系统认为无瓣花、单性、木本、风媒传粉等为原始的性状,而有瓣花、两性、草本、虫媒传粉等是进化的性状。为此,他们把柔荑花序植物(如杨柳科、桦木科)看作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型,而把木兰科、毛茛科等看作是较为进化的类型,同时把单子叶植物放在双子叶植物之前。被子植物计48目,280科,1964年修订为62目,344科。
2、哈钦松系统
本系统是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Hutchinson)于1926年在<<有花植物科志>>中提出的,1973年作了修订,从原来的332科增加到411科。
哈钦松认为两性花比单性花原始,花各部分分离、多数的比连合、定数的较为原始;花各部螺旋状排列的比轮状排列的较为原始等。他还认为,被子植物是单元起源的;双子叶植物以木兰目和毛茛目为起点,从木兰目演化出一支木本植物,从毛茛目演化出一支草本植物,且这两支是平行发展的;无被花和有被花是后来演化过程中蜕化而成的;单子叶植物起源于双子叶植物的毛茛目。
3、塔赫他间系统
这系统是1954年公布的,自1959年起进行了多次修订,在1980年发表的分类系统中,把被子植物分为木兰纲(双子医学全在线叶植物纲)和百合纲(单子叶植物纲),总计92目,410科。
塔赫他间(Takhtajan)认为,被子植物起源于种子蕨,草本植物是由木本植物演化出来的,单子叶植物起源于原始的水生双子叶植物的具单沟舟形花粉的睡莲莼菜科。他主张单元起源,由木兰目发展出毛茛目及睡莲目,全部单子叶植物都出自睡莲目,木本单子叶植物则由木兰目演化而来,柔荑花序类各目起源于金缕梅目。
4、克郎奎斯特系统
这个系统是美国学者克郎奎斯特(Cronquist)于1958年发表的。此系统接近于塔赫他间系统。在1981年修订的分类系统中,他把被子植物(称木兰植物门)分为木兰纲和百合纲(即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共有83目,383科。
克郎奎斯特认为有花植物起源于一类已经灭绝的种子蕨,木兰目是被子植物的原始类型,柔荑花序类各目起源于金缕梅目,单子叶植物来源于类似现代睡莲目的祖先。
二、被子植物分为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两个纲的主要区别是:
双子叶植物纲
⑴胚有 2 枚子叶
⑵主根常发达,多为直根系
⑶茎内维管束成环状排列,有形成层和次生结构
⑷叶多具网状脉
⑸花各部基数为 5 或 4
单子叶植物纲
⑴胚有 1 枚子叶
⑵主根不发达,多为须根系
⑶茎内维管束散生,无形成层,一般无次生结构
⑷叶多具平行脉或弧形脉
⑸花各部基数为 3
双子叶植物纲
(一)离瓣花亚纲
1.木兰科(Magnoliaceae)213
本科有16属,250余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美洲,我国有14属160余种,西南和南部有分布,.药用植物8属90多种.
科主要特征:
木本,具有细胞,树皮、叶、花有香气。
单叶互生,托叶大,早落,脱落后常在幼茎上留下托叶痕。
花两性,萼、瓣相似,花被片多数,雌、雄蕊均多数,离生,螺旋排列于伸长的花托上。
聚合蓇葖果。
化学成分:挥发油、异喹啉生物碱,具有抗菌消炎抗癌作用.
2.毛茛科(Ranunculaceae)205
本科有50属,2000余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有42属800余种,全国各地有分布.药用植物30属,500多种.
科主要特征:
草本,稀木质藤本.
单叶或复叶,无托叶,叶互生,基生或对生。
花两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萼片3-多数,花瓣3-多数,雄蕊、心皮均多数,离生,螺旋排列于伸长的花托上,子房1室。
聚合蓇葖果或聚合瘦果,稀浆果。
化学成分:毛茛甙(特征性成份)、木兰花碱(特征性成份) 、异喹啉生物碱,具有抗菌消炎抗癌作用.
常见药用植物:乌头、北乌头、威灵仙、棉团铁线莲、东北铁线莲、小木通(川木通)、升麻、黄莲(味莲)、三角叶黄莲(雅莲) 、云南黄莲(云莲) 、白头翁、金莲花、天葵、唐松草、毛茛。
3.芍药科(Paeoniaceae)210
回忆常见植物:芍药、牡丹.
本科有1属,35种,分布于欧亚大陆、北美西部温带地区,我国有1属20种,全国各地有分布,几乎全部入药.
科主要特征:
草本或灌本,根肥大.
