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描述:
|
感冒指因风邪冒犯肺表所致。以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鼻塞喷嚏,喉痒咳嗽等为主要表现的 |
外感疾病。 | |
发病原因:
|
由于正气不足,肺卫机能失调,腠理疏松,或气温变化,调摄失宜,触冒风寒、风热、风湿 |
、风燥等邪,邪气外感,侵犯皮毛肺卫,正邪相争于表,而成感冒,故有恶寒发热、头身疼 | |
痛等症。 | |
本病预后良好,若体弱、病久等,可引发其他原有疾病。 | |
诊断要点:
|
四时均有,多见于冬春,常因气候骤变而发病,一般有感受风寒等因素可询,起病多急。 |
以发热恶寒、鼻寒流涕、喷嚏等为主症,多兼咳嗽,或有周身不适、咽痒咽痛、声嘶,可伴 | |
呕吐、腹泻,头痛头晕或高热等症。 | |
实验室检查:
|
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单核细胞增加。 |
疾病辨析:
|
时行感冒:呈流行怀,发热恶寒、头痛、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较重。 |
肺热病:病情较重,起病急骤,咳喘严重,可有高热,胸部X线检查可见火性阴影。 | |
鼻鼽:以鼻流清涕、鼻塞、喷嚏等为突出表现,无寒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常于晨间发作,来 | |
去迅速。 | |
湿阻:仅见于潮湿的季节与环境,起病缓,病程较长,以头身困重不适为主症。 | |
鼻渊:非新病突起,病程长,反复发作,多流浊涕腥臭,一般无恶寒发热。 | |
其他:麻疹、烂喉丹痧、风疹[痧]、白喉、百日咳、春温[瘟]等多种传染病,其早期均 | |
可有类似感冒的症状,应注意从流行病学等方面加以鉴别。 | |
治疗方法:
|
风热犯表证 |
证候:发热重,恶寒轻,有汗或无汗,头痛,鼻塞流稠涕,咳嗽,咽红,或烦热口渴,舌尖 | |
红少津,苔薄黄,脉浮数。 | |
治法:辛凉解表。 | |
主方:银翘散 | |
用法: | |
加减:发热甚,加黄芩、石膏、大青叶;头痛重,加蔓荆子、菊花;咽喉肿痛,加板蓝根、 | |
马勃、玄参;咳嗽痰黄,加知母、黄芩、浙贝母、杏仁;口渴甚,加生地、花粉。 | |
风寒束表证 | |
证候:发热轻,恶寒重,无汗,鼻寒流涕,喷嚏,咳嗽,肢体疼痛,头痛,舌苔薄白,脉浮 | |
紧。 | |
治法:辛湿解表。 | |
主方:荆防败毒散 | |
用法: | |
加减:风寒重,重用荆芥、防风、羌活;胸闷、呕吐恶心,加藿香、苏叶;咳嗽,加杏仁、 | |
浙贝母。 | |
暑湿袭表证 | |
证候:见于夏季,头晕胀痛,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无汗或少汗,胸闷泛恶, | |
舌苔薄腻,脉濡数。 | |
治法:祛暑解表。 | |
主方:新加香薷饮 | |
用法: | |
加减:发热明显,加黄芩、黄连、青蒿;身重少汗,加藿香、佩兰、大豆黄卷;小便短赤, | |
加六一散、赤茯苓。 | |
凉燥犯表证 | |
证候:恶寒微热,头身疼痛,咳嗽无痰,鼻燥少涕,口燥咽干喉痒,舌苔薄白少津,脉浮。 | |
治法:轻宣凉燥。 | |
主方:杏苏散 | |
用法: | |
加减:恶寒、无汗,加荆芥、防风;咽喉疼痛,加射干、土牛膝、玄参;口渴甚,加鲜芦根 | |
、生地、花粉。 | |
温燥犯表证 | |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头身疼痛,干咳无痰,鼻唇干燥,口干喉痒,舌苔薄黄少津,脉浮数 | |
。 | |
治法:清宣温燥。 | |
主方:桑杏汤 | |
用法: | |
加减:咽喉肿痛,加板蓝根、马勃、玄参;咳嗽痰黄,加知母、黄芩、杏仁;口渴甚,加鲜 | |
芦根、生地、花粉。 | |
气虚外感证 | |
证候:恶寒较甚,发热,无汗,身楚,倦怠,咳嗽,咯痰无力,舌苔薄白,脉浮无力。 | |
治法:益气解表。 | |
主方:参苏饮 | |
用法: | |
加减:自汗,或经常感冒,加黄芪、白术、防风。 | |
阴虚外感证 | |
证候: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晕,心烦,口干,干咳痰少,舌红少苔,脉细数。 | |
