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猪瘟养猪疾病治疗诊断治疗预防
    

养猪疾病治疗:猪瘟

兽医兽药网急诊室 更新时间:2016/7/13 执业兽医考试论坛
猪瘟
猪瘟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Swine fever、Hog cholera),欧洲称古典猪瘟。早期称猪霍乱、烂肠瘟。1830年在美国俄亥俄洲发现。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传染病,各种年龄猪只均可发病,全年流行,发病、死亡率高。猪瘟分急性、亚急性、慢性、非典型。在北美、北欧的一些国家已经消灭了猪瘟。病原猪瘟病毒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病毒呈圆球形,直径40--50NM,单股RNA,二十面体对称,有囊膜,有两种糖蛋白。猪瘟病毒与牛腹泻粘膜病毒(BVDV)在中和试验和免疫扩散中出现交叉反应,存在共同抗原。目前,认为猪瘟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毒株致病力有区别。国内通过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绘制的第一份中国猪瘟病毒遗传多态性地理分布图,表明近十年来我国流行的猪瘟病毒毒株多数是由欧洲传过来的(93.6%),而属于我国本土仅是少数,多分布于青海、西藏、贵州和广西等地区。欧洲株与我国经典毒株石门系的遗传关系十分接近,但是我国的猪瘟化弱毒疫苗对不同基因型毒株仍可产生交叉免疫保护。 中国株猪瘟兔化疫苗免疫原性好,接种3~5天可产生坚强保护力,免疫确实的猪可达100%保护,安全无残留毒力,特别对妊娠母猪、胎儿、乳猪无残毒,且不通过胎盘屏障,诱发慢性猪瘟,接种量超过规定剂量50~300倍不发病,疫苗稳定,在猪体连传7代毒力不返强。猪瘟病毒稳定,在受污染污物及猪肉中病毒存活久,病毒对低温抵抗力强。病毒在干燥、暴晒条件下经1~4周失去传染性,对碱性消毒药苛性钠、生石灰最敏感。流行特点国内呈现新的流行与发病特点:流行范围广;散发性流行;非典型猪瘟遍地开花,母猪呈现亚临床感染,乳猪胎盘感染多发,仔猪和生长猪慢性猪瘟多发;免疫耐受增加,免疫力低下;持续感染与混合感染发病率高。在防制猪瘟上尤其应该注重母猪持续感染低毒力或中等毒力毒株,母猪处于亚临床状态,非典型症状通常被饲养者忽略,但病毒通过子宫胎传给胎儿,导致母猪流产、死胎或产弱仔,甚至表观完全正常的却是持续感染的仔猪,这些仔猪可长达数月排毒,也检测不出抗体,在猪场防止乳猪的先天性猪瘟发生是防疫难点。 被称为“带毒母猪综合症”现象目前广泛存在,且病毒可垂直传播(胎传)和水平传播。母猪免疫抗体水平在1:4~7时,感染强毒可引起亚临床感染,并可通过胎盘感染给胎儿,造成死胎、弱仔,导致母猪繁殖障碍,弱仔出生后很快死亡。母猪抗体水平在1:16以上时可抵抗亚临床感染。各种品种、年龄猪对猪瘟病毒都易感,黄牛绵羊可感染,但无临床症状。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猪的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环境、饲料、饮水散毒。病毒分布在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体液中,其中以血液、淋巴结、脾脏含毒高。机械性传播,包括车辆、兽医、鸟,另外空气可以传播此病。