叶互生,两回羽状复叶。
花两性,花大,辐射对称,萼片5,宿存,花瓣5-10,雄蕊多数,,离心发育,花盘杯状或盘状,心皮2-5,分离.花单生枝顶或腋生。
聚合蓇葖果。
化学成分:芍药甙、牡丹酚甙和没食子鞣质(特征性成份).
常见药用植物:芍药(野生种不去皮称赤芍,栽培种去皮跑之后称白芍)、川赤芍、草芍药、牡丹。
4.蓼科(Polygonaceae) 213
本科有30属,800余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有14属200余种,全国均有分布,药用植物8属120多种.
科主要特征:
多草本,茎节常膨大。
单叶互生,通常有膜质托叶鞘。
花两性,萼、瓣相似,单被,花被片3-6,花瓣状,宿存,雄蕊3-9,子房上位,有3心皮合生,1室,1胚珠,基生胎座,形成穗状,圆锥状或头状花序。
瘦果包于宿存的华被内,种子有胚乳。
化学成分:蒽醌类、黄酮类和鞣质.
常见药用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根和根状茎为正品) 、河套大黄、华北大黄、何首乌、虎仗、红蓼、拳参、扁蓄、羊蹄(土大黄) 、巴天酸模(土大黄) 、金荞麦、蓼蓝(叶作大青叶,且可加工成青黛)。
5.石竹科(Caryophyllaceae)213
回忆常见植物: 石竹.
本科有75属,2000余种,分布于全球,我国有31属370余种,全国均有分布,药用植物21属100多种.
科主要特征:
多草本,茎节常膨大。
单叶对生,全缘,常于基部联合。
花两性,萼片4-5,花瓣4-5,常具爪,雄蕊8-10,子房上位,有2-3心皮组成1室,特立中央胎座,多呈聚伞花序。
蒴果齿裂或瓣裂,种子有外胚乳。
化学成分:皂甙、黄酮类和花色甙(特征形成分,苋科和商陆科常含甜菜拉因).
常见药用植物:瞿麦 、石竹、孩儿参(太子参)、银柴胡、王不留行(麦蓝菜)。
6.罂粟科(Papaveraceae)217
本科有42属,700余种,分布于全球,我国有19属300余种,全国均有分布,药用植物15属130多种.
科主要特征:
多草本,常有各色乳汁。
基生或互生叶,无托叶。
花两性,萼片2,早落,花瓣4-6,,雄蕊多数,离生,或6枚合生成二束,子房上位,有2-多心皮组成1室,侧膜胎座,多呈聚伞花序。
蒴果。
化学成分:生物碱(苄基异奎林类生物碱).
常见药用植物:罂粟、延胡索、齿瓣延胡索、东北延胡索(块茎)、布氏紫堇(苦地丁)、白屈菜、博落回。
7.桑科(Moraceae)195
回忆常见植物:桑、大麻.
本科有60属,3000多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我国有12属160多种,以长江以南分布为主,已知药用植物12属,50多种.
科主要特征:
草本,少木本,木本常具乳汁.
叶互生,托叶早落,两回羽状复叶。
花单性,花小,单被花,花被片4-5,异株或同株,常形成柔荑,穗状,隐头或头状花序.雄蕊与花被片同数且对生。
聚花果,聚合蓇葖果。
化学成分复杂:生物碱、黄酮类(桑色素),强心甙等.
常见药用植物:桑(桑叶,桑白皮,桑椹,嫩枝)、劈荔、大麻、构树、无花果、啤酒花(幼果)。
8.十字花科(Cruciferae)220
回忆常见植物: 白菜,萝卜,板兰根.
本科有75属,3200余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有96属400余种,各地广布.药用植物26属70多种.
科主要特征:
草本,单叶互生,无托叶.植物体内常含分泌细胞,内含芥子酶.
基生叶常莲座状,叶全缘或羽状分裂。
花两性,萼片、花瓣均为 4 片,花冠十字形,四强雄蕊.
长角果或短角果,具假隔膜。
化学成分:硫甙及吲哆甙.
常见药用植物:菜心、萝卜、白菜、芥菜、西洋菜、菘蓝、独行菜、播娘蒿。
9.山茶科(Theaceae)
科主要特征:常绿木本,单叶,无托叶,叶片革质。花多为两性,萼片、花瓣各5 片;雄蕊多数,排成数轮。蒴果3~5 室。
常见植物:茶、油茶、山茶(茶花)。
10.锦葵科(Malvaceae)245
本科有75属,1000余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我国有16属80余种,各地广布.药用植物12属60多种.
