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中国中药 > 正文:地柏枝 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化学成分查询
    

地柏枝

  
别名 地柏、油面风、铺地金牛、百叶草、烂皮蛇、岩柏草、石柏、岩柏枝、孔毛、土黄连、石金花、山扁柏、细叶狼鸡、红鸡草、并草、发治草、高脚红萝卜、夹韦草、帅石草、石掌柏、四叶菜、岩花、石松柏、千步还阳、百叶草、百叶卷柏伤寒草、曲兰草、软鸡草、拨云草、黄疸卷柏、金花草
汉语拼音 di bai zhi
英文名 Moellendorfs Spidemoss Herb, Herb of Moellendorfs Spidemoss
药材基原 为卷柏科植物江南卷柏的全草。
动植物形态 江南卷柏,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10-20cm。下部茎不分枝,其上叶疏生,贴伏,钻状卵圆形,具短芒;上部枝着生的叶较密,羽状分枝,全形呈卵状三角形,长5-12cm;叶小,排列成4行,两行侧叶的叶片两侧不对称,急尖,长约2.5mm,宽约1.7mm,叶平滑,上半部的叶半卵圆形,基部圆,边缘白色;下半部的叶半矩圆状披针形,边缘有疏齿,基部心脏形;两行中叶的叶片卵圆状椭圆形,渐尖,有芒,中脉明显,边缘白色。孢子囊穗单生于枝顶,4棱,长3-6mm;孢子叶圆形至卵状钻形,渐尖,龙骨状,微有毛,上着生孢子囊,内含孢子。
资源分布 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及陕西、甘肃。
生态环境 生于潮湿山坡、林下、溪边或石缝中。
药用植物栽培
采收和储藏 7月(大暑前后)拔取全草,抖净根部泥沙,洗净,鲜用或晒干。
药用部位
生药材鉴定 1.性状鉴别 根茎灰棕色,屈曲,根自其左右发出,纤细,具根毛。茎禾秆色或基部稍带红色,高10-40cm,径1.5-2mm,下部不分枝,疏生钻状三角形叶,贴伏于上,上部分枝羽状,全形呈卵状三角形。叶多扭曲皱缩,上表面淡绿色,背面灰绿色,二型,枝上两侧的叶为卵状披针形,大小近于茎上叶,贴生小枝中央的叶形较小,卵圆形,先端尖。孢子囊穗少见。茎质柔韧,不易折断;叶质脆,易碎。气微,味淡。
以体整、色绿,无泥杂者为佳。
2.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及其下的数层细胞均为厚壁细胞,木化,皮层与中柱之间有空隙;维管束周韧型,木质部成长条状。
叶表面观:鳞叶的上表皮细胞狭长形,而气孔附近的下表皮细胞则近等径形。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5-7个,但上表皮孔分布较少。
中药化学成分 含异茴香豆精(isopimpinellin),β-谷甾醇,棕榈酸,硬脂酸。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剂型
中药制药工艺
药理作用 1. 止血作用:
提取物(可能为醛类成分)在体外及整体动物均有加速血凝及止血作用,可延迟纤维蛋白的溶解,能增加末梢血液中血小板总数,白细胞数亦有升高。
2.毒性:
很低,对小鼠静脉注射人用量的125倍,观察3天,活动无异常。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配伍
药性 甘;辛;平;无毒
归经 肝;胆;肺经
功效 清热利湿;止血
功效分类 清热燥湿药;解毒药
主治 肺热咯血;吐血;衄血;便血疮出血;外伤出血;发热;小儿惊风;湿热黄疸;淋病水肿;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可用至60g。外用:研末敷;或鲜品捣敷。
用药禁忌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1.《本草图经》:主脏毒下血,与黄耆等分末之,米饮服二钱。
2.《草木便方》:止血,通经脉,镇心除烦,安五脏。治下血,崩淋,刀斧损伤出血。
3.《分类草药性》:治痔疮出血,解热毒,并治咳嗽,汤火伤。
4.《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治吐血。
5.《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小儿风热。
6.《贵州草药》:清热利湿,滋阴降火。
考证 1.出自《草木便方》 2.《本草图经》:地柏,生蜀中山谷,河中府亦有之。根黄,状如丝,茎细,上有黄点子,无花,叶三月生,长四、五寸许。四月采,暴于用;蜀中九月。药市多有货之。
药物应用鉴别
药典收录
药材拉丁名 Herba Selaginellae Moellendorfii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Selaginella moellendorfii Hieron.
科属分类 卷柏科
出处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10,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