临床症状猪瘟潜伏期一般5~10天,分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和温和型猪瘟。一 最急性型体温41℃,高热稽留1天至数天死亡,可视粘膜和腹部皮肤有针尖大出血点,病程1~4天,突然死亡。二 急性型 体温41℃,高热稽留,死前降至常温以下,发病时精神沉郁、伏卧嗜睡,全身无力,行路摇摆,发抖,怕冷。初期眼结膜潮红,后期苍白,眼角初期有粘液分泌物,后期转脓性分泌物,两眼粘联,不能睁开。齿龈、嘴角粘膜等处有出血点。病猪减食、不食、有时可见呕吐。病初便秘,排干粘有粘液或伪膜的粪蛋;有的病猪腹泻,有的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皮肤初期可见潮红、充血,后期贫血,通常在腹下、四肢内侧有出血点或出血斑,病程长的形成出血坏死区。公猪包皮内积尿,尿液腥臭浑浊有沉淀物。三 亚急性型体温升高下降交替进行,直到死亡,病程可达1个月,皮肤有明显出血点,或新旧出血点交替。扁体、舌、齿龈溃疡,病猪站立困难,衰竭死亡。四 慢性型病程1个月以上,体温高低不定,衰竭,食欲不振,消瘦,贫血,便秘与腹泻交替进行,皮肤有陈旧出血斑。五 温和型猪瘟症状和病变不典型,病情缓和,幼猪死亡,成年猪多可耐过。六 非典型猪瘟(繁殖障碍型)目前国内猪场最常见。母猪一过性高热,不食或减饲,皮肤顺毛孔有出血点,出血点退后出现皮炎。妊娠母猪流产或死产,产死胎、木乃伊、弱仔;死产胎儿皮肤无毛,有大量出血点和皮下水肿。多数母猪可正常分娩,所产乳猪出生后腹泻, 7日龄左右可见腹股沟淋巴结处肿大,严重发绀,临床表现黄痢或白痢样腹泻。常同时表现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症状皮肤发黄至苍白。如猪场乳猪超免或腹泻不严重时,死亡率较低。部分乳猪出生后颤抖、哆嗦,后肢站立困难。个别猪场混有渗出性皮炎的发生,体表起红点,因目前母猪分娩前后药物保健方案,乳猪体表轻微发粘,脱皮。断奶后有的仔猪表现正常,部分仔猪逐渐消瘦,腹部皮下有出血点,严重发绀;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发绀,腹泻。生长育肥猪皮肤有出血点,腹泻,眼睑被分泌物粘联,高热,继发感染严重肥猪群可达10%死淘率。目前在育仔和生长育肥期常见继发感染有沙门氏菌、嗜血杆菌、链球菌;农村散养可见巴氏杆菌病。兰耳病继发感染冬季较常见,有些地区夏季易可见到。迟发型属于先天性感染,数月后表现厌食、沉郁、结膜炎、皮炎、下痢、后肢麻痹。病理解剖一 最急性型浆膜、粘膜、肾脏中有少数出血点,淋巴结轻度肿胀、潮红或出血。二 急性型又称败血型猪瘟。皮肤出血主要见于耳根、颈部、胸腹部、腹股沟、四肢内侧。初期可见淡红色充血,以后逐渐加深有明显小出血点,病程久后出血点融合豆大的出血斑。皮下组织、脂肪、肌肉也可见到出血。淋巴结特征为出血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肿大、呈深红至紫红色,切面红白相间的大理石外观。脾脏一般不肿大,脾边缘呈紫红色隆起的出血性坏死灶,结节状,表面稍隆起,切面呈楔形,有时梗死灶连接成带状。肾脏有大量出血点,密布如麻蛋样,皮质和髓质均可见点状和线状出血,肾乳头出血;输尿管、膀胱粘膜出血;消化道嘴角、齿龈、颊部舌面粘膜出血点或坏死灶,大肠、小肠系膜和胃浆膜有点状出血;胃底粘膜溃疡;胃肠粘膜呈现卡他性、出血性炎症变化。喉头、会厌软骨粘膜常有出血点,扁桃体出血或坏死,胸膜点状出血,肺脏前期点状出血,然后呈局灶性出血斑,心包积液,心外膜、冠状沟、及心内膜常见出血点。脑膜和脑实质有针尖大小出血点。三 亚急性型败血性病变轻,皮肤有新旧交替的出血点。