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Shi liu pi
|
维药名 | 阿那尔 破斯提
|
别名 | 克西如日 如曼、破斯提 阿那尔《药物之园》。
|
考证 | |
中药材基原 | 为石榴科植物石榴 Punica granatum 1.的干燥果皮。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参见“酸石榴”条。附:石榴 Punica granatum 1.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2~5m。树皮青灰色。幼枝近圆形或略呈四方形,枝端常为利状,无毛。叶对生或簇生,倒卵形至长椭圆形,长2.6~6cm,宽1~1.8cm,先端尖或微凹,基部渐狭.全缘,无毛,下面有隆起的主脉,具短柄。花单生或数朵生于小枝顶端或叶腋,花梗长2~3mm;花直径约3cm,萼筒钟状,肉质肥厚,红色,顶端6裂,花瓣6,红色,与萼片互生,倒卵形,有皱纹,雄蕊多数,着生萼管中部,花药球形,花丝短,雌蕊1,子房下位或半下位,上部6室,侧膜胎座,下部3室,中轴胎座,花柱圆柱形,柱头头形。浆果类球形或梨形,果皮肥厚革质,熟黄中带红,内具薄隔膜,先端有花萼宿存,种子多数,倒卵形,带棱角。花期5~6月,果期8~9月。
国内外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参见“酸石榴”条。附:生物学特征 喜温暖向阳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的夹砂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扦插与分株繁殖。扑插繁殖,育苗移栽:在冬季进行,选取直径1cm左右粗的、健壮的枝条,剪成6~7节长的插条。然后在1.3m宽的苗床上,按行距33cm开横沟,深约16cm,每隔10~13cm扦插1根,露出地面约1/4,盖土压紧。培育l~2年,在冬季落叶后至早春发芽前移栽,行、株距各3m左右。分株繁殖:在冬季至早春发芽前,把树脚萌发的小苗连根挖起栽种。
田间管理 扦插萌芽后,要注意培养主干,只留1~2芽生长,其余除去。中耕除草、追肥3次,在4、6、8月进行,可施人畜粪水。移栽后,每年中耕除草3次,在4、7、9月进行;追肥2次,在3月及11月用人畜粪水、厩肥等,在树周开沟施用。冬季要修剪1次,使树冠枝条稀疏均匀。分株繁殖的管理与育苗移栽相同。
病虫害防治 虫害有蚜虫、红蜘蛛,可用化学药剂防治。
|
采收加工 | 秋季果实成熟,顶端开裂时采摘,除去种子及隔瓤,切瓣晒干,或微火烘干。
|
药材鉴别 | 果皮半圆形或不规则块片,大小不一,厚1.5~3mm。外表面黄棕色、暗红色或棕红色,稍具光泽,粗糙,有棕色小点,有的有突起的筒状宿萼或粗短果柄。内表面黄色或红棕色,有种子脱落后的凹窝,呈网状隆起。质硬而脆,断面黄色,略显颗粒状。气微,味苦涩。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黄绿色。石细胞无色、淡黄色或黄棕色,类圆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形,有的有短分枝,枝端圆钝或膨大,有的边缘呈波状,直径25~121μm,长至238μm,壁厚5~46μm,层纹明显,孔沟有分叉,有的含棕色物。草酸钙簇晶直径3~27μm,棱角较宽;方晶直径3~15μm。果皮表皮细胞断面观呈类方形,外壁稍厚,角质层厚10~17μm;表面观呈圆多角形,角质层表面显颗粒性。导管主要为螺纹导管,直径约4μm;另有网纹导管,盲径至25μm。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直径3~7μpm;复粒由2~3分粒组成。棕色块形状不规则。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水10ml,置60℃水治中加热10min,趁热滤过。取滤液1ml,加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1滴,显墨绿色。
|
化学成分 | 果皮含鞣质(tannin)10.4%,蜡(wax)0.8%,树脂(resin)4.5%,甘露醇(D-mannitol)1.8%,黏液质(muci-lage)0.6%,没食子酸(gallic acid)4.0%,苹果酸(malic acid),果胶(pectin)和草酸钙(caicium oxalate)4.0%,树胶(gum)3.2%,菊糖(inulin)1.0%,非结晶糖2.7%[1]。从鞣质中分得:石榴皮苦素(granatin)A、B[2],石榴皮鞣质(puncalin),2,3-O-连二没食子酰石榴皮鞣质(pumicalagin)[3]。果皮还含反油酸(elaidicacid)[4],异槲皮苷(isoquercetrin)[5],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ya-nidin-3-glucoside),矢车菊素-3,5-二葡萄糖苷(cyanidi-3,5-diglucoside),蹄纹天竺素-3-葡萄糖苷(pelargonidin-3-gluco-side),蹄纹天竺素-3,5-二葡萄糖苷(pelargonidin-3,5-diglu-coside)[6]。又从果皮的甲醇提取物中分得四聚没食子酸(tet-rameric gallic acid),有抑制碳酸脱氢酶的活性[7]。 果皮、根皮、茎皮、树皮均含生物碱,已分离出:石榴皮碱(pelletierine,punlcme),异石榴皮碱(isopelletierine),伪石榴皮碱(pseudopelletierine),N-甲基异石榴皮碱(N-methylisopelle-tierine)[8,9]等 |
