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Rou dou kou yi
|
维药名 | 白斯巴色
|
别名 | 白孜巴孜《拜地依药书),召台日《药物之园》。
|
考证 | 《注医典》载:“肉豆蔻衣,肉豆蔻的假种皮,原植物果实是一种易碎,壳薄,气香,味强,如没食子大小,与核桃相似的果实。”《白色宫殿》载:“肉豆蔻衣,肉豆蔻的假种皮,原植物果实是大小如没食子,外壳薄,气味芳香,容易打碎的一种果实。”《药物之园》载:“肉豆蔻衣,肉豆蔻的假种皮,原植物产于法语称为‘阿亚瓦湾比桃’的岛上,树大小如核桃树,但比它小一些,叶子也基本与核桃树叶相似,但仍是比它小一些、细一些;果实比核桃小一些,有三层,第一层为外皮,色蓝,质软,厚一指,可做果酱;第二层为稍微硬化的质层,称‘肉豆蔻衣’;第三层为紧贴在仁子上的种皮。”根据上述维吾尔医古代本草所述肉豆蔻衣原植物的产地、形态和肉豆蔻的特征及实物对照等均与维吾尔医今用肉豆蔻衣一致。
|
中药材基原 | 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Houtt.干燥的假种皮。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参见“肉豆蔻”条。附: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t.
常绿乔木,高可达15m。叶互生,革质,叶柄长4~10mm;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5~7cm,或更长,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侧脉8~10对。花单性,异株;总状花序,腋生;雄花序长1~3cm,具花3~20朵,稀1~2朵,花长4~5mm,花被裂片3~4,三角状卵形,密被灰褐色绒毛,花药9~12,条形,花丝连合成圆柱状;雌花序较雄花序为长,总梗粗,具花1~2朵,花长约6mm,花被裂片3,密被微柔毛,子房椭圆形,密被锈色绒毛,花柱极短,柱头2裂。果常单生,具短柄,梨形成近于圆球形,长5~7cm,淡黄色或橙红色,成熟时纵裂成2瓣,露出排红色肉质的假种皮。种子1颗,种皮红褐色,木质坚硬。果期5~7月。
原产马鲁古群岛,热带地区广泛栽培。我国台湾、广东、云南等地引人栽培。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5~7月和11~12月采收果实,取种子的假种皮晒干即可。
|
药材鉴别 | |
化学成分 | 含挥发油4%~15%,其他成分与肉豆蔻类似。此外尚含肉豆蔻衣酸(malilenic acid)等[1]。
|
药理作用 |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二级干热,味甘、辛。
《拜地依药书》:“一级干热;有人认为二级干热,有人认为平,也有人认为绝对寒。”
|
功效 | 燥湿祛寒,补脑,补心,补肝,增强消化,祛寒止泻,燥湿愈伤,增强摄固力,热身填精。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内服:6~9g。外用:适量。可人蜜膏、糖膏、消食膏、油剂、敷剂、阴道栓等制剂。
|
注意事项 | 本品不宜用于肝脏疾病和癫癎,若用于肝脏疾病需配阿拉伯胶,若用于癫癎需配艾热克 古拉比 蒸露。
|
代用药 | 若本品缺货,可用肉豆蔻代。
|
附方 | 1.治硬质块肿,气结炎肿 取适量肉豆蔻衣,研成细粉,用开水制成敷剂,敷于患处。
2. 治寒性尿液,性欲低下 取适量肉豆蔻衣,研成细粉,用开水冲服或用开水制成敷剂,敷于小腹区和腰部等。(1、2方出自《拜地依药书》)
3.治寒性头痛、偏头痛,癫癎 取适量肉豆蔻衣,研成细粉,用开水制成敷剂,敷于头部。
4. 治狐臭 取适量肉豆蔻衣、香桃木叶,研成细粉,用开水制成敷剂,敷于腋下。
5.治口臭 取适量肉豆蔻衣,咀嚼。(3~5方出自《药物宝库》)
|
制剂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刘勇民,等.维吾尔药志(上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139 药理 [1]Kumari M,Cancer Lett,1989,46(2):87 |
维药名出处 | 《注医典》
|
参考 |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