治法:滋阴解表。 | |
主方:加减威蕤汤 | |
用法: | |
加减:口渴、心烦,加沙参、麦冬、天花粉。 | |
血虚外感证 | |
证候:头痛,身热微恶寒,无汗或汗少,面色无华,唇淡,指甲苍白,心悸,头晕,舌淡苔 | |
白,脉细或浮而无力。 | |
治法:养血解表。 | |
主方:葱白七味饮 | |
用法: | |
加减:可加当归、川芎。 | |
阳虚外感证 | |
证候:阵阵恶寒,甚则蜷缩寒战,或微感发热,无汗或自汗,汗出则恶寒更甚,头痛、骨节 | |
酸楚疼痛,面色淡白,语言低微,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无力。 | |
治法:助阳解表。 | |
主方:桂枝加附子汤 | |
用法: | |
加减:气短、疲乏,加人参、黄芪;面唇紫暗,加丹参、当归、川芎。 | |
其他疗法:
|
注意休息,多饮水,忌烟,室内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 |
可配合西药阿司匹林、速效伤风胶囊等对症处理。 | |
针炙疗法: | |
★ 体针疗法:主穴风池、大椎、曲池,备穴迎香、丰隆、天突、肺俞。每次取主穴、备穴 | |
各1-2个,中强刺激,每日1-2次。 | |
★ 拔罐疗法:部位为肺俞、风门,或大椎至神道及其两旁作推罐。 | |
单方验方: | |
★ 葱头5个,生姜5片,紫苏叶10g,淡豆豉6g,水煎服,宜于证属风寒者。 | |
★ 大青叶10g,芦根15g,葛根10g,水煎服,宜于证属风热者。 | |
★ 五积散1-2包,每日2次,水煎服或开水泡服,宜于风寒证。 | |
★ 羚翘解毒丸1-2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宜于风热证。 | |
评 介:
|
治愈:症状消失。 |
好转:症状减轻。 | |
未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
经论书籍: | 《经络全书》 | 《四圣心源》 | 《内经评文》 | 《灵枢悬解》 | 《素问悬解》 | 更多>> |
伤寒金匮: | 《伤寒说意》 | 《伤寒心法要诀》 | 《伤寒悬解》 | 《伤寒寻源》 | 《伤寒医诀串解》 | 更多>> |
诊治书籍: | 《脉诀刊误》 | 《脉诀乳海》 | 《脉理求真》 | 《脉确》 | 《脉象统类》 | 更多>> |
本草书籍: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纲目》 | 更多>> |
方言书籍: | 《洪氏集验方》 | 《华佗神方》 | 《回生集》 | 《本草分经》 | 《急救便方》 | 更多>> |
内科书籍: | 《中国医籍考》 | 《中风论》 | 《重订灵兰要览》 | 《重订广温热论》 | 《止园医话》 | 更多>> |
妇科书籍: | 《产宝》 | 《产鉴》 | 《妇科秘方》 | 《妇科秘书》 | 《妇科问答》 | 更多>> |
儿科书籍: | 《保婴撮要》 | 《保幼新编》 | 《慈幼便览》 | 《慈幼新书》 | 《达生编》 | 更多>> |
外科书籍: | 《金疮秘传禁方》 | 《救伤秘旨》 | 《立斋外科发挥》 | 《伤科补要》 | 《伤科大成》 | 更多>> |
五官书籍: | 《白喉全生集》 | 《白喉条辨》 | 《包氏喉证家宝》 | 《喉科秘诀》 | 《喉科指掌》 | 更多>> |
针灸书籍: | 《针经指南》 | 《针灸大全》 | 《针灸甲乙经》 | 《针灸聚英》 | 《针灸神书》 | 更多>> |
医论书籍: | 《思考中医》 | 《四圣悬枢》 | 《塘医话》 | 《推求师意》 | 《外经微言》 | 更多>> |
医案书籍: | 《马培之医案》 | 《奇症汇》 | 《三家医案合刻》 | 《邵兰荪医案》 | 《孙文垣医案》 | 更多>> |
综合书籍: | 《急救广生集》 | 《景岳全书》 | 《明医杂着》 | 《明医指掌》 | 《儒门事亲》 | 更多>> |
养生书籍: | 《食疗方》 | 《寿世传真》 | 《寿世青编》 | 《心医集》 | 《服食导饵》 | 更多>> |
其它书籍: | 《本草问答》 | 《疯门全书》 | 《厘正按摩要术》 | 《医暇卮言》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更多>> |