科主要特征:
木本或草本,具粘液细胞,皮部富有纤维(韧皮纤维发达),枝叶表面有星状毛。
单叶互生,常局掌状脉,托叶早落。
花单生或聚伞花序,两性,常有副萼;雄蕊多数,花丝全部合生为 1 束(单体雄蕊),花药 1 室,花粉具刺。
中轴胎座,蒴果。
化学成分:黄酮甙,生物碱,酚类和粘液质.其中棉酚可作为男性避孕药.
11.大戟科(Euphorbiaceae)239
本科有300属,800余种,广布,我国有66属360余种,各地广布.药用植物39属160多种.
科主要特征:
习性多样(草本,乔木, 灌木或肉质植物),常含乳汁。
单叶互生(少为复叶),有时对生,有托叶,叶基部常有腺体。
花单性,同株或异株,萼片 3-5 片,常无花瓣;雄蕊 1 至多数;子房上位, 3心皮,3 室,花聚生,常为聚伞花序或杯状聚伞花序。
中轴胎座,形成3分果,蒴果。
化学成分:生物碱,萜类.
常见植物:蓖麻、大戟、橡胶树、巴豆、余甘子、木油树。
12.蔷薇科(Rosaceae)225
回忆常见植物: 桃、李、梅、杏等果树.
本科有124属,3300余种,广布,我国有48属900余种,各地广布.药用植物43属360多种.
科主要特征:习性多样 (草本,乔木, 灌木),常具刺.
单叶或复叶,通常具托叶托叶早落或附生于叶柄.
花两性,多样,单生,伞房或圆锥花序;花托凸起或凹悬,花被与雄蕊合生成杯状、蝶状、盘状、坛状或壶状的花筒,花5基数.
种子无胚乳.
根据花托、萼筒、雌蕊群、心皮数目和果实类型等主要特征,分为四个亚科:
⒈绣线菊亚科 灌木,多无托叶,花托盘状.心皮5,分离,子房上位,周围花,蓇葖果.常见植物:麻叶绣球 ,柳叶绣线菊.
⒉蔷薇亚科 灌木或草本,多羽状复叶, 有托叶,花托壶状, 心皮多数,分离,子房上位,周围花,聚合瘦果或蔷薇果, 聚合小核果.常见植物:玫瑰、月季、蔷薇、金樱子、地榆、仙鹤草、覆盆子.
⒊梨(苹果)亚科 木本,单叶,有托叶.花托杯状,子房下位,上位花,心皮2-5合生,梨果.常见植物:山楂、木瓜、苹果、梨、枇杷。
⒋李亚科木本,单叶,有托叶.花托杯状,子房上位,周位花,心皮1,核果.常见植物:桃、李、乌梅、杏。
化学成分:三萜皂甙,酚甙,有机酸等.
13.豆科(Leguminosae)230
回忆常见植物: 豆类,如豌豆、花生、大豆、蚕豆、豇豆、绿豆、菜豆,扁豆。牧草和绿肥类,如草木樨。药材类,如甘草、鸡骨草、葛。木材类,如紫檀、花黄槐。
本科有700属,1700余种,广布,是种子植物的第三大科,我国有160属1300余种,各地广布.药用植物109属600多种.
科主要特征:习性多样(草本,乔木, 灌木).
常为羽状复叶或三出叶,有托叶。
花两性,萼片 5 ,花瓣 5 ,花冠多为蝶形,少为假蝶形或辐射对称。雄蕊 10 枚,常 9 条花丝连合, 1 枚单独(二体雄蕊)或 10 枚花丝连合成一束(单体雄蕊),少数分离;雌蕊由 1 心皮组成(单雌蕊),子房上位,边缘胎座。
荚果,种子无胚乳。
三个亚科检索表:
⒈花辐射对称;花瓣镊合状排列,中下部常合生 …………………… ⒈含羞草亚科
⒈花两侧对称;花瓣覆瓦状排列,分离。
⒉花冠非蝶形,各瓣形态相似,最上一片最小,位于最内,雄蕊常为 10 ,分离 ………………………………………………………………………………⒉云实亚科
⒉花冠蝶形,典型两侧对称,最上一瓣最大,称旗瓣,位于最外,两侧各一瓣,称翼瓣,翼瓣内侧两瓣最小,稍合生,称龙骨瓣;雄蕊 10 ,常为( 9 ) +1 的二体雄蕊,少为分离或下部稍合生……………………………………………… ⒊蝶形花亚科
化学成分:黄酮类、生物碱、蒽醌类、三萜皂甙、鞣质和氨基酸.