药理作用 | 1.收敛作用 石榴皮含多量鞣质,当它们与黏膜、创面等接触后,能沉淀或凝固局部的蛋白质,使在表面形成较为致密的保护层,有助于局部创面愈合或保护局部免受刺激[1]。 2.抗菌作用 石榴皮煎剂在试管内对志贺、施氏、福氏和家氏4种痢疾杆菌均有抗菌作用,对志贺作用最强,对宋氏痢疾杆菌作用较差[2]。比较400种中药对于伤寒杆菌、霍乱弧菌、葡萄球菌等的试管内杀菌力,证明石榴皮抑制伤寒杆菌的作用最强[3]。此外,体外实验证明对结核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多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4]。石榴皮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等多种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5]。以上抗菌作用,可能与所含大量鞣质有关。 3.抗病毒作用 鸡胚法实验证明,石榴皮煎剂稀释到1:1万~1:10万仍有抑制流感病毒(甲型PR8株)的作用[6]。采用细胞培养技术,证实鞣质是石榴皮抗生殖器疱疹病毒的有效成分。其不仅能够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更为重要的是显示较强的直接杀灭病毒和阻止吸附细胞的作用[7]。 4.驱虫作用 石榴皮煎剂有驱肠虫作用。其机制系作用于寄生虫的肌肉,使其持续收缩,而具驱虫之效[8]。 5.其他作用 从石榴皮甲醇提取物中分得一种化合物,对牛红细胞的碳酸酝酿活性有强的抑制作用[9]。石榴皮水煎去渣给兔灌胃,可治疗兔子消化功能紊乱失去生理平衡所致的腹泻[10]。 6.毒性 石榴皮含鞣质较多,对胃肠黏膜有刺激作用。石榴皮总碱毒性约为石榴皮的25倍。对蛙、小鼠、豚鼠、兔及猫的毒性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呼吸麻痹。石榴皮总碱使心脏暂时性兴奋,心搏减慢;并对自主神经有烟碱样作用,大剂量使脉搏显著加快;对骨骼肌有藜芦碱样作用[8]。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干寒,味酸涩。
1.《拜地依药书》:“酸石榴皮药性二级干寒,甜石榴皮药性湿寒。”
2.《药物之园》:“热。”
|
功效 | 生干生寒,燥湿固涩,清热消炎,止血固牙,止泻止带,消除痔疮。
|
主治 | 生干生寒,燥湿固涩,清热消炎,止血固牙,止泻止带,消除痔疮。主治湿热性或血液质性疾病,如湿热性牙龈溃疡,咽喉炎肿,牙龈出血,牙齿松动,腹泻痢疾,白带增多,痔疮肿痛。
《拜地依药书》:“消炎退肿,消除肠疡,杀死肠虫等。治各种炎肿,肠道溃疡,肠道生虫等。”
|
用法用量 | 内服:3~5g。外用:适量。可入汤剂、散剂、牙粉、洗剂、漱口剂、灌肠剂等制剂。
|
注意事项 | 本品内服过量对寒性气质有害,矫正药干姜。
|
代用药 | |
附方 | 1.治各种炎肿 取适量石榴皮,研成细粉,与适量油剂调配制成软膏,外敷于患处。
2. 治肠道溃疡 取适量石榴皮、大米、去皮大麦,用水煎沸,待凉后灌入肛门。
3.治肠道生虫 取适量石榴皮,研成细粉,用开水冲服。(1~3方出自《拜地依药书》)
|
制剂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Flacco Mio E.C A,1930,24:1931 [2]Okuda T,et a1.Heterocvcles,1981,15:1323 [3]Mayer W,et a1.C A,1978,88:117778t [4]Nosacheva E P,et a1.C A,1973,78:146482 [5]Rajadurai S,et a1.C A,1963,59;418le [6]Du C T,et a1.C A,1975,82:110482j [7]梅树敬治郎,等.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8,10(1):38 [8]徐利桑,等.中草药有效成分分析法(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16 [9]林启寿.中草药成分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704 药理 [1]李仪奎,等.中药药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206 [2]吴宗荣.江西医药,1965,(7):906 [3]徐振.农报,1947:1(6):17 [4]重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中医中药研究组检验科.微生物学 报,1960,8(1):52 [5]曹仁烈,等.中华皮肤科杂志,1957,(4);286 [6]上海市卫生防疫站,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60,(2):68 [7]张杰,等.中国中药杂志,1995,20(9);556 [8]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621 [9]梅树敬治郎,等.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8,10(1):38 [10]金殿英,畜牧与兽医,1990,22(1):48 |
维药名出处 | 《拜地依药书》
|
参考 |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