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搜索更多精品课程:
热 门:外科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肤性病学骨科学全科医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药 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生物技术制药生药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卫生毒理学检 验:理化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护 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社区护理五官护理护理学内科护理护理管理学中 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针灸学刺法灸法学口 腔: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组织病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分析化学医用化学其 它: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人体寄生虫学仪器分析健康评估流行病学临床麻醉学社会心理学康复医学法医学核医学危重病学中国医史学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人体寄生虫学 > 河北医科大学 > 正文:医学寄生虫学电子教材(人体寄生虫 第六版):第二节 白蛉
    

医学寄生虫学-电子教材(人体寄生虫 第六版)第十八章 昆虫纲:第二节 白蛉

医学寄生虫学:电子教材(人体寄生虫 第六版)第十八章 昆虫纲 第二节 白蛉:第二节 白蛉 白蛉(sand flies)属双翅目、长角亚目(Nematocera)、白蛉科(Phlebotomidae)。世界已知600余种,我国已报告40余种(亚种)。【形态】 成虫体呈灰黄色或浅灰色,体长1.5~4.0mm,全身密被细毛(图18-7)。头部球形。复眼大而黑,无单眼。触角细长,分为16节。口器较粗短,约与头等长,为刺吸式。触须5节,向下后方弯曲。口腔内有口甲和色板,咽内有咽甲。

第二节 白蛉

 

白蛉(sand flies)属双翅目、长角亚目(Nematocera)、白蛉科(Phlebotomidae)。世界已知600余种,我国已报告40余种(亚种)。

【形态】  成虫体呈灰黄色或浅灰色,体长1.5~4.0mm,全身密被细毛(图18-7)。头部球形。复眼大而黑,无单眼。触角细长,分为16节。口器较粗短,约与头等长,为刺吸式。触须5节,向下后方弯曲。口腔内有口甲和色板,咽内有咽甲。胸背隆起呈驼背状。翅和平衡棒各一对。翅狭长,末端尖,被有细毛。停息时两翅向上竖立且左右分开,与躯体约呈45o角。足细长。腹部第2~6节背面的毛多为竖立(白蛉属)或多为平卧(司蛉属)。www.med126.com腹部后端,雌蛉有1对尾须,腹内有受精囊;雄蛉形成复杂的外生殖器。成虫的口甲、色板和咽甲以及雄性外生殖器与雌性受精囊的形态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生活史】  白蛉为完全变态昆虫。生活史有卵、幼虫、蛹和成虫四期(图18-7)。卵呈长椭圆形,卵壳具纹迹,长约0.4mm,棕褐色。在适宜条件下,6~12天孵化出幼虫。幼虫小毛虫状,白色。分为4龄。1龄幼虫长1.0~1.5mm,4龄幼虫约3mm。幼虫尾端具尾鬃,1龄幼虫1对,2至4龄幼虫2对。

图18-7白蛉生活史

幼虫以土壤中有机物为食,一般25~30天化蛹。蛹体外无茧,尾端连附有4龄幼虫蜕下的皮,淡黄色,长约4mm。蛹不食不动,约经6~12天后羽化为成虫。成虫羽化后12~13小时内即可交配。雄蛉可交配2~3次,雌蛉通常一生交配一次,多在吸血前进行,吸血后3~4天产卵,可产卵多次,一生产卵60~80个。整个生活史所需时间与蛉种、温度、湿度以及食物充足与否有关。21~28°C是白蛉发育的适宜温度,从卵发育至成虫约需6~8周。中华白蛉有68%的4龄幼虫产生滞育至翌年春化蛹。雌蛉可存活1个月左右。

【生态】

1.孳生地  白蛉各期幼虫均生活在土壤中,以地面下约10~12cm处为多见。隐蔽、温湿度适宜、土质疏松且富含有机物的场所,如人房、畜舍、厕所、窑洞、墙缝或洞穴等,均适于白蛉幼虫孳生。

2.食性  雄蛉不吸血,以植物汁液为食,雌蛉吸血。各蛉种吸血对象可有差别,白蛉属蛉种主要吸人及哺乳动物血,司蛉属蛉种多数吸鸟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的血。

3.栖息与活动  成虫通常栖息于室内外阴暗、潮湿、避风的场所,如屋角、墙缝、畜舍、地窖、窑洞、桥洞、洞穴等处。同一蛉种可因环境不同而表现不同的栖息习性,如中华白蛉在平原地区为家栖型,栖息于人房、畜舍内;在西北山区及黄土高原为野栖型,多见于各种洞穴、空窑等。白蛉的飞翔能力弱,一般为跳跃式短距离飞翔,活动范围一般在直径30m以内,活动时间通常于黄昏开始至黎明前停止。家栖种类主要在室内活动。栖息于荒漠鼠洞的种类,黄昏时飞出,子夜后逐渐飞回洞内。

4.季节消长与越冬  白蛉的季节分布与当地的温度变化有关,通常1年出现约3~5个月。如家栖型中华白蛉,始见于5月中、下旬,6月中旬达高峰,8月中、下旬消失。一年多数繁殖1代,少数为2代。白蛉多以4龄幼虫潜藏于lOcm以内的地表浅土内越冬。

【重要传病种类】 

1. 中华白蛉指名亚种(Phlebotomus chinensis chinensis)  体长约3.www.med126.com/shiti/0~3.5mm,淡黄色,竖立毛类,口甲不发达,无色板。咽甲的前、中部有众多尖齿,基部有若干横脊。受精囊纺锤状,分节、但不完全;囊管长度是囊体长度的2.5倍。雄蛉上抱器第2节有长毫5根,2根位于顶端,3根位于近中部,生殖丝长度约为注精器的5倍(图18-8)。分布广泛,在北纬18~42°,东经102~124°之间。是黑热病的重要传播媒介。

图18-8中华白蛉(见光盘)

2. 中华白蛉长管亚种(P. C. longiductus)  型似指名亚种,两者的区别是该亚种的受精囊管的长度是囊体长度的5.8倍,生殖丝长度约为注精器的10.6倍。仅分布于我国新疆。

【与疾病关系】  白蛉除叮人吸血外,在我国传播内脏利什曼病。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  病原体为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白蛉为传播媒介。(白蛉与病原体的关系及本病的分布,见本书有关章节)。国内主要传播媒介有:1.中华白蛉是除新疆、甘肃西部及内蒙古额济纳旗以外地区的主要传播媒介;2.长管白蛉是新疆南部老居民区的传播媒介;3.亚历山大白蛉是新疆地区的传播媒介。4.吴氏白岭是新疆和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等荒漠地区的传播媒介。

【防制原则】  白蛉活动范围小,飞行能力弱,以药物杀灭成蛉为防制的主要措施。杀灭成蛉的药剂有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和马拉硫磷等,用以进行室内滞留喷洒,也可用敌敌畏熏杀。环境治理措施包括保持室内、畜舍及禽圈卫生,清除周围环境内的垃圾,以消除幼虫孳生地。用苏云金杆菌(H-14)杀灭幼虫有速效。个人防护可使用细孔蚊帐、纱窗、涂擦驱避剂(避蚊胺、驱蚊露)或用艾蒿烟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