病变主要在肾、脾、淋巴结。断奶病猪胸壁肋骨和肋软骨接合处的骨骺线增宽。四 慢性型败血症变化轻,器官出血性变化降低,出血点数量少,可见陈旧性出血点。回肠末端和结肠,特别在回盲口处有扣状溃疡,初期有粟米粒大小,后期成纽扣大小,屠宰肥猪肠道局部黑染。慢性断奶仔猪在肋骨与软骨交界处形成黄色骨化线。五 非典型猪瘟(繁殖障碍型)母猪流产,流产胎儿皮肤出血点,皮下水肿,肾脏、膀胱出血,腹腔积液,水牛头,肾脏皮质有裂纹和点状出血,心外膜出血,喉头出血,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出血。母猪早产、产死胎、木乃伊、弱仔;新生乳猪新天性颤抖。新生活健仔肾出血点稍多,膀胱、喉头出血点稀少,脾脏边缘呈锯齿样出血,极个别乳猪胸膜有出血点,一周左右乳猪腹股沟淋巴结出血,大理石样变。育仔生长期腹部皮下、脂肪有出血点,脾脏出现零星梗死灶,回盲口出现粟米至纽扣大小溃疡灶,淋巴结肿大、出血,喉头零星出血点。
诊断在这几年的技术服务过程中,常见的是非典型猪瘟,它的发生不仅仅是母猪的流产、死产及乳猪的先天性颤抖,并因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继发感染严重,仔猪、生长育肥猪生长缓慢,涵盖目前养猪场其它常见疫病的控制问题,从南到北十多个省市均有发生,而遇到具有临床解剖病变特征且血清学诊断猪瘟阴性猪场有之,目前猪瘟抗体高低检测并不能一定说明猪群的猪瘟阴性,它与猪群免疫疫苗的时间及是否有野毒感染有关。血清学抗原测定阴性原因与采样、是否猪只在病毒血症相关,不要简单地用一次血清学检测否定临床、病变。应依据临床、病变正确判断血清学诊断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防控疫病。目前猪瘟发病的原因1. 疫苗质量:猪瘟兔化组织苗与猪瘟兔化细胞苗免疫作用并无差异,但猪瘟疫苗国标抗原量标识150个兔体反应量,国内专家阐明此国标不能抵抗猪瘟病毒的亚临床感染,国内厂家生产的猪瘟疫苗抗原量生产标准参差不齐,不同厂家的疫苗抗原量从150个兔体反应量到750个兔体反应量不等,因此猪场免疫过程中使用不同厂家疫苗虽然表面免疫头份一致,但实际免疫量差异甚大。目前国内多数猪场免疫剂量在3~6头份,但具体到不同厂家猪瘟疫苗也是千差万别。2. 免疫程序问题:国内猪瘟免疫程序主要为母猪分娩后20天与乳猪同时免疫,其主要原因:因疫苗质量不合格造成胎盘感染,妊娠期间免疫猪瘟疫苗有可能造成母猪流产。但此程序未考虑目前猪场具体实际母猪生产(空怀、返情因素)和断奶标准(21~28天),易造成漏免、多免,母猪抗体水平不一致,漏免母猪抗体水平难以保证。乳猪超免后45或60天二免,有些猪场超免后28天、60天三次免疫。猪场母猪紧急接种后,母猪产后20天按普通接种量复种。3. 疫苗混有犊牛腹泻病毒(BVD),造成感染。4. 疫苗稀释、保存不当,免疫注射等人为因素,造成免疫失败;免疫针头使用不严格,一针到底,造成接种感染。5. 有的弱毒疫苗(不合格产品)接种仔猪后,病毒在猪体内持续复制,毒力逐渐加强,引起发病死亡,并传染给其它猪只。6. 病毒变异7. 附红细胞体及兰耳病问题:认识附红细胞体和兰耳病的免疫抑制作用和二者的发生、发展规律在养猪生产中对猪瘟免疫的影响为大家忽略。附红细胞体在母猪主要是分娩前后受妊娠、分娩应激的影响,导致母猪出现临床症状或亚临床症状,而多数情况下母猪以亚临床症状出现,它所导致的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在临床上并不表现;乳猪的先天性附红细胞体同样导致20日龄猪瘟免疫抑制。