代表植物:
⒈含羞草亚科 多木本,一至二回羽状复叶;花辐射对称,花瓣镊合状排列,中下部常合生;雄蕊多数,荚果有时具次生横隔膜.常见植物:含羞草、合欢、台湾相思。
⒉云实亚科花冠非蝶形,各瓣形态相似,最上一片最小,位于最内,假蝶形花,雄蕊常为 10 ,分离.常见植物:羊蹄甲、决明、皂荚、紫荆、楹树
⒊蝶形花亚科 羽状或三处复叶,有时有卷须.花冠蝶形,典型两侧对称,最上一瓣最大,称旗瓣,位于最外,两侧各一瓣,称翼瓣,翼瓣内侧两瓣最小,稍合生,称龙骨瓣;雄蕊 10 ,常为( 9 ) +1 的二体雄蕊,少为分离或下部稍合生;槐属分离.常见植物:豆类,如豌豆、花生、大豆、蚕豆、豇豆、绿豆、菜豆,扁豆。牧草和绿肥类,如草木樨、车轴草、田菁、紫云英。药材类,如甘草、鸡骨草、葛、黄芪、蒙古黄芪、苦参、密花豆、补骨脂、鸡血藤、广金钱草、降香檀、国槐。木材类,如紫檀、花榈木、洋槐。
14.芸香科(Rutaceae) 235
本科有150属,1700余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我国有28属150余种,南北均产.药用植物19属100多种.
科主要特征:
多木本,常具刺,多数有芳香气味。
叶常有透明油腺点,叶常互生,多为复叶(单生复叶)。
花两性,常有花盘,萼片4-5,离生或合生,花瓣4-5,离生,雄蕊8-10,稀多数,着生于花盘基部,外轮雄蕊与花瓣对生,子房上位,具下位花盘。
果实多为柑果,少为桨果或核果。
化学成分:生物碱、黄酮类、挥发油、香豆素.
常见植物:橘、酸橙、柚、柠檬、黄皮树、黄柏、花椒、吴茱萸、芸香.
15.无患子科(Sapindaceae)
本科有我国南方的重要果树龙眼和荔枝,两者主要区别如下表:
荔枝
龙眼
树皮较光滑。
树皮较疏松。
羽状复叶的小叶数较少,常为 2-4 对。叶片革质,腹面亮绿,背面灰白,叶脉不明显。
羽状复叶的小叶数较多,常为 4-5 对,叶较薄,叶色较深,叶脉明显。
花杂性(有两性花和单性花),无花瓣。
两性花,有花瓣。
果实较大,鲜红或红紫色,果皮有龟裂纹。
果实较小,黄褐色,果皮较光滑。
龙眼、荔枝果实的食用部分均为由珠柄发育形成的肉质假种皮。
16.伞形科(umelliferae):
本科有275属,29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北温带,我国有95属540种,全国均有分布,.药用植物55属230多种.
科主要特征:
草本,常含挥发油,茎常中空,有纵棱.
多复叶,有多分裂或复叶,叶柄基部常扩大呈鞘状.
花两性,较小,5基数,子房下位,据上位花盘形成花柱基(子房顶端有盘状或短圆柱状的花柱茎),花萼和子房贴生,多为伞形或复伞形花序,一般具总苞片、小总苞片和伞幅.
果实为双悬果。 每分果外面有5条主棱或4条侧棱,分果背腹或两侧压扁.
化学成分:挥发油、香豆素类、黄酮类、三萜类、生物碱类、聚炔类.
属的鉴定较复杂,需考虑果实、油管、伞形花序的具体类型、花柱基的形状等.
部分属检索表,见254页.
17.五加科(umelliferae):
本科有80属,900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我国有23属172种,全国均有分布,.药用植物18属110多种.
科主要特征:
木本,稀草本,茎常有刺.
叶多互生,多掌状或羽状复叶,少单叶.
花两性,较小,5基数,萼齿5,花瓣5-10,雄蕊5-10,生于花盘边缘,花盘生于子房顶部, 子房下位,2-15心皮合生,2-5室,每室1枚胚珠.多为伞形或伞形花序聚成头状花序、总状或圆锥状.
果实为桨果或核果。
根、茎多含树脂道.
化学成分:香豆素类、黄酮类、三萜皂甙、酚类.
代表药用植物: 人参、三七、西洋参、刺五加、细柱五加,红毛五加,无梗五加(根皮,五加皮) 、竹节参、通脱木、刺楸等.
(二)合瓣花亚纲
1.木犀科(Oleaceae)
常见植物:连翘(连翘, 连翘心).
约有 29 属, 600种,分布于温带至热带,我国有12属,200 多种。有药用植物 8属,80 多种。
科主要特征:
灌木或乔木.
叶对生,单叶,三出复叶或羽状复叶.
