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gnathostomiasis |
拚音 | EKOUXIANCHONGBING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寄生虫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腭口线虫病由棘腭口线虫(Gnathostoma spinigerum)引起,成虫寄生于猫和狗,其第3期幼虫偶可寄生于人体的深层或肌肉,形成游走性肿块、脓肿。除棘腭口线虫外,猪腭口线虫(G.his-pidum)也偶可寄生于人。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受精卵随终宿主的粪便排出,进入水后孵出幼虫,在水中被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经7—10d发育为第2期幼虫。受感染的剑水蚤被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以及喇蛄、蟹、蛙及蛇等吞食后,幼虫逸出,经胃壁进入肌肉,发育成第3期幼虫。该幼虫经1—2个月后被纤维膜包围成囊。囊的直径约1mm,肉眼可见。此外,甲壳类、猛淡水鱼类、两栖类、爬虫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可为其转续宿主,当这些动物吞食第二中间宿主体内的第3期幼虫后,幼虫又可在其皮下组织或肌肉中重新成囊。第三期幼虫的生活力很强,能更换多个转续宿主而仍存活。第3期幼虫在70℃下5min可被杀死。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本病流行于东南亚地区,如泰国、日本、缅甸、印度、马来西亚、越南及中国,以泰国及日本流行最严重,中国共发现数例。中国的家猪常有此虫寄生,人体感染仅广东发现1例。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传染源为猫和犬。在中国最重要的第二中间宿主是鳜鱼,在日本是乌鱼,在泰国,鸡、鸭在流行病学上也很重要。 人由于吃生的或未煮熟的含第3期幼虫的鱼或转续宿主动物的肉而被感染。人并非本虫的适宜宿主。除个别例外,人体感染所见均为第3期幼虫。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等若被终宿主猫或犬吞食,第3期幼虫在胃中脱囊,穿过胃壁或肠壁进入腹腔,最后到达肝脏。发育至一定程度后离开肝脏,在腹膜、胸膜或肌肉下移行过程中发育为成虫。成虫沿胃的腹膜面钻入胃壁,到达粘膜下,向胃腔突出形成瘤状物,其中有一小孔,虫卵可自小孔排出。终宿主在感染约100d后,粪便中出现虫卵,成虫可存活约10年。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病灶局部有大量嗜酸粒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幼虫在肝内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病变,损伤肝组织,引起出血、肉芽肿和瘢痕形成及肝功能损害。虫体的食管腺分泌乙酰胆碱样物质,具有透明质酸酶和蛋白水解酶的作用,能使组织坏死、出血和水肿。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有上述症状,结合有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蛙、蛇等史及血中嗜酸粒细胞增高等应考虑本病,确诊需自病变组织中发现第3期幼虫。以成虫抗原作皮内试验,感染后2周即出现阳性反应。取出虫体后133—138d,皮试即转阴。 |
发病 | |
病史 | 潜伏期3-4d,也有长达2年余,取决于幼虫通过胃壁或肠壁经肝到达肌肉或皮肤所需时间。 |
症状 | |
体征 | 引起的病变分两型:①形成脓肿或以脓肿为中心的硬结,常见于腹、胸、颈、面、咽、腋下、耳、额、手指的皮下组织及眼前房、眼眶、脑等部位。②幼虫在表皮与真皮之间产生匐行疹或迁移性肿块。 可有腹痛、食欲减退、呕吐、发热等前驱症状。皮肤损害出现后,上述症状即消失。早期皮肤症状的特点是间歇发生界限清晰的肿块,常见于躯干,特别是腹部,时隐时现,持续2d—1 周。肿块可达拳头至手掌大,微红,有时有热,伴瘙痒或皮疹,幼虫移行至重要脏器如眼、脑、咽及泌尿系统可产生严重后果。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血中白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大多增高。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本病需与痈或其他局部细菌感染鉴别。其引起的匐行疹需与钩虫幼虫所致的幼虫移行症和皮肤蝇蛆病区别。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治疗一般应采用外科手术摘除。但有时不易切到,亦可采用噻苯达唑(噻苯咪唑)、阿苯达唑或乙胺嗪(海群生)治疗。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应注意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鱼或其他肉类。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