北方一些地区猪场用某厂产猪瘟疫苗免疫4头份,按说明其每头份抗原量为750个兔体反应量,折合后母猪、仔猪在产后20天实际免疫20头份疫苗,这些猪场并不存在免疫剂量及疫苗质量问题。国内猪场并不具有免疫监测体制,给野毒感染以机会。兰耳病作为条件性疫病导致的免疫抑制,而国内外对灭活苗、弱毒苗和是否免疫之争绵绵不休,免疫机理尚有分歧,因此国内学者和专业人员多认为不适宜免疫接种,猪场的免疫率较低,但国内猪场养猪设备、管理情况(温度、密度、氨气浓度)与欧美发达养猪国家的差异甚大,这种差异又恰恰是兰耳病发生条件的温床,导致乳、仔猪猪瘟的免疫抑制。防治目前国内猪场免疫程序主要情况如下1.母猪免疫程序1) 产后20天2) 春防秋防2. 肥猪免疫程序1) 仔猪20、60日龄2) 超免、45日龄3) 超免、60日龄4) 超免、28日龄、60日龄3. 超免存在的问题:超免对于发生疫病的猪场是非常实用的一种方案,但带来了规模化猪场分娩管理上漏免问题和增加工作量问题。超免其主要原因说明泌乳母猪抗体水平低,无法通过初乳为乳猪提供到30日龄前的有效保护,主要问题是仔病母防没有到位。另外,超免易诱发过敏性休克,尤其剂量大、疫苗异源动物蛋白含量高时经常出现。乳猪先天性附红细胞体严重时,超免受到抑制,目前一些猪场超免后20日龄左右测定猪瘟抗体效价时水平并不高,因此许多超免猪场在20--35日龄加免。4. 疫苗的感官评定:国内现常用的细胞苗和组织苗,从感官和临床评定依据主要看说明书中抗原量,2010年不少厂家生产高效苗如哈兽研5000兔体,辽宁益康,武汉中博,南京天邦高达15000兔体含量/头份,效果还需要验证。另外观察临床免疫的过敏率。免疫每头份抗原量高、不过敏的疫苗作为首选疫苗。5. 免疫监测问题:免疫监测实际是保证猪场安全的生命线,免疫接种造成盲目的乐观,在合适的免疫时机,免疫后产生高水平的保护力,这种保护在猪群维持的时间是猪群稳定的关键,因此定期的抗体水平的监测和免疫后抗体水平前抽样监测是猪场免疫工作的核心。在河南信阳客户测定母猪抗体水平大约4个月时间从128:1降到16:1。6. 猪瘟防治中问题1) 常规免疫中注意的问题:疫苗稀释应该按递减稀释原则,疫苗厂家标注的免疫头份是按国标和厂家标准生产,但实际工作要考虑稀释残留和漏液问题,再按说明书免够国标的4倍。2) 常规免疫剂量:600个兔体反应量3) 免疫过频,引起免疫麻痹。4) 疫苗的保质期:快到保质期疫苗不要购买使用,尤其在夏季经常停电时注意。猪瘟引起的后天免疫抑制问题猪瘟病毒侵害免疫系统后,病毒感染发生免疫抑制,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减退,此时体内正常的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嗜血杆菌、链球菌等致病,病毒性疫病同样表现。治疗猪瘟发生时采用紧急接种和淘汰阳性种猪相结合方法予以控制、净化。种猪:15--20头份,以后6个月左右免疫一次(需监测母猪抗体水平)超免:1头份或1日龄注射高免猪瘟血清、干扰素乳猪:20日龄8头份仔猪:12头份肥猪:15头份防治继发感染应用阿莫西林、金霉素等抗生素治疗炎症和预防细菌性猪病的继发感染,同时做好兰耳病控制。净化淘汰阳性种猪:每两月检查一次猪瘟抗原,连检4次。猪舍高压水冲洗、定期全场消毒、粪便发酵处理。猪瘟流行现状及防制 一、