花两性,辐射对称, 花萼花冠常4裂,形成圆锥,聚伞花序,雄蕊 2 枚,子房上位,常为 2 室,胚珠常2,花柱1,柱头2裂。
核果,翅果,浆果或蒴果.
化学成分:酚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
常见植物:连翘(连翘, 连翘心)、女贞、白蜡树。
2.夹竹桃科(Apocynaceae)268
常见植物:长春花、夹竹套.
约有 250属, 2000多种,分布于亚热带至热带,我国有 46属,160 多种。有药用植物 35 属,90 多种。
科主要特征:
木质藤本,乔木,灌木或草本,常具白色乳汁或水液.
单叶对生,轮生,全缘,无托叶.
花两性,辐射对称,萼5裂,基部内面常有腺体,花冠合瓣,5裂,裂片边缘相互覆盖或旋转,花冠候部常有副花冠或附属体,花蕾时花冠常旋转折叠,雄蕊5,着生于冠筒基部或花冠吼部,花药箭头状,具花盘,子房上位,心皮2,合生成1-2室,中轴胎座或侧膜胎座,花柱常为1体,基本合生或离生,。
果实为蓇葖果,蒴果,浆果,种子一端常被毛。
双韧维管束.
化学成分: 吲哚类生物碱,强心甙.
代表药用植物:罗布麻(红麻), 萝芙木、杜仲藤(红杜仲)、络石(络石藤)、羊角拗、黄花夹竹桃。
3.萝摩科(Asclepiadaceae)268
常见植物:杠柳、白薇.
约有 180属, 2200多种,分布于亚热带至热带,我国有 44属,240 多种。有药用植物 32 属,110 多种。
科主要特征:
多藤本,乔木,灌木或草本,常具乳汁.
单叶对生,少轮生,全缘,无托叶,叶柄顶端常有腺体.
花两性,辐射对称,萼5裂,基部内面常有腺体,花冠合瓣,5裂,裂片旋转,花冠候部常有副花冠(裂片或鳞片),花蕾时花冠常旋转折叠,雄蕊5,与雌蕊帖生成中心柱,花药合生成一环而贴生于柱头基部的膨大处,花丝合生成管包围雌蕊,称合蕊冠,花粉粘合成花粉块, 花粉块下有一小柄,着生于着粉腺上,每花药有2-4个花粉块,原始的花粉块呈颗粒状,承载于匙状的载粉器上, 载粉器下有一载粉器柄,基部有一粘盘,粘于柱头上,与花药互生,子房上位,心皮2,离生,花柱2,顶端合生,柱头膨大,与花药合生。
果实为双生蓇葖果,或因一个不育而单生,种子一端常被毛。
双韧维管束.
化学成分: 甾体甙,生物碱,酚类,强心甙.
代表药用植物:柳叶白前,芫花叶白前,徐长卿(寮刁竹),白首乌(飞来鹤,隔山消),杠柳, 马利筋.
4. 旋花科(Convolvulaceae)272
常见植物:牵牛花、茑萝、菟丝子.
约有 56 属, 1800种,分布于美洲、亚热带、至热带,我国有 22属,120 多种。有药用植物 16 属,50 多种。
科主要特征:
缠绕草质藤本,常具乳汁.
单叶互生,花两性.
花冠漏斗状、钟状、坛状,花蕾时花冠常旋转折叠,雄蕊着生于冠筒基部或中下部,与花冠裂片同数(均为 5 )并为互生,子房上位,心皮2(3-5),合生成1-2室有时因假隔膜为3-4室,每室胚珠1-2。
果实为蒴果,稀浆果。
双韧维管束.
化学成分: 莨菪烷类生物碱,黄酮类.
代表药用植物:裂叶(园叶)牵牛(种子卵状三棱形,黑褐色或淡黄白色,入药称黑、白丑),番薯、五爪金龙、月光花、茑萝、菟丝子。
5.唇形科(Labiatae)277
回忆常见植物: 益母草、薄荷、黄芩、丹参、紫苏、半枝莲、荆芥。
本科有220属,3500余种,广布,我国有99属800余种,各地广布.我国药用植物75属430多种.
科主要特征:
多草本,含挥发油,叶对生,茎四棱.
常为单叶或复叶。
花两性,两侧对称,花萼 5裂,宿存,花瓣 5 ,花冠5裂,唇形(上2,下3),少为假单唇形(上唇很短,上2,下3), 单唇形(无上唇,5裂全在下唇)。雄蕊 4 枚,2强,具花盘,;雌蕊由 2 心皮组成,子房上位,4深裂形成假四室,每室由1颗胚珠,花柱插生于4裂子房的底部;花序为腋生聚伞花序排成轮伞花序。
4枚小坚果。
化学成分:挥发油、黄酮类、生物碱、萜类.
