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阴囊急性蜂窝组织炎与脓肿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阴囊急性蜂窝组织炎与脓肿

  
疾病名称(英文) acute phlegmon and abscess of scrotum
拚音 YINNANGJIXINGFENGWOZUZHIYANYUNONGZHONG
别名 中医:囊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男性生殖器疾病,感染性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阴囊急性蜂窝组织炎与脓肿是发生于阴囊部位的化脓性疾患。临床以阴囊红肿热痛为特点。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本病为阴囊皮肤、肉膜广泛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病原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时为溶血性链球菌,也可由厌氧性或腐败性细菌所引起。由于阴囊皮肤皱襞多,易使细菌停留繁殖,如阴囊有搔伤,细菌即可侵入,因此感染大部分为原发性,也可为继发性,即由其他局部化脓性感染直接扩散而来,或由淋巴系统或血行感染所致。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囊痈的病机皆为肝肾湿热下注所致。素体肝肾阴虚,感受湿热之邪,或过食醇酒厚味,喜食辛辣肥甘品,酿成湿热,下注蕴结肾囊,使经络阻遏,气血不通,聚而成痈;久坐湿地,或水中作业,或冒雨涉水,外感湿毒,湿邪阻络化热,热郁不散,蕴积阴囊而成痈。湿热蕴滞阴囊肌腠,营气不从,故发为痈,盛热腐肉则成脓肿。
病理 皮肤的真皮及肉膜有广泛恶性化脓性炎症改变,有嗜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及淋巴管扩张,有时可见血管栓塞。毛囊、皮脂腺,汗腺皆被破坏。由于肉膜层内含有许多平滑肌纤维,致密的结缔组织和弹性纤维,炎症不易局限,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后期可见由纤维母细胞、组织细胞及巨细胞所形成的肉芽肿。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囊痈初起,先辨寒热,阴囊红肿,发热恶寒,为实热之证。若寒热由轻加重,为毒热炽盛;寒热由重渐轻,为邪退正复之象。囊痈成脓溃后,细察脓液,脓液稠厚色黄白、色泽新明者,气血充盛;如黄浊质稠,色泽不净为毒邪有余;如黄白质稀,色泽洁净,气血虽虚,未为败象;如脓液稀薄,腥秽恶臭者,为正气衰败,毒邪内盛之象。
(一)湿热蕴结证(早期)
1.临床表现:阴囊红肿焮热,甚则肿大如瓢,亮如水晶,伴有全身发热恶寒,口干饮冷、小便赤涩。舌红、苔黄腻,脉洪数或滑数。
2.证候分析:阴囊为足厥阴肝经所络,肝经湿热下注,阻滞经络,气血瘀滞不通,故见阴囊红肿焮热,甚则肿大如瓢、亮如水晶。湿邪阻气,津不得布,热邪伤津,阴液不足,故见发热、口干饮冷,小便赤涩。脉数、苔黄腻亦为湿热内盛之征。
(二)肝肾阴亏,热毒未解证(后期)
1.临床表现:阴囊化脓溃破,脓液稀薄,肿痛不减,收口较慢。苔薄质红,脉细数。
2.证候分析:热邪伤阴,肝肾阴亏,正气不充,热毒未解,故见溃出脓水稀薄,肿痛不减,收口较慢,脉细数、苔薄质红亦为阴亏余邪未净之征。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1.症状:初期阴囊掀热疼痛,寒热交作;继则自觉阴囊坠垂,疼痛加剧,口干数饮,小瘦赤涩。
2.体征:初期阴囊皮肤红肿,继则红肿加重,皮肤紧张光亮,形如瓤状,溃后肿痛均减,脓出黄稠者疮口易敛;溃后脓水稀薄而痛不减者,收口较慢。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血沉速度加快,分泌物镜检可见脓细胞。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1.腮腺炎性睾丸炎:本病为流行性腮腺炎的并发症,常见于流行性腮腺炎后期5天~7天,睾丸肿痛,阴囊皮色微红或不红,一般多在7天~14天消退,不至化脓。但若诊治不及时,则可致睾丸发育不全而影响生育。