引起猪瘟流行的原因1.带毒母猪—带毒母猪综合征(Carrier Sow Syndrome)是引起猪瘟持续感染的根源。带毒母猪综合征指妊娠母猪自然感染低毒力或中等毒力的猪瘟病毒后能引起潜伏性感染。带毒母猪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造成垂直传播的同时,又向环境排毒,感染其他健康猪。荷兰人Wensvoort和Terptra调查了感染母猪群,发现带毒母猪综合征在妊娠母猪感染率可达43%。带毒母猪的存在是我国连年注射猪瘟疫苗连年发生猪瘟的主要原因。2.病毒的遗传变异。我国近年来猪瘟病毒流行毒与古典猪瘟病毒之间已有较大差异,核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2.2%—84.3%和87.9%—90%,猪瘟病毒的毒力可因在体外继代或在体内因抗体压力下,产生突变而减弱其原有的毒性,减弱猪瘟病毒的毒力也可因在敏感个体继代感染后而增加或恢复其原有的毒力。二、浅析猪瘟防疫为何失败免疫失败也是导致猪瘟发生的重要原因。引起免疫失败的原因主要有:1.疫苗的运输、保存、使用不当,影响免疫效果,疫苗稀释后,超过4h或更长时间仍然继续使用;或免疫注射时,有时打飞针,导致实际注入猪体内疫苗剂量不足,从而导致免疫失败。2.免疫剂量不当。目前不少猪场在进行免疫时,生怕猪瘟苗效价不高,就尽量加大免疫剂量,认为剂量越大越好。我国多年来规定的猪瘟疫苗肌肉注射剂量为150个RID(RID为兔体感染量或兔体反应量),而欧洲药典规定C株(中国系猪瘟兔化弱毒株)疫苗免疫时,肌肉注射为100PD50(PD50为猪体半数保护量),折合为400个RID。免疫剂量过小,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免疫剂量过大则易产生免疫耐受,目前来看细胞苗的剂量在4--8头份。3.超前免疫打针时间、仔猪吃初乳的时间不正确。试验证明,在初生仔猪吃初乳前注射弱毒苗,攻击强毒时,虽有轻微的体温反应,但可以耐过而不死亡。若仔猪在吃初乳后3—6h注射疫苗,则不能抵抗强毒的攻击而死亡。因此说,吃过初乳后超免没有效果。超前免之后2h左右吃初乳为佳,否则超前免疫保护力极差。4.免疫程序不尽合理。免疫程序的关键是排除母原抗体干扰,确定合适的首免疫日龄。据检测哺乳仔猪30日龄左右,母源抗体效价减至1:16左右,高母源抗体能中和一定量的抗原(疫苗)造成免疫水平下降,所以一免猪瘟免疫在20—25日龄为好。5.免疫抑制病的影响。免疫抑制性疾病,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狂犬病猪流感,Ⅱ型圆环病毒病在猪群中存在,除了本身的直接危害外,更为重要的是造成免疫抑制,使猪对猪瘟疫苗的免疫应答下降,从而影响猪瘟的免疫保护力,而且近几年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也是猪瘟抗体水平不高的一个原因。6.生猪和肉品检疫不严,防疫密度不够。近年来,随着规模养猪业迅速发展,大量生猪频繁调运常可使隐性感染猪在全国范围内流传。个别屠工宰杀和贩卖病猪肉,养猪场病死猪处理不当,执法检疫不严,使病猪肉产品在市场流通,也是造成猪瘟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我国虽早已公布实施《动物防疫法》(1998),但个别管理者对法律意识淡薄,使很多防疫、检疫措施难以到位。

感谢大夫为我快速解答——该如何治疗和防治


-----
支持 顶贴..........
-----

不要太多的符号好不?学习,呵呵1401551051
-----

好贴‘’‘’‘’‘’‘’‘’‘’‘’‘’‘’‘’‘
-----

支持你。
-----

学习了!!!!!!!!!!!!!!!!
-----

不要太多的符号好不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 上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