代表药用植物:
益母草(全草,果实茺蔚子)、薄荷、黄芩、丹参、紫苏、白苏、夏枯草、半枝莲(并头草)、荆芥。
6.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285
回忆常见植物: 地黄、玄参。
本科有200属,3000余种,分布于各地,我国有60属630余种,南北均产.药用植物45属230多种.
科主要特征:
多草本,少木本.
叶多对生,少互生或轮生,无托叶。
花两性,两侧对称,少辐射对称,花萼4-5裂 ,宿存,花冠4- 5 ,通常多少呈二唇形。雄蕊 4 枚,2强,少2或4枚,具花盘,;雌蕊由 2 心皮组成,子房2纵沟,2室,子房上位,中轴胎座,每室由多枚胚珠,花序为总状或聚伞花序。
蒴果。
双韧维管束.
化学成分:环烯醚萜甙类(水解后变黑色),黄酮类和强心甙.
代表药用植物:
玄参(浙玄参)、北玄参、地黄、胡黄连、阴行草、紫花洋地黄(洋地黄)、毛花洋地黄(狭叶洋地黄)。
7. 茄科(Solanaceae)282
约有 80 属, 3000种,分布于温带至热带,我国有26 属,100 多种。有药用植物 25 属,80 多种。
科主要特征:
草本或木本.
叶互生,无托叶.
花单生,簇生,两性,辐射对称, 花萼5裂,花萼宿存,常于开花后增大,花冠轮状,钟状,漏斗状, 5 裂,雄蕊 5 枚,生于花冠筒基部,与花冠裂片互生,子房上位,心皮 2 ,常为 2 室或不完全多室 ,中轴胎座,胚珠常多数。
浆果或蒴果.
化学成分:生物碱、黄酮类、香豆素类.
常见植物:洋金华、宁夏枸杞、莨菪、华山参、白英、三分三、龙葵、酸浆、颠茄、烟草、马铃薯、番茄、茄、辣椒、枸杞、曼陀罗。
8.茜草科(Rubiaceae):289
回忆常见植物:茜草、栀子.
本科有500属,6000种,为合瓣花的第二大科,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我国有75属470多种,全国均有分布,.药用植物59属210多种,本科药源丰富,除传统中药外,利用现在科学方法从中挖掘出许多新药源,用于肝癌,肝炎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科主要特征:
叶对生或轮生,全缘,具各式托叶,位于叶柄间或叶柄内.
花两性,辐射对称, 花萼花冠常4裂,5裂,稀6裂,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互生,生于花冠筒内,二歧聚伞花序形成圆锥状或头状.子房下位,常为 2 室,胚珠常1-*。
核果,浆果或蒴果.
化学成分:生物碱,环烯醚萜类,蒽醌类.
药用植物:茜草、栀子、钩藤、红大戟(红芽大戟) 、巴戟天、白花蛇舌草、咖啡、鸡矢藤、虎刺、金鸡纳树.
9.忍冬科(Caprifoliaceae):291
回忆常见植物: 忍冬.
本科有15属,450种,分布于温带,我国有12属250多种,全国均有分布,.药用植物9属100多种.
科主要特征:
木本,叶对生,常无托叶.
花两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 花萼花冠常4-5裂,花冠管状,有时二唇形,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互生,生于花冠筒内,聚伞花序.子房下位,2-5心皮,常为 1-5 室,常3室,胚珠常1,有时仅1室发育。
核果,浆果或蒴果.
化学成分:酚类,如绿缘酸,皂甙,氰甙.
药用植物:忍冬(忍冬藤)、接骨草.
10..葫芦科(Cucurbitaceae)293
本科有113属,800余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我国有32属150余种,各地广布.药用植物21属50多种.
科主要特征:
藤本,有卷须.
叶掌状分裂,有时为鸟趾状分裂。
花单性,同株或异株,花药折叠。
侧膜胎座,子房下位,3心皮形成1室,少1室,瓠果。
化学成分:四环三萜葫芦烷型化合物.
常见药用植物:南瓜、冬瓜、西瓜、黄瓜、苦瓜、丝瓜、栝楼、木鳖、绞股蓝、雪胆、罗汉果。
11.桔梗科(Campanulaceae)295
约有 60 属, 2000种,分布于全球,我国有 17属,130 多种。有药用植物 13 属,110多种。
科主要特征:
草本,常具乳汁.
单叶互生,无托叶.
花两性,花萼常5裂,宿存,花冠钟状、管状,雄蕊5,雌蕊1,子房下位或半下位,心皮3(2,5)合生,3(2,5)室,胚珠多数。
果实为蒴果,稀浆果。
半边莲属,花两侧对称,花冠二唇形(上2,下3), 雄蕊5,生于花冠管上,花丝分离,花药合生环绕花柱.