2.阴囊丹毒:丹毒感染时阴囊皮肤鲜红色,中间较淡,边缘清楚,肿胀较轻,病损较浅,并且有烧灼样疼痛,较易鉴别。
3.鞘膜积液:阴囊一侧肿大,不红不热,透光试验阳性。另有阴囊肿大,状如水晶,按之软而即起,亦发红而热者为阴囊水肿,无疼痛及全身症状,有接触过敏史。
4.阴囊急性炎症性坏疽:发病迅速,1天~2天之内阴囊皮肉腐烂、湿裂,甚而睾丸外露,病势颇重。多见于平时不注意个人卫生的体弱老人。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给予磺胺药或大剂量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如形成脓肿,应作多处切开引流,对于厌氧菌性或腐败性细菌引起的蜂窝状炎,应早做切开引流,切除坏死组织,创口用3%过氯化氢溶液冲洗和湿敷。
中医治疗 急性期宜清利湿热,解毒消痈;已化脓者,宜清热解毒兼托毒排脓。慢性期宜调补肝肾,活血散结;已溃脓液清稀者,宜补益气血兼托脓。
(一)湿热蕴结证(早期)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方药龙胆泻肝汤加银花连翘。方中龙胆草苦寒除肝经湿热;黄芩、山栀子清热泻火;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木通车前子、泽泻清利下焦湿热;柴胡疏肝;当归生地养血和肝,甘草调诸药,本方可使囊痈在湿热蕴结阶段得以消散。若化脓,或溃后脓液黄稠者,可加炙山甲皂角刺透脓。
(二)肝肾阴亏,热毒未解证(后期)
治法滋阴除湿清热。方药滋阴除湿汤去干地骨皮、柴胡、陈皮,加天花粉、石斛萆薢山栀,以加强其滋阴除湿之效。若溃后脓液清稀而多,疮口迟迟不敛,舌淡脉虚细者,属气血两虚,宜十全大补汤加减治之,以补益气血托疮生肌。
(三)单方验方
1.生意米60g,败草30g,水煎服,每日1剂。
2.鲜车前草,鲜蒲公英各100g,水煎服。
(四)外治法
1.如意金黄散10g,用凡士林调匀,敷于阴囊,然后用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2.白矾60g,雄黄30g,生甘草15g,水煎后趁热熏洗,每日1~2次。
3.50%芒硝溶液,湿敷阴囊。
4.鲜马齿苋洗净,砸烂,捣如糊状调敷。
中药 可服用连翘败毒丸活血消炎丸银翘解毒丸等。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1.卧床休息,用布带或阴囊托悬吊。
2.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
3.禁性交。
4.皮肤避免外伤或其他轻微损伤。
5.发现有中毒症状者应及时处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历史考证 朱丹溪首立囊痈病名,并指出了囊痈基本病机,如《丹溪手镜·肺瘘肺痈肠痈二十二》说:“囊痈,乃湿热下注也。浊气流入渗道,因阴道亏,水道不利而然,……”明清医家对囊痈论述颇多,但对其病因病机认识多推崇朱丹溪湿热下注之说,如明·汪机《外科理例·囊痈》说:“囊痈,湿热下注也,有作脓者,此浊气顺下,……”陈实功《外科正宗·囊痈》说:“夫囊痈者,乃阴虚湿热流注于囊,结而为肿,……”诸多医家中对本病论述较为详尽的,当首推清·祁坤,其在《外科大成·囊痈》中指出本病的特点是“阴囊红肿热痛也”,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湿热下注”,治则“以补阴为主,清热渗湿之药佐之”,并与疝症、卵子瘟、肾囊漏作了鉴别。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将囊痈称为肾囊痈,认为“肾囊痈此证生于肾囊,红肿焮热疼痛,身发寒热,口干饮冷,由肝肾湿热下注肾囊而成。”综上所述,可见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是较为一致的,这些认识对现代临床仍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