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鸡 > 养鸡问答 > 正文:鸡呋喃类药物中毒的防治措施鸡病症状描述诊断治疗预防
    

鸡病症状描述:鸡呋喃类药物中毒的防治措施

兽医兽药网中毒病 更新时间:2016/5/30 执业兽医考试论坛
鸡呋喃类药物中毒的防治措施
-----
概 述 呋喃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可对抗多种革兰氏阴性及阳性细菌,低浓度(每毫升5~10μg)呈抑菌作用;高浓度(每毫升20~50μg)有杀菌作用。兽医临诊多用于防治畜禽的肠道感染、雏白痢以及球虫病等。 呋喃类药物虽对上列疾病有较高疗效,但也存在一定毒性。以家禽和幼畜为最敏感,易引起中毒。 (一)病因 呋喃类药物在临诊上常用的主要有呋喃西林(呋喃新)、呋喃咀啶(呋喃妥因)和呋喃唑酮(痢特灵),其中以呋喃西林毒性最大,呋喃咀啶次之,呋喃唑酮的毒性较小,仅为呋喃西林的1/10左右。家禽对呋喃西林特别敏感,以0.022%药料浓度混饲喂雏鸭或以0.04%浓度混饲喂雏鸡,连续用药10天以上,出现呆滞、羽毛蓬松、厌食或兴奋、惊厥症状,最后死亡。有人报道,用呋喃西林每次给雏鸡1.25mg、雏鸭17mg、雏鹅25mg,连续5天,均易导致中毒。 呋喃唑酮引起家禽中毒的亦有报道。连续应用呋喃唑酮400g/t混合饲料,影响增重、降低血液的血红蛋白含量并可引起鸡慢性神经炎。较大剂量的呋喃唑酮或呋喃咀啶能引起畜禽的兴奋、肌肉强直,以至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药物在饲料和饮水中搅拌不均匀,更易引起部分家禽中毒。 (二)毒理 呋喃类药物能破坏机体某种酶系统,阻止血中丙酮酸的氧化过程。它们可抑制几种与葡萄糖及其他碳水化合物中间产物(丙酮酸、琥珀酸、甘油和乳酸)有氧氧化有关的酶。由於脑对葡萄糖有氧氧化的要求较高,因而呋喃类药中毒时神经症状占优势。 呋喃类药物能抑制骨髓的造血机能,减少肝脏蛋白质和糖元的形成,破坏肾脏的排泄功能,长期大量应用后,能引起中毒性肝营养不良和血凝时间显著延长等。临床症状 家禽呋喃类药物中毒的发生较为多见,尤其是呋喃西林中毒,此药对家禽有强大的毒性,稍不注意即可引起严重中毒,甚至死亡。急性中毒病雏禽,往往在给药后几小时或几天后开始出现症状,有些病例未显症状即死亡。中毒病雏禽常突然发生神经症状,精神沉郁,闭眼缩颈,呆立或兴奋,呜叫,有的头颈反转,扇动翅膀,作转圈运动;有的运动失调,倒地后两腿伸直作游泳姿势,或痉挛、抽搐而死亡。 成年家禽食欲减少,饮欲增强,呆然站立或行走摇晃,有的兴奋,呈现不同的姿势;头颈伸直或头颈反转作回旋运动,不断地点头或头颤动;或鸣叫,作转圈运动,倒地站立不起,出现痉挛、抽搐、角弓反张等症状,直至死亡。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家禽,可见口腔充满黄色粘液,嗦囊扩张,肌胃角质部分脱落。病程较长有程度不同的出血性肠炎,整个消化道内容物呈黄色或混有药物。肝脏充血肿大,胆囊扩张,心肌稍坚硬和失去弹性。诊断鉴别 根据有应用呋喃西林等治疗的病史、用药过量或在饲料与饮水中搅拌不均匀,并有特征性的中枢神经紊乱症状和尸体剖检的病理变化,即可作出诊断。 若需要追究此项中毒的法律责任时,应对可疑饲料进行化学检验,就能进一步验证诊断是否正确。有助于法律判定。病禽机体组织中药物残留检验的实用价值不大,由于呋喃西林在机体内易迅速降解并排出。防治措施 首先不要选用呋喃西林作家禽的用药。我国已把呋喃西林淘汰,并停止生产。其次,在应用其他呋喃类药物时应准确计算药量,在饲料中必须搅拌混合均匀;饮水用时,要把药片磨细溶解开再饮用。用药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周,否则,稍不注意可造成中毒。 发现家禽有中毒表现时,应立即停药。可试用葡萄糖、维生素B1维生素C等进行辅助治疗。
畜牧导航: 养鸡资讯   鸡价格行情   养鸡技术   鸡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鸡问答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