化学成分: 皂甙,菊糖,生物碱.
代表药用植物:桔梗、杏叶沙参,轮叶沙参、党参,素花党参,管花党参、半边莲、四叶参。
12. 菊科(Compositae,Asteraceae)297
常见植物:向日葵、莴苣(及其变种莴笋和生菜)、茼蒿、苦荬菜、菊.
本科是被子植物最大的一科,约有 1,000 属, 25,000-30,000 种,占有花植物的1/10,广布全世界,我国有 227 属,2,300 多种。我国有药用植物 155 属,770 多种,占我国菊科的1/3。
本科主要特征:
草本植物,有的有乳汁或树脂道.
具头状花序,外有总苞包围,头状花序通常由多朵小花集生在花序托上, 花序托是缩短的花序轴,每朵花的基部有苞片1片,称托片,小花两性,单性或中性,萼片常呈冠毛,花冠呈管状花,舌状花或假舌状,二唇形或漏斗状,小花有同型(全为管状花或舌形花)或异型的(中央为管状花,边缘为舌形花),雄蕊5,聚药雄蕊,子房下位, 1 室, 1个胚珠.
连萼瘦果。
本科植物常含有菊糖.
化学成分:复杂,常含倍半萜内酯,黄酮类和香豆素类.
通常分2个亚科:
1. 管状花亚科:头状花序全为同型的管状花,或有异型小花(中央为管状花,边缘为舌形花);植物体无乳汁.
常见药用植物:菊花、红花、白术、苍术、木香(云木香、广木香)、川木香、土木香(祁木香) 、黄花蒿、茵陈蒿、艾蒿、紫菀(w)、旋覆花、祁州漏芦、蓝刺头(禹州漏芦)、苍耳、牛蒡子、豨莶草、旱莲草、鬼针草、甜叶菊(治糖尿病、口服避孕药)、大蓟、小蓟、佩兰、鼠曲草、千里光等.
2. 舌状花亚科:头状花序全为舌形花;植物体有乳汁.
常见药用植物:蒲公英、莴苣(及其变种莴笋和生菜)、苣荬菜、苦荬菜。
(三)单子叶植物纲
1.禾本科(Gramineae)306
660属,6000多种,全球有分布。我国有228属1200种,全国均有分布.药用植物85属170多种。
科主要特征:
多为草本(禾亚科),少为木本(竹亚科)。地上茎称为杆,圆柱形,有节,节间常中空,少为实心。
叶 2 列,叶片条形,具平行脉,叶鞘抱茎,一侧开裂(边缘分离),叶片和叶鞘交界处常有叶耳、叶舌等附属物。
花序由小穗组成,小穗由 2 枚颖片和颖片内的 1 至多朵小花组成,小花由内稃和外稃包围着 2 枚浆片、 3 或 6 枚雄蕊和 1 枚雌蕊组成, 雄蕊花丝细长,花药丁字着生,花药2室. 雌蕊2-3心皮合生而成,子房上位,1室,1胚株,花柱2,柱头常羽毛状。
果实为颖果。
化学成分:含氮化合物,生物碱,挥发油,等.
常见植物:淡竹,大头典竹(竹茹),白茅,淡竹叶,薏苡,芦苇,香茅,水稻、小麦、大麦、甘蔗、玉米、高粱。
2.百合科(Liliaceae)314
回忆常见植物: 百合花.
本科有233属,4000多种,分布于温带及亚热带,我国有60属570多种,全国均有分布.药用植物46属350多种.
科主要特征:
多年生草本,常具鳞茎、球茎等各种地下茎。
单叶互生或基生,有的叶退化成鳞片状,茎扁化成叶状枝.
花为典型的 3 基数花,雄蕊6,子房上位,3心皮,形成3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果为蒴果或浆果。
化学成分:生物碱类,如秋水仙碱,强心甙及甾体皂甙,醌类化合物,硫化合物,多糖.
常见植物:黄精、玉竹、贝母类,浙贝母(象贝),暗紫贝母(松贝),卷叶贝母(青贝),甘肃贝母(青贝),梭砂贝母,平贝母,伊利贝母,知母,芦荟,七叶一枝花,慈姑,天门冬,土茯苓,藜芦,铃兰,剑叶龙血树, 海南龙血树(血蝎),金针菜、百合、郁金香、石刁柏(嫩茎俗称芦笋)、麦冬。
3.石蒜科(Amaryllidaceae)319
100属,1200多种,主产温带,热带亦有分布。我国有17属44种,全国均有分布.www.med126.com/sanji/药用植物14属20种。
本科与百合科的主要区别是具有伞形花序,花序下有膜状总苞,子房下位或上位。
化学成分:生物碱,甾体皂甙及甙元.
