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蓝耳病养猪咨询诊断治疗预防
    

养猪咨询: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蓝耳病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蓝耳病
-----
俗称“蓝耳病”。以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出现呼吸道症状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1995年传入我国,1998年湖南省首次发现本病,现已在全国各地流行,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该病毒主要侵害肺泡内的巨噬细胞,尤以仔猪最易感,破坏了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造成免疫抑制,易继发多种呼吸道疾病【病原特性】 本病的病原为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又称莱利斯塔病毒,病毒粒子呈卵圆形,直径为50~64纳米,有囊膜,20面对称,为单股RNA病毒(图1-14-1)。现已证明,欧洲和美国分离的毒株虽然在形态和理化性状上相似,但用单克隆抗体进行血清学试验和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时,发现它们存在明显的不同。因此,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为A、B两个亚群:A亚群为欧洲原形;B亚群为美国原形。 本病度对寒冷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但对高温和化学药品的抵抗力较弱。例如,病毒在-70℃可保存18个月,4℃保存1个月;37℃48小时、56℃45分钟则完全丧失感染力;对乙醚和氯仿敏感。 【流行特点】 本病只感染猪,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易感,但母猪和仔猪最易感,仔猪的死万率可高达80%~100%,肥育猪发病则温和。感染母猪能大量排毒,如鼻分泌物、粪便、尿液中均含有病毒;耐过猪也长期带毒而不断向体外排毒。本病多经接触传播,呼吸道时其感染的主要途径。因此,本病传播迅速,当健康猪与病猪接触时,如同圈饲养,频繁调运等均易导致本病的发生与流行。 另外,本病也可通过垂直传播或交配感染。研究证明,公猪感染后3~27天和43天所采集的精液中均能分离出病毒,7~14天可从血液中检出病毒。用含有病毒的精液感染母猪,可引起母猪发病,在21天后可检出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怀孕中后期的母猪和胎儿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易感性最高。 【临床症状】 本病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一般平均为14天;而人工感染的则短,一般为4~7天。 (l)只饲养生长猪和肥育猪的猪场,发病率不高,以急性呼吸道感染症为主征(似流感症状):体温升高到41℃左右,打喷嚏、咳嗽、流鼻液,呼吸急促等,严重时发生呼吸困难,有的可出现“蓝耳”(图1-14-2),一般不死猪。 (2)怀孕母猪全部出现厌食症状,随后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和行走时四肢僵硬,接着大批流产、死胎(图1-14-3)、早产、产弱仔,一般可使全场怀孕母猪的30%,严重的可达70%,甚至80%的发病流产。母猪严重缺奶,甚至无奶汁。 母猪流产、早产、死胎只发生一胎,对以后的配种、怀孕、产仔没有后遗症(已获免疫力)。 (3)乳猪:本病流行前已产的乳猪,其发病死亡率随日龄的加大而下降,10日龄以内死亡率为 80%~100%;10日龄以上一般为20%~50%。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感染症状。 (4)生长猪和育肥猪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但比乳猪为轻。 (5)种公猪症状轻微,只表现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喘沟(图1-14-4);昏睡、精神不振、厌食,精液品质明显下降,而且带病毒。 “蓝耳”这一症状,出现率只有12%左右,故不能作为本病的特征症状。近年来发现“非典型PRRS”,其特点是在爆发之前多数牲猪接触过本病毒,并且这时在已开始免疫接种本病疫苗的猪可使公猪死亡率>5%,母猪死亡率>10%,持续2~4周。其毒力比以往的要强,且抗原性也不同,证明本病毒有不同毒株抗原性差异。【病理特征】 病毒经呼吸道侵入肺脏后,虽然被巨噬细胞吞噬,但并不被杀灭,而是在其中增生、繁殖,导致部分巨噬细胞破坏、吞食能力降低或丧失;随后病毒可随巨噬细胞侵入血液而侵害其他组织和器官。由于该病毒对巨噬细胞有破坏作用,可降低机体的抵抗力,故常常引起各种不同形式的继发性感染。 剖检死于本病的仔猪,病猪可见其耳尖、四肢末端、尾巴、乳头和阴户等不部的皮肤呈蓝紫色;病程稍长者,可见整个耳朵、颌下、四肢及胸腹下均呈现紫色,耳壳等部的表皮有水泡、破溃或结痂,头部水肿,胸腔颌腹腔有积水。 本病的特征性病变发生于肺脏,主要以间质性肺炎为特点。眼观,肺脏膨满,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点状出血,尖叶和心叶部有灶状肺泡性肺气肿并见淤斑,肋膈面间质增宽、水肿,有红褐色淤斑和实变区(图1-14-5)。肺切面上见血管断端有凝固不全的血液,支气管断端有少量含泡沫的液体。镜检,肺组织以多中心性间质肺炎为特点。病初,炎灶内浸润多量巨噬细胞和小淋巴细胞,肺泡上皮和受累的支气管上皮脱落,肺泡膈的增生变化较轻,形成卡他性肺炎的变化(图1-14-6);很快,肺泡隔中的结缔组织明显增生,淋巴细胞浸润,肺泡隔增厚,肺泡腔变小或消失,被增生的结缔组织所取代,形成典型的间质性肺炎变化(图1-14-7)。 其他器官的病变,除了一些非特异性变化外,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小血管通透性增大或发生纤维素性坏死而引起的水肿;另一是于继发性感染的有关病变,如继发霍乱沙门氏菌感染时,可见有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继发多杀性巴氏杆菌时,则肺脏病变加重,常伴发有纤维性肺炎病变;继发链球菌或伪狂犬病时,则还出现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或非化脓性脑炎等变化。
-----

做好免疫
-----

关键看眼圈发蓝吗?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