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鸡 > 养鸡问答 > 正文:鸡毒霉形体养鸡发病回答诊断治疗预防
    

养鸡发病回答:鸡毒霉形体

兽医兽药网细菌病 更新时间:2016/5/11 执业兽医考试论坛
鸡毒霉形体
-----
一、病原曾名慢性呼吸道病(CRD)、火鸡传染性窦炎。病原为鸡毒支原体。支原体是原核生物,有自体繁殖和合成自身大分子能力,体积小,结构简单,无细胞壁。由三种细胞器组成,即脱氧核糖核酸、核糖体和细胞质膜。革兰氏染色阴性,姬姆萨染色良好,光镜下观察呈多形、球形、球杆菌。体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支原体营宿生生活。已发现禽类支原体有10多种,但血清型1个,菌株间差异很大,致病性也各不相同,不同菌株的差异在其蛋白和基因水平上。支原体对环境抵抗力较弱。在水中即死,鸡粪中可存活1~3天。卵黄中37℃生存18周,45℃生存12~14小时死亡。在-30℃可保存1~2年。一般消毒药均可杀灭它。支原体不含细胞壁成分,对青霉素和有降解或抑制肽葡降糖合成能力的抗生素不敏感。二、流行特点可自然感染鸡、幼和火鸡。病禽和隐性感染禽是传染源。易感禽可经被污染的尘埃、飞沫、饲料、饮水等经呼吸道和消化道而感染,主要是经卵垂直传播发病。1~2月龄禽易感性高,发病率达90%。本病秋冬季多见。成禽发病较轻,影响产蛋。侵入禽体内的鸡毒霉形体,可长期存在于上呼吸道,当某诱因使禽抵抗力减弱,即大量繁殖发病。该病原可在气囊上形成干样物质,服药难以到达该处,条件适宜时可引发本病。其他常见的病毒病和细菌病可促进支原体感染。三、主要症状常见呼吸道症状,表现鼻炎、喷嚏、咳嗽和气管啰音。鼻流稀或粘鼻液,鼻涕堵寒鼻道,病禽频频摇头急于甩掉,打喷嚏,张口喘气,有呼噜声。一侧或两侧眶下窦发炎,蓄积粘液而肿胀。有的关节发炎出现跛行。有的因支原体侵入脑内,出现运动失调。成年鸡症状与雏鸡相似,症状较缓和,产蛋量下降。本病多呈慢性经过,雏鸡可流行。病愈鸡可产生免疫力。但长期带菌。四、剖检特征病变是鼻腔、气管、肺和气囊中有炎性渗出物,气管壁水肿;气囊膜混浊,气囊壁上有黄白色豆渣样渗出物,初如珠状,严重时成块成堆。肺中有粘性液体或卡他性分泌物。引发关节炎时,趾底部和胫、跖关节肿胀,关节液增多,初期清亮后变混浊,最后呈奶油状粘稠。火鸡眶下窦有粘性和干酪样渗出物;有心包炎和肝周炎。五、实验室诊断病原支原体血清平板凝集试验抗原:本品为红色均匀悬浮液体。用于诊断鸡毒支原体感染的血清平板凝集试验。方法是用7号针在洁净检测板上滴加抗原2滴(约0.025毫升),然后滴加等量被检血清,充分混合,涂成直径约2厘米大小的液面,摇动检测板,在2分钟终了时判定结果。出现明显凝集颗粒或凝集块,为阳性;不出现凝集,为阴性;介于二者之间,为可疑。每次检验均应设阳、表性血清对照。在2分钟内阳性血清应出现明显的凝集反应,阴性血清应不出现凝集反应。本试验在18℃以上条件下进行。待检血清不能冻结。常用病原分离培养、DNA探针等诊断本病。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快速、敏感、特异性强。用病鸡的气管拭子洗液,经低速离心,再高温使细胞裂解后可直接用于PCR扩增来诊断本病。广西兽医研究所制成的MG-PCR试剂盒,最低可检测到100fg至1pg的MG DNA模板,该盒在-20℃条件下保存1年,易于本病的诊断。六、防制要点(1)预防的重要措施是建立没有本病的“净化”鸡群。用链霉素2000国际单位/毫升,对1日龄雏鸡进行喷雾或滴鼻,3~4周龄时重复1次,到2、4、6月龄各进行1次。定期血清学检查,淘汰阳性鸡或全部淘汰,视情况而定,留下无病鸡群隔离饲养作为种用,并对其后代继续检测。建立良好的饲养管理和卫生制度,保持舍内通风,密度合理,及时清除积粪和灰尘,减少氨气对禽的刺激,保证全价营养饲料,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2)易感鸡群接种鸡毒霉形体油乳剂灭活苗,7~15日龄雏鸡颈背皮下注射0.2毫或,成鸡颈背皮下注射0.5毫升,平均预防效果约80%,免疫期5个月;或用弱毒活疫苗(F株疫苗)给1、3、20日龄雏鸡滴鼻接种,免疫期7个月。有人报道,免疫效果欠理想。(3)对种蛋处理可减少蛋传播本病。林可霉素和壮观霉素联合注射正在孵化中的种蛋气室内相当有效。温差法(加热至37.8℃的种蛋突然放入2~4℃的含0.04~0.3%红霉素溶液中15~20分钟)或利用专门装置压差法浸泡种蛋,使泰乐菌素通过蛋壳进入卵内,对鸡毒霉形体起抑杀作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试验,将入孵后的孵化器快速加温至45℃,稳定控制13小时后,孵化器温度突降至37.5℃进行正常孵化,对控制本病有良好效果。有的孵化场将种蛋在孵化前经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然后再浸入含0.01~0.1链霉素溶液中或红霉素的8×10-4溶液中处理后再孵化,雏禽出壳后再用链霉素处理,分群饲养,效果良好。(4)用药防治,鸡毒霉形体对多种药物均敏感,常选用如下药物。土霉素混饲,1~2克/千克,混匀后连喂1周,预防量减半;红霉素混饮,1~2克/升,连用3~5天;复方泰乐菌素混饮,1~2克/升,连用3~5天;北里霉素
畜牧导航: 养鸡资讯   鸡价格行情   养鸡技术   鸡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鸡问答
  • 上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