常见植物:葱、洋葱、蒜、韭菜、石蒜、朱顶兰、水仙、君子兰。
回忆常见植物: 天南星.
115属,2000多种,热带和亚热带有分布。我国有35属210种, 热带和亚热带有分布.药用植物22属100多种。
科主要特征:
多年生草本,常具块茎、根状茎等各种地下茎。
单叶或复叶,叶柄基部常具膜质鞘,具网脉.
花小,单性或两性,单性花雌雄同株(同序)或异株,同序者雌花群在下,雄花群在下,中间为中性花相隔,单性花无花被,雄蕊1-8,常愈合成雄蕊柱.两性花花被片4-6,鳞片状,雄蕊与之同数对生,雌蕊1-多心皮,子房上位,胚珠1-多数.肉穗花序,具彩色fo焰包.
浆果,密集在花序轴上。
植物常具粘液细胞,含草酸钙结晶.
化学成分:生物碱类,挥发油.
常见植物:天南星,东北天南星,异叶天南星、半夏,掌叶半夏、独角莲(禹白附)、石菖蒲,水菖蒲、千年键。
5.鸢尾科(Iridaceae)
回忆常见植物: 射干.
60属,80多种,热带和亚热带有分布。我国有11属71种, 热带和亚热带有分布.药用植物8属39多种。
科主要特征:
多年生草本,常具块茎、根状茎或鳞茎等各种地下茎。
单叶多基生,条形或剑形,基部有套叠叶鞘,互相套叠而成2排.
花大而美丽,花被片2,排成两轮,花瓣状,基部合生成管,雄蕊3,子房下位,中轴胎座,3室,花序种种.
蒴果。
化学成分:异黄酮,山酮.
6.薯蓣科(Dioscoreaceae)310
回忆常见植物: 山药.
5属,750多种,热带和温带有分布。我国有1属60种, 多分布于长江以北.药用植物30多种。
科主要特征:
缠绕性草质藤本,常具块茎、根状茎等地下茎。
单叶或掌状复叶,具网脉.
花小,单性或两性,单性花雌雄同株或异株,雄花花被片6, 雄蕊6,有时3枚退化, 雌花花被片6,雌蕊3-6,3心皮合生成3室,每室胚珠2,子房下位.
蒴果有3棱形的翅,种子常有翅。
植物常具粘液细胞,含草酸钙结晶.
化学成分:生物碱类,甾体皂甙.
常见植物:薯蓣(山药,怀山药), 穿山薯蓣(穿山龙),黄独,粉背薯蓣,绵萆解。
7.姜科(Zingiberaceae)323
回忆常见植物: 姜
51属,1500多种,热带亚热带有分布。我国有21属200余种, 热带和亚热带有分布.药用植物15属100多种。
科主要特征:
多年生草本,有芳香气味,有块茎或根状茎。
叶基生或茎生,常两列,有叶舌,叶鞘和叶片组成,羽状平行脉.
花两性,两侧对称,花被片6,排成两轮,外轮3片为萼片,常合生成管状,1侧开裂,顶端3齿裂,内轮花冠状, 顶端3裂,后方的1片较大,颜色鲜艳,退化的雄蕊2,4,外轮的2枚呈花瓣状,齿状或无, 内轮2枚联合成美丽而显著的唇瓣,能与雄蕊1,子房下位,呈花梗状,3心皮合生,3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花柱丝状,花常单生.
蒴果,种子有假种皮.
化学成分:甾体皂甙,黄酮类,挥发油.
常见植物:姜,姜黄,莪术,郁金、阳春砂,白豆蔻,草果,益智,高良姜。
8.兰科Orchidaceae)325
回忆常见植物: 兰花
600属,15000多种,全球有分布。我国有166属1000余种, 热带和亚热带有分布.药用植物76属280多种。
科主要特征:
多年生草本。
叶互生.
花两性,两侧对称,花被片6,排成两轮,外轮3片为萼片,内轮侧生的2片称侧萼片,中间的1片称唇瓣,颜色鲜艳,由于子房扭曲而位于下方,子房下位,呈花梗状,3心皮合生,侧膜胎座,胚珠极小,极多数,雄蕊与雌蕊的花柱合生成合蕊柱,雄蕊1,生于合蕊柱顶端,花粉形成花粉块.
蒴果,种子极小,极多数,无胚乳.
化学成分:生物碱类,黄酮类,香豆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